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PPT课件.ppt
《《活性染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染料》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活性染料,第一节 引言,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人们就希望制得能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的染料,从而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洗牢度。直到1954年卜内门公司的拉蒂(Rattee)和斯蒂芬(Stephen)在应用中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可与纤维素上的伯羟基发生共价键合,进而坚牢地染着在纤维上,就此出现了一类能与纤维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共价键的反应性染料,亦被称为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的出现,为染料的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活性染料自1956年问世以来,其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的年产量占全部染料年产量的20%以上。,第一节 引言,活性染料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是因为具有如
2、下特点:染料可与纤维反应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般条件下这种结合键不会离解,所以活性染料在纤维上一经染着,就有很好的染色牢度,尤其是湿处理牢度。此外,染料染着于纤维后,不会像某些还原染料那样发生光脆损。具有优良的湿处理牢度和匀染性能,而且色泽鲜艳,光亮度好,使用方便,色谱齐全,成本低廉。国内已能大量生产,能充分满足印染行业的需要。,第一节 引言,纤维素用活性染料在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染色时为了得到高的染料吸尽率,需要耗用大量食盐或硫酸钠等电解质,这样染色后的废水成为有色含盐污水,盐浓度高。近年来为解决这个问题一般从提高纤维素纤维对染料的吸尽率和反应固着率两方面进行研究。活性染料耐氯漂和日晒牢度一
3、般来说不及还原染料,蒽醌结构的蓝色品种有烟气褪色现象,有的还会和纤维素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共价键断裂,并且在染色过程中染料会发生水解而失去和纤维反应的能力,降低染料的利用率。,第二节 活性染料的发展,20年代开始,汽巴公司开始了有关三聚氯氰染料的研究,这种染料的性能优于所有直接染料,其中特别是Chloratine Fast Blue 8G引入注目。它是将一个含有胺基的蓝色染料与带有三聚氯氰环的黄色染料组成为绿色调的内分子组合,即,该染料具有一个未被取代的氯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反应形成共价结合,可是当时未被认识。,第二节 活性染料的发展,1923年,汽巴公司发现了酸性一氯均三嗪染料染于羊
4、毛上,能获得高的湿牢度,从而在1953年发明了CibalanBrill 型的染料。同时,在1952年,赫斯特公司亦在研究乙烯砜基团的基础上,生产了用于羊毛的活性染料,即Remalan。但是这两类染料,当时并不很成功。1956年卜内门公司终于生产了第一个棉用商品活性染料,称为普施安(Procion),即现在的二氯均三嗪染料。1957年,卜内门公司又开发了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称Procion H。1958年,赫斯特公司又将乙烯砜基活性染料成功地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称之谓雷玛唑(Remazol)染料。,第二节 活性染料的发展,1959年山德士公司和嘉基公司分别正式生产了另一种活性基团的染料,即三氯
5、嘧啶型。1971年又在这一基础上开发出性能更好的二氟一氯嘧啶型活性染料。1966年,汽巴公司研制出一种以a溴代丙烯酰胺(兰纳索)的活性染料,它在羊毛染色上具有较好的性能,这为以后在羊毛上采用高牢度的染料奠定了基础。1972年,卜内门公司又在一氯三嗪型活性染料基础上研制出具有双活性基团的染料,即Procion HE。这类染料在与棉纤维的反应性、固色率等性能方面又有进一步的改进。,第二节 活性染料的发展,1976年,卜内门公司又生产了一类以膦酸基为活性基团的染料,它可以在非碱条件下和纤维素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特别适合于和分散染料同浴染色或同浆印花,商品名为普施安T。1980年,日本住友公司在乙烯砜
6、型Sumifix染料基础上又开发出乙烯砜与一氯均三嗪双活性基团的染料。1984年日本化药公司研制出一种商品名为卡雅赛隆的活性染料,是在均三嗪环的基础上加入类烟酸取代基。它可以在高温和中性条件下和纤维素纤维起共价键反应,因而特别适合用于分散/活性染料高温高压一浴染色法的染涤/棉混纺织物。,第二节 活性染料的发展,活性染料如今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染料之一。为了适应生态友好的印染工艺及设备要求并使之符合Eco-Tex Standard 100 要求,发展的重点是:低用盐量、高溶解度、高固色率的染色型活性染料,主要是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和阳离子活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新型杂环母体结构,以提高染料的鲜艳度。活性染料
7、的商品化加工技术,提高染料的应用性能,丰富染料的商品剂型,扩大染料的应用范围。代替媒介染料的低成本毛用活性染料和适应数码喷墨印花或染色的活性染料。适用多组分混纺面料短流程染色的活性染料,如活性分散染料、活性阳离子染料等。,第三节 活性染料的结构,一.活性染料的结构 活性染料与其它类染料最大的差异在于其分子当中含有能和纤维的某些基团(羟基、氨基)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共价结合的活性基(亦称反应基)。可用下列通式表示活性染料的结构 SDBRe,S,B,D,S 水溶性基团,D 染料母体,B 连接基,Re 活性基,活性基,一.活性染料的结构,活性染料应用在纺织纤维上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高的水溶性。高的储藏稳
8、定性,不易水解。对纤维有较高的反应性和高的固色率。染料纤维间结合键的化学稳定性高,即使用过程中不易断键褪色扩散性好,匀染性、透染性良好。各项染色牢度,如日晒、气候、水洗、摩擦、耐氯漂等牢度均好。未反应的染料及水解染料,染后容易洗去,不沾色。染色的提升性好,即可染得深浓色。,二.活性基团,活性基团的选择首先活性基团必须具备能与纤维进行共价结合的能力,即反应性。反应性的高低不仅决定染料与纤维的反应速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率。活性基团还与染料的稳定性有关,尤其重要的是储存稳定性。反应性太强,活泼性太高,染料容易水解,无法保存。染料与纤维化学结合后,产生的共价键一般是稳定的,但在
9、一定酸、碱条件下会裂解,即断键,并造成色牢度的降低。,二.活性基团,活性基团还决定纤维印染加工的性质和条件,例如反应性高的活性染料的染色可以在较低的固色温度下进行,可以在碱性较弱或碱剂浓度较低的条件下进行固色;而反应性低的活性染料则恰恰相反,要在较高的温度及较高的pH值下进行固色。而在印花工艺中,为了保持印花色浆的反应性,一般采用反应性较低的活性染料。活性基结构与染料的溶解度、直接性及扩散性等也有一定的关系。,活性基团的分类,1.均三嗪活性基在活性染料中占主要地位,主要是二氯均三嗪(Procion MX,国产X型),与一氯均三嗪(Procion H,国产K型)两大类。,二氯均三嗪,X型 一氯均
10、三嗪,K型,反应活泼性高,但容易水解,适合低温染色。,活泼性降低,不易水解,固色率有所提高,适合高温染色与印花。,活性基团的分类,这类活性基的“染料纤维”键的稳定性,主要与均三嗪核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有关。通常核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越低,染料的反应性越高,“染料纤维”键的耐碱水解稳定性越差。因此,均三嗪核上各种取代基均会影响“染料纤维”键的耐酸或耐碱的稳定性。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与纤维结合的共价键的水解稳定性较一氯均三嗪染料差,尤其是耐酸水解稳定性。这是由于均三嗪核上的氯原子水解后所生成的酸对共价键具有自动催化水解作用。,活性基团的分类,解决反应性和稳定性矛盾举例1:在二氯均三嗪中用一个甲氧基来取
11、代氯原子,由于甲氧基是供电子基,提高了核碳原子上的电子云,从而使其反应性有所降低。如Cibacron Pront染料:,一氯甲氧基均三嗪,其反应性介于一氯均三嗪与二氯均三嗪之间,具有较好的印浆稳定性,特别适用于短蒸印花工艺。,活性基团的分类,举例2 在一氯均三嗪的基础上,采用负电性更强的氟来取代氯,这样可使均三嗪核上碳原子电子云密度进一步降低,从而比一氯均三嗪型活性基团更为活泼,如Cibacron F染料。它更适合于中低温染色工艺(4060)。,一氟均三嗪,活性基团的分类,2.嘧啶活性基 整个嘧啶基由于是二嗪结构,核上碳原子的正电性较弱,因而它要比均三嗪结构的反应性为低。例如二氯嘧啶或三氯嘧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性染料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