《《语文教学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大》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语文教学大纲与语文课程标准,重点:语文课程标准难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一节 建国以来的语文教学大纲,第一阶段:探求时期(19491958上)第一、注意到学科所具有的工具性质 第二、注意了思想性 第三、注意了知识性 第四、注意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第五、注意了教法 第六、注意了课外阅读,第二阶段:确立时期(1958年下1966年),1958年以后,教育战线受到大跃进影响。语文被认为是“反映社会现实,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有力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用总路线精神教育学生”,“兴无灭资”,由于思想教育强调过分,语文训练并未得到重视,因此语文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1963年5月,教育部
2、公布施行建国以来第一个全日制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了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强调“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工具”。把语文学科的地位和性质,通过教育文件的形式,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第三阶段:改革时期(1978年1990年),1978年、1986年、1990年。1978年大纲:第一,语文科的性质:由“基本工具”改为“基础工具”第二,语文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的关系:不再提“文道结合”,而提出语文课的读写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辅相成 第三,就语文科的教学目的而言,强调培养能力 第四,就教学内容而言,要求要“具备比较完备的语文知识”,规定要建立由一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文言文
3、递升到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读写教学体系。,1986年修订,第一,充实了教学目的。增加了以下内容: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培养初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听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第二,列出了初、高中的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分年级要求。第三,确定了初、高中的基本课文篇目。,1988年11月,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第一次将小学和初中课程统一设计。同年,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着眼于素质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强调读写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强调语文能力的训练,强调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能力。注重
4、了读写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良好语文行为习惯的早期培养,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难度,符合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精神,也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某些新意,有较高的质量。,第四阶段:发展和深化改革时期(1990年至今),1992年6月,便正式出版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和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2000年3月,教育部对1992年试用本作了修订,颁布了试用修订版教学大纲。2002年4月在2000年大纲的基础上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第二节 语文
5、课程标准,一、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学计划,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语文课程的基础。1999年开始研制,2001年9月正式走入三十八个国家级实验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稍后相继出台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它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规格要求。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法规性,因此,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等都必须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附录。,(一)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6、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地位:语文课程是学生知、情、意、能健全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2、课程的基本理念,(1)1-9年级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
7、养的提法涵盖了以上种种内容,较之过去语文能力的提法更具有包容性,更能体现新课程新在以学生的知、情、意、能健全和谐发展为本的精神。,(1)1-9年级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强的实践性,重在把握学习母语的方式,还有根据汉语汉字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结构、含义、用法作整体把握的能力。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过去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出来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走向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但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排斥接受学习,二者应结合使用,优势互补。,(
8、1)1-9年级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针对过去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份之间割裂封闭的状况提出来的,所谓开放而有活力,就是强调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2)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B、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
9、的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2)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C、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性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还必须顾及学生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3、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它要求既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提高。也要为具有不同要求的学生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必修和选修课
10、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为36学时,计2学分。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课文1”至“课文5”五个模块。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课程的具体名称可由学校自定,鼓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编定校本建材。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课程。,(二)语文课程目标,1、1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框架:横向识字与写
11、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五个方面;纵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纬度。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1)总目标,总目标一共十条,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五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但这种侧重不是绝对的,三个维度仍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提出的,这个总目标,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
12、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2)阶段目标,阶段目标是把总目标具体化、步骤化,它把义务教育的九年划分为四个学段,即1-2年级学段、3-4年级学段、5-6年级学段、7-9年级学段,每个学段目标都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这样的安排比较符合教学实际,也便于操作。,2、高中课程目标,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课程目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目标都按这一框架展开。必修课程目标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进行描述;选修课程分别根据“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
13、读”五个系列的特点拟定目标。,(三)课程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建议(1)1-9年级语文教材编写建议新课程标准建议19年级教材编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总的指导思想,并从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弘扬民族文化、内容安排、体例、方式多样化、体例、方式多样化、注重学习方法等八个方面提出建议。八个方面的建议总结了国内外语文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使教材编写更具操作性。,(2)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建议,高中语文课程从十个方面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其中18条是对教材编写提出总的、原则性建议,如第一条是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第四条是学习方法方面的建议等。最后两条是具体建议
14、。,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9年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提出,课内外一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自然、社会资源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课程标准还建议与社区建立联系,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用语文的意识。,(2)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提出了六条建议,建议增强课程意识、广开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的范围与19年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同。鼓励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教学建议,(1)1-9年级课程教学建议 课程对教学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的建议和一个具体建议。总的建议为:转变师生观,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坚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并将其贯穿于日
15、常教学之中。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具体建议:从识字、拼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方面,依据各年段学生特点提出详细建议。,(2)高中课程教学建议,课标从四个方面对语文课程提出总的建议。首先是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学生素质整体提高,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其次是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特点实施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还特别建议教师应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然后,课标分别围绕必修课、选修课的目标要求对其提出了详细建议。,4、评价建议,(1)19年级课程评价建议19年级课程标准总的建议: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加
16、强形成性评价;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然后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建议。,(2)高中课程评价建议,课程评价分三个部分:评价的基本原则。共四个原则:一是评价的根本目的;二是评价标准;三是评价的功能;四是评价主体。必修课程的评价。从必修课的两大目标提出建议。选修课程的评价。对五个系列分别提出建议。,(四)附录,(1)19年级课程标准附录附录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建议16年级背诵70篇,79年级50篇。二是“课外读物的建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400万字以上,
17、还分别从童话、故事、文学名著等提出了建议。三是“语法修辞要点”,分别从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方面提出了应掌握的范围。,(2)高中课程标准附录,“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对“诵读篇目”,从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唐诗、唐宋词、白话诗文等方面以举例的形式提出建议,对“课外读物”亦然。“选修课程举例”部分,以十二个学习专题为例提出设想,目的在于提供一些思路,供建设选修课时参考。,三、语文课程标准的功能,(一)教科书编写的指南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可在其指导下,结合各地现实状况,编写出各具特色的语文教科书。比如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就有人教版
18、、北师大版、苏教版。这些版本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作为宏观指导,各具特色,但又殊途同归,。,(二)教师教学的向导,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向导。虽然新课程标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并不是不要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新课标基本精神,遵循新课标各个阶段的目标,才会促进教与学的双方的发展。,(三)评估教学质量的标准,这里的教学质量并不是指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读写能力的评估,这种评估必须改变过去语文质量的评估依成绩一票定师生成败的局面,必然形成语文教学质量的评价由结果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四)考核学习能力的依据,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学生学习成绩包括听、说
19、、读、写等方面,这几方面的考核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除了过程性考核,学生平时所做的考试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侧重于灵活、变化、以及平日知识的积累。侧重于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把握。高考也一改一卷用全国的状况,允许有条件的地方自出试卷进行命题,高考作文的要求也更见学生的个性、独创。,(五)拓展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领域,语文新课程标准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拓宽了领域,使语文教育不仅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还指出了地区资源,社区,家等各方面都可进入发和利用的领域。,四、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区别,第一、在课程性质的认识上:摆脱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确论述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
20、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第二、在课程理念的更新上: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强调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实施语文教育;坚持共同基础,重视差异,强调课程的选择性;致力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重视语文和其他课程的联系,第三、在课程目标的设立上: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总目标和个阶段目标不只是“知识、能力”的达成度。三个维度的要求具体地、有层次地体现在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中,第四、在
21、内容结构的框架上:义务教育阶段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三个维度相互渗透,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综合性学习要求的提出,有利于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高中阶段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学分制”的实施,机制灵活,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样化发展;教学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语文素养的提高,主张师生平等对话;评价主题多元化,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发展。,第三节 从大纲、课标的发展中认识语文教学的规律,一、对学科性质的认识二、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三、对课程教材的认识 四、对课程评价的认识,第一、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第二、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重视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年,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第三、重综合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第四、强调参与与互动,实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