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原理》PPT课件.ppt
《《行政法学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学原理》PPT课件.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政法学原理,一、行政法的基本范畴行政法的概念及特点行政法的渊源和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及特点,(一)行政的概念“行政”(Administr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执行事务。现可理解为“行政”、“管理”、“执行”、“政府”等意。在汉语中较为简单,一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一指机关、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原用法广泛,既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公共行政)也指各种社会组织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私人行政)。现通行的用法主要指前者。至今国内外学界对这个词的含义的认识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观点有:1、除外说 行政是指除立法、司法以外的所有国家职能。2、国家意
2、志执行说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3、目的说行政是为实现国家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4、目的+职能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目的和任务而行使的执行指挥组织监督诸职能。,我国一般法律书籍的表述: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能,对国家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看行政的概念学术界的新观点从动态上定义:行政就是执行国家意志的关于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执行性决策、组织、调控、处理等公共管理活动。从静态上定义:执行国家意志的承担执行性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公共管理组织,即国家行政机关。,(二)、行政法的概念,1、国外有代表性的行政法概念(1)大陆法强调公法属性行政法是对于行政法规根本规定之总概念
3、。乔治梅叶(德国)行政法是公法的一个部门,它调整行政机关与国民之间的关系、规定国家官员的法律地位及公民在同作为国家代表的政府官员交往中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罗拉(土耳其)行政法即规范行政以及行政权对于人民关系法规之总体。奥科(法国)行政法通常是宪法的延伸和具体化,它主要是关于政府行政和对行政的司法审查。_克鲁尔(荷兰),(2)英美法强调对政府行政权的控制行政法是控制政府权力的法。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政府权力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以保护公民韦德(英国)行政法是有关行政机关权力和程序的法律,其中特别包括调整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法律。戴维斯(美国)行政法是管理政府行政活动的部
4、门法。它规定行政机关可以行使的权力,确定行使这些权利的原则,对受到行政行为损害者给予法律补偿。它回答以下问题:行政机关可以被赋予什么样的权利?这些权利有什么限度?用什么方法把行政机关限制在这个限度之内?施瓦茨(美国),2、我国有代表性的行政法概念,(1)单一关系调整说,行政法“是指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一个仅次于宪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张焕光行政法学原理(2)两种关系同时调整说 行政法“既调整行政关系,又调整监督行政关系,是调整这两类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罗豪才行政法学(3)行政权力双向规范说“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组织分工和行使、运作,以及对行政权力进
5、行监督并进行行政救济(或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王连昌行政法学(4)广义狭义说所谓行政法广义地讲是指对行政活动过程特别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加以规范、监督与补救,调整行政与监督行政的主体及其行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有关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狭义地讲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管理及其损害救济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莫于川行政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三)、行政法的特点1、形式上的特征,(1)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由分散于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为数众多的法律文件中的规范组成。(2)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3)规范形式多样、|数量巨大。2、内容上的特征(1)内容广泛数量庞大。(2)稳定性
6、较弱,易于变动。(3)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交织。,3,。(3),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和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的渊源1、概念: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根本来源和外部表现形式。在法律渊源制度上,主要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之分。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成文法主要是指惯例、判例和理论学说等。成文法的优点是明确清晰,易于了解和执行;局限性是易于僵化呆板,难以适应经常变化的社会现实。我国行政法法律渊源实行成文法制度,行政机关的惯例、法院的司法判例以及学者的理论学说尚不能成为我国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根据,也不能成为评价行政活动合法性的准则。2、行政法法律渊源的种类(1)宪
7、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和协定(8)法律解释。,二、行政法律关系及其特点,(一)行政法律关系的含义及构成1、概念: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行政法权利义务的承担者;(2)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主体享有和承担的行政法权利与义务的总和。按照国家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机关的权利为: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命令权和执行权、惩治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权和解决行政争议的裁判权。行政机关的义务概括为: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接受国
8、家机关的法制监督和社会监督、保证当事人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得到法律救济的权利。在国家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可以概括为:依法参加国家管理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尊重和保障其自主权、自由权和平等权,保障和满足受教育、社会保障等福利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可以概括为:接受和协助国家行政、管理、及时履行法定公共义务、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与国家公共利益。(3)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行政法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大体上有物、精神财富和行为三种。物是指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有形物。精神财富是指具有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智力成果。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二)、行政法律关
9、系的变动,行政法律关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包含了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过程。(1)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形成。取决于一定事件的发生和一定行为的发生。多数情形下它由行政机关的单方职权行为依法设立。(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各构成因素的变更。(3)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终止,消灭的方式主要是废止和撤销。(4)行政法律关系变动之原因设立、变更和消灭行政法律关系,以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以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为主因。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前者是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后者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能够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10、,(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1、当事人中必定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当事人双方地位不对等。国家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常可引起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解除,无需征得对方同意。3、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基本上由法律规范事先规定,一般不能由当事人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当事人只能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4、当事人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和统一性。对于国家机关而言这一特性表现的更为突出。5、引起的争议必须按法律规定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第三节 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一、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1、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三大部门法之一。由于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和调整内容的系统性,行政法与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共同构成完整的法律体系。2、是
11、宪法的实施法,与宪法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社会的影响更加广泛。(1)从社会生活角度看,现代社会国家行政活动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离开了它的作用,国家在政治上的民主经济上的发展、社会上的公正和秩序就无从谈起。(“若无视法律的作用,就不能言谈现代社会”室井力)(2)从法律体系结构看,行政法不仅直接以宪法作为自己的法律渊源,而且是对宪法原则和内容的更进一步的具体化。因而被誉为“动态的宪法”。是一个独立的不同于其它法律部门的部门法。,二、行政法的作用,(一)主要观点1、英美法系国家的看法和观点控权论认为行政法的作用就在于控制政府权力、保证政府权力在法律范围内行使,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从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
12、益。“行政机关可以被赋予什么样的权利?这些权利有什么限度?用什么方法把行政机关限制在这个限度之内?”施瓦茨(美国)2、大陆法系国家的看法和观点保权论强调行政法的作用就在于维护和保障国家行政权的有效行使。3、我国学者的主要观点(1)平衡论:行政法的作用在于平衡国家行政机关和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2)综合论:既肯定保权作用、也肯定控权作用、还要讲求平衡(二)总结和归纳:1、控制和监督国家行政权力主体,规范行政活动,防止权力滥用。2、保障行政权力合法有效实施,实现行政目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3、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正。4、调整行政关系,建立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第四节、行政法的基本
13、原则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行政法的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准则,贯穿于规范行政法的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监督的各个环节。是对行政法规范精神的实质概括,反映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和目的。二、一般的看法和观点1、英美法:越权无效、自然公正。前者亦称越权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行事,如果在实体上或是在程序上违反了法律规定或与法律要求不符,属于越权行为。越权行为在法律上就是无效行为。后者亦称自然正义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对于法律授予的权力应当公正正当的行使。”它包括公正程序的两项根本规则: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案件中做法官;人们的抗辩必须公正地听取。
14、”(韦德)2、大陆法:合法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前者要求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以自己的行为来保证法律的实施。后者要求开展行政活动必须在合法范围内注意合理的比例和协调。简单地讲就是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合理、协调。,三、我国行政法的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否则就必须承担违法的法律责任。(1)实体合法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只能在法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2)程序合法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案件中做法官;人们的抗辩必须公正地听取;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决定时
15、,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申诉之机会。2、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符合全社会共同行为准则的社会公理。(1)行为动因合乎立法目的。(2)行为要有正当动机。(3)行为内容合乎情理。(4)行为合比例,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3、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特别需要,行政主体可以在限制条件下采取无法律依据甚至是同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和行为。(1)有底线限制。不得限制和剥夺最基本的人权,如生命权、语言权、宗教信仰权等。(2)有极大的紧急性、优先性、强制性和权威性。(3)需要有效的监督
16、约束机制和法律救济机制作保障。4、信赖保护原则:行政主体对其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可预期的行为、承诺等可预期因素,必须遵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出于重大公共利益的考量确需变更时必须做出相应的补救安排。,责任行政原则 1、责任行政原则含义 指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对自己所实施的行政活 动承担责任,整个行政活动应处于一种负责任的状态,不允许行政机关只实施行政活动,而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不承担责任。第一,责任行政原则是由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 第二,责任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价值和目的所在 第三,责任行政原则是全部行政法产生的基础,是贯穿所有行政法规范 第四,责任行政原则符合我
17、国国情,2.责任行政原则的内容第一,责任行政原则的目标是实现行政活动的有责任状态 第二,责任行政原则要求必须有明确的主体 第三,责任行政原则要求将行政机关的各种活动与责任相连,不存在无责任的行政活动 第四,责任行政原则要求建立实现责任的法律制度,湖南嘉禾拆迁之痛,“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县政府挂出的横幅措辞严厉,案例吴某诉公安局行政处罚案 2001年10月6日,吴某到厂长办公室要求分房。厂长刘某以要出去开会为由令吴某离开。吴某不从,刘某遂不耐烦,并向外推吴某。吴某在后退中无意将办公桌撞倒,打破茶杯。刘某见状大怒,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干警赶到后,不容吴某分辩将其带到派出所。第二
18、天,某市A区公安分局以吴某妨碍公务为由,作出对其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吴某不服提请复议,市公安局维持原裁决。被处罚后,吴某仍然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并要求公安机关赔偿损失。,二 行政主体法,一、概述二、中央行政组织三、地方行政组织四、国家公务员,第一节、行政主体和行政组织概述(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1、概念 依法享有国家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2、特征(1)是组织而非个人。(2)依法享有行政职权。(3)有权代表国家独立行使行政权力。(4)能独立参加行政诉讼。3、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2)行政主体与公
19、务员(3)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二)行政主体的种类和范围:1、种类(1)职权主体与授权主体(2)中央行政主体与地方行政主体(3)地域性行政主体与公务性行政主体(4)实质行政主体和形式行政主体2、范围(1)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2)国务院直属机构和经国务院授权的办事机构;(3)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4)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5)经授权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6)经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7)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三)行政主体的资格及确认,1、行政主体的资格行政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1)组织要件组织自身具备的要件。行政机关:设立有法律依据,属国家行
20、政组织序列;成立经有权机关批准;对外公告成立;有法定编制和人员;由行政预算经费;具备必须办公条件。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具有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2)法律要件在法律上应具备的条件。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2、资格的确认应从两个要件加以衡量。我国行政组织法尚不完备,在实践中侧重法律要件上予以确认。即看一个组织有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行政职权。,(四)行政组织,1、概念及特征 行政组织是指担当行政事务、享有行政权力的各级政府及其设置的行政机关的综合体。(1)是行政机关的组合体,是行政机关组成的有机系统。(2)是各级政府的组织,由各级政府及其设置的行政机关组成。(3)是担当行政事务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
21、。2、行政组织与相关概念(1)行政组织与行政主体(1)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2)行政组织与行政机构(2)行政组织与公务员3、行政组织的设置(1)中央行政组织(2)地方行政组织,二、中央行政组织,(一)界定和设置:,国家设置的担当中央行政事务,行使行政权力的中央人民政府及下属行政机关的集合体。,在我国,按宪法、国务院组织法 规定,中央行政组织由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以及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等构成。1、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的组成人员,是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汁长和秘书长。2、国
22、务院机构的种类(1)国务院办公厅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的机构,由国务院秘书长领导。(2)国务院组成部门主管特定国家行政事务的行政机构,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的基本行政管理职能。它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审计署。实行部长、主任和署长、行长负责制。,(3)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国务院办事机构前者是国务院主管某项专门业务的行政机构,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后者是协助国务院总理办理专门事项的行政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4)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由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构。(5)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国务院行政机构重要业务工作组织协调任务。,(
23、二)中央行政组织的管理体制,1、国外体制(1)美国联邦垂直管理体制 联邦政府的各项管理事项都由联邦设置行政机关承担;联邦政府的分支机构直接隶属于政府总部,受其管辖和节制;联邦政府对州政府没有行政上的监督权但可通过司法途径对各州实施法律监督。(2)德国分级管理体制 法律政策的制定在联邦一级,而法律的执行则属于各州事物;各州可据具体情况设置行政机关负责法律执行;对于必须由联邦自行执行的事项,才设置联邦行政机关。(3)法国国家垂直管理体制 国家行政与地方行政分立;中央行政组织管辖范围及于全国,地方行政组织作为国家在地方的代表,在一定区域内执行事务。(4)日本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国家行政与地方行政分立;
24、国家行政的决策权集中在中央,国家行政在地方的实施主要委托地方完成;少数情况下,国家也设置地方分支机构来直接履行国家行政职能。,2、我国体制 中央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决策权,地方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国家行政在地方的推行依赖地方行政机关;公共事务归属于国家,没有国家行政和地方行政的严格划分;地方行政机关多为双重领导。3、我国体制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主管部门政策的执行难以保证;地方行政管理的统一与协调难以保证;地方政府的规模难以控制。4、改革的路径 建立单一制领导体制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直接控制地方政府。,三、地方行政组织(一)界定和设置1、地方行政组织的含义:在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地方组织是地方自治团体的组
25、织,与国家行政组织分立。在没有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地方组织是国家在地方设置的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对地方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2、地方组织的设置:按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我国地方组织有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组成。还有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1)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副省级市、局级市)、县(县级市)、乡四级。(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四级。(3)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4)派出机关一级政府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派出组织。主要有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5)派出机构政府工作部门据工作需要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派出机构。其职能较单一如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学原理 行政 法学 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