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MDD)的诊疗规范 诊断 实用总结全.docx
《抑郁症(MDD)的诊疗规范 诊断 实用总结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郁症(MDD)的诊疗规范 诊断 实用总结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抑郁症(MDD)的诊疗规范诊断实用总结:定义:1 .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低落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境障碍。低落心境与处境不相称,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木僵,部分出现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部分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典型过程为发作性病程;20%30%为慢性病程且长期预后更差,恶劣心境是慢性抑郁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中更常见。2:抑郁症(MDD):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类型,表现为单次发作或反复发作,具有较高复发风险,发作期存在显著情感、认知和躯体症状,发作间期症状缓解。我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3.4%o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TO)中抑
2、郁障碍包括: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其他心境障碍、未特定的心境障碍。通常所说的抑郁症包括: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抑郁障碍在躯体疾病患者中很常见,大22%33%的躯体疾病住院患者、15%3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20%的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及9%27%的糖尿病患者患有抑郁障碍。而积极治疗抑郁症状对改善躯体疾病有效。二: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1 *危险因素:遗传因素:40%70%抑郁症者有遗传倾向。病前人格易感性:神经质、消极人格与抑郁症关系密切。心理社会因素:童年经历对抑郁症发生有影响(如亲子分离/幼年丧亲/父母养育风格/儿童期虐待/亲友关系与社会支持系统及生
3、活事件等);应激性生活事件为抑郁症促发因素。2 :病理机制:抑郁障碍者存在多种神经递质水平或相关神经通路的功能异常,比较公认的是单胺假说,即5羟色胺(5HT)能、多巴胺(DA)能和去甲肾上腺素(NE)能系统在抑郁障碍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5-HT、DAsNE系统并不是独立运作,它们之间可通过多种配体-受体间的作用而相互影响。抑郁障碍还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脑电生理异常、脑影像学异常、个体的遗传素质及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目前研究结论尚不明确。三:临床症状与评估筛查:(一)临床症状:主要症状包括:情感、躯体、认知症状等3方面,情感症状为核心症状;还包括其它某些特定症状。1.情感
4、症状(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情绪低落、愉快感缺乏/兴趣减退、疲劳感/活力减退。心境情绪低落:A:情绪压抑、提不起精神、觉得简直如同乌云笼罩、常哭泣,典型抑郁表情是额头紧锁、双眉间呈“川字形。低落情绪每天大部分时间存在且不随环境变化而好转,一天内可呈现节律变化,如晨起最重,傍晚好转。B寸青绪低落基础上出现自我评价降低,觉的自己能力低下,什么事也干不好或干不了,从而产生无用、无助或绝望感,前途暗淡,毫无希望。兴趣减退/愉快感缺乏:无法从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获得乐趣,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对以前非常感兴趣活动也难以提起兴趣,常放弃原来喜欢的活动(如体育活动、业余收藏、社会交往等)。总之对正常
5、工作、生活享受和天伦之乐等都一概提不起兴趣,体会不到快乐,行为退缩。疲劳感/活力减退:患者感到自己整个人已经垮了、散了架子,做什么(包括自理生活)都需别人催促或推一把,初期常有力不从心感觉,但到了后来,虽然想挣扎着做些事情,但总是坚持不下去。此种疲乏感通过休息或睡眠并不能有效地恢复精力。最终患者感觉很痛苦且无助,很多不愿就医,他们确信医师及其他人对自己爰莫能助,如同自己掉进了深山谷底,一切已无法挽回,谁也救不了,感到度日极度孤独,与周围人(包括家人)有疏远感。2:躯体症状:ICD-IO(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躯体症状即传统所认为的生物学症状,饮食:多数抑郁症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进食量少,消化
6、功能差,常伴随体重减轻,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食欲增加。睡眠:大多数有某种形式睡眠障碍,可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典型表现为早上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入睡困难者常伴烦躁、焦虑。少数睡眠过多。性欲低下:抑郁症者中相当常见,对性生活无要求及快感缺乏,此类症状常被忽视或遗漏,但此类症状识别有利于诊断和全面了解病情。部分以其他躯体症状长期在门诊反复就诊:包括头痛、颈痛、腰背痛等躯体任何部位的疼痛,口干、出汗、视物模糊、心慌、胸闷、喉头肿胀、恶心、呕吐、胃部烧灼感、胃肠胀气、消化不良、便秘、尿频、尿急等。3:认知症状:大多存在思维迟缓(言语减少说话缓慢)、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信息加工能力减退(决断
7、力降低犹豫不决)、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等表现,这类认知损害往往是可逆的。严重抑郁者悲观自责、消极厌世、有自杀风险。4:其他临床特征:除主要症状外还可能具有某些特定临床特征:焦虑或激越特征(严重运动性不安的焦虑):很多抑郁症发做时有焦虑、紧张不安等症状。患者忧心忡忡、坐立不安,不断地走动、来回踱步、搓手、无目的动作等。混合特征:抑郁心境背景下出现心境高涨、自我评价过高、思维联想加速、精力充沛、参加高风险活动、睡眠需要减少等表现(但症状的数目、持续时间均不能达到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时需考虑存在混合特征。混合特征是双相障碍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自杀观念.自杀企图与自杀:由于IW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患者
8、很容易产生自卑、自责,并感到绝望,因此抑郁症患者很容易产生自杀观念,常比较顽固,反复出现。部分会产生自杀计划甚至有自杀行为。对于曾经有过自杀观念或自杀未遂者应高度警惕,应反复提醒家属及照料者将预防自杀作为首要任务。与年轻相比,老年期抑郁症自杀观念频发且牢固、自杀计划周密,自杀死亡率高。严重抑郁、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激越、自卑和孤独、躯体疾病终末期、缺乏家庭支持和经济困难等均增加老年人自杀风险。精神病性特征:抑郁障碍有时伴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与抑郁心境协调或不协调。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内容多涉及无能力、患病、死亡、一无所有或应受到惩罚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
9、则与上述主题无关。围产期起病特征:围产期抑郁指整个妊娠期间至产后4周出现达到诊断标准的抑郁障碍,可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一旦产后有伴精神病性的抑郁发作,后续每次分娩的抑郁复发风险为30%50%季节性发作特征:这类患者比正常人对环境的季节性变化更加敏感。该症状发生常与光照的季节性减少有关,冬季型较夏季型多见,常在秋季冬季(10月初至11月底)出现抑郁发作,而在次年春季和夏季(2月中旬至4月中旬)缓解。多数具有不典型特征,如食欲/体重增加和睡眠增多。(二):评估筛查:强调基于评估的诊断、治疗可改变凭经验的传统诊治手段,有效提高识别率、诊疗规范化,完整生物、心理、社会评估应贯穿抑郁障碍诊疗全过程。借
10、助抑郁症自评量表筛检疑似病例: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是常用的筛查抑郁症自评工具。四:诊断标准:ICD-10(国际疾病与分类第10版)中抑郁症的3条核心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疲劳感、活力减退或丧失。7条其他症状:食欲下降睡眠障碍集中注意和注意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1:诊断需符合以下四个标准方可诊断抑郁症:符合抑郁症的症状学标准(同时存在至少2条核心症状和2条其他症状);症状持续2周以上病程;对患者社会功能有一定受损(最低为持续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社交有一定的困难即至少符合轻度抑郁症
11、诊断标准)排除以下疾病:躯体疾病所致抑郁症状群、排除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器质性精神障碍(焦虑障碍)等。2:抑郁症严重程度分级诊断标准:轻度抑郁症:2条核心症状+2条其他症状;持续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社交有一定的困难。中度抑郁症:2条核心症状+3条其他症状;进行工作、社交或家务活动有相当困难。重度抑郁症:不伴精神病性症状:3条核心症状+4条其他症状;几乎不可能继续进行工作、社交或家务活动。伴精神病性症状:3条核心症状+4条其他症状+幻觉、妄想或木僵;几乎不可能继续进行工作、社交或家务活动。五:常见需排除疾病(鉴别诊断):1:躯体疾病所致抑郁障碍:基本特征是突出和持续抑郁情绪,或
12、几乎所有活动兴趣或愉快感减低为主要临床相,且抑郁状态是躯体疾病直接生理效应所致。躯体病因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如脑卒中、帕金森病、脑外伤、库欣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中甲减致抑郁症状常见。故接诊抑郁状态者要充分考虑躯体疾病可能性,并完善必要辅助检查(化验、影像学检查如:脑电图检查排除癫痫或脑炎等/头MRI排除脑结构性病变)。2:精神分裂症:原发症状多为思维障碍或感知觉障碍,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先于抑郁症出现)且为主要临床相。病程多迁延而非间歇性。出现的抑郁症状为继发,且短于原发症状。3: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均存在某种程度的抑郁发作,临床上极易混淆。鉴于疾病治
13、疗原则截然不同,故须鉴别。双相障碍患者多以抑郁发作起病,可能多次抑郁发作后才出现躁狂/轻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是在抑郁发作的基础上,有过1次及以上的躁狂/轻躁狂发作史,其核心疾病特征是不稳定性工抑郁发作的疾病特征是个体的情感、认知、意志行为的全面抑制O有些抑郁发作患者并不能提供明确的躁狂、轻躁狂发作史,但是具有如下特征:青少年起病(25岁前)、不典型抑郁症状(如食欲增加、睡眠增加等)、难治性抑郁(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不能缓解)、产后抑郁、季节性抑郁、抑郁发作频且好转速度快、伴焦虑或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特征、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情感旺盛人格、共病物质滥用或边缘性人格障碍等。在这类抑郁症的诊治
14、中,要高度关注和定期随访评估躁狂发作可能性,及时修正诊断和治疗方案。4: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常共同存在,为不同临床综合征。抑郁障碍以情绪低落为核心,焦虑障碍以害怕、恐惧.担忧.着急为核心常伴有明显躯体焦虑症状。按照等级诊断原则,达到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优先诊断抑郁障碍;若抑郁、焦虑各自达到诊断标准,没有因果关联时也可以共病诊断。五:治疗: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并防止复发;消除功能障碍改善生命质量。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物物理治疗及其它辅助治疗方法、针对精神科患者的专属管理措施。(一)药物治疗:1:单一、足量.足疗程用药:抗抑郁药尽可能单一并强调足量足疗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抑郁症MDD的诊疗规范 诊断 实用总结全 抑郁症 MDD 诊疗 规范 实用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