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公示版)项目名称: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单位(盖章):连云港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内容10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21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6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42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46L、名吉47附图1本项目与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关系图.48附图2本项目与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关系图49附图3本项目与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关系图50附图4本项目与江苏省近岸海
2、域环境功能区划关系图51附图5本项目与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年)关系图52附图6本项目与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关系图54附图7本项目与江苏省国家级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关系图55附图8本项目与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关系图56附图9本项目与连云港市“三线一单”管控分区关系图57附图10本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图58附图11宗海范围图59附图12防波堤修复平面布置图60附图13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61附件1:委托书62附件2:生态评估及生态保护修复方案评审意见63附件3: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报送函66附件4:实施方案评审意见67附件5:项目投资备案证70附
3、件6:审批基础信息表7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连云港市赣榆区龙王河口北侧地理坐标(119度11分55秒,34度56分10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54-158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沙滩补沙面积约25000m2.防波堤修复面积约2700m2;堤顶道路长度2030m。建设性质团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E)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连云港市赣榆区行政审批局项目审批(核准/
4、备案)文号(选填)赣行审备2022296号总投资(万元)1280环保投资(万元)40.8环保投资占比(%)3.2施工工期24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团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生态专项,项目位于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属于环境敏感区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无情价况及环响符分划划影价性析规规境评合1、与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符合性其他符合性分析为了落实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和关于切实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有关事项的通知(苏政发(2018)131号)的有关要求,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赣榆有限公司和连云港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启动了赣榆
5、港区围填海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制工作,南京师范大学按照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编制完成了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2019年8月9日生态保护修复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见附件2)。修复方案明确赣榆港区需投入8911.18万元用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砂质岸线修复、滨海湿地修、海洋生物资源修复及无居民海岛修复等内容,具体分布见附图Io其中砂质岸线修复项目资金共计1280万元,由连云港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落实。为了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落实,2020年10月,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开展了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
6、态保护修复(海岸带修复)实施方案编制工作,2020年10月29日实施方案通过里专家评审(见附件4)。本项目属于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中重要组成内容,项目实施可以有效改善砂质岸线条件和海岸景观,符合修复方案及实施方案的要求。2、与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018年6月4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和江苏省发改委共同发布了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苏海法(2018)14号)。规划范围内江苏省所辖海域,包括内水和领海,以沿海县(市、区)作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单元。根据不同海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规划将江苏海洋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
7、开发四类区域。其中,优化开发区域面积共18652.04平方公里,占全省海域面积的53.65%;重点开发区域共3254.11平方公里,占全省海域面积的9.36%;限制开发区域共10673.21平方公里,占全海海域面积的30.70%;禁止开发区域面积2186.79平方公里,占全省海域面积的6.29%。本工程与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对位置图见附图2o海洋优化开发区域分别为连云港市赣榆区,盐城市滨海县和大丰区,南通市如东县、海门市和启东市海域,均属于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和优化的海域。海洋优化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海洋优化开发区域开发程度相对较高,具有较完备的港
8、口、临港工业及城镇发展基础和配套能力,是全省海洋经济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建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和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化沿海港口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临港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以及全省主要的海洋水产品生产基地和滨海旅游目的地,海湾及河口生态保护功能区。本项目位于海洋优化开发区域范围内,属于生态修复类项目,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项目建成后提升周围海滩环境的同时还能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对赣榆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本工程建设符合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3、与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L2020
9、年)的符合性分析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2)162号)。根据区划,本工程位于海州湾旅游休闲娱乐区(A501),工程周边海域功能主要包括赣榆连云农渔业区(Al-Ol)石桥港口航运区(A2-02)、海头工业与城镇建设区(A302)。项目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分布见附图3。表Ll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要求对照分析表代码功能区名称类别功能区划要求对海域主导功能影响分析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沿海旅游本项目主要是针对海州湾旅海海域发展规划,建设海洋旅游休闲娱游度假区内的砂质岸线及破州使用乐区;保持环境优美,与周围海损的护坡、堤顶道路进行的生湾管
10、理域使用活动相协调,防止其他活态修复,项目建成后可提升旅A5-01旅要求动影响旅游环境;落实防护措游区的景观环境,与功能区划游施,确保游客安全。要求相符。休闲娱乐区海洋环境保护要求围垦与保护环境协调进行;严格海域论证环评工作。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生物种群、典型海洋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古迹,严禁破坏性开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和环境质量下降。本项目为生态修复类工程,完成后可有效恢复砂质岸线自然属性,对周围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本项目属于生态修复工程,工程实施后可以有效改善所在海域的砂质岸线条件和沿岸生态景观环境,工程施工范围较小,不会对周边其他海洋功能区使用功能产生影响,因此
11、,本项目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中所在功能区的海域使用和环境保护要求。4、与江苏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根据江苏省近岸海洋功能区划(苏环委(2001)7号),江苏省近岸海洋环境功能区分为四类,其中一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区域水质应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二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使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区域水质应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三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区域水质应符合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四类环境功能区适用于港口水域、
12、海洋开发作业区,区域水质应符合国家四类海水水质标准。随着连云港市的港口建设及发展情况,连云港市近岸海域功能区划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整,分别于2010年6月、2012年3月、2015年10月和2021年3月收到省环境委员会和省生态环境厅的回函:关于原则同意连云港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函(苏环委(2010)2号)、关于原则同意连云港市田湾核电站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函(苏环委办(2012)6号)、关于原则同意连云港市田湾核电站附近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调整的函(苏环委办(2015)27号)及关于连云港港赣榆港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复函(苏环函(2021)58号)。本项工程所在海域不属于以上
13、几次调整范畴,仍位于“海州湾旅游度假区(JSoo6B11)”范围内,执行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项目所在海域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布见附图4o本工程属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旅游环境。项目施工期间产生是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依托景区现有服务设施接收处理,最终汇入城市污水管网由连云港市城发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项目运营期无污染物排海,不会对海洋水质、沉积物等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项目符合江苏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5、与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2017年3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年)的
14、批复(苏政复12017)18号)。规划根据江苏省海域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现状,将区域内重要海洋功能区、海洋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纳入海洋生态红线区,主要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河口生态系统、重要滨海湿地、特别保护海岛、重要滨海旅游区、重要渔业海域、重要砂质岸线及邻近海域等8类。本项目位于海洋特别保护区中的“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内,具体分布见附图5。2011年5月,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正式挂牌,公园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和预留区。本项目位于适度利用区,具体分布见附图6。此外,自然岸线保有率是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的重要控制指标,本项目位于砂
15、质岸线中的“赣榆区砂质岸线1”,具体分布见附图5。表L2海洋生态红线管控措施表序I管控类型I名称I生态保护目标I管控措施号类别1限制类海洋特别保护区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珍稀濒危生物种群、典型海洋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古迹。按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适度利用区内,在确保海洋生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利用海洋资源,鼓励实施与保护区保护目标相一致的生态型资源利用活动,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海洋生态产业: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内,可以采取适当的人工生态整治与修复措施,恢复海洋生态、资源与关键生境。2-砂质岸线赣榆区砂质岸线1砂质岸线禁止实施可能改变或影响岸线自然属性的开发建设活动。禁止
16、在高潮线向陆一侧500米或第一个永久性构筑物或防护林以内构建永久性建筑和围填海活动。在砂质海岸向海一侧3.5海里内禁止采挖海砂、围填海、倾废等可能诱发沙滩蚀退的开发活动。设立砂质海岸退缩线,加强对受损砂质岸线的整治修复.本工程属于生态修复类工程,通过对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内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可有效保护砂质岸线、改善旅游环境,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公众亲海,项目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红线区管控措施的要求。综上,本项目符合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年)。此外,根据目前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本工程位于生
17、态保护红线中的“江苏赣榆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相关管控措施参照海洋生态红线管控措施进行管理,因此同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红线区管控措施的要求。与江苏省国家级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018年6月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全省共划定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为18150.34平方公里,占全省陆海统筹国土总面积的13.14%。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8474.27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8.21%;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9676.07平方公里,占全省管辖海域面积的27.83%。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果的划定根据
18、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年),全省共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9676.07平方公里(其中:禁止类红线区面积680.72平方公里,限制类红线区而积8995.35平方公里),占全省管辖海域面积的27.83%。共划定大陆自然岸线335.63公里,占全省岸线的37.58%;划定海岛自然岸线49.69公里,占全省海岛岸线的35.28%。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中的“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具体分布见附图7。由于本规划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依据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年),其管控要求与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年)一致。本
19、工程属于生态修复类工程,主要是针对现状侵蚀严重的砂质岸线及周边建筑进行修复,实施后可最大程度恢复砂质岸线自然属性,有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符合红线区的管控要求。因此,本工程符合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7、与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020年1月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规划根据江苏省自然生态环境地理特征和生态保护要求,结合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等,划分出15种生态空间保护区域类型,并实行分级管理、分类管理,规范调整程序。本项目位于“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空
20、间保护区内,具体分布见附图8。本项目位于海洋公园中的适度利用区,属于生态修复类工程,工程实施后可改善砂质岸线侵蚀现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会对所在生态空间保护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本项目符合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表1-3生态空间管控区名录表序7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范围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面积431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以秦山岛为中心,南北长4000米,东西长5公里的矩形区域。以秦山岛为中心划定,南侧和西侧以现有海岸线为界,东侧和北侧界线依据连云港人工鱼礁工程区的东界和北界划518.47(含海域)8、与连云港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
21、施方案的符合性分析2021年6月1日,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连云港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具体管控要求的通知(连环发(2021)172号)。该实施方案共划定了290个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控。本项目位于环境管控单元的一般管控单元(见附图9)。根据一般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1)空间布局约束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详细规划等相关要求。(2)污染物排放管控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开展管网排查,提升污水收集效率。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加强
22、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施工扬尘监管,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施加量,合理水产养殖布局,控制水产养殖污染,逐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3)环境风险防控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应急监测能力,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合理布局商业、居住、科教等功能区块,严格控制噪声、恶臭、油烟等污染排放较大的建设项目布局。(4)资源利用效率要求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清洁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本工程位于赣榆区海头镇,属于环境管控单元的一般管控单元,本项目属于生态修复类项目,项目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云港 赣榆 港区 围填海 项目 生态 保护 修复 砂质岸线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6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