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PPT课件.ppt
《《苏轼临江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临江仙》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江仙,苏 轼,一、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一生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度过,屡遭贬谪。苏轼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他的一生又是不屈不挠、乐观旷达的一生。,三次遭贬,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乌台诗案,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人诬陷苏轼作诗讽刺新法,苏轼因此被捕下狱。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2.59岁时被贬往惠州(今广州岭南)。,3.62岁又被贬至更加偏僻的儋州(今海南儋县)到65岁才遇赦北归。,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
2、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画像,黃州是创作的高峰期,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東去)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临江仙,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二、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临皋:地名,位于黄州南江边,作者的寓所。东坡:黄州城东的一片荒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名之东坡,筑室于此,作为游息之所
3、,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记叙深秋之夜苏轼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展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和渴望解脱、自由的心情。,避暑录话记载:苏轼作了这首词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吓得郡守匆忙寻找,发现“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后,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临江仙一词便记载了他的这种旷达。,上阕:夜饮东坡醒复醉: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醒复醉”:以酒浇愁,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三、文本分析,“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轼临江仙 临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