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福利制度》PPT课件.ppt
《《薪酬福利制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薪酬福利制度》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薪酬福利制度管理,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1,2,3,4,薪酬制度设计,工作岗位评价,人工成本核算,员工福利管理,薪酬制度的设计,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工资奖金制度的调整,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 福利 保险等 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薪酬的基本形式,薪酬的实质,薪酬是组织对员工贡献的回报薪酬实际上是一种交换或交易,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劳动绩效,职务或岗位,综合素质与技能,工作条件,年龄与工龄,影响员工薪酬的主要因素,薪酬管理,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管理制度 的设计
2、与完善,薪酬激励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薪酬形式,如工资、奖金 福利等激励作用,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具有竞争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对员工的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通过薪酬机制,将短、中、长期经济利益结合,促进公司与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关系;合理控制人工成本,保证企业产品竞争力。,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对内具有公平性原则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企业薪酬管理的内容,工资总额的管理薪酬水平的控制薪酬制度设计与完善日常薪酬管理工作,薪酬管理的内容,工资总额的管理,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
3、下支付工资,工资总额的管理,人工成本的主要信息来源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确定工资总额需要考虑的因素,企业支付能力员工的生活费用市场薪酬水平员工现有工资状况,计算工资总额的方法,工资总额与销售额的方法推算采用盈亏平衡点的方法工资总额占附加值比例的方法,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薪酬水平的管理,明确界定各类员工的薪酬水平实现劳动力与企业之间公平的价值交换(薪酬管理的重要内容),确定企业内部的薪酬制度,确定薪酬计算的基础,日常薪酬管理工作,薪酬调查 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制定薪酬计划 计算统计员工薪酬 薪酬调整,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体现保障、激励、调节三大职能体现劳动的潜形、流动和凝固三种形态体现岗位技能、
4、责任、强度和条件(环境)的差别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机制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处理好工资关系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构建相应的用工、绩效考核、技能开发、晋升调配支持系统,衡量薪酬制度的三项标准,员工认同度:体现多数原则,90%以上员工的感知度:明确简化原则员工的满足度:等价交换原则,薪酬制度设计,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第二单元 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薪酬制定依据:薪酬方面 福利方面,最低工资经济补偿金,最长工作时间超时的工资支付企业代缴的各类保险工伤计划生育,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一)最低工资(二)最长工作时间:8小时/天;40小时/周(5天工作制);1延长劳动时间:不低于工资的150%;2休息
5、日劳动并且没有安排补休:不低于工资的200%;3法定休息日劳动:不低于工资的300%。,薪酬制度设计,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程序P217,一、单项薪酬制度制定的必要程序二、企业常用薪酬制度的制定程序(一)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二)奖金的制定程序 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2、根据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的原则;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及范围;4、确定个人奖金的计算办法,能力要求,第三单元:工资奖金制度的调整,奖励性调整。依功行赏。随着个人业绩的变化调整奖金的系数。举例:第一年发放4%,第二年发放6%。奖金:1000 4%=40;1000 6%=60生活指数调整。避
6、免因通货膨胀而导致实际收入的无形减少。工龄工资调整。工作年限长,意味着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值增加、工作经验的积累、技能的娴熟和能力的增加。特殊调整。为企业做出特殊贡献,或属于市场稀缺的极少数的岗位人才采取特殊的政策。,工资奖金调整方案的设计方法,1、根据员工定级、入级规定,根据岗位评价结果或能力评价结果或绩效考核结果给员工入级;2、按照新的工资奖金方案确定员工的工资、奖金;3、薪酬等级降低,调整后的工资下降,应维持原工资、新等级;4、薪酬等级未降低,调整后的工资下降,应重新调整方案;5、汇集测算中的问题,供上级参考。,第二节:工作岗位评价,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与
7、标准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与应用,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工作岗位评价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衡量标准,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易程度,责任权利的大小,所需的资格条件以及劳动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测量、评定。工作岗位评价的特点:工作岗位评价的中心是“人”和“物”。工作岗位评价是对各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衡量的过程。工作岗位评价是对同类不同层级岗位的相对价值衡量评比的过程。,工作岗位评价的原则,工作岗位评价的原则 评价的是岗位,而不是岗位中的员工员工认同的原则评价结果公开的原则,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对岗位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测评,即通
8、过量化来体现岗位的综合特征使各个岗位之间能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并具体说明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为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工作岗位评价的信息来源,直接来源:通过组织现场岗位调查。真实可靠,详细全面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间接来源:通过现有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规章 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节省时间,节约费用过于笼统、简单,工作岗位评价,工作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的关系,工作岗位评价的结果形式:,分值形式等级形式顺序形式,工作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的关系,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线性关系,也可以是非线性关系 薪酬水平 A B M 岗位评价分数工作岗位评价与薪酬的比例关系 上图中直线A、直线B所体现的是一种线性关系
9、,并反映出直线A比直线B的岗位之间薪酬差距大 上图中曲线M所体现的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反映出等级低的工资水平低,提高比较少的工资就能产生激励作用;反之,需要增加较多的工资才能达到激励作用,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先进行岗位分类收集岗位信息建立岗位评价小组制定总体计划,提出行动方案和实施细则找出主要因素及指标,列出清单,并对指标作出说明构建指标体系,规定评比标准,设计调查问卷和测量评比的量表进行试点,总结经验落实计划,按预定方案组织实施撰写评价报告书进行全面总结,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与标准,工作岗位评价要素是指构成并影响岗位工作任务的最主要的因素。评价要素的分类,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特点与构成,评价指标
10、是指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的统一。评价指标名称概括了影响岗位诸多要素即“人、事、物”的性质,指标数值反映了“人、事、物”存在的数量特征。影响员工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环境社会心理,社会心理要素,指社会对某类岗位的舆论,对该类岗位人员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影响,主要采用人员流向指标。评定指标测评指标,劳动技能和劳动责任以及社会心理指标等要素,设计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等要素,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少而精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综合性强可比性,权重系数的基本理论,加权算术平均数中:采用各个变量值出现的频次权数是同度量因素:不能相加的总体过度到能够相加总体的因素。,权重系数的类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薪酬福利制度 薪酬 福利制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0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