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ppt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医学院 冯变玲,评价备选方案的经济性,是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内容。,第一节 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资金的时间价值 不同时间发生的数额相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 方案在各个时间点(简称时点)上实际发生的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流出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出(也叫负现金流量,以负数表示),流入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入(也叫正现金流量,以正数表示)。同一时点上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之代数和,称为净现金流量。0 1 2 3 4 n-1 n,资金等值计算与贴现 把在某个时点发生的资金金额换算成另一个时点的等值金额,这一过程叫资金等值计算。把将
2、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换算成现在时点或相对于该未来时点的任何较早时点的等值金额,这一过程叫折现或贴现。计算公式:P=F/(1+i)n=F/(1+i)-n P现值;F将来值;i 贴现率;n方案的时间周期数 时间单位与贴现率的相同,通常为年,某疾病治疗需3年时间,治疗成本:第一年2000元,第二年2000元,第三年2000元,贴现率为6%。0 1 2 3 治疗成本现值为:2000 2000 2000 2000X(1+6)-1+2000X(1+6)-2+2000X(1+6)-3=5346(元)若成本均发生在每年的年初,则此时的现金流量图为:0 1 2 3 2000 2000 2000治疗成本现值为:2
3、000+2000X(1+6)-1+2000X(1+6)-2=5667(元),基准折现率 是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反映资金时间价值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投资决策者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机会成本 又称机会损失。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某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置于其他用途时所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第二节 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概述,经济评价指标分为三大类 时间型指标、价值型指标、效率型指标。时间型指标是指用来反映项目对所投资金的回收或清偿速度 的指标,如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价值型指标是指用来反映项目净收益绝对量大小的指标,反 映项目的获利能力,如净现值、费用年值等。效率型指标是指用来反映项目所投资金
4、的使用效率的指标,如简单投资收益率、内(外)部收益率、效益成 本比等指标。,主要目的 如何以一定的成本取得较大的收益,进而使有限的药物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获取最大程度的健康状况改善。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两大要素是成本和收益。,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效益成本比(或成本效益比)效果成本比(或成本效果比)效用成本比(或成本效用比)这三种指标的实质都是收益成本比指标,属效率型指标。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又可分为动态评价指标和静态评价指标两大类,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对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均以货币形态予以计量和描述,并对货币化了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的
5、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只有效益不低于成本的方案才是可行方案。,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指标,对项目进行动态经济评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净现值是把不同时点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通过给定的基准折现率折现而得的现值代数和。是按一定的折现率将方案在整个实施期内各年的效益及成本均折现,所得的效益(正现金流量)现值与成本(负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拟实施的全社会性的针对某种疾病的预防方案,有关的成本和收益数据如下表所示。用净现值指标判断该方案的经济性。已知贴现率为5。某疾病预防方案现金流量表 年份 0 1 2 3 4 5 6 成本 10000 5260 5260 5260 310
6、0 3100 3100 效益 0 7785 7785 7785 6940 6940 6940,3 3 NPV=-1000+(77855260)(1+5)-t+(69403100)(1+5)-t t=1 t=1=5907.74(元)NPV 0 该方案是经济的。,互斥方案A、B、C,其有关的成本与效益数据如下表,试比较选优。方案 成本现值 效益现值 A 8.0 11.5 B 12.1 18.0 C 13.4 17.5 解:方案A的净现值为NPV=11.5 8.0=3.5(万元)方案B的净现值为NPV=18.0 12.1=5.9(万元)方案C的净现值为NPV=17.5 13.4=4.1(万元)A、B
7、、C三个方案中,B方案的净现值最大,所以应选择B方案。,净年值(net annual value,NAV),通过资金等值换算将方案的净现值分摊到方案整个实施期内各年(从第一年到第n年)的等额年值。其表达式为:NAV=NPV(AP,i,n)NAV净年值(AP,i,n)资本回收系数判别准则:若NAV0,则方案从经济性角度而言可以接受;若NAV0,则方案从经济性角度而言不可接受。,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 Rate,BC),n n BC=btct t=0 t=0 BC 静态效益成本比 bt 备选方案在第t年的效益 ct 备选方案在第t年的成本 n治疗周期,判定备选方案经济性的判别准则,对单
8、一方案或一组独立型方案而言,若BC1,则表明方案的总收益大于或等于方案的总成本,实施该方案是经济的,也即该方案从经济性角度来看可以接受;反之,则方案不经济。对多个互斥方案比较选优时,按照效益成本比指标排序选优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则必须选用增量分析法。,对于某一疾病的治疗,有互斥方案M、N可供选择,其中方案M的成本现值为500元,效益现值为1100元;方案N的成本现值为1800元,效益现值为2700元。两方案的实施期限相同。由效益成本比公式可知:方案M的效益成本比为 BC=1100500=22 净现值为 NPV=1100-500=600(元)方案N的效益成本比为 BC=27001800=15
9、净现值为 NPV=2700-1800=900(元),方案M的效益成本比大于方案N的效益成本比,但其净现值却小于方案N。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健康状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在资源(成本)不超出合理限度的情况下,应选择净现值较大的方案N。,增量分析法(incremental analysis),也叫差额分析法,是指对被比较方案在成本、收益等方面的差额部分进行分析,进而对方案进行比较、选优的方法。,某地区疟疾防治项目的实施,需要投入资金102519元,预计可由此避免7031人发病。如果7031人发病,则由此而造成的治疗费用(包括药费、医务人员出诊费)、病人误工和(或)陪伴误
10、工费等经济损失共计437502元。试判断此疟防项目的经济性。解:该疟防项目的收益和成本均以货币形态予以计量,其经济性可用效益成本比指标进行评价,即 BC=437502102519=427 BC 1 表明该疟防项目的收益大于成本,实施该项目是经济的。,互斥方案M、N均可治疗某疾病,具体的成本和收益数据如下表。方案 成本 收益 M 1100 2354 N 1600 3054试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与选择。解 方案M、N的成本和收益 BC(M)=23541100=2.14 BC(N)=30541600=1.91,BC(M)=23541100=2.14 B C=700500=1.4 方
11、案N更经济,成本效果分析定义,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中的效果,是指健康效果,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是将备选方案的成本以货币形态计量,收益则以临床效果指标来表示,进而对各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该分析法中的收益直接采用治疗或干预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健康效果或临床结果指标如血压降低的千帕数,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值,有效率等。因方案的收益采用了非货币化的计量方式,降低了方案间的可比性,故成本效果分析法仅限用于效果相同或相当的备选方案的评价与比较,大大缩小了成本效果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成本效益分析
12、的优势与不足,最大优势备选方案之间的可比性强最大不足有些收益无法或不便于货币化及货币化的收益难于被接受成本效果分析的最大优势与不足恰好是成本收益分析的不足与优势。,成本效果分析评价指标,用效果成本比指标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两两方案评价比较时,可能面临的比较结果如下:1成本相同,效果不同;2成本不同,效果相同;3成本较低,效果较好;4成本较低,效果较差;5成本较高,效果较好;6成本较高,效果较差。如果出现第1、2、3、6种情况,则无须做进一步的评价、比较即可判断方案的经济性;如果出现第4、5种情况,则需要进一步比较。,效果成本比指标是效率型指标,指标值为相对值,对多个互斥备选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经济学 评价 方法 指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