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原料缺陷》PPT课件.ppt
《《讲座原料缺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座原料缺陷》PPT课件.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讲座一,主要内容,一、冷轧产品的主要问题二、冷轧产品表面质量分析三、冷轧产品表面质量控制与评价四、新产品开发,冷轧O5汽车板,冷轧板与汽车零件,一、冷轧板质量问题第一阶段:内在质量,冷轧钢板内在质量要求,第二阶段:表面质量产品质量日统计(t),轧钢辊印 1.434 平整辊印 20.641 轧钢埂印 25.824 平整板形 3.814锈蚀 0.342 精整窄尺 0.800边损 9.51 平整折皱 26.601平整损伤 15.310 头部滑伤 40.834宽长不合 4.302 酸洗废 5.697粘结 26.845 厚度不合 3.835机损 8.580 夹杂 3.566其它 3.563 共19项头尾
2、 26.995 合计 228.493,冷轧板成材率日统计(t),原料 4329.200检查量 4100.275合格品量 3875.348国标组 3737.733(96.449%)国标组 137.615原料不合 228.925(5.2879%)工序不合 224.927(5.4857%),冷轧板生产工序,冷轧板综合质量,冷轧表面质量影响因素热轧板的影响,酸洗的影响,冷轧的影响,冷轧表面质量实物划伤、氧化,划伤、氧化、边损,夹杂,夹杂,压印,锈蚀,锈蚀,氧化色,边损,边损,边损,划伤,划伤,梗硬,梗硬,擦伤,二、冷轧产品表面质量分析冷轧原料缺陷,实际带钢中间窄、两头宽 宽度太宽超过允许偏差,碎边剪不
3、晚饭剪断。宽度太窄,中心偏离的钢带出现圆盘剪空剪,酸洗时跑偏。,厚度偏差,实际带钢头部厚、尾部薄,差(温度不均、张力波动)或一边厚、一边薄 或一段厚、一段薄 或全长超厚轧制过程中轧件温度不均 轧制张力波动,热轧原板断面,冷轧原料缺陷,气泡、结疤 外观不易发现,酸洗后暴露。气泡呈孔隙或裂缝状态。结疤呈凹坑。冷轧后不易清除。浪形 热轧两边或中间与两边压下不均、加热不均匀,造成纵向延伸不均匀。,冷轧原料缺陷,可修复的:修磨后符合公差尺寸和技术规格的。不可修复的:超过规程的,判废。,冷轧原料缺陷,镰刀弯和S弯 热轧两边压下量不均匀 加热不均匀 带钢中心线沿带钢长度方向出现镰刀形和S形变化 冷轧时引起跑
4、偏或断带 圆盘剪时带边不均匀 带钢卷取时产生塔形 钢卷上下两端松紧不匀,酸洗缺陷,带钢酸洗、水洗、干燥后,表面呈灰白色或银白色。但操作不当、酸洗工艺和机械设备不良可造成缺陷,占冷轧产品缺陷2%。,酸洗气泡,酸洗气泡:由酸与裸露的金属作用生成氢气所造成。外观特征:呈条状小鼓泡,破裂后呈黑色细裂缝。轧制后延伸扩大,降低冲击韧性。产生机理:酸与金属反应生成氢原子,渗透到结晶格子中使其变形,变形后氢气向金属内扩散,一部分氢原子穿过金属并分子化,从酸液中逸出,一部分氢原子的分子化在晶格变形产生的“显微空孔”边界上、或金属的夹杂及孔隙中,氢在空孔中的压力可达到很大值(几十MPa),引起氢脆的内应力。防止措
5、施:调整酸液浓度、控制酸洗浓度和带钢表面平直状态。,过酸洗,过酸洗:因酸洗时间过长、在钢板表面形成粗糙麻面的现象。平行轧向极短的线状缺陷,沿全板宽和轧制方向在相当大的面积中密集连接存在。酸洗带钢表面发生蚀坑,冷轧后形成短线状缺陷。危害:带钢延伸率大大降低,轧制过程中很容易断裂和破碎,并造成粘辊。产生原因:机组连续作业中断、或带钢断带时间过长。,欠酸洗,欠酸洗:钢板表面残留局部未洗掉氧化铁皮的称为欠酸洗,多出现在带钢头尾部和两侧边缘。外观:轻者表面呈暗色或花脸状;重者氧化铁皮被压入呈黑斑。危害:氧化铁皮呈延伸性差,轧制后因延伸不均而出现浪 形或瓢曲等;铁皮可能牢固贴附在轧辊表面,造成废品增多。原
6、因:氧化铁皮厚度不均匀,较厚氧化铁皮酸洗时间长,或分解成难溶解的Fe2O3(Fe3O4);带钢波浪度和镰刀弯较大,起浪或弯起部分未浸在酸中造成漏酸洗;酸洗后机械破鳞不完善,特别是带钢两端铁皮未能破碎。,欠酸洗,酸洗掉大块红色铁皮比黑色氧化铁皮多3-4倍时间,待红色铁皮洗掉后将形成带钢过酸洗。措施:可预先平整好板形;或预先局部酸洗一次。,锈蚀,酸洗后表面重新出现锈层的现象。分为冷却乳锈蚀、污染锈、点状锈、线状锈等,呈黑色、黄色、红褐色等。产生原因:酸洗后现面残留少许酸液 带钢清洗后没有完全干燥 酸洗后高温清洗水中停留时间过长 温度高的大气中放置 漏雨特征:锈蚀的钢板在轧制后呈暗色,促使成品在库存
7、时 防止措施:严格酸洗、清洗操作规程 表面及时涂油 堆放在干燥处,边部或中间浪形,原因:热轧两边或中间与两边 压下量不均 加热不均 纵向延伸不均匀轧制中沿板宽方向带钢延伸不均,延伸大的受压应力,延伸小的受拉应力。拉应力不产生平直度缺陷,压应力达一定数值时,带钢产生如单边浪、双边浪、中间浪、复合浪等。危害:浪形下部表面出现新的划伤 浪形严重造成卷取端部松紧不同 冷轧出现跑偏、轧皱、轧制不稳定,镰刀弯和S弯,中心线沿带钢长度方向出现的镰刀形或S形变化。危害 引起带钢跑偏或断带 不能保证带边均匀和取直,卷取产生塔形,钢卷上下两端松紧不匀。产生原因 热轧两边压下量不匀 加热温度不均性质:无法消除,边部
8、减薄缺陷,钢板边部厚度急剧减小为减薄电工钢减薄对导磁性不均匀冷轧板减薄对深冲成形不利边部减薄是辊系变形和带钢金属三维变形共同造成的轧辊弹性压扁即轧件边部压扁量明显小于中部,边部减薄,4辊轧机带钢边部支承辊对工作辊产生一个有害弯矩。一般冷轧生产轧辊原始辊形采用凹辊形,对应辊缝为凸辊缝,边部延伸趋势大。自由表面的影响,板带边部金属受到侧向阻力比和内部金属小得多,金属纵向流动外,还横向流动。,边部减薄,早期双锥度支承辊,减少工作辊有害弯矩。各种板形控制轧机:HC、HU通过中间辊横移来改变辊系接触状态,清除工作辊有害弯矩的影响。6辊轧机工作辊直径小,减小轧制力,减小轧辊压扁不均匀分布。,划伤,划伤:原
9、料表面出现厚度超过正负偏差一半的划条。如坚硬物划钢板的伤痕,多在钢板两面发生。划伤在冷轧中不易消除,导致成品降级。表面出现不大于厚度一半的缺陷如压痕、发裂、麻点、划伤、凸泡及轧辊网纹,在40%的压下率冷轧后可基本消除。产生原因 卷取辊、弯曲辊的表面出现质硬异物。或带钢的浪形及折棱与导板成线接触。或带钢在拆卷过程中拍打折头刮板等。也可能在热轧冷却和卷取过程中产生。,擦伤,在平行轧制方向出现,短线状缺陷,数量多时平行并列。酸洗后预涂油不适当;轧制开卷速度不佳;冷轧入侧板卷松动;酸洗活套坑内的板卷擦伤。,滑动擦伤,多为平行轧向呈较长的直线状缺陷,与划伤相似,多发生于钢板单面。带钢和带钢以外物体相互摩
10、擦产生的缺陷。各种辊 子和带钢速度不同步时,辊子和带钢间发生滑动而产生。带钢和附属设备异常接触。导板上异物咬入。,压痕,压痕:带钢表面呈下凹的压迹。形成原因:开卷焊的焊渣未吹净,被带到拉辊上,随后在带钢表面压出痕迹;拉辊在带钢表面滑动造成粘辊,使带钢表面造成压痕;热轧压下失灵,突然压下停车,随后台起压下轧制。性质:压痕超过允许厚度公差一半时,冷轧之后不能消除。,辊印,周期性出现的凹、凸伤痕。冷轧或平整时附在工作辊上的异物和轧辊本身的伤痕在带钢上的压印。有附属设备、轧制油、冷却乳液、带钢等附带的异物、滑移痕迹、轧辊疲劳等产生的剥落等。,折印,钢板因折叠产生的皱纹。一部分相互重叠而被压合,同进被压
11、印到轧辊上,形成伤痕。张力不均。带钢形状不佳。左右压下不平衡。板厚不均偏差大。轧辊凸度不佳。,折纹,在垂直轧向发生的折纹,裂纹状态,凸凹间隔,大小不等。钢板在大于屈服点弯曲时产生的缺陷。在厚钢板小内径板卷进行调质时产生的。调质轧制速度缓慢时产生。平整轧制压下率不足或局部压下不足时,在平整工序及后续工序中产生。,边裂,钢板边部发生与轧向略成垂直的皱纹状裂纹。是从平整轧制的开卷机到轧辊之间产生的达到板卷边部的屈服现象。工作辊和钢板凸度不合时,因边部压下不足时;带钢中间延伸大时;带钢边部除粘结外其它原因发生粘着时。,飞边,带钢边部因凹陷、裂纹等形成的锯齿形或陷入裂纹。酸洗、剪切切边不良。边部剥落、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座原料缺陷 讲座 原料 缺陷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