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的毒性毒理》PPT课件.ppt
《《蛇毒的毒性毒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蛇毒的毒性毒理》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物生理学 姓名:丁彦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2008级,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蛇毒的毒性与毒理,Introduction,毒蛇的分类及主要分布范围蛇毒的毒性及毒理毒蛇咬伤中毒的发病机制蛇毒的应用与开发,2023年8月1日,2023年8月1日,Animal Physiology,毒蛇的主要种类和分布,分类地位:属于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蛇类在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其种属随地域、气候、环境而各异。已知世界上现有蛇类2200 多种,分别隶属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 195 种。在我国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种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
2、,已知现有蛇类 174 种,有毒的占 48 种,其中陆地常见的主要毒蛇有 10 种,海生毒蛇 10 余种。,2023/8/1,1眼镜蛇科(Elapidae)2蝰科(Viperidae)3.海蛇科(Hydrophidae),我国主要毒蛇分类,Animal Physiology,2023年8月1日,Animal Physiology,1眼镜蛇科(Elapidae)本科属前沟牙类毒蛇,毒液以神经毒为主。金环蛇(Bungarus fascitus):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两环宽窄大致相等,尾短圆钝,体长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活动于平原、丘陵、山
3、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栖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带或山坡、田野、路旁。,我国主要毒蛇分类,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外形似眼镜蛇,体更长,可达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 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4、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倒V型,2023/8/1,眼镜蛇(Naja naja atra):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2蝰科 Viperidae 本科为管牙类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为主。,竹叶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头呈三角形,颈细,眼红色,体背呈草绿色,自颈部以后形
5、成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侧线,或为黄色侧线,尾焦黄色,体长 60 90 厘米。广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有较强耐寒性。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荒野、田边和路旁。,烙铁头(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头部三角形,颈细,吻较窄,体背棕褐色,有镶浅黄色边的紫棕色
6、斑块,体长约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溪边或山区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缝中。,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白 眉 蝮,灰蓝扁尾海蛇,尖 吻 蝮,金 环 蛇,眼镜王蛇,银 环 蛇,烙铁头,圆 斑 蝰,舟山眼镜蛇,白唇竹叶青,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毒理,蛇毒概念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毒理,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属于生物毒素。一般蛇毒的新
7、鲜毒液呈蛋清样粘稠弱酸性,有特殊腥味,含水量约为65%80%,比重为1.031.06,常温下易失活,置冰箱中1周后有部分失去活力。蛇毒中的蛋白类物质是蛇毒主要毒性成分,包括蛇毒素和酶两大类,所以遇重金属离子、乙醇、酚类物质时,立即产生沉淀;高温环境产生絮状沉淀;遇氧化剂(MnSO4、H2O2)、还原剂(亚硫酸钠)、强酸、强碱等易被破坏,亦易被蛋白水解酶所分解;紫外线照射也能使蛇毒失活。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但仍保持其抗原性,或变成类毒素。,按毒理学分类 1.神经毒素 2.血循毒素 3.蛇毒酶按化学成分分类 1.神经毒性多肽 2.神经生长因子 3.膜活性多肽,2023年8月1日,Universi
8、ty,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毒理,神经毒素主要存在于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的毒液中,眼镜蛇、蝮蛇也含有此毒素。神经毒素按作用部位、作用方式分为两种类 突触前神经毒素 突出后神经毒素,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神经毒素,在这两种神经毒素的共同作用下,双重地阻断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引起骨骼肌呈弛缓性麻痹。,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前膜,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过程,例如银环蛇毒的-神经毒素、从江浙蝮蛇中分离出来的具有PLA2活性的突触前神经毒素。,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抑制Ach的释放,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作用于运动神经与骨骼肌接头处的突
9、触后膜,与后膜的乙胆碱受体相结合,使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对该受体不起作用,从而导致骨骼肌松弛。例如眼镜蛇的神经毒素、银环蛇毒的-神经毒素、海蛇的神经毒素等,作用于突触后膜,对终板乙酰胆碱受体亲和力很大,可阻断神经终板受体,使乙酰胆碱不起作用,且不易洗脱,其阻断作用属于竞争性抑制。,突触后神经毒素,Ach受体,替代Ach与Ach受体结合,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l)影响离子通道影响Na、K 通道:蛇毒阻断了N+a或+K通道,动作电位将不能到达神经轴突末端,因此就不会刺激末端的囊泡释放神经递质,不能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或者是阻断神经末端的+K通道,使细胞复极化过程减慢,
10、引起电压门控Ca通道的开放时间变长,更多的Ca+流入胞内,引发神经递质过量释放。影响Ca 通道(2)影响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的结合a一Bungarotoxni与突触后膜上AchR不可逆结合,阻止了突触后膜的去极化作用,从而阻断了神经信号的传递。(3)阻断蛋白的磷酸化,蛇毒神经毒的作用机理,+,+,2+,+,Synapsin、GAP-43和MARCKS都是神经末梢突触膜上的蛋白。Synapsin在CaM-kinase催化下磷酸化后,增加突触小泡的数量,导致神经递质释放量增加。GAP-43 和MARCKS都是PKC的底物。G-43磷酸化后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而MARCKS磷酸化后介导突触的去极化。B-
11、bungarotoxin不直接影响CaM-kinase或者PKC的活性,而是影响这些酶的底物与酶的结合,从而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阻断蛋白的磷酸化,脂酶A2于神经末端的作用位点可以在胞内也可以在胞外。它们可以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突触小泡,水解小胞腔内层的膜磷脂。水解产物溶血磷脂留在胞腔内侧,而脂肪酸则在pH梯度下被转移到单层磷脂膜中。当这种突触小泡与突触后膜结合,形成 型结构释放神经递质后,由于其特殊结构将不能与突触后膜分离循环行使其作用。另外,它们也能绑定突触前膜上特定的受体,通过水解膜磷脂改变其结构,进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2023年8月1日,Uni
12、versity,(4)影响突触小泡的功能,LPA2进入,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血液循环毒素,血循毒素主要存在于五步蛇(Ancistrodonacutus)、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竹叶青蛇(Trimeresuresstejnegeri)等蛇毒中,眼镜蛇、蝮蛇亦含有此毒素。,心脏毒素 细胞毒素 出血毒素 促凝与抗凝组份,心脏毒素是眼镜蛇科多数蛇毒中的一种碱性多肽,其成分是由15-17种氨基酸、60个氨基酸链所组成,分子量为6000-7000D,具有广泛毒性作用。眼镜蛇毒、金环蛇毒、眼镜王蛇毒均含有此类毒素。毒蛇咬伤后主要引起人的心血管功能障
13、碍,中毒早期心率略高、血压上升、频发期前收缩。随着血循环中蛇毒浓度的升高,可由短暂兴奋后转入抑制,心搏障碍,心室纤颤,甚至心肌坏死,导致心力衰竭。若有PLA2存在,该毒素可大量溶血,这将加速休克动物的死亡。,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心脏毒素,细胞毒素可作用在细 胞膜上,导致膜结构改变而释放细胞内容物,也能直接溶解某些动物的红细胞。因此,被蝰蛇或眼镜蛇咬伤,可引起肢体组织溶解,血尿,严重者可致肾小管损坏。,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细胞毒素,肾小管,损坏肾小管,这种毒素广泛存在于蝰蛇、五步蛇、蝮蛇和竹叶青。出血毒素:能引起动物水肿、出血和组织坏死。这种毒素的局部
14、效应迅速,可使局部通透性增加,产生广泛的血液外渗,导致多个脏器出血。,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出血毒素,心血管系统,引起血液外渗,脏器出血。,见于蝰亚科,蝮亚科,眼镜蛇科中的某些蛇毒,如蝰蛇,五步蛇及眼镜王蛇蛇毒中均有这些组份。抗凝组份:包括抗凝血活酶作用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蝮蛇毒、五步蛇毒具有这两种作用,眼镜王蛇毒中也含有抗凝血活酶作用的物质,因而出现抗凝性。促凝组份 凝血酶样作用 激活第因子作用,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促凝与抗凝组份,凝血酶样作用,2023年8月1日,University,主要存在于蝮亚科(包括五步蛇)蛇毒中,这些凝血酶样物质与凝血酶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蛇毒的毒性毒理 蛇毒 毒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