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技术培训》PPT课件.ppt
《《茶叶技术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技术培训》PPT课件.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茶叶技术培训,铜仁地区生态茶产业发展办公室 温顺位(茶叶高级农艺师),茶树栽培,第一章 茶树栽培简史与茶区概况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我国云贵高原是茶树原产地中心,人工栽培茶树有已有3000多年历史。茶叶早已成为世界人民普遍爱好的饮料。世界各国的茶种、茶苗最初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入的,故中国被誉称为世界茶叶的祖国。,第一节 茶树栽培简史,早在唐代,我国饮茶文化、种茶技术及茶叶生产贸易已开始向外传播。到20世纪末,茶树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至世界五大洲,有58个国家种茶,种植面积达250万公顷,产茶近300万吨,出口量达120多万吨中,我国茶园面积110
2、万公顷,年产茶50万吨,出口量20万吨,有近亿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茶叶已成为全球消费者最受欢迎的饮料,茶业已发展为世界上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行业,也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历程,(一)第1阶段(19001949)为华茶衰落时期。光绪末年后,国内连年战争,政府苛政重税,茶农辛劳利微,茶园荒芜,茶叶品质下降,竞销实力日衰。先后在南京创办了江南植茶公所,在湖北羊楼洞、安徽祁门、湖南高桥、福建福安等地兴办茶叶示范场或改良机构。提出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实施改良新法,创办刊物,出版种茶法等专著,宣传科技知识等。,(二)第2阶段(19501979)为华茶恢复与发展时期,政府
3、重视,积极扶持茶叶生产,恢复和新建了试验机构,茶叶科技开始复苏与发展,组织茶农垦复荒芜茶园13万公顷,因地制宜地综合治理低产衰老茶园20万公顷,在丘陵山坡地开辟集中成片的水平梯级茶园或等高条栽密植茶园53万公顷。同时陆续兴办了300多个大型国营茶场,建起了几百个商品茶生产基地,建立了茶叶出口生产体系,从而改变了世纪之初茶区零星、分散、衰老的面貌,促进了全国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三)第3阶段(1980年以来)为华茶振兴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茶叶生产和科技都得到快速发展。首先在茶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向市场,产销见面,极大地调动了茶农的积极性,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茶叶供不
4、应求的局面,开始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二、我国茶树栽培技术的变革,20世纪我国茶业的衰落与兴盛,除政治经济因素外,与茶叶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茶树栽培技术是茶业赖以生存和得以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近50年来,重点围绕着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改善茶叶品质等方向进行研究与实践,使茶树栽培技术不断进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促进我国茶叶生产的持续发展。在众多栽培技术中,高生产力栽培技术和南茶北引的成功对推动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低成本、高生产力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益和低成本的栽培技术一直是20世纪我国茶树栽培所追求的目标,并在茶园土壤肥料、种植密度、作业机械化等方面有了长足
5、进步和发展。土壤肥料是茶树生长的基础。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茶园肥料主要施用农家有机肥,如畜肥、厩肥、饼肥等,种植绿肥改良土壤。,(二)南茶北引山东种茶成功。,19521966年,进行“南茶北引”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派员住点日照,经十多年的引种试验,对茶树安全越冬和高产栽培管理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如密植矮化栽培、深沟浅播和土墩深播保苗,春肥巧、夏肥促、秋肥控,冬肥保的施肥方法,灌水、铺草加风障的越冬措施及因地制宜春修剪等,在日照西赵庄等建立大面积示范园,对南茶北引成功和推动山东种茶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二节 铜仁地区茶叶生产历史,铜仁地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沿河县塘坝乡
6、榨子村马家庄、大田组有集中连片种植人工栽培古茶树,有1000年茶树3株,500年以上集中连片茶树123株;印江县永义乡团龙村现存活的一棵已达200多年茶树,堪称我区的茶树王,见证着我区茶叶生产的发展历史。据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叶生产“始于唐代,种茶、饮茶遍及于明朝,岁约出10万斤”。在唐代铜仁地区之茶就得以称绝,据陆羽茶经载(成书于公元760一780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我区的石阡、思南、印江、沿河、德江县属思、夷州地区。,清初名著儒林外史中写道:明代镇远府汤总兵的儿子赴京会考,从包溪坪山带备了“六篓贡茶”到京送给官家。其中的“六
7、篓贡茶”就是石阡坪山的“贡茶”,可见明清时期石阡坪山茶已在全国享有盛名。印江志记载:明永乐年间梵净山绿茶被列为朝廷“贡品”。沿河县志中记载“姚溪茶、野茶坨昔皆为贡品”。在印江、思南、松桃的县志中,有关于在明、清时期生产茶叶的记载,但直至解放初期,相当的一段时期内,我区各县的茶叶生产自给自足,生产水平低,发展慢。石阡县茶叶生产规模相对较大,在上世纪50年代初,茶园面积达到万亩,成为贵州省被国务院表彰的两个县之一(另一个是湄潭县)。,千年茶树王,第三节 中国茶区分布及其自然条件,地理分布范围更加广阔,从北纬18-38,东经94-122;从低丘陵到海拔2600米的高山,秦岭和准河以南,大约260万平
8、方公里地区内,包括浙江、湖南、安徽等19个省区的近千个县(市)都有茶的分布,其中山东、甘肃、西藏等三省(区)是近年来开发种植成功的的新区,近几年来,我国茶园面积一直保持在100万公顷以上,产茶在50万吨以上,生产茶类以绿茶最多,约占一半以上,其次是红茶约占四分之一;还有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紧压茶以及多种特种茶。,一、华南茶区,本区是我国最南部的茶区,属茶树生态最适宜区,有福建、广东省中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云南省南部及台湾省。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乔木型大茶树,野生状态一其他常绿阔叶树种混生。栽培品种主要为乔木型大叶种、小乔木和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也有分布。区内最适宜发展红碎茶。生产的茶
9、类有红茶、普洱茶、乌龙茶、六堡茶、还有铁观音等名茶。,二、西南茶区,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的适宜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有贵州省、四川省大部、云南省中北部及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茶类众多,有红茶、绿茶、边销茶、沱茶及花茶等。名茶的花色品种独具风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有蒙顶茶、都匀毛尖茶、昆明十里香茶等,三、江南茶区,本区是我国茶叶叶的主产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的适宜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福建省中北部、安徽省、江苏省、湖北省南部以及湖南、江西、浙江等省。茶树资源丰富,茶树品种主要是灌木型品种,小乔木型也有少量分布。主要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祁门种、鸠坑种
10、、安化种、宁州种、水仙、上梅州种、江华苦茶、等。生产的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以及各种特种名茶和花茶。,四、江北茶区,本区是目前我国最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次适宜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部分地区,此外还有山东半岛东部和东南部,江苏省东北部。茶树品种多为灌木型中小叶群体种,如紫阳种、信阳种等,抗寒性较强。全区均生产绿茶,有炒青、烘青、晒青等。名茶有六安爪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香气鲜爽,滋味醇厚。,第四节 世界各国茶叶产销情况,21世纪将是茶的世纪,已成为一种共识。美、英、德等国专家试验结果表明,茶叶中合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具有保健功能,长期饮用
11、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和血糖。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茶叶委员会耗资20万美元开展宣传茶为健康饮料的活动。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增加世界茶叶的需求量。,近年来,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饮料在世界各国都大受欢迎,在咖啡、碳酸饮料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最近几年,欧、美、日诸国的科研机构都对茶叶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具有保健功能,长期饮用可以防癌抗癌、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和血糖,这一研究结果经茶界,尤其是已开发国家的茶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大力宣传后,其影响越来越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2005年后全球茶叶产量每年将以2.9%的速度增长。,第二章 茶树生物学基础,第一节 茶
12、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科;山茶亚科;山茶族;山茶属;茶种。,第二节 茶树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根系茶树全部根的总称,称为根系。是茶树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树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根系的特征特性与茶树本身的遗传性有关,同时也与根系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一)根的形态,茶树的根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主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组成,具有向水、向肥、向地性,可深入地下1米以下。主根在伸长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分枝,称为侧根。侧根因发生的先后和顺序不同形成不同的级次,由主根上直接发生
13、的侧极,称为一级根。着生在一级根上的称为二级根依次类推。主根和一、二级侧根构成根系的骨架和骨干根,这种根粗长而色深,寿命长,主要起着固定,输导,贮藏等作用。主侧根上的细小根,称为吸收根,这类根洁白,寿命较短,受环境条件影响不断衰亡更新,部分发育成侧根。,(二)根的结构,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幼根(初生结构)由外向内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个部分。茶根的次生结构由外向内分为树皮(由周皮和韧皮部构成,其中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和次生木质部三大部分。,(四)根的功能,根的主要功能:(1)具有固定茶树植株,并使其向土层纵深和四周扩展,占据土壤空间;(2)从土壤中吸取生命
14、所必需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同时根部汁液中有机酸含量较高,对土壤的酸性缓冲力较大,以适应在酸性土壤中生长;(3)具有贮藏生命活动过程所形成的营养物质;具有合成氨基酸,并积极参与物质代谢过程;(4)具有萌发根蘖,更新树冠,对生长发育起着调控作用;(5)输导体内营养物质,促进各器官之间营养物质的动态平衡。,二、茎,(一)芽的类型:按芽的性质可分为营养芽和花芽。营养芽发育成枝叶,故称叶芽;花芽发育成花果。营养芽按其着生部位可分定芽和不定芽。定芽又可分为顶芽和腋芽。由根、根颈或创伤后的茎上萌生的芽称为不定芽。不定芽是树冠更新复壮的基础。按芽的生理状态,芽可以分为越冬芽,活动芽和休止芽(驻芽)。茶芽萌发后展
15、叶的嫩梢称为新梢,是制茶的主要原料。驻芽梢顶端上的芽叶称为“对夹叶”。在生产上常把对夹叶与正常芽叶组成的多少作为判断茶树生长势强弱和鲜叶原料老嫩的主要依据。,(二)茎的形态,茶树茎按其生长部位及作用的不同从下至上可分为主干枝、骨干枝和生产枝。茶树的树型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树冠按茎的分枝角度可分为直立型、半直立型、披张型。茶树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树冠上分枝愈来愈密,会出现一些细弱的结节小枝(俗称鸡爪枝),是由于这些细小枝细到一定程度时丧失了再生能力所致。,(三)茎的结构,初生结构:从横切面上由外至内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次生结构:从横切面上由外至内
16、分为表皮、皮层、韧皮纤维、中柱鞘薄壁细胞、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茎的功能:具有光合作用功能,茎的薄壁组织细胞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发育成熟的茎,纤维素增多,使茎坚韧并加强支持叶、花、果实的支持器官,茎中的输导组织是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此外,茎还能萌发不定芽和不定根,有利于茶树更新复壮和扦插繁殖。,三、叶,叶的形态:茶树叶片分为鳞片、鱼叶、真叶按叶面积大小及品种可分为小叶种(20 cm2以下)、中叶种(20-40 cm2)、大品种(40 cm2以上)。色泽有淡绿、黄绿、绿和深绿、紫色。叶面有平滑、隆起、光泽、暗晦。叶质有厚、薄、柔软、硬脆之差。叶片形状,常见有椭园形,卵形,
17、长椭园型,披针形,园形和倒卵形。叶片上有网状脉纹,为叶脉。侧脉一般为7-12对。叶片尖端为叶尖,形态上有急尖、浙尖、钝尖、圆尖。,(二)叶的结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叶的功能 茶树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重要器官。叶片除具有合成有机物质外,还可作为繁殖材料,通过组织培养繁殖新个体。,四、花、果实和种子,花的形态:茶花为两性花,具有较长的花柄(花硬),颜色以白色为多,少数为淡黄色或淡红色。花冠大小一般在2-5.5cm范围内。(二)花的结构:茶花为完全花,由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五个部分构成。茶果的形态和构造:茶果为塑果,表面光滑,一般为3室,但也有少数为1室或
18、4室、5室;每室通常只有1个胚株发育成种子。种子的形成与构造:种子的结构分为内、外种皮和种胚三部分。,第三节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一、茶树总发育周期:茶树的个体发育是由卵细胞受精形成配子体开始,一直到植株个体自然死亡为止的全过程,称为茶树个体的生命周期。茶树的生命周期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常把茶树的生命周期称为总生育期。茶树总生育期按其自然生长发育的特征可分为种子期、幼苗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种衰老期六个时期。,(一)种子期:从配子体开始到种子萌发前为止的时期称为种子期。(二)幼苗期:由茶籽萌发到茶苗生育第一次休止的这段时期,称为幼苗期。时约4-5个月。(三)幼年期:茶树地上部分从第一次
19、生长休止开始至第一次孕育花果,称为幼年期。一般历时3-4年。(四)青年期:茶树第一次开花结果,至树冠基本定型为止,是茶树的青年期。约历时3-4年。(五)壮年期:茶树定型到第一次出现自然更新,是壮年期,历时约20年,如培肥管理好,可持续到30-40年。(六)衰老期:茶树从第一次自然更新至整株茶树死亡为止,为茶树衰老期。一般在数十年至上百年。,第四节 茶树的年发育周期,茶树在一年的生长发育中,营养枝的萌发、生长、休眠和开花结果以及根系的活动过程称为年生育周期 一、茶树根系活动期;茶树根系生长快慢与地上部分交替进行。二、茶树萌芽期:茶树营养芽开始膨大到鳞片开展期。三、茶树营养生长期:茶树营养芽开始萌
20、发,经生长发育成为成熟新梢过程的整个期间。四、茶树生殖生长期:茶树的开花结实是生殖生长,第五节 茶树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茶树各个组织、各器官乃至各个体之间,既有各自独立的生长发育规律,同时也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关系称为茶树生长发育的相关性。一、茶树地下部与地上部的相关性:茶树茎叶和根系在年生育期内不是同步发育,而是交替生长的。二、茶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生殖生长是建立在营养生长的基础上的,但长期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会受到抑制。,三、茶树个体与群体的相关性,茶树的群体从形态上分,大致分为丛植茶园和条植茶园两种 茶树群体的产量,是由群体内各个体的产量构成的,而单位面积上的
21、茶株数和单株产量是影响群体产量的两大因素。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与适宜的种植排列方式来调节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它们在获得最高群体产量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第三章 茶树繁殖,第一节 茶树繁殖的种类、及特点(一)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是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利用茶子进行播种育苗,也称种子繁殖。(二)有性繁殖特点:1、优点:具有遗传性较复杂,适应环境能力强,有利于引种驯化和提供丰富的选种材料,幼苗主根入土深,抗旱、抗寒能力强,可在山坡地带较肥沃的土地上育苗或直播;繁殖技术简单,苗期管理方便省工,即可育苗又可直播,在大田建园中,比较经济易引,种子便于储藏和运输,有利于良种选育。2、缺点:经济性
22、状杂,生产差异大,生育期不一,不利管理和机采,鲜叶原料粗细不匀,嫩度不一,还有些茶树品种结实率低,甚至不结实,就难以用种子繁殖,必须无性繁殖。,二、无性繁殖,(一)无性繁殖:是通过母体某一部分营养体育成新个体,具有母体的遗传性,直接利用茶树营养体的一部份进行育苗,也称营养繁殖。(二)无性繁殖特点:1、优点: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状比较一致,便于管理和机采,采摘功效高,且繁殖系数大,有利于迅速扩大良种茶园,同时能克服某些不结实良种在繁殖上的困难,采制名优茶品质高、效益好。2、缺点:繁殖育苗要求较高的技术条件,所花劳力和成本也较多,容易从母株传染到病虫害;由于大量营养枝与剪穗,对母株的芽叶产
23、量有一定的影响。,三、无性繁殖(营养繁殖)历史:在福建、台湾茶区应用广泛,历史悠久,所以这两个茶区保留了许多无性系优良品种。四、茶树无性繁殖的方法:包括扦插、压条、分株和嫁接等。五、短穗扦插具有独特优越性;插穗短、材料省、繁殖系数高;一定面积内育苗数量多;土地利用经济;成龄茶树枝条、幼龄茶树修剪枝,均可利用,还可以“以苗育苗”,取材方便;繁殖季节长。,第二节 茶树品种布局与选育,一、茶树品种定位。为确保我区百万亩茶园工程建设质量,要充分认识茶树品种定位的重要性,通过组织有关专家、部门、企业等人员,召开本地茶树品种选育与布局专题会,切实抓好品种定位、选育工作,选择以绿茶、名优绿茶为主的茶树品种发
24、展。二、茶树品种区域布局。为满足茶叶市场消费发展的需要,解决在茶园发展中品种单一和无序发展的局面,认真制定本地茶树品种区域布局规划,选择适宜的早、中、晚无性系良种品种搭配发展。三、茶树良种选育。选育茶树优良品种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系统选种、杂交育种、人工引变育种、引种驯化等。,(一)系统选种:又叫单株选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在选种材料中选出优良单株,第一单株分别无性繁殖,并与标准种及原始群体种进行比较鉴定,优良者培育成新品种繁殖推广。其步骤:(1)初选:根据选种目标与茶树性状的相关关系,在茶园中选拔若干优良单株,标记编号,以供观察;(2)观察:必须周年进行,根据不同季节的表现,复2-4年。观察项目
25、有树型、树姿、新芽萌发及新梢生长情况、芽叶性状、抗逆能力、单株产量、制茶品质、适制性等;(3)复选:根据观察记载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决定取舍,可进行数次;,(4)初步繁殖:将入选的单株,分别繁殖一定数量的苗木,供品系比较试验用。并了解其繁殖力;(5)品系比较试验:入选单株的无性繁殖后代称为品系。以有代表性的合格良种或当地主栽品种作为标准种,与其同龄的无性系进行对照比较。比较鉴定的项目有品质、适制性、产量、抗逆性、采摘期、全年萌发轮次、发芽密度及芽叶性状等;(6)报请审定。经品系比较试验和区域适应性试种选出的良种,即可报请省级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跨省推广的良种报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叶技术培训 茶叶 技术培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