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化妆品》PPT课件.ppt
《《认识化妆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化妆品》PPT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容化妆品基础 及激光术后皮肤护理,姓名:莫文艳效率互动规则:积极发言/提问,Contents,化妆品的概念和基础,1,皮肤的结构与功能,2,化妆品的基础科学,3,护肤品的选择,4,第一章 化妆品的概念和基础,Contents,化妆品的定义?,化妆品的发源,化妆品的应用,化妆品的分类,M1,M2,M4,M3,“cosmetic”一词源于古希腊语“kosmetikws”意即“装饰的技巧”,指通过化妆发扬优点、掩饰缺陷,达到美容的目的。“dermatology”:皮肤病学、皮肤科皮肤美容“cosmetic dermatology”,第一节 化妆品的定义1.欧盟:接触于人体各外部器官(表皮、毛发、指
2、趾甲、口唇和外生殖器),或口腔内的 牙齿和口腔黏膜,以清洁、发出香味、改善外观、改善身体气味或保护身体使 之保持良好状态为主要目的的物质和制剂2.美国:用涂抹、散布、喷雾或其他方法使用于人体的物品,能起到清洁、美 化,促使有魅力或改变外观的作用。,3.日本:为了清浩和美化人体、增加魅力、改变容貌、保持皮肤及头发健美 而涂抹、散布于身体或用类似方 法使用的物品,是对人体作用缓 和的物质。,3.中国:2007年出台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定义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200
3、8年施行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所称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皮肤、毛发、指趾甲、口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化、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产品,其中牙齿护理产品也在化妆品范畴之内。(有哪些?),二.化妆品的起源,人类很早就对美有了追求,需要给有却显得地方做修饰,于是便有了化妆品的产生。人类对化妆品的探索数千年来从未间断,国内外都有明确的记载。,最早使用化妆品的是埃及和阿拉伯人,距今4000多年历史。,化妆品的起源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洞壁上出现有关美容化妆品的痕迹的壁画,当时人们认为酒是媚药,能使人变美。,化妆品的起源,春秋时期“粉敷面”“黛面眉
4、”盛及一时,化妆品的起源,化妆品的起源,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记载了有美容作用的药材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收录有不少增色悦泽、去疣疗疮的中药,有“服之美人也”,化妆品的起源,人类化妆品发展的几个阶段:早期:使用天然的动植物油脂对皮肤进行单纯的物理防护,不经处理加工。随着科学的进步:以油和水乳化技术为基础人工合成的化妆品。化学制品:化学合成技术,安全性收到极大关注,开始追求添加各类动植物萃取精华 化妆品.仿生化妆品:采用生物技术制造与人体自身结构相仿并具有高亲和性的生物精华物质 并复配到化妆品中,以补充、修复和调整细胞因子来达到抗衰、修复受 损皮肤的功效。皮肤养生化妆品:合成、提取、生物技术(
5、干细胞、小核酸、胶原蛋白,第二节 化妆品的分类,按使用专业分?,按法规分,按物理形态分类(剂型),按使用目的分,按使用部位分,分类,具体?,化妆品的分类,一、按物理形态分类,液态类:化妆水、香水油状类:卸妆油、发油乳状类:清洁霜、清洁乳液 凝胶类状:洁面凝胶、防晒凝胶霜类:面霜、防晒霜膏状类:如泡沫剃须膏、洗发膏、睫毛膏等;锭状类:如唇膏、眼影膏等;固体类:如眼影、粉饼、唇膏、眉笔、发蜡等;粉状类:如香粉、爽身粉、痱子粉等;气雾类:如发胶、摩丝、喷雾等。,化妆品的分类,清洁类:洗发水、洗面奶、沐浴乳、香皂基础保养类:面膜、乳液、霜、护发素、美容类:眉笔、睫毛膏、香水、发胶皮肤用:润肤霜、香皂发
6、用:洗发水、护发素、染发剂甲用:指甲油、洗甲水口腔:牙膏、唇膏,1.2.按使用目分类,1.3.按使用部位分类,化妆品分类,1.4按使用人群分类,按年龄段分:婴儿用、儿童用、成人用品、老年人用按性别:男性用、女性用,1.5按专业分,文艺化妆品:喜剧、电影、电视人物生活用化妆品:,1.6按管理法规分类,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护肤类、彩妆类、芳香品、发用品、指甲用特殊用途化妆品:(9类)育发类、染发类、烫发类、美乳类、健美类、除臭类、祛斑美白类、防晒类(具体有哪些?)国产化妆品进口化妆品,第三节 化妆品的作用?,弹力素?护发素?裂油膏如人参霜、维生素霜、珍珠霜等各种营养霜、营养面膜。发胶、摩丝、染发剂、
7、烫发剂?,清洁作用,保护作用,营养作用,牙膏?漱口水?洗发水?除腋臭产品?,美化作用,第二章 皮肤的生理功能 与经皮吸收,日常护理?吸收?,Contents,皮肤的结构与组成(?),皮肤屏障(?),促进经皮吸收技术与方法,经皮吸收及影响因素,M1,M2,M4,M3,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与组成,?,皮肤的结构与组成,活性表皮,角质层的5大功能?,第二节 皮肤屏障(Skin barrier),一、皮肤屏障的组成皮肤屏障广义包括物理屏障、色素屏障、神经屏障、免疫屏障。狭义主要指物理性屏障,我们平时说的都是物理屏障。由皮脂膜、“三明治”结构、砖墙结构、共同构成,具有抵御外界有害、刺激物、日光进入,同时具
8、有保湿及调节抗炎作用。,1.皮脂膜呈弱酸性,其主要成分保湿作用的神经酰胺、抗炎作用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及脂质成分,防晒作用的角鲨烯。因此皮脂膜具有屏障、保湿、防晒、抗炎作用。,皮肤的屏障,2.“砖墙结构”“砖墙”代表角质形成细胞;“灰浆”则指角质细胞间隙中脂质(含神经酰胺、三酰甘油、蜡酯、脂肪酸、胆固醇),“砖墙”和“灰浆”使表皮形成牢固的结构,限制水分在细胞内外及细胞间流动,保证不丢失水份、光保护、抗炎的屏障功能.,3.角质层“三明治”结构由三层组成,外层为网格结构,中间是液相,由类脂构成,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三明治”结构在角质层的保湿、保护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仿生物屏障)4.
9、水通道蛋白(AQPs)与天然保湿因子(NMF):维持细胞体积与渗透压,控制尿素、甘油等物质的跨膜转运,发挥保湿锁水作用;减少皮肤透皮水分丢失,水溶性极强。(作用?成分特点?),角质层:脂溶性 活性表皮;水溶性化妆品的性质设计,皮肤屏障,二、皮肤屏障的功能隔离保护:紫外线、细菌、刺激物、有害物质(粉尘、毒气等)。保湿锁水:维持皮肤中的水分,防止过度蒸发。调节抗炎:防止外界细菌、真菌的侵扰。维持机体的各种正常功能:调控外来物质的经皮吸收以及皮肤水分蒸发。(屏障破坏的问题?),皮肤屏障,3.皮肤屏障破坏引发的一系列皮肤问题(why?),第三节 化妆品透皮吸收,一.与药品的区别:药品:经皮给药系统,血
10、液循环化妆品:防晒剂+修饰化妆品+保养护肤品所使用化妆品的目的不同,则需要使其吸收后滞留的皮肤部位也不同,如一些保湿产品中的脂质仅仅参与角质层屏障,美白产品则应渗入表皮基底层作用于黑素细胞以减少黑素小体产生,抗皮肤老化产品应吸收至真皮作用于成纤维细胞才能达到满意效果。(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如何吸收?,化妆品的经皮吸收,二.化妆品经皮吸收途径(主要屏障:角质层),1.经皮吸收(transepidermal route):指化妆品透过角质层进入活性表皮,扩散至更深层次的的途径,多次亲水亲油环境,化妆品的经皮吸收,2.附属器途径:速度比经皮途径快,但所占角质层面积小1%左右,不是主要途径;但是对
11、于一些离子型成分或者极性较大的大分子成分,由于难以通过富含类脂的角质层。因此经皮吸收附属器途径则为主要途径。,第三节 化妆品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化妆品理化性质,剂型因素,生理因素,化妆品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一.生理因素:种族、性别、年龄、部位、皮肤状态、温度、代谢二.化妆品的理化性质1.分配系数与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脂溶性的药物易通过角质层进入活性表皮,但活性表皮是水性组织,脂溶性的成分难以分配进入活性表皮,所以活性成分的通透系数的对数与油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呈抛物线关系2.分子大小与形状:分子体积与分子质量有线性关系,故当分子质量较大时显现对扩散系数的负效应。分子质量大于500的物质
12、较难透过角质层;线性分子通过类脂双分子结构的能力要强。3.PKa值:酸度值/酸解离常数表皮,真皮7.4,活性成分一般呈弱酸或弱碱性,分子型透过性大,离子型难通过,所以需要根据活性成分的PKa值调节经皮吸收介质的PH。4.熔点:低熔点易透过5.分子结构:活性成分有氢键受体或供体难通过。,化妆品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三.剂型因素1.剂型:活性成分的释放速度2.基质:活性成分和基质的亲和力3.PH:解离度4.活性成分浓度:浓度梯度渗透压5.透皮吸收促进剂:提高活性成分的吸收率,第四节 化妆品促渗透技术,促渗透技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新技术,化妆品促渗透技术,一、化学技术1.经皮透过促进剂:增强
13、活性成分经皮透过的一类物质。如月桂氮酮、油酸、肉蔻酸异丙酯(皮肤相容性好,毒性小)、N-甲基吡咯烷酮(对皮肤刺激引起红斑)、醇类、薄荷醇、二甲基亚砜、表面活性剂(阳-阴、非)2.离子对:加入与活性成分相反电荷的物质,形成离子对。二、物理方法1.离子导入:离子型,利用电流(重要离子导入法),化妆品促渗透技术,2.超生导入:高能量和高穿透率的超声波促进活性物质经皮透过的方法。空化效应、热效应。与化学方法相比,超生停止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更快。3.微针:高10-2000um、宽10-50um,分空心和实心两种。适合于核酸类、蛋白质类、多肽类大分子生物技术活性成分。(现在我们用哪些?),化妆品促渗透技术,
14、三、新技术新技术:借助利用微米、纳米载体,包括微乳、脂质体、囊泡、纳米粒等改变透过皮肤能力.,脂质体:磷脂和胆固醇,第三章 化妆品基础科学,Contents,化妆品原料,1,化妆品的活性成分,2,化妆品的不良反应及其诊断,3,4,化妆品的保存,第一节 化妆品的原料,化妆品是由不同功能的原料按一定科学配方组合,通过一定的混合加工技术而制得的,化妆品的特性及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选择。化妆品所用原料按性质和用途分为基质原料、辅助原料。(煮饭)(原料-配方、制作),化妆品的原料,一.化妆品的基质原料基质原料是能够根据各种化妆品类别和形态的要求,赋予产品基础骨架结构的主要成分,是化妆品的主体
15、,是配制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体现了化妆品的性质、功能和用途。基质原料主要有油性原料、粉质原料、胶质原料、溶剂原料和表面活性剂。1.油性原料(1)油脂和蜡 油脂:油和脂的总称,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为脂。功能:使皮肤细胞表面软化,增加其吸收力;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薄膜,能抑制表皮水 分的蒸发;覆盖于皮肤表面能避免机械和药物引起的刺激,起到护作用;促表皮形成。分类:植物性油脂:橄榄油、蓖麻油、椰子油、棕榈油、茶籽油、杏仁油、月见草油、玫瑰 果油、可可脂、杏核油、棉籽油等。动物性油脂:多为脂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如:蛇油、水貂油、牛脂、海龟等。注意:与植物性油脂相比,动物性油脂色泽、气味略差
16、,在具体使用时应注意防腐问题。,化妆品原料,蜡类: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生成的酯类。功能:作为固化剂提高制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液态油的熔点;赋予产品触变性,改 善对皮肤的柔软效果;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薄膜,抑制表皮水分的蒸发;赋予产品光泽,提高其商品价值;改善产品成型性,便于使用。分类:棕榈蜡、小烛树蜡、霍霍巴蜡、木蜡、羊毛酯、蜂蜡等,化妆品的原料,(2)高级脂肪酸、脂肪醇和酯 化妆品用脂肪酸、脂肪醇和酯多数来自动植物油脂和蜡类水解后进一步分离纯化的产物。高级脂肪酸和醇是各种乳化制品和油膏的重要原料。脂肪酸: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二十二碳酸、十一烯酸等 高级脂肪醇:如月桂醇、十六
17、醇、十八醇、油醇、羊毛醇、加氢羊毛醇等是膏霜类化妆品 常用的原料。酯类:一类是高级脂肪酸与低级醇形成的酯,如硬脂酸甲酯、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等,与油脂有互溶性,具有黏度低、延展性好,对皮肤渗透性好,无油腻感等优良性质。另一类是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酯,如肉豆蔻酸十八酯、油酸油酯,其对皮肤有润滑性,浸透性好,使皮肤柔软光滑。第三类是低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该类产品比油脂熔点低,混溶性好,用于唇膏中可增大其强度。,化妆品原料,2.粉质原料粉质原料:是爽身粉、香粉、粉饼、胭脂、眼影等化妆品的基质原料,其用量可高达3080,在化妆品中主要起遮盖、滑爽、附着、吸收、延展、摩擦等作用。有无机粉质原料、有机
18、粉质原料以及其它粉质原料。1)无机粉质原料 滑石粉滑石粉为天然硅酸盐。特性为色白、滑爽、柔软,对皮肤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主要用作爽身粉、香粉、粉饼、胭脂等各种粉类的化妆品的重要原料。高岭土又叫白陶土,白色或淡黄色细粉,对皮肤的黏附性能好,有抑制皮脂及吸汗的性能,在化妆品中与滑石粉配合使用,有缓解消除滑石粉光泽的作用,主要用作粉条、眼影、爽身粉、香粉、粉饼、胭脂等各种粉类的化妆品的重要原料。膨润土在化妆品中,主要用于乳液制品的悬浮剂和粉饼等。钛白粉为无臭、无味、白色、无定形微粒细粉末,具有较强的遮盖力,对紫外线透过率较低,因此,应用于防晒化妆品中,也用于粉条、眼影、爽身粉、香粉、粉饼、胭脂等各种
19、粉类的化妆品的重要遮盖剂。,化妆品的原料,硅粉PMS 310是圆球状的聚甲基硅倍半氧烷硅粉,它的平均粒径是3-10微米。是由特殊的工艺技术制成的有机硅粉末,集无机粉体和有机粉体的优点为一体,具有光滑和丝般柔滑的肤感以及出色的抗水性能。它不同于无机矿物粉体的冷硬感,其有机硅性质使之触摸时有柔软、弹性的感觉,如丝绸般爽滑。2)有机粉质原料有机粉质原料有硬脂酸锌、硬脂酸镁、聚乙烯粉、纤维素微珠、聚苯乙烯粉等,主要用于爽身粉、香粉、粉饼、胭脂等各种粉类的化妆品中作吸附剂。3)其它粉质原料主要有:尿素甲醛泡沫、微结晶纤维素、混合细粉、丝粉以及表面处理细粉。,化妆品的原料,3.胶质原料胶质原料主要是水溶性
20、高分子化合物,又称水溶性聚合物或水溶性树脂。它们是一类分子中大多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亲水基的高分子化合物。作用对乳状液和悬浮液等分散系起着稳定作用;对乳状液、蜜类半流体起着增稠作用;对膏霜类半固体起着增黏或凝胶化作用;另外还具有胶合、成膜、泡沫稳定及保湿作用等。胶质原料在许多化妆品中被用作胶合剂、增稠剂、悬浮剂、助乳化剂、分散剂、成膜剂、保湿剂和稳泡剂等。分类:半合成: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以及瓜耳胶及其衍生物。合成: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酸聚合物等。这些作为粘胶剂、增稠剂、成膜剂、乳化稳定剂在化妆品中使用。性质稳定,对皮肤的刺激性低,,化妆品原料,4.
21、溶剂原料溶剂指液状、浆状、膏状化妆品如香水、花露水、发水、洗面奶、冷露、雪花膏及指甲油等多种制品配方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主要组成部分。化妆品中溶剂原料主要包括水、醇类和酮、醚、酯类及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等.作用:主要起溶解作用,挥发、润滑、润湿、增塑、保香、防冻、收敛等作用。水 水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是一种优良的溶剂,水的质量对化妆品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 响。化妆品所用的水为去离子水,水质纯净,无色、无味,且不含钙、镁等金属离子,无杂质。指标:杂质、无机离子、微生物、有机物(为什么?沉淀、残留)方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化妆品原料,水处理流程,固体杂质,有机物如热源、气味,无机盐,钠、钙镁
22、铝,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热原,大分子、悬浮物,化妆品原料,醇类低碳醇:类主要是香料、油脂类的溶剂,也是化妆品的主要原料,能使化妆品具有清凉感,并且有杀菌作用。a)乙醇:为无色挥发性液体,由于具有溶解、挥发、芳香、防冻、灭菌、收敛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香水、花露水及生发水等香水类化妆品的生产中。乙醇是所有香水类化妆品的主要溶剂。b)丁醇、戊醇、异戊醇等:也是化妆品中常用的溶剂。丁醇在化妆品中是制造指甲油的原料;戊醇在化妆品中用作指甲油的偶联剂;异丙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替代乙醇应用于制品中,在化妆品中用作溶剂和作指甲油中的偶联剂。多元醇:常用的多元醇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山梨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化妆品 认识 化妆品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