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PPT课件.ppt
《《综合课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课程》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综合课程(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讲习 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初教室 陈田,主要内容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二、教师培训中的几个问题三、如何来把握教材,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2、基本理念3、设计思路,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的基本特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2、。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仍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它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它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功能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2、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
3、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
4、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3、设计思路(1)课程位置,儿童的后继学习与发展,小学3-6年级科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幼儿园课程,(2)课程结构框架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
5、地生活(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要求),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1、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课程目标,3、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4、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内容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
6、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愉快、开朗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积极向上 动手、动脑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方法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诚实友爱 遵守社会规范 爱家乡、爱祖国,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分目标四个方面有机统一)2、教师的角色和任务(变传授者为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3、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实际情况;连续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科书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它是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4、教学活动主要形式: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
7、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二)评价建议评价目的: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老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评价特点:过程化;评价多样化;重视质性评价。评价方法: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儿童作品分 析(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样、开放、有形无形)学校中常用的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儿童的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等。儿童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等。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1、教师开发和利用
8、课程资源的途径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2、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 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网络(五)课程管理建议(六)教材编写建议,二、教师校本教研中的几个问题 校本教研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学校中进行”。校本教研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研究最多只会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上。(一)校本教研的定位思考 它不是正式的学术研究,而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学研究;它也不是完全的教学工作或理论学习,而是一种教师的专业社会化和学校有特色发展的途径。首先,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学校和教师在
9、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其次,校本教研作为一种具体研究取向也不仅仅局限于当前所言的行动研究,并不完全是行动研究。再次,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校本教研和专业研究的比较,校本教研的五个缺乏:1、缺乏统一的规划(重发动,疏管理)2、缺乏信息资源 3、缺乏合作机制(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更需要集体合作,而学校缺乏合作的机制予以支持,活动小组经常被各种事务打乱,无法正常定期开展小组教研活动)4、缺乏必要的支持 5、缺乏考核与评价,几点启示:一、现代的孩子 现代的孩子吃精制食物,娇弱胃口让他们厌恶颐养劳动体魄的粗蔬和五谷。现代的孩子在高
10、楼里居住,远离童年游戏,远离儿童天然的集体主义。现代的孩子每天能看到汽车,看到钱;看不到日出与日落,看不到地平线。现代的孩子可以在商店买到各种糖果,但无处可以摘下悬挂在树上的果实。现代的孩子可以得到各种电动玩具,但无处可以捉到一只天牛或金龟子。现代的孩子按图示会精巧地垒起积木,再也不会造出一把木枪或苇笛。现代的孩子注意看大人的脸色,注意不到变幻不定的季节的颜色。现代的孩子跟着大人从一个家庭走到另一个家庭,看不到蚂蚁的家庭、蜜蜂的家庭。现代的孩子的勇敢体现在摔家里的东西,他们没有地方去爬树,没有机会走夜路。现代的孩子从成人世界学到各种道理,无法在自然世界中获得各种启示。,现代的孩子仿佛天天都过年
11、,因而他们已无法尝到真正过年时的甜蜜。现代的孩子缺少意外,缺少恐惧和冒险,他们将来回忆的将是失去色彩的童年。二、让孩子学会做另一半,德育(与智育不同)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问题在于以往的德育往往背离了人自身、背离了人心、背离了人的向善之心,它向人宣讲的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它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要求,它规定人去遵守的是一大堆违反身心发展的规训德育因此而变得面目
12、可憎。鲁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课程 综合 课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9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