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知识》PPT课件.ppt
《《池塘养鱼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塘养鱼知识》PPT课件.ppt(2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池 塘 养 鱼,我国目前饲养食用鱼的方式有池塘养鱼、网箱(包括网围和网拦)养鱼、稻田养鱼、工厂化养鱼、天然水域(湖泊、水库、海湾、河道等)鱼类增殖和养殖等。池塘养鱼是我国饲养食用鱼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在淡水养殖业中,其总产量占全国淡水养鱼总产量的75%以上。,我国池塘养鱼业主要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一般面积数亩至十余亩,大的有几十亩)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由于管理体制较方便,环境较容易控制,生产过程能全面掌握,故可进行高密度精养,获得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结果。它体现着我国养鱼的特色和技术水平。我国的池塘养鱼业素以历史悠久、技术精湛而著称于世。,第一节 食用鱼养殖概述,一
2、、食用鱼养殖的技术经济考核指标 饲养食用鱼不仅要求稳产高产,而且还要求鱼货质量好,出塘规格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并能常年有活鱼供应,更要求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多的鱼产品,从而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因此,单以一个方面的指标(如产量指标)来衡量养鱼成果是不全面的。应从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核算和饲养技术三个方面作全面衡量。当前养饲鱼食用鱼的技术经济考核指标通常有以下几个:,1单位水体产量 表示单位养殖水体提供食用鱼的能力。具体的计算方法按不同的养殖方式有所差异。池塘养鱼(养殖面积采用常年常水位计算,即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的水位计算)、稻田养鱼、湖泊、水库、河道等到水体通常以亩为单位计算上市量和净产量;
3、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鱼则以每m3水体为计算上市量和净产量单位。例如池塘养鱼产量按下述公式计算:,(1)总面积平均上市量(kg/亩)=年总产量-鱼种产量/鱼池总面积。鱼池总面积包括鱼种池、亲鱼池。该公式表示池塘生产食用鱼的能力。(2)食用鱼养殖面积平均净产量(kg/亩)=年总产量-鱼种放养量/食用鱼面积。该公式表示食用鱼池的鱼产力。,2上市规格 指符合当地食用习惯的各种食用鱼类的最小规格。在这种规格以下的鱼类,不应计入上市量。3均衡上市百分比 即食用鱼总上市量 非生长季节上市量/总上市量100%。表示生长季节食用鱼供应水平。,4优质鱼比例 鱼产品中,价格较高,群众喜爱的鱼类所占的比例。该比例越高,
4、越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并能间接地反映产量与产值的高低。5饵料系数 表示鱼类对饵料利用情况,可衡量养鱼的技术水平和饵料的质量。6鱼种自给率 表示鱼种的自给水平,衡量能否高产稳产和降低成本。,7成本和利润 表示需要的投资数量和获得的盈利值,包括单位面积(网箱、工厂化养鱼以单位体积计)的成本、利润和每kg鱼成本和每kg鱼利润。8成本利润率 即:(总产值-总成本)/总成本100%。表示利润和成本的比例。,9单位面积(网箱、工厂化养鱼以单位体积计)纯收入 在总产值中扣除物化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租金、鱼种、饲料、肥料、水电、药物、网工具折旧、维修、运输等费用)后的单位面积净产值。即以货币形式表示单位面
5、积(网箱、工厂化养鱼以单位体积计)鱼产品的经济效益。10劳动生产率 表示每个劳动力(将所有劳动力折算成整劳动力)一年内所生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二、养殖周期,养殖周期(或称养鱼周期)是指饲养殖鱼类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养鱼采用哪一种养殖周期,主要是根据饲养鱼类在各个阶段生长速度的快慢、气候条件、鱼类的生活环境、养殖设施、放养密度、饵料的丰欠与质量、饲养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来决定。即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最经济的获得有价值的食用鱼。在鱼类生长速度较快时,能化费较少的饲料,得到较大数量的鱼产品。而各种鱼类生长速度是不一致的。因此,应根据不同的饲养对象,确定较合适的养殖周期。,我国的淡水养鱼
6、业,养殖周期一般为1年3年。大水面养殖,饲养密度较稀,水体水质良好,养殖周期往往为2年(即第一年从池塘中养成大规格鱼种,第二年在天然水域养成食用鱼)。池塘养鱼由于饲养密度较高,水质较差,生长比天然水域慢。在长江流域的池塘养鱼业大多采用2年或3年的养殖周期,其中:鲢、鳙、鲤、鲫为2年,草鱼、鲂鱼为2年或3年,青鱼一般需3年4年(见表2-3-1);珠江流域年平均气温较高,鱼类的生长期比长江流域长,在池塘中各种鱼类,养殖周期比长江流域短0.5年1年;相反,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这些鱼类的养殖周期则比长江流域长0.5年1年。由表2-3-1可见,与其他动物(畜、禽业)饲养业相比,鱼类的养殖周期均较长。
7、缩短养鱼周期,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养鱼设施的利用率,加速资金周转,减少饲养过程的病害和其它损失,更多更快地提供食用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鱼类的养殖周期为何如此长?究其原因,除了与家畜、家禽相似的品种、病害和饲养工艺等因素外,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温度。从理论上讲,鱼类属变温动物,所摄取的能量不必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其饵料系数低,饲料报酬高。但变温动物最大的弱点恰恰是它们的新陈代谢水平随水温而变化。在非适宜温度(例如低温条件),其新陈代谢水平显著下降。,在低温环境条件,鱼类很少摄食甚至停止摄食,生长缓慢甚至停滞。鱼类在越冬阶段,有机体主要靠消耗体内积贮的营
8、养维持生命,故其体重有所下降,俗称掉膘。在适温范围内,水温提高10,其新陈代谢提高1倍。在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摄食量增大,肠道内消化酶的活力明显增强,其生长迅速。因此,养殖鱼类每年的最适生长时间只有水温较高的几个月。其它时间由于水温较低,不是生长缓慢,便是生长停滞。,二是在高密度精养殖条件下,鱼类的生长还受环境条件的严重制约,特别是受水中的溶解氧、分子态氨、盐度、pH等因子影响。在最适生长温度中,其摄食量大,水质容易转肥,往往在夜间造成缺氧、分子氨增高,轻则抑制鱼类摄食生长,重则危及鱼类生存。因此,鱼类就是在最适生长温度期间也不是每天24小时都生长,由于受水质的制约,一昼夜有若干小时生长受到不
9、同程度的限制。这种现象在夏季精养鱼池等小水体中尤为突出。,在湖泊、水库等大水体则影响较小,故尽管湖泊、水库的饵料条件比池塘差,但其鱼类的生长却往往比池塘快,上市规格大,养殖周期相应缩短。为缩短养鱼周期,鱼类养殖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湖泊、水库、海湾等大水体中发展网箱养鱼。以降低水质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增加投饵量,缩短养鱼周期。2发展工业化养鱼。建立人工小气候,为鱼类的提供生长的最适温度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以缩短养成鱼周期。,3培育或引进优良品种的养殖鱼类、其生长快,养殖周期短。4提早繁殖的苗种,延长其生长期,缩短养殖周期。5提供最佳适口饵料和应用配合饲料,促进鱼类快速生长。6加强病害防治,改革
10、养殖旧工艺,推扩健康养殖新工艺加速鱼类成长,缩短鱼类的养殖周期。,第二节 池塘条件,一、池塘条件 池塘是养殖鱼栖息、生长、繁殖的环境,许多增产措施都是通过池塘水环境作用于鱼类,故池塘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鱼产量的高低。饲养食用鱼的池塘条件包括池塘位置、水源和水质、面积、水深、土质以及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等。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采取措施,改造池塘,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以提高池塘鱼产量。,1池塘位置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供电方便的地方建造鱼池。这样既有利于注、排水,也有利于鱼种、饲料和成鱼的运输和销售。2水源和水质 池塘应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以便于经常加注新水。由于池塘内鱼类饲养密度大,其
11、投饵施肥量大,池水溶氧量往往供不应求,水质易恶化,导致鱼类严重浮头而大批死亡。虽然可用增氧机可防止鱼类浮头,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长此以往不利于鱼类生长。,池塘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湖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于鱼类生长。因此,鱼池最好靠近河边或湖边。井水可以作为养鱼水源,但其水温和溶氧均较低,使用时应将井水流经较长的渠道或设晒水池,并在进水口下设接水板,待水落到接水板上溅起后再流入池塘,以增加水温和溶氧量。工厂和矿山排出的废水,往往含有对鱼类有害的物质,只有经过分析和试养,才能作为养鱼用水。,3面积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面积应较大。面积大,鱼的活动范围广,受风力的作用也较;风力不仅可增加
12、溶氧,而且还可使池塘上下水层混合,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此外水体大水质较稳定,不易突变,因此渔谚有“宽水养大鱼”的说法。但面积过大,投饵不易均匀,水质也不易控制,夏季捕鱼时,一网起捕过多,分拣费时,操作困难,稍一疏忽,容易造成死鱼事故;,面积过大,管理也不方便,并且池大,其受风面也大,容易形成大浪冲坏池埂。因此,尽管30亩左右的大鱼池也能高产,但采用的不多。有些面积较小的鱼池(2亩3亩),也能取得高产,但毕竟水环境不太稳定,且占用的堤埂多,相对缩小了水面积。根据目前食用鱼的饲养管理水平,一般认为池塘面积在10亩左右较合适。,4水深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需要有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养量,提高
13、产量。池水较深,蓄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对鱼类生长有利。因此,渔谚有“一寸水、一寸鱼”的说法。根据无锡河埒乡不同水深的池塘鱼产量比较表明(见表2-3-2)。单位面积草鱼、青鱼、鲢、鳙的放养量和净产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均有大幅度增加。,平均水深较深(1.7m2.5m)的池塘,螺、蚬和水草的投喂量也比面积相似但水较浅(1.2m 1.5m)的池塘,分别多51%和56%。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过深,下层水光照条件差,溶氧低,加以有机物分解又消耗大量氧气,这就容易造成下层水经常缺氧。因此,池水过深,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均有很大影响。实践证明,精养鱼池常年水位应保持在2.0m2.5m。,5士质 饲养鲤科鱼
14、类池塘的土质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差。养1年2年后的鱼池,由于积存的残饵、鱼类粪便和生物尸体与泥沙混合,形成淤泥,代替了原有的土壤。淤泥过多,则其中所含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易造成缺氧。而且缺氧后有机物厌氧发酵还会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影响鱼类生存和生长。通常在鱼种放养时,池底应保持5cm厚的淤泥,这对补充水中营养物质和保持、调节水的肥度有很大的作用。,6池塘形状和周围环境 鱼池以东西长而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最好。这样的池形的优点是池埂遮荫小,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并且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南风,水面容易起波浪。池水在动态中能自然增氧,可减少鱼类浮头。长方形池的长
15、宽比以5:3为最好。这种长方形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有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注水时也易造成池水的流转。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7池底形状 鱼池池底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锅底型”。即池塘四周浅,逐渐向池中央加深,整个池塘形似铁锅底。此类鱼池,干池排水需在池底挖沟,捕鱼、运鱼挖取淤泥十分不便,须加以改造。第二种是“倾斜型”。其池底平坦,并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此类池底干池排水、捕鱼均方便,但清除淤泥仍十分不便。第三种即为“龟背型”(图2-3-1)。,池塘中间高(俗称塘背),向四周倾斜,在与池塘斜坡接壤处最深,形成一条浅槽(俗称池槽),整个池底呈龟背状,并向出
16、水口一侧倾斜。这样年底排水干池时,鱼和水都有集中在最深的集鱼处(俗称车潭),其排水捕鱼十分方便,运鱼距离短。而且塘泥主要淤积在池底最深处的池槽内,多余的淤泥就容易清除,修整池埂可就近取土,其劳动强度较小。此外,这种池形结构在拉网时,只需用竹篙将下纲压在池槽内,使整个下纲绷紧,紧贴池底,鱼类就不易从下纲处逃逸,可大大提高低层鱼的起捕率。,二、池塘改造,良好的池塘条件是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之一。目前我国对高产稳产鱼池的要求是:面积适中,一般养鱼水面以10亩左右为佳。水较深,一般在2.5m左右。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堤埂较高较宽,大水不淹,天旱不漏,旱涝保收。此外池底最好
17、呈“龟背型”或“倾斜型”,池塘饲养管理方便,并有一定的青饲料种植面积。如鱼池达不到上述要求,就应加以改造。改造池塘时应按上述标准要求,采取:小池改大池;浅池改深池;死水改活水;低埂改高埂;狭埂改宽埂。,三、池塘的清整,池塘经一年的养鱼后,底部沉积了大量淤泥(一般每年沉积10cm左右)。故应在干池捕鱼后,将池底周围的淤泥挖起放在堤埂和堤埂的斜坡上,待稍干时应贴在堤埂斜坡上,拍打紧实,然后立即移栽黑麦草或青菜等,作为鱼类的青饲料。,这样既能改善池塘条件,增大蓄水量,又能为青饲料的种植提供优质肥料,也由于草根的固泥护坡作用,减轻了池坡和堤埂的崩坍。整塘后,再用药物清塘(方法与鱼苗培育池的清塘相同)。
18、清整好的池塘,注入新水时应采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内,待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入鱼种。,四、盐碱地鱼池水质特点及其改造,除上述淡水淡土的鱼池外,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沿海河口还有面积广阔的盐碱地。这些土地一般不宜农作物的生长,甚至寸草不生,而经改造后,即可挖塘养鱼。经过若干年的养鱼,这些土地完全或基本淡化后,根据需要还可以改为农田。目前,利用盐碱地发展池塘养鱼,已成为我国改造盐碱地的重要措施。,沿海受海水影响的地区,水中离子以Cl-为最多。在干旱少雨地区,河水含盐量较高,有的可达1000mg/L以上,高的可达7000mg/L。当水中含盐量超过300mg/L500mg/L时,离子间的比例则有
19、较大的变化,水中HCO3-的比例下降,Cl-或SO42-的比例增加。在理论上SO42-本身无毒,但在缺氧、有机物高的情况下,硫酸根可被细菌还原为鱼类有毒的硫化氢。,试验表明,我国几种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在盐度为5以上时生长较差。而且在一定的碱度条件下,pH越高,毒性越大。例如pH为10.14 时,鲢鱼种24h半致死浓度(24TLm)为8.3mg当量/L,而pH为8.3时则为109mg当量/L。,据调查,l964年黄旗海的pH为9.03,碱度为16.49mg当量/L,鲢、草鱼、鳊鱼均生长良好;而在l972年pH为9.2,碱度为30.2mg当量/L时,鲢、鳙鱼开始死亡,产量大幅度下降。因此,碱度高于1
20、0mg当量/升的水域,需加以改造才能养鱼。因为在这种碱度下,如光合作用很强烈,易使pH升到I0,从而引起鲢、鳙鱼大批死亡。,生产上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改造盐碱地鱼池:(1)建池时必须通电、通水、通路,挖池和修建排灌渠道要同步进行 一般主河道宽10cm12m,河道两端设水闸,以控制水位和流向。(2)引淡排碱 池塘的进排水河道必须严格分开。淡水水源口和咸水排水口各设水闸,以控制水位和流向。进水河道一般只进不排,而排水的咸水河道只排不进。,(3)早开塘、打复水 对崇明围垦滩涂的池水测定表明,盐碱地池水的盐度和淡化速率与塘龄呈正相关,而与沿海滩涂的围垦时间无关。围垦时间长,尽管表层土壤中盐碱有所下降,但鱼
21、池开挖后,将下层土翻起,池水的盐度与围垦后立即挖池相同。因此,沿海滩涂围垦后,应尽早开挖鱼池,引入淡水,经常打复水,将雨水和地下水淋洗出的盐碱排出。,(4)施足有机肥料,使“生塘”变为“熟塘”施放有机肥可使新开鱼池池底尽快地沉积一层淤泥,使淤泥中的腐殖质等胶体物质镶嵌在土壤间隙中,既有效地防止了砂壤土的渗漏,又使池水和盐碱土基本隔绝,也发挥了塘泥保肥、供肥和调节肥度的作用。此项工作是改造盐碱水质的关键措施,在挖池、打复水后,立即进行。一般每亩应施基肥750kg1000kg,如有绿肥则更好(但盐蒿、碱蓬等耐碱植物不能作为绿肥)。,(5)改造盐碱水质必须与改造土质同步进行 在改造池塘的同时,池边的
22、池埂和饲料地应种植田菁等降碱排碱绿肥。田菁不仅是制造塘泥、提高水质肥度的优质绿肥,而且可疏松土壤,防止土层板结,破坏盐碱土层的毛细管,这就避免下层盐碱随毛细管上泛,为青饲料的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池边盐碱地种植2年4年田菁后,就能种植其它青饲料。,(6)经常加注淡水,排出下层咸水 盐碱地鱼池水质清瘦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施肥量少,而是盐碱过高。因此必须应经常注入淡水,排出下层咸水。年底干塘时,老塘水应全部排出,切忌将其翻入其他鱼池再用。对于开挖了4年5年的老塘,池底淤泥沉积过厚,影响水深和池塘载鱼量,应在冬季干池后,将塘泥用水力挖塘机将塘泥吸出,沉积在池边饲料地上,既可改善池中水质,增加鱼类的活
23、动空间,又能充分利用塘泥,为青饲料的种植打下良好基础。,(7)高水位压盐 为防止地下水位渗入池内,在日常管理中应保持池内水位高于外河水位。冬季池塘清塘后,如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应立即加进淡水。(水位应比外河高),以保持地下水渗透平衡。否则,靠地下水渗进盛积,其池水的盐度将很高。经测定,崇明盐碱地的5龄塘干池后,因淡水注入量少,致使地下水大量渗入,盐度比干池前增加了77%。,(8)忌用生石灰清塘 盐碱地鱼池的碱度、硬度和pH值均比淡水高得多。例如崇明的盐碱地池塘,池水的(盐度为1.766.37)硬度一般为8.4424.28,碱度为22.737.10,pH值为8.029.90。属高碱度、硬水型水质。
24、其水中并不缺钙,土壤也不呈酸性,因此,池塘清塘药物不应选用强碱性的生石灰。,否则,盐碱地池水的碱度、硬度和pH值会大幅度地增加,pH值高达12以上,碱度增加2.842。因此,盐碱地鱼池的清塘应采用漂白粉一类的药物来代替生石灰。采用上述措施,开挖一年的盐碱地池塘水的盐度可由4下降到盐度22.53,二年后池塘盐度下降到1.52,三年后池塘盐度下降到1.31.5(冬季测定)。,第三节 鱼 种,鱼种既是食用鱼饲养的物质基础,也是获得食用鱼高产的前提条件之一。优良的鱼种在饲养中成长快,成活率高。饲养上对鱼种的要求是:数量充足,规格合适,种类齐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一、鱼种规格,鱼种规格大小是根据食用
25、鱼池放养的要求所确定的。通常仔口鱼种的规格应大,而老口鱼种的规格应偏小,这是高产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鱼的生长性能、各地的气候条件和饲养方法不同,鱼类生长速度也不一样,加以市场要求的食用鱼上市规格不同,因此,各地对鱼种的放养规格也不同。如青鱼市场要求达2.5 kg以上才能上市,其鱼种的放养规格需500g1000g的2龄或3龄鱼种;,又如鲢鱼、鳙鱼市场要求的上市规格为750g1000g,则需放养100g150g的1龄大规格鱼种,为使鲢鱼、鳙鱼做到均衡上市,上半年就有750g以上的成鱼上市,可将1龄、2龄鲢、鳙鱼密养,使其第二年达到特大规格(250g450g)鱼种,供鲢鱼、鳙鱼第三年放养用。广东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池塘养鱼知识 池塘 养鱼 知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