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二章第四节 基因的相互作用.ppt
《遗传学第二章第四节 基因的相互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第二章第四节 基因的相互作用.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第三章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一、基因作用和环境的关系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1、性状表现和环境,环境,内环境:如年龄、性别、背景基因型,外环境:阳光、温度、营养条件,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性别,绵羊角的遗传,人类秃顶的遗传,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年龄,某些遗传病,玉米的遗传,阳光,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温度,金鱼草的遗传,微生物的营养缺陷型,lys 缺陷型,基本培养基+lys 生长
2、,基本培养基-lys 致死,营养,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温度对猫毛色表现的影响,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2、反应规范(reaction norm),反应规范:基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反应规范大,对生物的适应性是有意义的。反应规范小,在遗传上保持稳定性,对选种有利。,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水毛莨叶子的遗传,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3、外显率和表现度,外显率(penetrance):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Mendel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在F2代:显性基因外显率为100%隐性基因外显率为
3、0表现度(expressivity):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人类多指遗传:受显性基因控制,外显率:90%外显不全 表现度差异较大。,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并指,多指,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多因一效)是指某一性状的发育是受许多基因控制的现象。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A1、a1和 A2、a2 基因决定花青素的有无 C、c 基因决定糊粉层颜色的有无 R、r 基因决定糊粉层和植株颜色的有无Pr存在时,胚乳表现紫色,否则(pr存在)表现为红色,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A1 A2
4、 C R Pr 表现为紫色胚乳A1 A2 C R pr 表现为红色胚乳,生物体内复杂有机物的合成,是通过一系列生化过程来完成的,而这一系列生化过程又是受一系列基因所控制。,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三、基因的多效性(一因多效),一因多效:指的是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发育的现象。例如:翻毛鸡的遗传翻毛与正常是由一对基因 F、f 所控制的。基因 F的表现型是极其多效的。原因:(1)基因的直接产物或由基因的直接产物酶所直接控制的代谢产物本身就有多效性。(2)某一基因的变化,一方面影响以该基因为主的生化过程,另一方面势必影响与这一过程有关的其他生化过程,从而影响其他性状的发育。,2
5、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四、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1、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例如:紫茉莉花色的遗传,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不完全显性的基本机理:,基因对于代谢过程的控制,不仅有定性作用,而且有定量作用,如果说某些性状的发育需要两个相同的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基因时,也就只能发挥部分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就表现为不完全显性。,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例如:玉米胚乳颜色的遗传,基因 Y、y 控制胚乳色泽 其中:基因 Y使玉米胚乳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黄色 基因 y不能使玉米胚乳
6、形成玉米黄素,胚乳表现白色,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2、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镶嵌显性:是指两个杂交亲本所具有的性状在F1代中各自在杂合体不同部位独立表现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基因的定位作用。,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金鱼杂交实验:,普通金鱼(TT)x 透明金鱼(tt),T基因控制合成 Tyr 氧化酶,该酶能将体内的Tyr 氧化分解成不同类型的黑色素,而使金鱼表现不同的颜色,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3、并显性(共显性)(codominance),并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所决定的性状在杂合体
7、中共同表现出来的现象。例如:人类的ABO血型、MN血型 IA基因控制形成A抗原 IB控制形成B抗原在杂合体IAIB中,A抗原和B抗原同时表现出来,子代表现为AB血型MN血型是LM、LN这一对等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4、条件显性(conditional dominance),分枝型小麦 x 普通小麦,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5、显隐性关系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改变,例如:人类的镰形细胞贫血症,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6、表型模写(phenocopy),表型模写
8、:指环境改变引起生物个体产生与由于基因引起的表型 变化相识似的表型变化。,研究的意义:(1)推测基因在何时发生作用(2)推测基因如何起作用,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第二节 致死基因,致死基因(lethal gene):导致生物个体死亡的基因。致死基因的作用有两类:隐性致死,显性致死一、隐性致死特点:杂合体正常,隐性纯合致死实验:,第一组 黄鼠 x 黑鼠-黄鼠 2378 黑鼠 2398第二组 黄鼠 x 黄鼠-黄鼠 2396 黑鼠 1235,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用AY、a 表示黄黑这一对性状基因 从
9、体色看:AY对a是显性 从存活性看:a对AY是显性 AY基因具有多效性,它既是影响毛色的显性基因,又是影响生活力的隐性致死基因,在纯合体AYAY时引起个体死亡,AYa x AYa,1/4AYAY 1/2AYa 1/4AYa,黄鼠 黄鼠,死亡 黄鼠 黑鼠,黄鼠:黑鼠=2:1,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二、显性致死,特点:杂合体就表现致死效应一般,亲代不带有显性致死基因,个体的致死基因的来源:1、突变的结果 2、由亲本所带的亚致死基因传给子代的,而在子代表现显性 致死效应致死基因的发病时间: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为:配子致死 合子致死,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
10、物系 叶亚新,第三节 复等位基因,一、什么是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ism):是指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中两个以上且作用类似的一组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polymorphism of multiple allelism):如有 n 个复等位基因,则有 n(n+1)/2 种基因型,其中 n 个纯合体,n(n-1)/2 个杂合体,这称为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表示方式:IA、IB、C+、Cch、Ch、Ca,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2023年8月1日,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二、人的 ABO 血型,血型(blood group):是指红细胞膜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学第二章第四节 基因的相互作用 遗传学 第二 第四 基因 相互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