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PPT课件.ppt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PPT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一门机电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现代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掌握一些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内容,特别是通过OHSAS18001标准的学习,初步了解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作用、体系建立的过程和实施内容,并了解机械工业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内容。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将来从事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和工程技术工作的工科同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同学们能深刻地理解安全生产的理念,掌握有关的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和基础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 安全
2、生产管理的产生及发展,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的产生安全与生产自古以来一直是一对矛盾安全问题是伴随着生产而产生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伴随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的产生及发展,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1.国际安全生产形势,由于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步伐的不断加快,致使各类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加。据估计,现在每年有120万以上的员工死于工伤事故与职业病,截止目前已发生的工伤事故有2亿5千万,职业病有1亿6千万,而与其相关的经济损失估计已达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4%。摘自国际劳工组织2001年安全工作通报,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的产生及发展,2.全国安
3、全生产形势严峻,我国每年各类事故频繁发生 事故死亡率高于国外同等水平 职业病发病率较高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一些员工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国家对我国职业安全现状不满,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国每年各类事故频繁发生,我国每年各类事故频繁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2002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分布(截止到2002年11月),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事故死亡率高于国外同等水平,仅就煤矿为例,我国2000年年产煤10.6亿吨,死亡5798人;美国2000年产煤9.6亿吨,死亡仅48人。,2000年全国各类职业病发生情况,职业病发病率高,
4、2000年全国各类职业病构成分布,安全生产事故与职业危害的影响 直接威胁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 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损害企业的形象,降低市场竞争力 影响国家稳定发展,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1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保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促进生产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2安全生产定义,在辞海中将安全生产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
5、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2安全生产定义,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3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范畴,安全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安全管理是安全科学的二级学科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管理范畴的一个分支,也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弹性原理、人本原理、能级原理、动力原理、激励原理等,第三节
6、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又称劳动保护安全方针。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它为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考题,1提倡安全生产的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安全生产?3什么是安全生产管理?4安全生产方针?,第二章 系统安全,第一节 安全要素和系统安全安全三要素:人、物及人和物的关系不安全的原因:人的原因:劳动者本身素质、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的失误。物的原因:设备设施的本质不安全性、有毒有害物质及易燃易爆等环境的原因,第二节 系统的本质安全与安全的本质化,本质安全:系统固有的品质特性,系统在预定的条件下执行其功能不产生损伤或危害的能力。绝对安全本
7、质化相对安全本质化,第二节 系统的本质安全与安全的本质化,系统安全本质化的主要内容设备安全本质化工艺安全本质化作业环境安全本质化人员安全本质化系统管理安全本质化,第三节 设备的本质安全,设备的本质安全,第三章 危险源的产生及类型,3.1 事故致因理论,二、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三)、现代系统安全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系是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种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M)(2
8、)人的缺点(P)(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4)事故(D)(5)伤害(A),(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如下图所示。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
9、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海因里希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如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事故并不全都造成人的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等。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同样为5个因素,但含义与海因里希的有所不同:,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个
10、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3)直接原因,(4)事故,(5)损失,(1)管理缺陷,管 理 缺 陷 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系统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不可能存在。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致使能够造成事故的其他原因出现。,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合适,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有害气体、噪声、照明、场地(如打滑的地面、障碍物、不可靠支撑物)
11、等有害作业环境因素。,直 接 原 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种原因一直是安全管理中必须重点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不能停留在其上,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缺陷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事 故 这里的事故被看做是人体或物体与超过其承受阈值的能量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的接触。于是,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可以通过对装置、材料、工艺等的改进来防止能量的释放,或者训练工人提高识别和回避危险的能力,佩带个人防护用具等来防止接触。,损 失 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人员伤害包括工伤、职业病、精神创
12、伤等。,集中型 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复合型 既有一般的连锁,也有集中的连锁,相互交互,复合引起事故的发生,如下图所示。,事故,复合型因果关系,a),事故,b),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利用能量做功必须控制能量。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在各种约束和限制下,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发生了异常或意外的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吉布森和哈登指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
13、。,(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1、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1.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3.能量转移理论的意义 一是应以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二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
14、分类方法。,2.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能量转移理论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这就使得按能量转移观点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机械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安全措施有:,(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降低能量释放速度,(5)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6)设置屏障,(7)人与能量时空隔离,(8)设置警告信息,以上措施应综合使用,尽早使用。,(1)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职业 健康 安全管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