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绪论》PPT课件.ppt
《《自动控制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绪论》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同济大学 汽车学院,主讲人:陈凤祥,自动控制原理,Email:办公地点:工程中心417,第一章 绪论,本章主要内容:I.I I.2 I.3 I.4I.5,控制的定义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控制理论的中心问题控制理论的学习内容控制理论的历史发展,控制的本意: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事物进行支配、管束、管制、管理、监督、镇压。,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1.1 控制的定义,例1.钢铁轧制:轧出厚度一致的高精度铁板温度控制,生铁成分控制,厚度控制,张力控制,等等。,例2.程控机
2、床:自动进刀切削,加工出预期的几何形状直线、圆弧等各种差补控制,进给量控制,等等。,控制装置或控制器,被控对象,被控量,进蒸汽,负载,速度变大,早期思想(瓦特的离心调节器),退出演示,进蒸汽,负载,速度变小,瓦特的离心调节器,退出演示,1.2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恒温箱温度控制,人工控温,自动控温,!Some Examples,动态过程1.观测恒温箱内的温度(被控制量),实质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1.人工控制恒温箱,1.2.1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2.与要求的温度(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偏差的大小和方向。,3.根据偏差大小和方向调节调压器,控制加热电阻丝的电流以调节温度回复到要求值。,
3、请同学们给出一个可自动实现的方案?,温度偏差信号经电压、功率放大后,用以驱动执行电动机,并通过传动机构拖动调压器动触头。当温度偏高时,动触头向减小电流的方向运动,反之加大电流,直到温度达到给定值为止,此时,偏差u=0,电机停止转动。,动态过程,2.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原理方块图,实质检测偏差纠正偏差,试想一下,当没有温度反馈的时候,恒温箱会出现什么问题?,俗称“控制器”,产品,工程的看法,学术上的看法,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从恒温箱控制系统功能框图可见:1.给定量位于系统的输入端,称为系统输入量,也称为参考输入量(信号)。,2.被控制量位于系统的输出端,称为系统输出量。,3.输出量(全部或一
4、部分)通过测量装置返回系统的输入端,使之与输入量进行比较,产生偏差(给定信号与返回的输出信号之差)信号。输出量的返回过程称为反馈。返回的全部或部分输出信号称为反馈信号。,综上所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检测输出量(被控制量)的实际值;将输出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输入量)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作用去消除偏差,使得输出量维持期望的输出。,由于存在输出量反馈,上述系统能在存在无法预计扰动的情况下,自动减少系统的输出量与参考输入量(或者任意变化的希望的状态)之间的偏差,故称之为反馈控制。显然:反馈控制建立在偏差基础上,其控制方式是“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1.2.2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根
5、据有无反馈作用,可将工业控制系统等价地划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开环控制,控制器与被控对象间只有顺序作用而无反向联系且控制单方向进行。,数控机床的开环控制系统方块图,优点:简单、稳定、可靠。若组成系统的元件特性和参数值比较稳定,且外界干扰较小,开环控制能够保持一定的精度。,缺点:精度通常较低、无自动纠偏能力。,闭环控制,闭环控制系统特点: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控制过程有直接影响。闭环的作用:应用反馈,减少偏差。,优点:精度较高,对外部扰动和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缺点:注意稳定、振荡、超调等问题,系统性能分析 和设计麻烦。,1.2.3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6
6、校正元件:用以改善系统控制质量的装置。校正元件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控制系统中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和反馈元件等共同起控制作用,统称为控制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扰动总是不可避免的,扰动分为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但在控制系统中,扰动集中表现在控制量与被控量的偏差上,因此,可以将控制系统的扰动等效为对控制对象的干扰。,1.3 控制理论的中心问题,稳定性:系统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及其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稳定的系统当输出量偏离平衡状态时,其输出能随时间的增长收敛并回到初始平衡状态。,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性是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控制系统稳定性由系统结构所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稳定性由控制系统内部
7、储能元件的能量不可能突变所产生的惯性滞后作用所导致。,准确性:控制精度,以稳态误差来衡量。,快速性:输出量和输入量产生偏差时,系统消除这种偏差的快慢程度。快速性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注意:1不同性质的控制系统,对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要求各有侧重。2系统的稳定性、精确性、快速性相互制约,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稳态误差:系统的调整(过渡)过程结束而趋于稳定状态时,系统输出的实际值与给定量之间的差值。,1.4 控制理论基础(I)的学习内容,1.4.1 控制系统的分类1.4.2 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1.4.3 授课内容,1.4.1 控制系统的分类,按输入量的特征分类,连续控制系统:系统中各部分
8、传递的信号为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连续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微分方程描述。,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类,离散(数字)控制系统:系统中某一处或多处的信号为脉冲序列或数字量传递的系统。离散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差分方程描述。,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线性控制系统:由线性元件组成,输入输出问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性质。以线性微分方程来表述(满足线性叠加性)。,非线性控制系统:系统中有非线性元件,输入输出间不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性质。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来表述。,系统,系统,系统,线性叠加性,系统输入输出变量维数,系统,单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输出,多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数学模型中是否显含时间t,时变,定常,是否与历
9、史值有关,静态(稳态)模型是指要描述的系统各量之间的关系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用代数方程来表达。,动态模型是指描述系统各量之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一般用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表示。,是否能用常微分方程描述,集总参数模型中模型的各变量与空间位置无关,而把变量看作在整个系统中是均一的,对于稳态模型,其为代数方程,对于动态模型,则为常微分方程。,分布参数模型中至少有一个变量与空间位置有关,所建立的模型对于稳态模型为空间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对于动态模型为空间、时间自变量的偏微分模型。,1.4.2 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综合:在已知被控对象和合定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寻求控制规律,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绪论 自动控制 绪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