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ppt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遗 传 学 Genetics,目 录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 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 遗传学研究的领域及分支 遗传学的应用,第一章 绪言Introduction,一、遗传学的定义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体说,是研究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组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遗传 现象、规律、遗传学(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原因、物质基础 变异 指导育种实践,遗传(heredity):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即生物在形态、
2、结构、生理功能、生化反应、行为本能等各方面的世代传递中,所能保持的物种固有的性状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变异(variation):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即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化反应、行为本能等各方面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绝对性)环境(environment):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通、最基本的两个特征,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物的生存、发展都具有必要的环境,并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个体的生长发育,并通过繁殖使物种延续,从而表现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因此,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
3、立统一且离不开环境。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类。可遗传的变异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物种,经人工选择育成品种。即生物的进化过程。另外生物的变异是多方向性的,这就增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遗传、变异和选择,二、研究内容和任务,研究内容1.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所在部位。2.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分析,构成基因和基因组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与其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包括突变与变异性状之间的关系。3.基因在世代之间传递的方式与基本规律。4.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各种内外环境条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任务探究现象,揭示规律,能动地改造生物,造福全人类。,三、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三个
4、阶段从混合遗传到颗粒遗传经典的基因论现代的分子遗传学四个时期 经典与细胞遗传学时期(19001940)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时期(19411960)分子遗传时期(19611985)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期(1986 至今),从混合遗传到颗粒遗传,拉马克(1744-1829):器官的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达尔文(1809-1882):泛生假说魏斯曼(1834-1914):种质连续论,拉马克:器官的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拉马克认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遗传变异遵循“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规律,即认为动物器官的进化与退化取决于用与不用(用进废退理论),以及认为每一世代中由于用或不用而加强或削弱的性状是可以遗传
5、的(获得性遗传)。如人类的盲肠。,达尔文:泛生假说,达尔文在解释生物进化时也对生物的遗传、变异机制进行了假设,并提出了泛生假说:认为各种器官都存在微小的泛生粒,它们能分裂、生殖,并能在体内流动,最后汇集到生殖器官里,形成生殖细胞,当受精卵发育成成体时,各种泛生粒又进入到各器官发生作用,从而表现出遗传现象。如果亲代的泛生粒发生改变,子代则表现变异。达尔文也承认获得性遗传的一些观点。,魏斯曼:种质连续论,新达尔文主义在生物进化方面支持达尔文的选择理论,但在遗传上否定获得性遗传,魏斯曼是其首创者。种质连续论(theory of continuity of germplasm)生物体由种质和体质组成:
6、种质指性细胞和产生性细胞的那些细胞;种质自身永世长存,世代连续相继,体质由种质产生,是保护和帮助种质繁殖的手段;种质细胞系完全独立于体质细胞系,体质细胞发生的变化(获得的性状)不影响种质细胞,故获得性状是不遗传的。,经典的基因论,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约翰生(Johannsen):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gene)。贝特生:性状连锁现象摩尔根:性状连锁理论,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遗传因子假说认为:生物性状受细胞内遗传因子(hereditary factor)控制遗传因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遵循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基本规律这两个遗传基本规律是近现代遗传学最主要的、不可动摇的基础,摩尔根:性状连锁理论,T.H
7、.Morgan 于1910年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提出了连锁遗传定律。,现代分子遗传学,1928年F.Griffith发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1941年G.W.Beadle和E.Tatum提出了“一基因一酶”学说,发展了微生物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1944年O.Avery,C.Macleod和M.McCarty等人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首次直接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1953年J.D.Watson和F.Crick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开创了分子遗传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被喻为遗传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61年F.jacob和J.Monod提出调节基因
8、表达的操纵子模型。,20世纪60年代蛋白质和核酸的人工合成、遗传“中心法则”的确立,三联体密码的确定、调节基因作用原理的发现,传递细菌对抗生素抗性的质粒的发现等,已使遗传学的发展走在了生物科学的前面。20世纪70年代随着限制性内切酶和一系列核酸酶的发现和提纯,使DNA重组得以实现,能进行基因的人工分离和合成,开始建立遗传工程这一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从而使人类在定向改造生物方面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倡导,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参加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及动物基因组计划的相继提出和实施,为遗传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9、1996年绵羊多利的诞生,为动物体细胞克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2000年果蝇、人类、拟南芥基因组工作的完成。2003年SARS病毒的难题。以后?,遗传学发展的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经典与细胞遗传学时期(19001940)1900年 孟德尔定律的再次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授狄夫瑞斯(de Vries)德国土宾根大学的教授科伦斯(Correns,C.E)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的讲师切尔迈克(Tschermak)分别用不同实验材料,同时发现了孟德尔1866年发表 的“植物杂交实验”论文中的结论。1910年 摩尔根(Morgan,T.H)及其 斯特蒂文特(Sturtevant)弟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 科技 师范学院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