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全.docx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危害因素识别5.1 分类青岛地铁有限空间危害因素主要有缺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及其他危害因素。5.2 缺氧青岛地铁有限空间缺氧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洞、井、沟、坑、池等有限空间内部,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人员进入时,因缺氧易导致人员窒息。青岛地铁建设阶段易积聚二氧化碳的有限空间主要有长期通风不良的检查井、人防洞室、涵洞、暗渠、电力管廊等,运营阶段易积聚二氧化碳的有限空间主要有长期通风不良的消防水箱(池)、热水水箱、冷却塔、锅炉、集水井、水循环处理池、电缆沟等。5.3 有毒有害气体青岛地铁有限空间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是
2、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窒息性毒气,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浓度极高时却无味。硫化氢比空气重,易沉积于洞、井、沟、坑、池等有限空间底部,人员进入时,极易发生中毒事件。青岛地铁建设阶段易积聚硫化氢气体的有限空间主要有穿越富含有毒有害气体地层的隧道及长期通风不良的检查井、人防洞室、涵洞、暗渠、电力管廊等,运营阶段易积聚硫化氢气体的有限空间主要有长期通风不良的集水井、水循环处理池等。4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是最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轻度中毒会出现剧烈头痛、眩晕、恶心
3、、呕吐、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重度中毒可导致昏迷,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一氧化碳可能由有机质分解或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地铁建设阶段,易积聚一氧化碳的有限空间主要有穿越富含有毒有害气体地层的隧道及冬期施工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的密闭空间。5.4 易燃易爆气体青岛地铁有限空间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是甲烷、乙块和一氧化碳。甲烷,俗称瓦斯,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无色、无味、易燃气体。比空气轻,爆炸下限5%o青岛地铁有限空间存在的甲烷可能由天然气泄漏或有机质分解产生,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青岛地铁建设阶段易积聚甲烷气体的有限空间主要是穿越富含易燃易爆气体地层的隧道。乙块
4、,俗称电石气,纯乙焕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气体,工业乙焕因混有杂质有特殊的臭味,主要用来焊接及切割金属。比空气略轻,爆炸下限2.5%o当在有限空间内存储乙块气体的储罐或管道泄漏时,乙焕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一氧化碳,易燃,爆炸下限12.5%o青岛地铁有限空间存在的一氧化碳可能由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或有机质分解产生,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5.5 其他危害因素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高温等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都可能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造成伤害。6作业规定6.1 一般规定6.1.1 作业原则有限空间作业应遵循“先通风
5、、后检测、再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6.1.2 作业审批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或清理作业的,应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风险分析,辨识缺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等危害因素,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编制安全施工方案,实施作业审批,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证二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6.1.3 安全培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6.1.4 人员要求
6、5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前不得饮酒和服用禁用药物(如扑尔敏等嗜睡药物),正确配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现场必须配备作业负责人和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培训合格后上岗。6.1.5 防护用品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包括检测人员)应配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防护用品、应急通讯报警器材、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呼吸防护用品应当为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通风、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当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
7、员应当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当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6.1.6 警示标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设置足够数量的警示标识。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6.1.7 安全监护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应明确联络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进入特别狭小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可靠的保护绳。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情,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6.1.8 通风与检测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保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对氧气、粉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
8、行检测,浓度应符合山东省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等标准规范相关规定。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6.1.9 通道畅通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撤离路线。紧急撤离路线应畅通,不得有障碍物。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监护人员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6.1.10 应急救援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制定应急处置程序,配备通讯器材、通风检测设备、应急照明、安全绳索、防毒面具、呼吸器等防护用品及应急物资。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I,保证作业人员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限 空间 作业 安全管理 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