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意象》PPT课件.ppt
《《诗歌鉴赏意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意象》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技巧,感受诗歌意象特点,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自然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要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切流露。因此,欣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感受并把握古诗词意象特点要注意了解、积累掌握一些特殊意象。古典诗歌,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还有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制约规定,其客观事物便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象,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借助特殊意象可
2、迅速引起读者共鸣,达到造境的目的,读者也可由此探究诗人的情感意图。古典诗歌中,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古今看法多为相似。,一、花草类,花是诗歌永恒的意象,但在诗歌当中,诗人借花表现出来的感情不尽相同。“感时花溅泪”这是杜甫对“安史之乱”给百姓造成离乱的感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李清照对爱情、生命的感叹。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倾诉忧愁的无计排遣。落红纷纷,逝去的不仅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院门紧锁着的不仅是落红,还有一颗迟暮的心。心在门内,郁闷无聊,才临老伤春。“更能
3、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以风雨打落春花,影射南宋被金兵进逼,感叹大好河山被践踏。古典诗歌借“花”来言志抒情的,大致有梅花、菊花(黄花)、荷花、桃花等。,梅花,梅花被誉为傲骨奇干,向来是洁身孤高的化身,代表品性的高洁。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词人以梅花独放于凄风苦雨的寒冬黄昏,寂寞荒凉的驿外断桥边,隐喻自己的不幸遭遇和抑郁不得志的心情,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自己在黑暗险恶的环境里坚持战斗、虽粉身碎骨而此志不移的精神。又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借高洁的梅花寄托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
4、守的高尚情操。,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此外,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借墙角梅花的“暗香”,表现梅花不事张扬的高洁品性。“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借梅花表现的意境也是非常美的。,菊花,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作为一种意象,在古诗词中多以坚强高洁表达孤标傲世之意,或以其开花季节特点衬托出环境的凄凉,也有反弹琵琶的,不一而足。表孤标傲世的如“菊花犹有傲霜枝”(苏轼冬景)。菊花谢
5、了,但那不畏霜打的枝茎却在寒风中显得生机勃勃。,菊花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道理,表达了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衬托环境寂寞凄凉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女词人怜花,所以当她看到西风吹动帘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西风在吹动着菊花,感到菊花随着气候变冷而逐渐变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园中菊花盛开,秋意正浓,但词人因忧愁而憔悴,无心摘花赏花,任其自萎,此时的菊花衬托了环境的凄凉
6、。,题菊花唐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诗另辟蹊径,诗中菊花的形象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与以往菊花的特有寓意不同。诗人选取菊花灿烂及所受不公平待遇这一层面,暗示它不再是高洁的象征,而是劳苦大众的写照。诗人在诗中寄寓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点。,菊花唐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人赋予菊花农民起义战士的战斗风格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想象成战士的盔甲,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此外,古诗中荷花主要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节,桃花多与美好事物或情感联系在一起,或表示春天的到来,等等。
7、“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诗句都是这种情感的体现。,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丁香,丁香,指愁思或情
8、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落花:人生的无常 古人云“落花有意”,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多喻离恨与闲愁。如李煜的清平乐中,“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更生。”以远接天涯、连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恨,生动形象,自然贴切。再如乐府相和歌词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王维山中相送:”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贺铸的青玉案:”一川烟
9、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些诗歌中,芳草均有表示思念、离恨、闲愁之意。,二、树木类,1、柳古人有个习惯,常用谐音来寓意。“柳”与“留”同音,因此,借杨柳表示挽留之意,为了表示“挽留”“留恋”的情愫,古人在送别的时候,常折柳相赠,以寄寓深情。例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词人设想别后之情景,伤心又凄凉,依恋不舍之情借杨柳来表达。也有借柳表现春天的美好可爱、生机勃勃的。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竹:气节 积极向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鉴赏意象 诗歌 鉴赏 意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