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PPT课件.ppt
《《物理因子治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因子治疗》PPT课件.ppt(1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因子治疗,康复医学科 物理治疗师,朱晓龙,与手法治疗的比较、效益?,学习的目的,学习的要求,磁疗法(静磁场、动磁场),电疗法(直流电、低频、中频、高频),此处添加目录标题,此处添加目录标题,2,5,超声波疗法(直接接触法、水下法、超声药物导入),肌电生物反馈,热疗法(石蜡疗法、湿热袋敷法、泥疗法),光疗法(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冷疗法(冷疗法、冷冻法),压力疗法(正负压法、负压法、正压循环),学习模式,按操作规范要求,理论,案例讨论,行业经验交流,总结,具体临床开展情况及新型治疗手段的交流,总结学习交流后的收获,以例子探讨实际应用,物理因子治疗定义,研究应用人工或天然物理因子(如电、光、
2、声、磁、冷热等)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等的专门科学。,作用机制,物理因子对人体引起的特殊生物理化反应、生理效应、治疗效果等,是通过直接作用、神经反射作用和体液作用的途径完成的。,第一节电疗法,应用电流或电磁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通常包括:直流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 中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等。,直流电疗法,一、定义二、物理特性三、理化基础四、生理和治疗作用六、适应证和禁忌证五、操作技术,一、定义直流电疗法(direct current electrotherapy):利用低电压(50-100V)的直流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二、物理特性直流电:
3、电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1、平稳直流电2、脉动直流电-不规则-规则3、断续直流电,三、直流电的理化基础1、离子2、电解3、电泳和电渗4、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5、电离6、两性电解质7、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正负离子分别移动到阴阳两极下,从电极取得或交出电子变为原子或分子析出;或再和溶剂发生作用形成新的产物的过程,称电解。,四、直流电生理与治疗作用镇静、止痛和兴奋作用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改变组织的含水量改善局部营养和代谢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促进骨折的愈合*对静脉血栓的影响*治癌作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中枢:上行直流电通过脊髓,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而下行电流则使兴奋性降
4、低。可以刺激皮肤或粘膜感觉神经末梢和内脏感觉器,通过节段反射途径,使远位内脏组织发生功能变化。运动神经:电流通、断时,可兴奋运动神经,引起肌肉收缩。,促进骨折的愈合正常骨干骺端带负电,骨折后负电的分布发生变化。从皮肤缺口对骨折区通小量阴极直流电,可加速愈合,其机制可能是:-阴极下低氧、高碱、以及血液循环改善、膜通透性增高,物质代谢加强,营养改善等有利于骨折愈合的环境条件有关。,对静脉血栓的影响较大强度的直流电作用下,静脉血栓从阳极一侧松脱,向阴极一侧退缩,血管逐渐开放。,治癌作用直流电电解、电泳、电渗高酸、高碱、脱水、肿胀、低氧和离子分布失衡不利肿瘤生存杀死癌细胞。治疗时用铂电极插入肿瘤中心和
5、周边,515mA,60min,可使以针电极为中心,半径0.71cm的肿瘤坏死。适用于体积小(直径6cm以下)的外周型肺癌、浅表型肝癌、局限性乳癌和皮肤癌等。,直流电治疗技术直流电疗机铅片和导电橡胶电极衬垫治疗部位,直流电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深、浅静脉血栓、骨折延迟愈合、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痛、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术后疤痕粘连、皮肤慢性溃疡等。禁忌证-急性湿疹、出血倾向性疾病、心力衰竭、对直流电过敏者。,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一、定义*二、离子导入的原理*三、离子导入的途径及其分布*四、离子导入的深度和数量*五、离子导入疗法的优缺点*六、操作技术*七、适应证和禁忌证*,一、
6、定义应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法。,二、离子导入的原理原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三、离子导入的途径及其分布入口:毛孔、汗腺管开口分布:1、直接作用于局部2、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3、被血液和淋巴液带到全身4、选择性地停留在有亲和力的器官内,四、离子导入的深度和数量深度:真皮层,最深12cm影响导入数量的因素:1、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2、药物离子的性质3、寄生离子存在的影响4、药物浓度5、皮肤状态,优点:1、保持局部药物高浓度2、药物作用时间显著延长3、具有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作用4、副作用较少,缺点:1、作用表浅2、导入药物量少,不能、精确控制精确控制3、对
7、全身的影响较小、较慢,五、离子导入疗法的优缺点,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末稍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高血压病、支气管哮喘、冠心病、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颈椎病、骨性关节炎、皮肤慢性溃疡、硬皮病、皮肤疤痕等。禁忌证急性湿诊、出血倾向性疾病、心力衰竭、对直流电过敏患者。,低频脉冲电疗法一、定义二、物理特性三、低频电流的特点四、生理和治疗作用五、低频电疗法的类型及特点,一、定义应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二、物理特性频率周期波形波宽波幅脉冲间歇时间,三、低频电流的特点1.低频小电流、作用比较表浅2有一定的电解作用
8、3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4无明显热作用,四、生理和治疗作用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镇痛作用,兴奋神经肌肉组织静息电位极化动作电位:-当膜受到电流刺激时,极化状态受到破坏,发生膜的除极化和反极化动作电位兴奋传导。电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强度变率、刺激电流的频率。,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血管舒缩神经的直接刺激作用通过轴突反射或通过周围神经肌肉活动产生的化学物质肌肉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形成泵的作用,3、镇痛作用神经机制闸门控制学说脊髓背角SG细胞皮层干扰学说皮层掩盖效应脊髓、丘脑、皮层体液机制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内腓肽、脑(强)腓肽,五、低频电疗法
9、的类型及特点1、刺激神经肌肉的低频电疗2、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3、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4、以其它作用为主的低频电疗,刺激神经肌肉的低频电疗1、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体操,NMES)2、功能性电刺激(FES)3、感应电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体操)(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它的应用范围很广,用各种电流来刺激肌肉的方法都属于NMES。,NMES的治疗作用1.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2.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3.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4.减轻肌肉痉
10、挛;5.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6.强壮健康肌肉;7.替代矫形器或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NMES的临床应用废用性肌萎缩增加或维持ROM肌肉再学习和易化治疗痉挛强壮正常肌肉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电刺激,NMES对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治疗作用(1)电刺激能使失神经肌肉收缩,延迟肌萎缩。(2)肌肉收缩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或失水的发生,抑制肌肉纤维化。(3)给予适当的电刺激后,恢复速度加快。,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各种上、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神经失用症,各种原因所致的废用性肌萎缩,肌腱移植术后,关节制动后,大型手术后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禁忌证-戴心脏起搏器者,恶性肿瘤部位,出血倾向等。,功能性电刺激
11、(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是使用低频电流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肌肉,使其收缩,以替代或矫正器官及肢体已经丧失的功能。,功能性电刺激FES的临床应用(适应证)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辅助站立和步行*-控制上肢运动*呼吸功能障碍*肩关节半脱位*排尿功能障碍-尿潴留*-尿失禁*,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1、间动电疗法2、超刺激疗法3、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4、脊髓电刺激疗法(SCS)5、高压低频脉冲电疗法(HVPC),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1、电极植入式微电流刺激疗法2、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3、高压低频脉冲电疗法(
12、HVPC),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TENS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方法。,TENS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镇痛(TENS的主要作用)-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改善周围血液循环促进骨折、伤口愈合,以其它作用为主的低频电疗1、电兴奋疗法2、电睡眠疗法3、脊髓通电疗法,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一、定义*二、中频电流的特点*三、生理和治疗作用*四、治疗剂量的确定*五、中频电疗的种类,一、定义应用频率1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
13、法。,二、中频电流的特点1、无电解作用2、组织电阻低3、电流强度大,作用较深4、对运动神经的综合刺激效应5、对感觉神经的作用6、对横纹肌的作用7、对局部血液循环的影响8、对生物膜通透性的影响9、兼有中频和低频的作用,三、生理和治疗作用1、镇痛作用-即时镇痛作用-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锻炼肌肉4、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中频电流刺激能扩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分离。5、消炎作用,四、治疗剂量的确定感觉阈下:电流表有指示,患者无电感感觉阈:患者刚有电感,即有很弱的麻颤感感觉阈上:有明显的麻颤感运动阈:电流强度刚能引起肌肉收缩运动阈上:电流
14、强度能引起患者明显的肌肉收缩耐受量:电流加大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限度,五、中频电疗法的种类调制中频电疗法*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等幅中频电疗法定义-应用频率为1-5KHz的等幅中频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等幅中频电疗法,也称音频电疗法。,等幅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消炎消肿止痛止痒软化疤痕和松解粘连调节血管机能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促使药物透入人体,等幅中频电疗法的适应证外科疾患-瘢痕肥厚、瘢痕粘连、肠粘连、肌肉韧带关节的劳损、扭伤、关节炎、肩周炎、注射后硬结等神经科疾患-各种神经损伤和神经痛、皮神经炎、偏瘫后遗症。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皮肤病-局限性硬皮病、脂膜炎、皮炎、淋巴管炎、疱疹,正
15、弦调制中频电疗法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使用的是一种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有连调、交调、间调和变调四种调制方,调制方法的选择连调波-在无需较强刺激的情况下和作用于植物神经节时、急性和较重的疼痛选连调波。间调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并适用于各种慢性疼痛。变调波-消肿,促进渗出物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并产生较持久的止痛效果。断调波-适用于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干扰电疗法干扰电疗法是将两种不同频率(4000100Hz)的正弦电流,交叉地输入人体,在电力线交叉部位形成干扰场,在组织深部产生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差频0100Hz),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分静态、动态和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干扰电疗法特点干扰
16、电疗法是采用4000Hz左右的中频电流,所以具有中频电疗法的一般优点:-皮肤的阻抗降低,通过的电流较多,作用部位深;-无电解作用;-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人体能耐受较大的电流强度。电极下起作用的是等幅中频电流,在深部是干扰电流:即0100Hz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同时发挥低频电和中频电的治疗作用;差频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可避免机体产生适应性。,干扰电疗法的治疗作用一般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镇痛、改善血液循环和刺激肌肉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作用较深,交叉处电场强度最大-改善胃肠平滑肌的张力,胃下垂、习惯性便秘,高频电疗法High-Frequency Electrotherapy一、定义*二、物理学特性*三、
17、高频电流的特点*四、生物物理学效应*五、高频电疗的分类*,一、定义应用频率高于100KHz的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二、物理学特性1、电磁场与电磁波 2、高频电的产生*3、导体与电容4、电介质*5、共振吸收,三、高频电流的特点1、热效应和非热效应2、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3、无电解作用4、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四、生物物理学效应1、热效应2、非热效应,五、高频电疗的分类1、按波长、频率分类:-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2、按波形分类:-减幅正弦波共鸣火花-等幅正弦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脉冲正弦波脉冲短波、脉冲超短波,超短波疗法(Ultra
18、shortwave therapy)应用波长为101米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又名超高频电场疗法。超短波波长短,频率高,超短波电流很容易通过电介质,故治疗时电极不直接接触皮肤。,生物物理学特征热效应-人体是一个具有导电体和电介质的复合组织,在超短波作用下,体内同时形成了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非热效应-超高频电振荡波引起细胞内物质共振,引起液体表面张力的改变。-适当频率的电场可使细胞充分伸缩,对细胞和组织产生特殊刺激,引起特殊生物学作用。,适应证超短波广泛应用于一切炎症过程疼痛性疾病血管运动神经和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各期冻伤各种创伤伤口及溃疡,微波疗法(M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 因子 治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