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审评》PPT课件.ppt
《《茶叶审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审评》PPT课件.ppt(1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茶叶标准,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茶叶标准 第三节 茶叶标准样 第四节 茶叶标准的制定,一、茶叶标准的概念 二、茶叶标准的分类 三、我国茶叶标准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 概 述,一、茶叶标准的概念 茶叶标准:各产茶国和消费国,根据各自的生产水平和消费需要,对进出口茶叶规定的检验项目和品质指标。作用:对内作为茶叶生产的规范和准绳;对外作为双边或多边贸易的品质指标和执行品质检验的技术依据。,第一节 概 述,目前,我国实行4级标准体制: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NY、SY)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自愿采
2、用,第一节 概 述,二、茶叶标准的分类1、标准内容划分 基础性标准:茶叶卫生标准(GB9679)产品标准:普洱茶(GB22111)检验方法标准:水分检验(GB8304)、总灰分检验(GB8306),第一节 概 述,2、标准形式 文字标准:茶叶生产的特殊性,文字和实物的结合,保证更好的执行标准管理 实物标准:20世纪80年代前,多数茶叶没有文字标准,而是采用实物标准样来管理茶叶的收购、生产和贸易。,第一节 概 述,三、我国茶叶标准的历史与现状 茶叶标准工作,是从茶叶检验标准开始,1950年,制定了输出茶叶检验暂行标准;1988年之前,我国没有制定过茶叶产品标准;对茶叶的管制采用的是茶叶标准样。,
3、第一节 概 述,1979年,商业部对毛茶标准样进行改革和修订。1983年,商业部颁布了7套初制炒毛茶(屯绿、婺绿、杭绿等)标准;1984年,茶叶市场放开,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毛茶标准样制度受到冲击,作用淡化。,第一节 概 述,1988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我国第一批茶叶产品质量标准出台(花砖茶、黑砖茶、茯砖茶)1989年-康砖、沱茶、紧茶等国家标准公布;目前,我国共制定茶叶及相关标准154项,涉及茶叶检验、产品、卫生、感官审评等方面。,第一节 概 述,一、国内茶叶标准二、国外茶叶标准,第二节 茶叶标准,一、国内茶叶标准 我国茶产品最多,标准也最多(一)产品标准 六大茶类都有各自的国家标准
4、;P235,白茶(GB22291)受地理标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GB18745),第二节 茶叶标准,(二)安全卫生标准 1988颁布-茶叶卫生标准(GB9679)2001年农业部颁布-无公害茶叶食品标准,规定了13种农药和2种有毒有害元素的限量要求;有害微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 种类增加、限量提高,第二节 茶叶标准,(三)理化检测标准 常规成分的检测(水分、粗纤维等)单体成分的检测(茶氨酸、儿茶素)(四)感官审评条件、方法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23776)茶叶感官审评实验室基本条件(GB18797),第二节 茶叶标准,二、国外茶叶标准 国外茶叶标准分国际茶叶标准和国家茶叶标准(一
5、)国际茶叶标准 国际组织标准:ISO、CAC、FA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涉及茶叶产品标准有:(ISO3720),第二节 茶叶标准,CAC涉及茶叶的标准有5项,先后制定了16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FAO 对茶叶种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有10项 P124,第二节 茶叶标准,(二)各国茶叶标准1、茶叶出口国家标准 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将ISO3720转化为本国的国家标准;日本-本国的国标,着重对农药残留进行限量,2003年规定了81种农药的残留新标准,第二节 茶叶标准,2、茶叶进口国家标准 欧盟:欧盟茶叶委员会发布茶叶农残实施规则(ETC18/3)美国:茶叶进口法案,FDA抽样检验,不合格产品严禁
6、进口 埃及:本国的限量指标,第二节 茶叶标准,第三节 茶叶标准样,茶叶标准样包括毛茶标准样、加工标准样、贸易标准样三种,它们都是衡量茶叶品质优次、级别高低的标尺,但其基础、用途、特点各不相同。毛茶标准样:是初制茶在收购或验收时,对样审评其外形内质,以确定其等级和茶价的实物依据。,加工标准样:是毛茶据以对样加工成精茶使各个花色的成品茶达到规格化、标准化的实物依据。贸易标准样:是茶叶对外贸易中作为成交计价和货物交接的实物依据。每个茶类按花色各分若干级,每个花色等级都有相应的茶号。,毛茶标准样(收购标准样),一、毛茶标准样的制定(一)制定依据或原则 本着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和品质提高的原则,参照历史上
7、划分等级的情况和适应国内外市场销售的需要而确定。,(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50-70年代初-中准制 1、1953年,我国统一建立毛茶收购标准样。中准制:毛茶按形状、色泽、香气、叶底分为五级,每个级别设上、中、下三等,各级实物标准样都设在中等。当时:一至四级各分上、中、下3等,最低一级只分上下2等,五级14等。,2、1954年,外销红、绿毛茶标准样改为五级18等,一、二级各设5等,三、四、五级照旧,部分省改为五级19等。,第二阶段 70年代末期-由中准制改为最低界限制 1979年,商业部对毛茶标准样进行了全面改革和修订,由中准制改为最低界限制。最低界限制:一级一样,在双等上设一个实物标准样,为各
8、级的最低界限。,红毛茶、炒青及烘青绿毛茶统一改为六级十二等。晒青绿毛茶分五级十等 乌龙毛茶分四级八等,第三阶段 80年代后期 为使毛茶实物标准样逐步向标准化发展,1983年商业部颁布了屯绿、婺绿七套初制炒青毛茶的标准。此标准从品质规格、感官特征(八因子)、理化指标及评茶设备、取样和审评方法等方面作了说明和要求,使标准更趋向完善和具体。,二、制样原料茶的选留(一)定队选留 事先和生产单位商议,帮助辅导茶叶采制技术,收茶开始,将该队茶叶逐等对样验收留用。(二)从众多出售茶叶的单样中挑选 样茶换配一般一年一换,换制的小样、大样都必须由相关部门审批管理。,三、标准样的审批管理省标准:产量较少而有一定代
9、表性的品种,由省主管部门管理。112套部标准:产量较大、涉及面广的主要茶类及品种,由商业部管理。40套,加工标准样(加工验收统一标准样),一、加工标准样的种类和制定(一)种类1、外销茶:绿茶、花茶、压制茶、乌龙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由外贸主管部门负责审订核定)2、内销茶、边销茶:加工标准样由产方提出经销方同意而制定。(二)制定(1963年建立统一加工标准样)外销绿茶加工标准样的制定,以眉茶为例。,眉茶:长炒青绿茶之一。茶条外形略弯以恰似老人的眉毛得名。其中主要产区为安徽、浙江、江西三省。分为特珍(特级、一级至二级)珍眉(一级至五级及不列级)、雨茶、贡熙(特贡一级至三级及不列级)秀眉(特级、一级
10、至三级)和茶片,共计19个花色。,1、按地区品质特征单独制样 各省所产的眉茶,品质各有不同。其中生产数量较多,品质较好的有:浙江的杭绿、温绿和遂绿;安徽的屯绿、舒绿和芜绿;江西的婺绿和饶绿以及湘绿;贵州的黔绿;四川的川绿,广东的粤绿;云南的滇绿等。,制定方式:,2、结合外销需要将各产茶区(眉茶)按照产量和质量的不同,确定拼配比例制成一套标准样。这套标准样按品质优次分成若干等级,每个花色按级别编一个号码,茶号类似“唛头”,代替花色和级别。9371-特珍一级;9370-特珍二级9369-一级珍眉;9368-二级珍眉9372-一级珠茶;,这类加工标准样又是外贸成交样,简称贸易样,在产地对样加工后匀箱
11、出口。而前一类传统产品运输到口岸后,一般经过拼配整理后出口。,红茶加工标准样,工夫红茶加工标准样:大叶工夫和中小叶工夫;分特级,一至六级,设有每级最低标准。P240 红碎茶加工标准样(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个类型),共四套样,大叶种两套样(第一、第二),中小叶种两套样(第三、第四),红茶加工标准样,第一套样只适用于云南省以云南大叶种制成的红碎茶,共有17个花色,设17个标准样。表4-5,P129。第二套样适用于广东、广西、四川等省除云南外大叶种制成的红碎茶,共设11个标准样。国际上通用的红碎茶花色名称表,表4-4,P129。,贸易标准样,贸易标准样主要是茶叶对外贸易中作为成交计价和货物交换的
12、实物依据。在对外贸易中每个茶类按花色各分若干级,编制有固定的号码为贸易标准样的茶号,也称“号码茶”。80304、80404、80504 分别代表三至五级祁门工夫红茶;,贸易标准样,(一)红茶贸易标准样: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两类贸易标准样,工夫红茶又分地名工夫,80304、80404、80504 分别代表三至五级祁门工夫红茶;中国工夫(混合工夫),分地区采用几种地名红茶按比例拼配而成,有华东、中南、西南三套标准样,每套四个级。,贸易标准样,华东地区茶号:1010、1011、1012、1013中南地区茶号:2010、2011、2012、2013西南地区茶号:3010、3011、3012、3013 4个
13、茶号按顺序分别代表华东、中南、西南地区三套地区样的混合工夫二至五级。,贸易标准样,红碎茶贸易标准样(国际通用花色名称)叶茶类:1号F.O.P;2号-O.P碎茶类:片茶类:末茶类:各省自营出口红碎茶的编号:,红碎茶编唛由汉字、数字组成。(国内)花色:叶 碎 片 末代号:1 2 3 4茶号:叶茶1号、2号 碎一、二、三代号:1 2 1 2 3档别:高 中 低代号:1 2 3勐分9222112 凤分4222102,普洱茶:厂名:昆明 勐海 下关 普洱代号:1 2 3 4 79342 79562 78561 78071 76563 76083 76073,铁观音:K100特级 K101一级;K102二
14、级;K103三级 W902-银针白毫;4101寿眉,第五章 茶叶感官审评,第一节 审评项目和审评因子第二节 毛茶审评第三节 精茶审评第四节 再加工茶审评第五节 评茶术语和应用第六节 评茶计分,第一节 审评项目和审评因子,一、审评项目(五项)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二、审评因子(八因子)外形:形状、色泽、整碎、净度 内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三、外形审评,(一)嫩度:决定茶叶品质的基本条件。嫩度好,可溶性物质含量高,饮用价值高,内质优良,外形美观;嫩度低,有效成分少,内质差,外形也差。注意:审评茶叶嫩度时应因茶而异。P134如何评价芽叶的嫩度高或低?,嫩度-三指标,1、芽叶比:芽、嫩叶数
15、量多、比例高-数量衡量;芽头壮、瘦-质量衡量2、锋苗:(条形茶)指芽叶紧卷成条的锐度,条索紧结、芽头完整锋利并显露,表明嫩度好,制工好。显毫性:芽头上的茸毛多而长。3、光糙度:老叶-外形粗糙,揉紧后表面凸凹起皱;嫩叶-光滑平伏,果胶多,条索紧,(二)条索:叶片卷转成条称为“条索”。1、条形茶:评条索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1)松紧(粗细):条细,空隙度小,体积小,条紧为好。条粗,空隙度大,体积粗大,条松为差。(2)弯直:条索圆浑、紧直为好,弯曲、钩曲为差。,(3)壮瘦:芽叶肥壮、叶肉厚。制成的条索紧结壮实、身骨重、品质好。芽叶瘦小、叶肉薄,品质较次。(4)圆扁:“圆”,长度比宽度大若干
16、倍的条形茶其横切面近圆形。长炒青绿茶的条索要圆浑,圆而带扁的为次。,(5)轻重:指身骨(条索)的轻重。嫩度好、叶肉肥厚,条索紧结而沉重;相反,条索粗松而轻飘。一般,在评条形茶时以条索紧结、重实、圆直、显锋苗为好。,2、扁形茶:评规格和糙滑(1)规格:各扁形茶都有各自的外形规格和特点。P143 如:龙井、旗枪、大方、宝洪(2)糙滑:表面凸凹不平或平整光滑。一般,以扁平、光滑、挺直、匀齐一致为好;如出现粗糙、短钝、带浑条为差。,3、圆珠形茶:评颗粒的松紧、匀整、轻重、空实(1)松紧:芽叶紧卷成颗粒,粒小紧实而完整的称“圆紧”,反之颗粒粗大谓之“松”。(2)匀整:指各段茶匀齐,品质符合要求,拼配适当
17、。(3)轻重:同前(4)空实:颗粒圆整而紧实称之实(重实);圆粒粗大或朴块轻飘。一般,以颗粒圆紧、光滑、重实、匀整一致为好。,(三)色泽1、色度:茶叶的颜色及色的深浅程度。评颜色的类型和深浅;2、光泽度:茶叶的亮暗程度。润枯、鲜暗、匀杂;,不同的茶类,色泽的要求不一,与嫩度、加工有紧密的联系。茶叶的颜色类型由加工工艺决定,茶类不同,颜色不一;同一茶类,嫩度不一致,颜色也不一;在原料、加工都较好的条件下,外形色泽调和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色泽驳杂,外观枯暗欠亮。,(四)整碎度:指外形的匀整程度。1、毛茶:保持芽叶的自然形态,完整的为好,断碎为差;2、精致茶:评比各孔茶(
18、筛号茶)的拼配是否恰当,要求筛档匀称不脱档,面张茶平伏,下盘茶含量不超标,本茶本末。三段茶比例恰当,相互衔接。,(五)净度:指茶叶中含夹杂物的程度。不含夹杂物的净度好,反之则净度差。1、茶类夹杂物:茶籽、茶梗、茶朴、茶末、毛衣等2、非茶类夹杂物:指在茶叶采、制、存、运中混入的杂物,如:竹屑、杂草、泥砂、毛发等。,四、内质审评,(一)汤色:第一审评因子,指茶叶冲泡后溶解在热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泽。审评汤色要求要快,以免氧化变色。从色度、亮度、清浊度三方面来评比。1、色度:茶汤颜色(1)正常色:即一个地区的鲜叶在正常采制条件下制成的茶,冲泡后所呈现的汤色。如:绿茶绿汤,绿中呈黄;红茶红汤,红艳明亮
19、等。,内质审评,虽同属正常色,尚有优次之分:进一步区别其浓淡、深浅。色深而亮-浓:表明茶汤物质丰富;色浅而明-淡:表明汤淡物质不丰富。汤色的深浅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在同类同地区同等级间进行比较。,内质审评,(2)劣变色:非正常茶类的颜色。(3)陈变色:随贮存时间,陈化加深,汤色变暗。2、亮度:指汤色的亮暗程度。凡茶汤亮度好的品质亦好。透底、金圈亮而厚,内质审评,3、清浊度:指茶汤清澈或混浊程度(1)清:汤色纯净透明,无混杂物,清澈见底。-品质好(2)浊(混、浑):汤不清,有沉淀物或悬浮物。区分:“冷后浑”和茸毛多,悬浮茶汤中的现象,内质审评,(二)香气: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不同的茶
20、类,香气不一。既便是同一茶类,也有地域性的特点。审评香气除了辨别香型外,主要评香气的纯异、高低和长短。1、香型:各类茶具有各自的香气特点。2、纯异:纯:某茶应有的香气,要区别三种情况。,内质审评,(1)茶类香:指某茶类应有的香气。茶类香会由于产地和季节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比如:高山茶和低山茶;春茶和夏茶,虽有差异,但都属茶类香。(2)地域香:有些茶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独特的香气特点。比如:不同地域的红茶,所表现出的香气不一样。(3)附加香:富含有提高茶叶香气的成分。如花茶,不仅具有茶叶香,还引入花香。,内质审评,异:茶香不纯,或沾染了外来气味。香气不纯如:烟焦、酸馊、陈霉、日晒、水
21、闷、青草气、铁腥气等,内质审评,2、高低:-香气质量(1)浓:香气高,入鼻充沛有活力,刺激性强。(2)鲜:新鲜,有醒神爽快感。(3)清:清爽、新鲜之感。(4)纯:香气一般,无粗杂味。(5)平:香气平淡但无粗杂味。(6)粗:老叶粗气,内质审评,3、长短:香气的持久程度。热闻、温闻、冷闻都能嗅到香气,表明香气长,反之则短。香气以高而长、鲜爽馥郁的好,高而短次之,低而粗为差,凡有杂味、异味为低劣。,内质审评,(三)滋味1、纯正:品质正常的茶应有的滋味。(1)浓淡:浓:浸出物丰富,有黏厚的感觉,淡则相反,内含物少,淡薄无味。(2)强弱:强:茶汤入口感到刺激性或收敛性强,吐出茶汤时间内味感增强;弱则相反
22、,入口刺激性弱,吐出茶汤口中味平淡。,内质审评,(3)鲜爽:新鲜爽口;(4)醇:醇表示茶味尚浓,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强;和:表示茶味平淡正常。,内质审评,2、不纯正:滋味不正或变质有异味。(1)苦:茶汤入口先微苦后回甘-好茶;先微苦后不苦也不甜者次之;先微苦后也苦又次之;先苦后更苦者最差。(2)涩:似食生柿,有麻嘴、厚舌、紧舌之感。(3)粗:粗老茶汤在舌面感觉粗糙。(4)异:不正常滋味,如酸、馊、霉、焦等,内质审评,(四)叶底:茶叶冲泡后剩下的茶渣。反映叶质老嫩、色泽、匀度及鲜叶加工合理与否。1、嫩度(1)软硬度和弹性:手指掀压叶底柔软,放开后不松起的嫩度好;质硬有弹性,放手后松起表示粗老。(
23、2)植物学特征:叶脉隆起、叶缘锯齿明显、叶肉薄、硬为粗老;相反则嫩。,内质审评,2、色泽:色度和亮度,含义与干茶色泽相同。3、匀度:(1)老嫩、大小、厚薄(2)色泽(3)整碎 叶底的舒展情况:亮、嫩、厚、稍卷为好;暗、老、薄、摊为次;,五、审评因子的相关性,各审评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外形与内质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外形好,做工正常的,内质也好。(二)香气与滋味的相关性 香气好,滋味也好。1、香气高、浓,滋味浓纯;2、香气低,滋味淡;3、香气异,滋味异,五、审评因子的相关性,(三)色泽与滋味的相关性色泽(干茶、汤色、叶底)反映一致,香气、滋味表现好。(排除特殊情况)比如:1、红茶-色泽
24、红匀,发酵正常,香气鲜甜、滋味浓醇;色泽花杂、有青张,发酵不足,香气带生青,滋味带涩。2、绿茶-叶底红梗红叶,香气不清,滋味不爽。,五、审评因子的相关性,(四)外形与叶底的相关性 外形与叶底也表现出一致性:外形条索的老嫩度、芽叶大小、匀整度、色泽明暗与叶底相一致。,第二节 毛茶审评,一、毛茶审评的方法-对样评定1、毛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新梢芽叶,经不同制法制成的初制茶。2、审评原则:对照国家制定的毛茶标准样,按外形、内质逐个因子进行评比,结合嗅干茶香气,手测茶叶含水量。,第二节 毛茶审评,含水量5%左右,抓茶一把,用力紧握很刺手,手捻即成粉,嫩梗轻折即断,干、香高(火足);含水量7%左右,抓
25、茶一把,用力紧握感觉刺手,条能压碎尚脆,手捻成粉末,嫩梗轻折即断,香气充足;含水量10%左右,抓茶一把,用力紧握有些刺手,条能折断,手捻有片末,嫩梗稍用力可断。香气正常;,第二节 毛茶审评,含水量13%左右,抓茶一把,用力紧握微感刺手,条无显著折断,手捻略有细片,间有碎茶,嫩梗用力可折断,但梗皮不脱离。含水量16%左右,抓茶一把,用力紧握,茶条弯曲,张手时逐渐伸展,手捻略有碎片,嫩梗用力折不断,手感湿润,新茶出现陈气。6-7%含水量茶叶品质比较稳定;大于10%易陈化;大于12%易霉变。,第二节 毛茶审评,二、各类毛茶审评的重点因子1、外形(1)绿毛茶:干评以嫩度和条索为主。嫩度标准:下段茶的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叶审评 茶叶 审评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