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研究生》PPT课件.ppt
《《概论研究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研究生》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学教研室,神经解剖学教学课件,聂绪发制作,第一章 神经解剖学概论,神经解剖学(neuroanatomy)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神经系统形态与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自Cajal建立神经元学说100多年以来,随着对脑结构深入探索的需要,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地发现与改进,促进了神经解剖学知识向新的领域发展。目前,神经解剖学的研究技术方法已进入到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由于多学科的协同探索“脑的奥秘”,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建立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这门综合性的学科,以致与神经解剖学的范畴很难划分,但形态知识还是神经科学必要的基础知识。神经解剖学
2、是为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以及神经临床各科打基础的一门学科。总之,只有扎实的形态知识并紧密的结合功能、联系临床,神经解剖学才有无限的生命力。,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人类的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由脑、脊髓以及与它们相连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由数以亿万计的相互联系的神经细胞组成,在体内起主导作用。,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区分,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1.调节和控制其它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当体育锻炼时,除了运动系统功能增强外,同时也出现呼吸加深加快,心跳加速、血压增高,全身出汗等一系列的变化
3、。这些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完成的。2.调整机体功能活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如天气寒冷时,通过神经调节使周围小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反之当天气炎热时,则周围血管扩张,通过出汗来散热。,3.人类神经系统的大脑皮质经过长期的进化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意识(高级神经活动)。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功能最主要的方面。,二、神经系统的区分,(一)按位置和功能区分,(二)按分布对象区分,躯体神经: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一、神 经 细 胞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具
4、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些神经元还有内分泌的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一)神经元的构造(包括胞体和突起2部分)1.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神经核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其形态多样有锥体形、圆形、梭形、星形等等;大小不一,如最小的为小脑颗粒细胞为58m,最大的为大脑运动皮质Betz细胞,可达100m以上。,(1)细胞膜:作为细胞的屏障,并具有信息的传递、神经冲动的发生和扩布、物质运输、代谢调控以及细胞外物质识别等多种功能。(2)细胞核:一般只有一个,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位居胞体的中心,由核膜、核仁及染色
5、质等构成。,神经元胞体的超微结构与其它细胞大致相似,具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3部分,核膜:在电镜下,由内、外2层膜组成。核膜上有孔,是核与胞质之间通讯和物质运输的通道。染色质;主要为常染色质,其主要成分为DNA、蛋白质和酶类。核仁:一般为1个,有时有2个或多个,其主要成分为rRNA,还有少量的DNA、蛋白质和酶类。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复制、表达的主要场所,又是将DNA转录成RNA的部位。,(3)细胞质:又称核周质,除含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滑面内质网、溶酶体等)外,还有其特殊结构:如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和脂褐素等。,尼氏体:在光镜下,用碱性染料着色时,除了轴丘和轴突外
6、,胞体和树突内部都含有大小不等的深蓝色的块状或颗粒状物质,称为嗜碱性物质。早年由 Nissl 发现而命名为尼氏体。尼氏体为神经元合成蛋白质最活跃的部位,是结构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中心。神经元受到损伤或轴突断裂时,尼氏体分解或消失,这种现象称尼氏体溶解。当受损神经元恢复时,尼氏体又重新出现。,神经原纤维:包括神经微管、神经细丝和薇丝,三者在电镜下形态清晰可分,化学成分均为长多肽链组成的纤维蛋白,在细胞内构成复杂的和可动网架,称为细胞骨架。细胞借此维持自身的形状。这些长多肽链在神经元老化或神经元退化性紊乱,如老年性痴呆症和帕金森病中会发生变化。,脂褐素:是一种含不消化残余物的溶酶体,随年龄增长而增
7、加。新生儿不含,6岁时出现于神经节细胞,20岁时出现于大脑皮质,老年时占据某些神经元的大部分。由于脂褐素大量出现在老年人的神经细胞内,故又称老年素。,2、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1)树突:一至多个,自胞体发出后,反复分支构成树突野,具有接受刺激和将冲动传入胞体的功能。细胞质内所含的细胞器均出现在树突内,尼氏体存在于整个树突,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见于树突全长,而轴突内则无此结构,是电镜下辨认树突和轴突的主要依据。,树突表面不光滑,可以伸出各种形状的小突起,称为树突棘,或简称小棘。其作用以往认为它是增加树突的表面积以接受更多的轴突终末。近来研究认为小棘为兴奋性突触所在,而无小棘的树突干则为抑制性
8、突触,因此认为小棘对进入神经元的兴奋有可能起积极地调整作用。,(2)轴突:通常只有一条,细而均匀,但可发出侧支,不同类型神经元的轴突粗细和长短不一,直径可从0.220m,长度可达1m以上,其功能是将冲动传出胞体,能将信号从起始部传到末端。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有一个无尼氏体的圆锥形区域,光镜下染色浅淡,称为轴丘。,轴突的细胞膜称轴膜,细胞质称轴质,内含微管、微丝、线粒体等。由于缺乏核糖体而不能合成蛋白质,轴突所需的蛋白质和其它活性物质依赖于轴质的运输(轴浆运输),由胞体获得。如果神经元的胞体受损,轴突就会变性甚至死亡。,3.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是指神经元较长的突起,一般多指轴突而言,且长树突也包括
9、在内(如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它们集聚构成白质,在周围它们集合为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1)神经纤维的构造:由轴突、髓鞘和神经膜细胞共同构成。髓鞘也称神经膜,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在周围由神经膜细胞构成,对轴突有营养和保护作用。髓鞘犹如电线外面的绝缘层,除起到绝缘作用外,也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突起的粗细和髓鞘的厚度与与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成正比,即粗纤维(突起粗,髓鞘厚)传导速度快;细纤维(突起细,髓鞘薄)传导速度慢。,(2)神经纤维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部位分:中枢神经纤维和周围神经纤维 按传导方向分 传入神经纤维(感觉纤维)传出神经纤维(运动纤维)按结构
10、特点分: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按传导速度分:A类神经纤维,髓鞘发达,最粗,传导速度最快 B类神经纤维,有髓鞘,但较薄,传导速度较慢 C类神经纤维,为无髓纤维,最细,传导速度最慢,有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突起以神经膜细胞的胞膜螺旋状盘绕数层而成。,无髓神经纤维:并非无髓鞘,而是一个或多个突起包在一个神经膜细胞内。,(二)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系统中含有上 100亿个神经元,它们 形态不同,功能各异,分类方法很多:1.按突起数目分: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2.按功能分: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数量庞大(99),在中枢内构成复杂的网络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概论研究生 概论 研究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