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燃烧基本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基本知识》PPT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燃烧基本知识,2015年最新消防安全培训课件QQ加:297409063QQ群加465321994微信加: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姜俊杰,教 员,一 课程简介,1.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第二节 燃烧类型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第四节 燃烧产物第五节 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第六节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目的学习物质燃烧的本质、类型、过程及产物,学习火灾的分类和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因素。通过系统学习培养识别一般火灾的类型和处置应变能力。了解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2.要求掌握物质燃烧的涵义与本质,理解物质燃烧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涵义;学会区分简单初期火灾的基本
2、类型;能够处置一般初期火灾事故;掌握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三、教学方法与安排,1.教学方法 以课堂和多媒体讲授为主,适时将典型案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时分配,四、其他几点说明,1.保证上课出勤率及请销假制度;2.课堂上坚守“五不准”;3.按时完成作业,多看案例和文献;4.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第一节,一、燃烧的定义二、燃烧的本质三、燃烧的条件,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与条件,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一种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2、燃烧应具备三个特征:(1)化学反应(2)
3、放热(3)发光3、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新物质,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烧不仅在空气(氧)中,一、燃烧的涵义,能发生,有的可燃物在其它的氧化剂中也能 发生。其它氧化剂如:氯、氟、氯酸钾等。4、了解火灾与燃烧的区别:火灾中一定存在燃烧现象,而存在燃烧现象并不一定就一定会形成火灾。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连锁反应(也称链反应),即由游离基在瞬间进行的循环连续反应。1、游离基又称自由基或自由电子,它是一种瞬变的不稳定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原子、分子碎片或其他中间物,游离基的化学活性非常强,在反应中成为活化中心,游离基和反应物在瞬间进行循环连续
4、反应,直至反应物全部反应完为止。,二、燃烧的本质,2,链反应的过程(1)链引发:生成游离基,使链式反应开始(2)链传递:即游离基作用于其他参与反应的分子,在生成产物的同时,产生新的游离基,使链反应自行地一个传一个,不断的进行下去。,(3)链终止:即游离基的消失,链反应 终止。3、燃烧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 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能 燃烧的物质。例如:铜单质被氧化成氧化铜。,三、燃烧的条件,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1)可燃物(2)助燃物(3)引火源,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补充: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可燃物质(可燃气体
5、、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体,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常见几种物质的爆炸极限:氢气(4.1%74.2%)汽油(1.3%6.0%)煤油(0.7%5.0%),2、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相互作用补充: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定会发生。只有同时具备了燃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燃烧才能够发生或持续。,第二节 燃烧类型,燃烧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闪燃 二、着火 三、自燃 四、爆炸,一、闪燃,1、闪燃的含义 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
6、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2、物质的闪点(1)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二、着火,1、着火的含义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着 火。2、物质的燃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以“”表示。,三、自燃,1、自燃的含义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储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2
7、、物质的自燃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四、爆 炸,1、爆炸的涵义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从广义上说,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音的现象。2、爆炸的分类 按爆炸过程的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 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类型。,(1)物理爆炸 物理爆炸是指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由于超压或应力变化使
8、容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份均不改变的现象。,(2)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是由于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 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 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3)核爆炸 核爆炸是指由于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 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3、爆炸极限(1)爆炸浓度极限 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是指可燃的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气体、蒸汽的爆炸极限、通常以体积百分比表示;粉尘通常用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表示。其中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2)爆炸温度极限 爆炸温度极限
9、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汽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由于液体的蒸汽浓度是在一定温度下形成的,所以可燃液体除了有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外,还有一个爆炸温度极限。补充:通常所说的爆炸极限,如果没有标明,就 是指爆炸浓度极限。,第三节 燃烧过程及特点,一、可燃物的燃烧过程 当可燃物与周围相接触的空气达到可燃物的点燃温度时,外层部分就会熔解、蒸发或分解并发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和光。这些释放出来的热量又加热边缘的下一层,使其达到点燃温度,于是燃烧过程就不断地持续。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状态的物质,其燃烧过程是不同的。固体和液体发生燃烧,需要经过分解和蒸发,生成气体,然后由这些气体与氧化剂作用
10、发生燃烧。而气体物质不需要蒸发,可以直接燃烧。,二、可燃物的燃烧特点(一)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固体可燃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下列四种方式:(1)表面燃烧 蒸汽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 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 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现象,称为表 面燃烧,2、阴燃 阴燃是指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阴燃和有焰燃烧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3、分解燃烧 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分解燃烧。,4、蒸发燃烧 熔点较低的可燃
11、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汽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蒸发燃烧。,二 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蒸发燃烧 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汽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2)动力燃烧 动力燃烧是指燃烧性液体的蒸发、低闪点液雾预先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3)沸溢燃烧 含水的重质油品(如重油、原油)发生火灾后、由于液面从火焰接受热量产生热波,热波向液 体深层移动速度大于线性燃烧速度,而热播的 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 因此,热波在向液层深部 移动过程中,使油层温度升上,油品黏度变小,油品中的乳化水滴向下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烧基本知识 燃烧 基本知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