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与着色剂》PPT课件.ppt
《《色素与着色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素与着色剂》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色素与着色剂,第一节 概述,可见光:波长在400780nm范围紫外光:波长在200400nm范围红外光:波长在7802000nm范围,表8-1 不同波长光的颜色及其互补色,C=CC=O(羰基)N=N(偶氮基)OCH(醛基)OCOH(羧基)NO(亚硝基),典型生色基,助色基,ClBrOHORNR2NH2SR,使共轭键或生色基的吸收波段红移,帮助显色,自身的吸收波长在紫外区,色素:食品中呈现颜色的物质色素=生色基+助色基色素有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之分,食物天然色素的分类按来源分动物色素植物色素微生物色素按溶解性分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按化学结构分吡咯类色素多烯类色素酚类色素酮醌类色素其它类
2、色素,第二节 吡咯色素,吡咯类色素:以四个吡咯环的-碳原子通过四个次甲基相连而成的卟吩为结构基础的天然色素。食品中的吡咯类色素动物组织中的血红素植物组织中的叶绿素,卟吩结构式,一、血红素,铁卟啉衍生物,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和血液中肌肉红色来自于肌红蛋白(7080)和血红蛋白(2030)放血后色泽的90以上是由肌红蛋白产生量随着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而改变鱼类毛细血管少,白色是鱼肉的特征肌肉组织尚有少量其他色素,细胞色素,酶和维生素B12等,肉中的主要色素,(一)血红素的结构亚铁离子+卟啉=铁卟啉化合物4个吡咯环的中央有 1个铁原子肌红蛋白(Mb)1分子亚铁血红素1分子153个AA珠蛋白 血红蛋白
3、4个肌红蛋白,组氨酸残基上的咪唑环,6个配位键,珠蛋白,(二)血红素的性质,血红蛋白(紫红色)氧合血红蛋白(鲜红色),肌红蛋白(紫红色)氧合肌红蛋白(鲜红色),棕褐色高铁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有氧时加热,(三)肉及肉制品的护色采用真空包装低温存贮充气包装添加抗氧化剂抑菌腌制,在酸性条件和还原性细菌作用下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 NaNO3NaNO2H2O亚硝酸盐在微酸性条件下形成亚硝酸肉中的酸性环境是由于肌肉中的糖原无氧降解产生的乳酸造成NaNO2HNO2亚硝酸在还原性物质作用下发生歧化反应形成一氧化氮3HNO2HNO32NOH2O肌红蛋白与NO反应,生成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当加热时可生成稳定的粉红
4、色的亚硝基肌血色原,使肉制品的颜色基本保持不变化MbNOMbNO亚硝基肌血色原为了使NO易于产生,采用复合盐腌制,即在食盐中添加亚硝酸盐和抗坏血酸(AH2)。抗坏血酸称为发色助剂。AH22HNO22NO2H2OA,二、叶绿素,是一切绿色植物绿色的来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催化剂使光能变成化学能贮存在绿色植物中,故又称为光敏化剂,叶绿醇,叶绿酸,(一)叶绿素的结构,卟啉结构,叶绿素与血红素的不同点:(1)侧基不同。(2)卟啉结构中的金属元素是镁。,(二)叶绿素的性质,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中的镁离子可被两个氢离子代替,生成暗绿色至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绿色的黄瓜、豆角等蔬菜经腌渍后,会变成
5、暗绿色,氧化作用加氧叶绿素(呈蓝绿色)进一步氧化四吡咯环破裂无色的分解产物光降解反应叶绿素颜色消失植物衰老从组织中提取出叶绿素在加工过程中导致细胞损伤叶绿素酶的作用水解脱叶绿醇基叶绿素(绿色)+叶绿醇 分解褪色,叶绿素受到保护,碱性溶液弱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叶绿素及叶绿酸分子中的镁离子可被铜、铁、锌等金属离子取代,仍为绿色,对光和热较稳定。加热则分解成叶绿醇、甲醇和水溶性的叶绿酸,该酸呈绿色,且比较稳定。碱液浓度较高时,生成叶绿酸盐,也显绿色。,叶绿素a 叶绿酸(鲜绿)叶绿醇,(三)绿色果蔬加工中叶绿素的破坏及保护,绿色果蔬加工(热加工)使叶绿体中的蛋白质变性释放叶绿素;细胞中的有机酸释放出使游离
6、的叶绿素全部脱镁成为脱镁叶绿素颜色变暗;游离的叶绿素在加热发生光氧化反应四吡咯环被破坏形成无色的产物致使绿色的果蔬发生变色或褪色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护绿措施:1、绿色果蔬在加工之前用弱碱性溶液处理,以提高pH值,能防止脱镁叶绿素的形成,以保持果蔬的鲜绿色,但碱浓度过大时,易损害植物的组织及其风味,维生素C也易破坏。2、用铜或铁、锌盐溶液浸泡果蔬,以铜、铁、锌等离子取代镁离子,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绿色。使用铜盐时,应加强漂洗,避免铜离子超标,3、对果蔬进行加热漂烫灭酶。可排除果蔬组织中的氧气,以避免高温处理时的氧化变色。4、叶绿素在低温或干燥状态时,性质比较稳定。以低温贮存的果蔬和脱水干燥的果蔬
7、能较好地保持其鲜绿色。5、用叶绿酸铜钠盐进行染色。将菠菜、蚕粪等富含叶绿素的材料用碱性乙醇提取、皂化,再以硫酸铜处理,使卟啉中的镁离子为铜离子所取代而得。,第八组作业:在绿色果蔬加工特别是热加工中为什么要进行护绿?护绿的措施主要有哪些?,第三节 多烯色素,多烯色素:由异戊二烯残基为单位组成的共轭双键长链为基础的一类色素最早发现的是存在于胡萝卜肉中的红橙色色素即胡萝卜素这类色素总称为类胡萝卜素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但可通过日常膳食获得并在体内积累一些类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素等在动物体内可转化为ViA,称为VitA元,类胡萝卜素分类,按其组成可分为两大类:胡萝卜素类:结构特征为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8、的共轭多烯烃,呈红色或红黄色,又称为叶红素类。叶黄素类:结构特征为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共轭多烯烃的含氧衍生物,呈浅黄、黄或橙黄色。按其结构中是否含有碳环可分为三大类:无环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单环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双环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及胡萝卜素,一、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结构特点具有大量的共轭双键,形成发色基团,产生颜色。由8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连接方式是以头尾或尾尾,在分子中心的左右对称,分子两端连接两个环状结构、一个环状结构和一个开链结构、两个开链结构。天然的类胡萝卜素几乎均为全反式结构,只有在一些藻类中可发现极少数的类胡萝卜素具有顺式构型。,(一)胡萝卜素类,是番茄红素的衍生物,番
9、茄红素,番茄红素的一端或两端环构化,便形成了同分异构体、及胡萝卜素,表82 胡萝卜素类端环结构比较,紫罗酮环的类胡萝卜素才有VitA元的功能,可生成两分子VitA,可生成一分子VitA,可生成一分子VitA,(二)叶黄素类,是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的加氧衍生物 叶黄素:绿叶在绿叶中的含量常为叶绿素的两倍柑桔、蛋黄玉米黄素:玉米、辣椒、桃、柑桔、蘑菇、蛋黄隐黄素:南瓜、黄玉米、辣椒、柑桔、蛋黄番茄黄素:番茄番茄叶黄素:番茄辣椒红素:红辣椒辣椒玉红素:红辣椒柑桔黄素:柑桔皮、辣椒等虾黄素:虾、蟹、牡蛎、沙门鱼、昆虫等体与蛋白质结合时为蓝色,虾、蟹煮熟后蛋白质与色素的结合被破坏,虾黄素被氧化为砖红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素与着色剂 色素 着色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