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分布》PPT课件.ppt
《《药物的分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的分布》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药剂学教研室,教 学 内 容,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影响分布的因素第三节 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第四节 药物的脑内分布第五节 药物在红细胞内的分布第六节 药物的胎儿内分布第七节 药物的脂肪组织分布第八节 药物的体内分布与制剂设计,末端带羧基的磷脂酰乙醇胺衍生物掺入脂质体中制成长循环脂质体,再通过羧基酯化作用,将膀胱癌单抗共价连接到脂质体表面制成免疫脂质体。体外靶细胞杀伤活性检测和小鼠组织分布实验表明多柔比星免疫脂质体有选择杀伤靶细胞能力,血中滞留时间延长并减少在肝、脾聚集。合成含有叶酸PEGDSPE(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醇胺)的脂质体,体外分别用含高密度叶酸受体的鼠肺癌细胞和含低密
2、度叶酸受体的人表皮癌细胞研究,结果表明叶酸修饰脂质体显著增加了对富含叶酸受体的肿瘤细胞结合力。,问题:1.药物制成不同载药微粒后,分布过程发生何变化?2.微粒载药系统为什么会出现靶向性?,第一节 概 述,一、组织分布与药效二、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 三、药物体内分布与蓄积四、表观分布容积,第一节 概述,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体液和细胞的转运过程。,第一节 概述,药物进入体内后,受药物理化性质及生理因素影响,在体内分布不均。,药物在体内分布与有效性、安全性、靶向性有关。如:孕妇用黄连素注射剂,引起胎儿大脑发肓障碍。,(
3、一)组织分布与药效,药物到达作用部位后,与靶组织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药理效应);,药物可与组织细胞内高分子物质、脂肪成分产生非特异性结合(局部滞留作用);,1.分布特征,分布影响作用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作用强度;,起作用药物只占体内药量中很少部分。药物药效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关系。例外:异烟肼、反苯环丙胺,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速度取决于,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药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1.分布特征,2.药物体内转运基本过程,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达到平衡;,游离药物透过毛细血管壁;,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进入细胞间液,与组织蛋白达到平衡;,3.药物在体内分布过程和药效的关系,二、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
4、,1.与组织亲和力(结构差异)戊巴比妥和硫喷妥:硫喷妥对组织亲和力较大,易过血脑屏障,起效迅速,作用为何短暂呢?,2.异构体(构型差异)布洛芬、环己烯巴比妥,三、药物的体内分布与蓄积,1.蓄积概念,药物连续应用时,组织中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趋势。,碘在甲状腺中浓度比其它部位高1万倍;四环素与钙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沉积在齿中;汞、砷等重金属在肝、肾中分布较多,中毒时可损害这些脏器。,2.蓄积原因或机理,(1)药物由主动转运、促进扩散、吞噬转运方式为单向进入组织,与组织有特殊亲和性;,(4)与组织产生化学性、不可逆结合或疏水性结合而被摄入组织成份中。,(2)药物进入组织后,被酶类代谢,代谢物极性变大,
5、不易透过细胞膜离开组织或排出;,(3)细胞内外介质PH明显改变,细胞内药物离子化率增高,不易透过细胞膜离开组织,不易排出。,3.蓄积结果,蓄积在靶器官可达满意疗效;,脂肪及其它组织中起贮库作用,药效延长;,蓄积药物毒性大并量多时长,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许多药物在体内大量蓄积的组织往往不是发挥疗效场所。,四、表观分布容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1.定义在假设药物充分分布前提下,体内药物按照血中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体积。,V=D/C D为给药剂量,C为血药浓度 单位:L或L/Kg,2.体液分布与比例,细胞内液(41)细胞间液(13)血浆(4)水占体重(58)
6、,细胞间液8升、血浆3升构成细胞外液11升;细胞内液25升、细胞间液8升构成血浆外液33升。,无生理意义,药物分布的特征参数,评价药物分布程度。药物不与血浆或组织蛋白结合,接近真实分布容积,3.意 义,伊文思兰血浆容积溴离子细胞外液容积安替比林体液总容积,药物与血浆或组织蛋白结合时C血C组时:药物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V真实分布容积C血C组时:药物较多分布在组织中V真实分布容积,一些药物在正常人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V),4.药物分布规律,(1)组织与血液中药物浓度几乎相等的药物,即在各组织内 均匀分布。,(2)组织药物浓度比血液中低,V比该药实际分布容积小。水杨酸、青霉素、磺胺等有机酸类药物,主存
7、在于血液,V值大约为0.150.3L/kg。,(3)组织药物浓度高于血液药物浓度,则V比该药实际分布容积大。如:地高辛,V为600L。,组织中药物浓度可等于、大于、小于血浆浓度。,第二节 影响分布的因素,镇静催眠药物戊巴比妥与硫喷妥钠结构类似,当2位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后,硫喷妥钠脂溶性明显增强,给药后易透过血脑屏障迅速分布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问题:1、两药物结构类似,为何硫喷妥钠可用 于诱导麻醉?2、影响药物分布因素有哪些?,第二节 影响分布的因素,一、血液循环与血管透过性的影响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三、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四、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五、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一、血
8、液循环与血管透过性的影响,1.药物穿过毛细血管壁速度主要取决于血液循 环速度及毛细血管通透性。,(1)组织血流量(主要因素):组织血流量大,药物向组织转运速度快。,(2)组织细胞膜透过性:血中药物从毛细管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途径(类脂途径和膜孔途径)。,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对分布影响,1.药物和体内蛋白反应生成药物蛋白质复合物过程称为药物蛋白结合。结合型药物既不能向组织转运,也不能进行代谢和排泄。,(一)蛋白结合与体内分布,白蛋白(albumin)1酸性糖蛋白(AGP)脂蛋白(lipoproteins),2.常见的结合蛋白,3.血浆蛋白结合特点,转运速度取决于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蛋白结合的可逆性蛋
9、白结合的饱和性蛋白结合的竞争性置换现象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肝脏疾病或体内蛋白质总浓度降低,则结合率降低。,(二)蛋白结合与药效,降低药物分布与消除速度,延长作用时间;减毒和保护机体作用;结合型药物难向组织扩散,因而影响药效。游离药物药效毒性半衰期短 结合型药物药效毒性半衰期长(贮库)为何血管外体液药物浓度与血浆游离型药物浓度相似?,(二)蛋白结合与药效,大多文献报道的治疗有效浓度指血浆中或血清中药物总浓度。对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血中药物总浓度与药理作用之间不相关。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进行普萘洛尔药理实验,(三)影响蛋白结合因素,1 药物理化性质2 给药剂量3 药物蛋白亲合力4 药物相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的分布 药物 分布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