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现状与药物合理应用7(修).ppt
《真菌感染现状与药物合理应用7(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菌感染现状与药物合理应用7(修).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真菌感染的现状与药物的合理使用,1,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概 况,治 疗,真菌及真菌感染,诊 断(宿主、临床表现、微生物、病理),药物分类及特点,指南推荐,分级治疗,预 后,2,真菌(Fungus)一词的拉丁文 Fungus 原意是蘑菇。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 真菌约有 1万属12万余种,真菌学家戴芳澜教授估计中国大约有4万种。,真菌学基础知识,3,什么是真菌?1、概念 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的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真正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营养体通常是丝状且有分枝的结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或纤维素,并且是吸收营养的生物群。包括酵母、酵母样
2、菌、霉菌、蘑菇和锈菌(与医学的关系不大)。,真菌学基础知识,4,几丁质与纤维素几丁质是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1,4-N-乙酰氨基葡糖为单元的无支链多聚体,包括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类和低等的壶菌。纤维素是以-1,4-葡萄糖链为单元的多聚体,包括卵菌纲、前毛壶菌纲、粘菌目和子囊菌的个别种。还有一类非纤维质的葡聚糖也在许多真菌类群的微纤丝和基质中出现,这种葡聚糖被认为是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带有支链的多聚体,由于构成复杂,大多数葡聚糖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弄清。,5,2、真菌与植物、动物、细菌的区别,(1)与植物的区别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像植物一样的组织结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
3、半纤维素等;,真菌不是植物,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6,(2)与动物的区别,真菌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没有真菌吸收营养,动物可以吞噬食物胚胎阶段无胚囊,7,(3)与细菌的区别,真菌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真菌细胞结构比细菌复杂,细胞壁缺乏肽聚糖,其坚韧性主要依赖于多聚N-乙酰基葡萄糖构成的甲壳质(Chitin)(75%)和蛋白质(25%)。由于不含肽聚糖,真菌不受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作用。真菌的细胞膜与细菌的细胞膜区别在于前者有固醇(sterol)而后者无。细胞内有较为典型的核结构和细胞器。,8,(4)真菌与其他生物的异同,粘菌:无细胞壁,有核,繁殖产生孢子。藻类:光合色素-自养生物。Fu
4、ngi:无根、茎、叶,异养 贮藏物质:糖,脂肪 高等植物:有根、茎、叶,自养 贮藏物质:淀粉。,9,1、菌丝(hypha),真菌的孢子以出芽方式繁殖,在适宜的环境下由孢子长出芽管,芽管延长呈丝状,称菌丝。菌丝又可长出许多分枝,交织成团称为菌丝体。按功能分: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生殖菌丝按物理性状分:有隔菌丝、无隔菌丝按形态分: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梳状,真菌的形态与结构,10,孢子系真菌的繁殖结构,按形成方式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有性孢子无性孢子,2、孢子(spore),真菌的形态与结构,11,3、菌落(colony)真菌孢子和菌丝经大量繁殖后形成的真菌集团。主要的类型有:酵母型菌
5、落:为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态,菌落光滑湿润,柔软而致密。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单细胞性的芽生孢子,无菌丝。如新生隐球菌。类酵母菌落:外观与酵母菌落一样,部分单细胞真菌在出芽繁殖后,芽管延长不与母细胞脱落,形成假菌丝。如白假丝酵母菌。丝状型菌落: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菌落呈棉絮状、绒毛状或粉末状,菌落正背两面呈不同颜色。,真菌的形态与结构,12,A.单细胞真菌,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见于酵母和类酵母菌,对人类有致病的主要有:新生隐球菌的白假丝酵母菌。这类真菌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生孢子脱落后形成新的 独立个体。,真菌的形态,13,多细胞真菌能长出菌丝,菌
6、丝延伸分枝,并可以长出孢子。菌丝和孢子的形 态不同,常作为 鉴别多细胞真菌 的重要标志。,B.多细胞真菌,真菌的形态,14,真菌分类,15,按菌落形态 霉菌(多细胞):有菌丝及孢子 酵母(单细胞):酵母菌:无菌丝,产生芽生孢子 酵母样菌:有真假菌丝,无子囊 双相真菌:菌落形态转化(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按致病性真性致病菌:组织胞浆菌,球/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条件致病菌: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真菌种类,念珠菌类 念珠菌属:白色、热带、克柔、平滑 隐球菌属:新型曲菌类 曲霉菌属双相型真菌 组织胞浆属毛霉目 毛霉菌属,生物学分类,临床分类,白色念珠菌非白念珠菌 热带、克
7、柔、平滑 隐球菌属:新型曲菌类 曲霉菌属其它少见真菌 组织胞浆属、毛霉菌属,真菌感染的部位,如花斑癣、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感染,17,“两高、两低、一快”,真菌感染现状,发病率高(占院感5-10%)死亡率高(ICU50%;IA7090%)病情恶化快:念珠菌血症 诊断后48h死亡率40%。临床诊断率低、实验室诊断率低 85%的ICU无法获得及时诊断及治疗。50%的ICU血培养呈阴性,尸检诊断。真菌感染病情进展迅速,变化快,18,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体内微生态失衡,内源性真菌繁殖而致病。免疫病和器官移植患者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真菌的机会性感染也随之增
8、加。肿瘤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是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导管插管介入治疗HIV/AIDS的流行,机会性真菌感染增加。AIDS患者约8590%有念珠菌感染。近年来新的检测诊断真菌感染的设备和技术,使真菌的检出率也有所增加。,19,真菌的致病性,致病条件1、毒力:具有内毒素样活性的胞壁糖蛋白,烟曲霉、黄曲霉致组织出血坏死。2、粘附力:白假丝酵母菌,芽管形成,粘附力增强3、抗吞噬作用:新生隐球菌荚膜可有效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4、改变宿主细胞功能:烟曲霉和白假丝酵母菌的热休克蛋白HSP90可与宿主细胞和血清蛋白结合使之功能改变。,20,致病形式,1、致病性真菌感染:多见于外源性真菌感染。浅部
9、真菌病如皮癣。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多见于内源性真菌感染。深部真菌病如肺假丝酵母菌病。多见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食入或吸入某些真菌的孢子或菌丝体时引发的各种超敏反应。如荨麻疹、变应性皮炎、哮喘等。,21,侵袭性真菌病的病原学,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22,侵袭性真菌病高危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免疫抑制(干细胞移植、脏器器官移植)艾滋病和其他免疫缺陷长期大量广谱抗菌药物和/或皮质激素的应用长期留置插管糖尿病恶性肿瘤静脉药瘾者严重疾病(严重烧伤、创伤、G-杆菌脓毒症),23,确诊(Proven)困难!,不易获取合格标本,危重患者难以承受可以确诊的侵入性检查,24
10、,IFD的诊断,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率低,约有高达85%的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无法获得及时和正确的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抗真菌药物治疗。约有高达50%的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血培养呈阴性,通常是在死亡后解剖才被诊断出来。,Carlson R.Oncology Times Jan,1992;16,17,45Holmberg K.Meyer RD eds.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Raven Press 1989:36-46,对IFD的诊断:综合分析,分层诊断,级别 宿主因素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 组织病理学确诊临床诊断拟诊/+未确诊+-
11、,高危因素,症状影像学,26,IFD的诊断,确诊,IFD的诊断,临床诊断,IFD的诊断,临床诊断,30,临床诊断,IFD的诊断,1-3-D-葡聚糖测定(G试验)原理,1-3-D-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的共有成分,通过检测1-3-D-葡聚糖的含量可用于评估患者是否真菌感染或感染的程度,1-3-D-葡聚糖测定的正常值,10pg/ml 以下 无真菌感染10-20pg/ml 病情观察期大于20pg/ml 真菌感染,半乳甘露聚糖测定原理,由于曲霉感染机体至机体应答产生抗体二周后才有显著升高。抗体检测对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早期诊断帮助不大。抗原检测在曲霉感染的免疫学诊断中倍受青睐。抗原检测的标本可取血清、尿液、脑
12、脊液及BAL 液等。被检测的抗原成分主要是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脂多糖。血清GM在感染后24 h即可检测出,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抗原检测方法较常用的是EL ISA、RIA 和乳胶凝集试验等。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方法而异。,33,曲霉感染抗原检测的优点,结果稳定:检测不受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的影响;敏感性强:在临床症状出现同时或之前,便可在体液中检测出特异性抗原,故适宜于早期诊断;可判断预后及疗效:抗原浓度可随病情活动而变化,故有助于疗效的判定。,正确判断药敏试验报告,1、不易找到真正的致病真菌正常人呼吸道和肠道均可存在少量的真菌标本中培养阳性不能提示感染目前无敏感
13、指示系统感染真菌的指标2、如何分析真菌实验报告?念珠菌是正常人体胃肠道和咽部的正常菌群,所以不能以这些部位涂片见到孢子或培养出念珠菌即作为真菌感染依据,必须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来确定诊断。,35,3、如何分析实验报告?念珠菌血症是造成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但某些病人血培养真菌阴性时也能发生系统性念珠菌感染。这一现象提示如发生念珠菌血症不仅应作为需开始系统抗真菌治疗的指征,同时应注意是否有胃肠道念珠菌扩散,有无其他系统的真菌感染。,正确判断药敏试验报告,如何分析实验报告?,其他无菌体液,如腹水、胸水、胆汁、脑脊液、新鲜尿液中检出念珠菌,其临床价值远高于胃肠道和咽部标本,阳性结果也应视其为临床开始抗真菌
14、治疗的充分根据。,如何分析实验报告?,对血液培养真菌阴性,如何来判定其有否扩散性真菌感染?扩散性真菌感染中,内眼炎是仅次于真菌培养阳性的指标,对高危病区和人群作眼科检查并采集相应标本作念珠菌涂片和培养(采二根拭子)是有重要意义。,有意义的涂片结果,机体内部标本如血液、腹水、C5F、脓肿穿刺液等新鲜尿液见到大量菌丝及孢子口腔、阴道、支气管灌洗液见到酵母样菌应作培养确定组织真菌涂片,MIC真菌药敏更有参考价值,局部真菌感染在参考真菌药敏结果的同时还应根据不同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药代特征,蓄积浓度,MIC与蓄积浓度的关系、抗真菌谱等考虑其有效性和病人对抵抗不良反应的能力来选择抗真菌药物。在药物浓缩部位
15、感染时,既是 I或SDD的药物也有应用价值或在加大剂量后有应用价值真菌药敏报告应同时参考S、I、R和MIC,MIC结果可结合组织浓度判断药物的有效性,在局部真菌感染时更应依据MIC和组织药物浓度判断敏感性,组织药物浓度的测定,是联系药敏试验和临床用药的桥梁以FLC为例:剂量 组织浓度100mg/d 6g/ml 400mg/d 20-30g/ml 800mg/d 40-60g/ml Rex JH,Clin Microb Rev 1993,6:367-381,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与体内疗效的一致性,NCCLS M27-A 600余株念珠菌MIC值:分离自150余例AIDS的食管念珠菌病,一致性好;治
16、疗失败者,MIC值大于64 g/ml90-60原则MIC值与临床疗效 药敏试验敏感菌株:90%对治疗有效 药敏试验耐药菌株:60%对治疗有效 Mahmoud A.G,JCM 1996,34:489-495;Rex J,CID 2002,35:982-989,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指导用药,以FLC为例 MIC 剂量 4g/ml 100mg/d 4-8g/ml 200mg/d 8-16g/ml 400mg/d 16-32g/ml 800mg/d Hopenthal et al,Diagn Microb Infect Dis,2004,48:153-160,实验室一级危象,血液中培养检出白色念珠菌,提
17、示有播散系统性感染脑脊液及其他无菌体液培养检出白色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属无插管或新换尿管尿液培养真菌计数5万cfu/ml,实验室二级危象,粪便涂片念珠菌20-30/油镜或占50%以上痰标本涂片或培养未见细菌,有大量菌丝及孢子。真菌数每油镜视野20口腔涂片未见细菌。真菌数2025/视野,有菌丝。培养:纯培养真菌阴道:培养出白色念珠菌。涂片见到菌丝和孢子,实验室三级危象,其他念珠菌、隐球菌、双相型真菌、曲霉菌、接合菌及新月孢子菌不属正常菌群,一旦阳性并排除污染后有诊断意义痰涂片细菌占1/3,真菌小分生孢子占2/3,未见菌丝粪便涂片G菌仅占1/4,G菌占1/4,真菌占2/4,少量真菌菌丝口腔念珠菌培养
18、阳性,涂片见到菌丝和孢子,组织病理学,活检组织可直接用荧光显微镜快速而特异地查出真菌并进行分类:念珠菌为发芽的酵母和假菌丝隐球菌呈厚荚膜圆形酵母菌曲霉菌及很多其他真菌呈不相连的菌丝接合菌的菌丝相连,47,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程序总结,原发性IFD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凶险程度较轻,临床处理尽量确诊治疗继发性IFD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宿主存在比较明确的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需综合分析,及时行拟诊治疗或临床诊断治疗。,48,IFD的治疗,49,IFD治疗的4个阶段-1,高危但无明确证据及症状,50,IFD治疗的4个阶段-2,高危有
19、症状但没有诊断依据,51,高危并有一些证据,IFD治疗的4个阶段-3,52,IFD治疗的4个阶段-4,有确凿的真菌学证据,53,抗真菌药物,54,各类抗真菌药作用机制及位点,55,IFD中各种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约占50%70%。其他念珠菌(热带、光滑、近平滑念珠菌)所占份额在上升。,56,人体内白念的主要分布,消化道 50%阴道 20%30%咽部 14%皮肤 2%念珠菌多侵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眼及血流!,57,病例,患者,男,58岁,因脑出血住院接受手术。术后因肺部感染,医师先后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并予以机械通气、经锁骨下留置静脉导管进行中心静脉高营养等支持
20、治疗。28天后,患者体温升高达39.5,复查胸片肺部感染较之前好转,血培养、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均为白念珠菌。药敏结果显示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和卡泊芬净敏感。,诊断:静脉导管相关性念珠菌菌血症。,58,诊断依据之一: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高营养、ICU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粒细胞缺乏、植人人造装置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59,诊断依据之二:临 床 特 点,临床表现:念珠菌血症:38以上高热(发生率75%),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播散性念珠菌病:持续发热,肌肉疼痛,肾功能障碍和心
21、衰等,CT扫描可见实质脏器的真菌性损害 预后:一旦发生念珠菌血症,死亡率达6080,60,诊断依据之三:微生物检查,念珠菌培养产生酵母样菌落。显微镜下,念珠菌在玉米吐温琼脂培养基上除光滑念珠菌外大部分均可产生假菌丝及芽孢,白念珠菌还可产生厚膜孢子。在37血清中培养23h,可长出芽管,是重要的实验室鉴别特征。,本例患者血培养及静脉导管培养白念珠菌阳性,61,抗念珠菌感染临床选药围绕5个方面因素,中性粒细胞数量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尤其是血培养的结果病情严重程度近期有无唑类药物接触史诊断级别。此外潜在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可能的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也应充分考虑,Clinical Pract
22、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of Candidiasis: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62,63,治疗方案:,鉴于患者为中年男性,非粒缺,不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先前未使用吡咯类抗真菌药,根据指南宜选用氟康唑。方案:氟康唑800mg iv.gtt,q.d,用一天,而后改为400mg,iv.gtt,q.d,64,方案分析:该方案为非粒缺患者念珠菌菌血症治疗最常用的方案,近平滑念珠菌感染通常与静脉导管相关(A-),氟康唑对包括近平滑念珠菌的念珠菌属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光
23、滑念珠菌对其呈剂量依赖性敏感,克柔念珠菌对其耐药。总体评价不良反应少,价格相对便宜,口服生物利用度高。,65,适应症对比(SFDA approved),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挽救性治疗的有效药物,包括先前有唑类药物治疗史和克柔念珠菌感染,66,67,吡咯类抗真菌药可致肝毒性反应,多表现为一过性肝酶升高,偶可出现严重肝毒性反应,包括肝衰竭和死亡原则上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血清ALT轻、中度增高,但无明显的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时,可在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基础上继续用药。当ALT升高达5倍以上,并出现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时,应考虑停药,并密切监测肝功能。,该患者用氟康唑后药师需要注意什么?,68,氟康唑的不良反应
24、,氟康唑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的结合力远高于哺乳类动物,因此对人体无明显的肝毒性;为本类药物中不良反应最低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亦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有轻微肠胃道症状、皮疹、头痛、头昏、剥脱性皮炎等。禁忌症:肝功能异常、妊娠及哺乳妇女避免使用,16岁以下患者不建议使用。,69,伊曲康唑不良反应,不作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安全范围较大。长期应用消化道不适,(12.5%)能耐受。伊曲康唑肾毒性明显低于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其引起肝损害多表现为胆汁淤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在伊曲康唑治疗中出现心衰或症状加重的患者,应慎重。,70,伏立康唑不良反应,伏立康唑的肝肾
25、毒性明显减少,其肝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另外,应用伏立康唑可出现短暂视觉障碍和幻觉,一般停药后多可恢复,71,本例患者需治疗多久?,对无粒细胞缺乏者,对无明显合并症的念珠菌血症患者,疗程为血培养阴性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后维持2周对粒细胞缺乏者,对无明显合并症的念珠菌血症患者,疗程为血培养阴性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粒细胞缺乏缓解后维持2周。,72,方案一:卡泊芬净 70mg,iv.gtt,q.d,一天后改为:50mg,iv.gtt,q.d方案二:米卡芬净 100mg iv.gtt,q.d方案分析:上述两方案使用的治疗念珠菌菌血症感染新药棘白菌素类,对念珠菌和曲霉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但对近平滑念珠菌作用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真菌 感染 现状 药物 合理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