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
《《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型与交叉配血,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检验科湖北医药学院临检教研室 袁 鹏,目的要求,1.掌握ABO血型鉴定(盐水凝集法、凝胶微柱法)。2.熟悉ABO血型鉴定临床意义。3.熟悉Rh血型鉴定及临床意义。4.熟悉交叉配血方法与临床意义。,第五节 血型和交叉配血,血型是人类血液以血型抗原为表现形式的遗传性状,血型由血型基因决定,是血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ABO血型系统(blood group system)和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的2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保证输血安全的主要措施。一、ABO血型系统,兰德斯坦纳(K.Landsteiner),1
2、868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继续留校,学习化学。1900年发现A、B、O 3种血型。1919年在荷兰巴库的一所医院工作。1922年赴美,受聘于洛克菲勒研究所。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943年逝世。,兰德斯坦纳的贡献,年,兰德斯坦纳在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工作时,发现一个人的血清有时会与另一个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浆能促使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但也有的不发生凝集现象。于是他将22人的血液实验结果编写在一个表格中,通过仔细观察这份表格,他终于发现了人类的血液按红血球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
3、和抗体分为许多类型,于是他把表格中的血型分成3种:A、B、O。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就可能发生凝血、溶血现象。,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人,又发现了较为稀少的型血。年,国际上正式采纳了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确定血型有、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1908年,兰德斯坦纳在一家医院当医生。有一天,兰德斯坦纳在医院的大厅里看到一位妇女抱着病重的孩子恸哭。接诊的医生已认定,孩子得的是不治之症。兰德斯坦纳的治疗方法是根据血清免疫学的原理,把含有病儿病原的血液输到一只猴子身上,待猴子产生抗体之后,再把猴子的血制成含有抗体的血清。他将这种血清接种到病儿身
4、上,生病的孩子奇迹般地治愈了。,最早的输血试验是英国人罗维尔在1665年进行的。他把一条失血过多濒于死亡的狗的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失血的狗逐渐从濒死状态恢复过来。,1667年,法国国王的御医丹尼斯首先将400毫升羊血注入一个失血多病的青年人的静脉,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1668年他给一名患者输动物血,第一次输血后病人病情有所好转;第二次输血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大汗、血尿等症状,第三次输血后病人死亡。死者妻子告丹尼斯犯有杀人罪,法国议会特别制定法律,不许再进行输血。,1825年,英国的布伦德尔医生从一个人直接输血给另一个人首次成功。据记载:19世纪末叶有346人接受过输
5、血治疗,另有129人被试图输人动物的血液。,1667年法国御医用羊血治疗精神病患者,1818年英国产科医生James 首次用人血输治患者,1992年10月23日 法国输血丑闻案,1987年12月,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使整个法国为之震惊: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血友病人,接二连三地染上艾滋病死去了。在全法国2500名血友病人中,1700多人染上了艾滋病毒,其中250多人已因艾滋病丧生;因外科手术接受输血而染上艾滋病毒的人数高达8000多人;由于卫生部门对供血者不作严格的血液化验、对血制品不作消毒处理,从1981年至1989年,全法国有46万人染上各类肝炎。,从 1980年至1991年的11年中,法国输血
6、当局无数次地到狱中无偿抽取犯人血液,供输血之用。仅1985年一年,被抽血的犯人就达14375人。在法国每1万名犯人中有441名艾滋病毒携带者,而在普通的献血人群中,每1万人中只有6.4名艾滋病毒携带者。,法国输血中心前主任米歇尔加雷塔、法国立卫生实验室前主任罗伯特内特尔、法卫生总局前局长雅克鲁克斯和输血中心前主任医师让 皮埃尔阿兰等四人提出起诉。法国政府作出决定由政府和保险公司一起出钱 100120亿法郎,对输血的受害者给予赔偿,以平息民怨。1992年10月23日,巴黎刑事法庭以“隐瞒出售物品质量”罪,对已经造成数百人死亡、使上万人染上绝症的大案作了判决:加雷塔被判刑4年、罚款50万法郎,其他
7、3人被判2至4年的徒刑。,(一)ABO血型系统抗原,1ABO血型系统抗原的组成和遗传 ABO血型系统抗原是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由多肽和糖链组成。在人类的遗传特性中有一对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的A、B、O血型基因(blood types gene),A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则是隐性基因。,除ABO血型基因外,存在于ABO各型红细胞膜上的H抗原是形成A、B血型抗原的结构基础,H抗原又称H物质,受H基因的调控,H基因的遗传与ABO基因无关。H物质抗原性较弱,血清中一般测不出抗H抗体。,新生儿ABO血型的抗原性较弱,约为成人的20%,20岁左右到达高峰,进入老年期逐渐减低。人的ABO血型抗原
8、一般终身不变。,人类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的表型与基因型,2ABO血型系统抗原的分布,A、B、H抗原主要存在于红细胞膜上。同时也分布在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细胞上。组织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水溶性A、B、H血型抗原多为半抗原,称为血型物质(blood-group substance),血型物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体液和分泌物中,以唾液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血清、尿液、精液、羊水等。体液中含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secretors),体液中不含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non-secretors)。,(二)ABO血型系统抗体,ABO血型抗体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天然抗体主要由自然界中具有与
9、A、B血型抗原结构相同的物质剌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主要为IgM型免疫球蛋白。免疫性抗体则来自母婴血型不合的妊娠或血型不合的输血,新生儿血清中的抗体通常是来自母体的IgG型免疫球蛋白。,ABO血型系统抗体的特性,(三)ABO血型系统亚型,A、B血型因抗原结构的差异在同一血型形成若干亚型。A抗原的主要亚型有A1和A2,约占A型血的99.9%。A1和A2红细胞均能与抗A血清发生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二、ABO血型鉴定,原理血型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反应介质中形成红细胞和相应血型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用已知的特异性标准血清(standard s
10、erum)检查红细胞的未知血型抗原称为正向定型(direct typing)。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standard red blood cells)检查标本中的未知血型抗体称为反向定型(indirect typing)。,ABO血型鉴定方法,1盐水凝集法 ABO血型抗体以IgM为主,在生理盐水中与含有相应ABO血型抗原的红细胞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2凝胶微柱法 利用凝胶分子筛作用和亲和效应,以凝胶微柱为反应介质,在透明塑料卡上凝胶管的凝胶介质中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红细胞凝块,经低速离心处理,凝集红细胞悬浮的凝胶中,未结合抗体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底部。,抗A,抗B,必须先加标准
11、血清,后加红细胞悬液,以防漏加血清,先用玻璃蜡笔做好标记,(1)玻片法,滴加抗血清,加一滴红细胞悬液在anti-A或anti-B上。,抗A,抗B,试管编号加标准血清,anti-A,anti-B,(2)试管法,加被检红细胞悬液,anti-A,anti-B,离心,anti-A,anti-B,相对应的抗原抗体反应,观察结果,anti-A,anti-B,2、凝胶卡式检测法,1986年由法国人Dr.Yves Lappierre发明微柱凝胶技术1994年获得美国FDA认证,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作为常规技术应用于临床,凝胶试验使用的试剂和器材,凝胶技术,凝胶法鉴定ABO血型,3.全自动血型鉴定仪,可进行全
12、套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血型鉴定。,方法学评价,1盐水凝集法 可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1)玻片法:无需离心,适用于血型普查。但反应时间长,灵敏度差,凝集较弱时易导致定型错误。(2)试管法:用离心法加速血型抗原抗体反应,故所需时间短,适于急诊定型。常用血型鉴定方法。2凝胶微柱法(1)重复性好,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结果准确。(2)试剂成本较高,需用离心设备。,方法学评价,3.全自动血型鉴定仪: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其他凝集试验。准确度高,血型结果有原始影像记录,便于查询和追溯,血型结果判读自动化。ABO正反定型,Rh因子和不规则抗体筛选全部上机操作。价格相对较高,难以普及。,A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型与血交叉 血型 交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