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分布及其检测.ppt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分布及其检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分布及其检测.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7/31,1,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分布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上海市药品检验所中药室 郑 荣,2023/7/31,2,真菌毒素简介(种类,产生,危害,限度,检测方法等)几种真菌毒素(黄曲霉素,赭曲霉素,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烯酶酮,T-2毒素),2023/7/31,3,真菌毒素的种类,真菌毒素(Mycotoxin),也称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已知有200多种不同的真菌毒素,一般同时具有毒性强和污染频率高的特点。其中包括黄曲霉毒素B1和M1(Aflatoxins,FB1、FM1);赭(棕)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Deox
2、ynivalenol,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F-2));T-2毒素(T-2 toxin,T-2);伏马霉素;展青霉素(棒曲霉毒素)(Patulin,PTL);杂色(柄)曲霉毒素(terigmatocystin);串珠镰刀菌素(Moniliformin,MF)三硝基丙酸;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Diacetoxyscirpenol DAS)、麦角碱、黄米毒素、岛青霉毒素、橘青霉素、皱褶青霉素、黄绿青霉素、红矢精、黄绿素、圆弧青霉偶氮酸和F-2毒素等。,2023/7/31,4,产生真菌毒素的霉菌,曲霉属(Aspergillus Link):黄曲霉(A.flavus)
3、、寄生曲霉(A.parasiticus)、赭曲霉(A.ochraceus)、杂色曲霉(A.flavus)、烟曲霉(A.flumigatus)、构巢曲霉(A.nidulans)和棒曲霉(A.clavus)等。青霉属(Penicillium Link ex Fr):岛青霉(P.islandicum)、橘青霉(P.citrinum)、红色青霉(P.rubrum)、展青霉(P.patulum)和黄绿青霉(P.citreo-vinide)等。镰刀菌属(Fusarium Link ex Fr):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n)、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木贼镰刀菌(F.equise
4、ti)、茄病镰刀菌(F.solani)、三线镰刀菌(F.tritinctum)和镳草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等。,2023/7/31,5,真菌毒素的危害 经济危害,由于真菌的寄生和真菌毒素的产生,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产品和饲料品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全世界每年由于霉变污染真菌毒素引起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的损失达数百亿美元。在我国北纬31线以南地区采集的玉米、花生、花生油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22.968.1%,每年使粮食减产37。1973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穗发病率50以上,产量损失1040。据调查,除粮食、饲料以外,在油料作物种子、水果、干果、蔬菜、调味品、烟草、麻
5、类、乳和乳制品、鱼虾、肉类、发酵产品等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污染。,2023/7/31,6,常见的真菌毒素,2023/7/31,7,真菌毒素的危害 健康危害,根据真菌毒素作用的靶器官或者真菌毒素引起的病理现象,可将真菌毒素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震颤毒等。人或动物摄入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农、畜产品,或通过吸入及皮肤接触真菌毒素可引发多种中毒症状。如致幻,催吐,出血症,皮炎,中枢神经受损,甚至死亡。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还证实,许多真菌毒素还可在体内积累后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类激素中毒,白细胞缺乏症等,对机体造成永久性损害。某些癌症以及克山病等都与真菌毒素中毒有关。,2023/7/
6、31,8,1973年,湖北省黄岗、天门等10县发生赤霉病麦中毒3000余人,安徽省也有200余人中毒。1991年安徽、河南部分地区因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粮食霉变而在灾区农民中引起较大范围的真菌毒素中毒,一些地区的发病率超过70%自1972年至1987年,我国北方地区13个省发生食用变质甘蔗中毒病案825例,死亡78人,其中河北乐亭一次中毒死亡8人,而且相当比例的重病人遗留终生残疾 1989年5月在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由于居民食用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荞麦造成乳腺病暴发,累计发病103例,患病率14.49。在消化道癌高发区的河南林县,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们摄食中的DON、T-2毒素等含量与食管癌,
7、贲门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2023/7/31,9,已知的与人体有关的主要真菌毒素中毒症,2023/7/31,10,真菌毒素的限量规定,非洲:15 个国家制订了限量规定(占59%)亚洲和大洋洲:26 个国家制订了限量规定(占89%)拉丁美洲:19 个国家制订了限量规定(占92%)北美:2个国家(100%)加拿大:伏马毒素、麦角碱 美国:fumonisins(B1+B2+B3)欧盟:已执行:食品和饲料中的aflatoxin、ochratoxin A;苹果中的 patulin 提议:小麦和谷物中的DON,2023/7/31,11,真菌毒素常用检测技术,2023/7/31,12,由于真菌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8、,因此其快速检测方法迅速得到发展,特别是生物化学方法,如亲和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进行真菌毒素的检测时,大部分的毒素标准不仅很毒,而且非常难以得到,所以无毒素标准的方法适应了这种需求,如黄曲霉毒素荧光仪的使用。由于毒素的分析属于痕量分析,因此在仲裁中最终必须通过气相或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准确定量 各国就此设置了一系列的技术壁垒,需要快速,准确,高效的方法,目前国际通用的方法为免疫亲和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2023/7/31,13,Aflatoxin黄曲霉毒素,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五种主要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 和M1;其中B1被认为是主要的有毒物质,M1为代谢产物黄曲霉毒
9、素B1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动物饲料,中药等产品中;黄曲霉毒素M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在体内经羟基化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从尿和乳汁排出,一部分存在于动物的可食部分,如乳、肝、蛋类、肾、血和肌肉中,其中以乳最为常见。黄曲霉毒素M1的毒性和致癌性与黄曲霉毒素B1的基本相似。由于牛乳及其制品是人类、特别是婴儿的主要食品,所以其危害性更大。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定为一级致癌物,2023/7/31,14,黄曲霉毒素的化学性质,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在紫外线下,黄曲霉毒素B1、B2发兰色荧光,黄曲霉毒素G1、G2发绿色荧光。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
10、毒素的分子量为312-346。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石油醚、己烷和乙醚中。一般在中性及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pH 9-10的强碱溶液中分解迅速。其纯品为无色结晶,耐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因此,一般的加热煎煮无法除去,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2023/7/31,15,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引起急、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剧毒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属肝脏毒,除抑制DNA、RNA的合成外,也抑制肝脏蛋白质的合成,黄曲霉毒索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事件,国内外均有许多报导,最典型的
11、是印度的霉变玉米事件,该事件直接导致了数十人丧生,数百人患上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致癌性:黄曲霉毒素有极强的致癌性,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会诱发肝癌。它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I类致癌物,是目前公认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另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黄曲霉毒素含量在3050ug/kg时为低毒,50100ug/kg时为中毒,1001000ug/kg时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2023/7/31,16,黄曲霉毒素在各国商品中的存在情况(1),2023/7/31,17,黄曲霉毒素在各国商品中的存在情况(2),2023/7
12、/31,18,中国及国际上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标准,2023/7/31,19,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1)传统检测方法,黄曲霉毒素分析一般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TLC虽然简便,但灵敏度差;HPLC虽然灵敏度高,但样品处理烦琐,操作复杂,仪器昂贵。ELISA重复性差、试剂寿命短需要低温保存。此外,这些方法都具有如下共同的不足之处:(1)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剧毒的真菌毒素作为标定标准物,对操作人员造成巨大的沾污危险。(2)在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有毒、异味的有机溶剂,不仅毒害操作人员,而且污染环境。(3)操作过程烦琐、时间长,
13、劳动强度大。(4)仪器设备复杂、笨重,难以实现现场快速分析。(5)灵敏度较差,无法满足欧盟等国的标准要求。,2023/7/31,20,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2)免疫亲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测定范围宽(0.1-300ppb),用荧光计法检测可以测定0.1ppb的黄曲霉毒素M1,用HPLC检测可以测定10ppt的黄曲霉毒素M1。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技术,可以特效性地将黄曲霉毒素或其它真菌毒素分离出来,分离效率和回收率高,正确性和可靠性强。利用同一台仪器和相似的分析方法,还可以检测赭曲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或称呕吐毒素)和T-2毒素。,2023/7/31
14、,21,我室黄曲霉素检测方法,采用甲醇-水系统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用水将免疫亲和层析柱上的杂质除去,以甲醇将黄曲霉毒素洗脱下来洗脱液定容后通过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后碘溶液衍生测定含量。,2023/7/31,22,黄曲霉素G2、G1、B2和B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2023/7/31,23,黄曲霉素G2、G1、B2、B1定性检测限为0.9、1.5、0.9和1.5pg,定量检测限为2.25、7.5、2.25和7.5pg。,检测限,回收率试验,满足50120的要求(随样品基质,添加水平等因素而变化),2023/7/31,24,赭曲霉毒素的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真菌 毒素 分布 及其 检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