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概论》PPT课件.ppt
《《标准化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概论》PPT课件.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所涉及的标准: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的制定方法GB/T 1.3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3部分:技术工作程序GB/T 200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GB/T 200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GB/T 200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引用文件的规则GB/T 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编写GB/T 20000.5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方面内容的编写,GB/T 20001.1 标准编写规则
2、第1部分:术语GB/T 20001.2 标准编写规则第2部分:符号GB/T 20001.3 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GB/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第一章 标准化概论,1,2,3,4,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标准化概述第三节 标准化的作用第四节 科技研发、科研成果与技术标准,主要内容,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标准1.标准: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
3、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例1:红灯停,绿灯行;靠右行驶例2:民用电压220V 例3:铁路轨距1435 mm例4:茶叶中铜的含量不得超过0.2mg/kg,例5:纸张的尺寸应是印刷物尺寸的整倍数例6:楼层的高度应是台阶的整倍数2.大标准的概念例如:刑法是刑事处罚的标准。在大标准的概念下,法律法规都属于标准。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不适用死刑。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按执行的层次可分为:法律 法规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许多人认定标准就是法,但是至今没有
4、一份法律文件规定中国法规体系中包括标准,标准与法的关系始终处于模糊状态。标准化的目的:建立最佳秩序标准化是“效率之母”,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石。,1.1标准化是在科学技术、经济贸易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的过程。标准化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项管理技术,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标准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在远古时期发明的文字是标准化工作最杰出的成果之一;秦始皇对度量衡和车辆轮距等的统一规定,开创了中国古代标准化工作的先河;明代出版的天工开物,可谓我国古代生产技术成就和标准化工作经验总结的集大成者。,美国的国家标准化
5、起源于一场火灾。巴尔地摩镇位于华盛顿和费城之间的一个小镇。1904年2月7日,巴尔地摩镇一家小商店的地下室干货仓库不慎起火。几分钟内火势蔓延到整个木楼,并向邻居扩散,火焰连成一片。巴尔地摩镇消防局向华盛顿和费城发出求助电报;28分钟后,满载消防员和消防装备的消防车到达巴尔地摩,然而,消防员发现,华盛顿的消防水龙带接不上巴尔地摩镇的消防栓阀门,消防员无能为力;从费城赶来的消防队同样如此。这场大火烧了30个小时才熄灭,烧毁了全镇的2500多栋房屋。,巴尔地摩镇的这场大火推动了一场解决消防栓阀门和水龙带头兼容的标准化运动。经调查发现:当时在全美使用的水龙头有400多个不同尺寸和品种。新成立的美国国家
6、标准局于1905年颁布了消防水龙头国家标准。从此,对其它产品也开始标准化。,现代意义上的“标准化工作是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1865年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报联盟”;1906年成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47年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而中国作为ISO的发起国之一,早在1931年12月就成立了工业标准化委员会.纵观近代标准化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业化大生产是近代标准化工作的“孵化器”和“推进器”。,首先,只有按统一的规格尺寸等技术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化的优势,才能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标准所谓的生产属性;其次,社会分工和
7、专业化生产促使市场产生了对产品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的需求,这就是标准的所谓贸易属性。随着工业化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兴起,在更大的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就成为经济贸易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广阔的“全球产品”的开发领域,标准一旦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便有可能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获得垄断性利润。一流企业卖专利(品牌)、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卖劳力、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因此,许多厂商在开发全球产品的同时,也开发标准,并力争将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没有标准,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标准促进贸易通商。A4纸的尺寸 210*297 1:21/2,DVD是典型的全球商品,这
8、一产品的核心技术是光头、机芯等部件,其中包括多项专利技术。其他厂商生产 DVD或购买其关键部件装配都要付专利费,使一些不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的DV D生产企业损失很大的经济效益。有鉴于此,索尼、松下 等 9 大DVD 厂家拟联合推出 新 的 D V D 制 式 标准(事实上的 全球 标准),这一轮D V D标准大战拉开了序幕。移动通信产品是最典型的全球产品,其市场之广阔 令所有的生产厂商为之眼红。世界各国 的营运商在不遗余力地开发产品和网络建设.与此同时,都把目光集中到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国际标准上。,1.4我国标准化的发展历程三个阶段,我国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缩影
9、,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88)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是这一阶段标准化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标志性成就。该条例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都要设立机构管理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部(专业)标准应由政府部门确定的标准化核心机构负责起草,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发布,且一经发布就是技术法规,必须严格贯彻执行,而企业产品标准也必须由企业主管部门批准。这一阶段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与管理运行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命令为手段,以行政强制保障
10、标准的实施。,第二阶段(1988-2001),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以及随后颁布的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管理性文件是这一阶段标准化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标志性成就。这一阶段的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将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在标准的制定方面,更多的通过由专家组成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和审议,国家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标准的实施方面,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标准,同时推行产品认证制度,认证合格的准许使用认证标志。这些举措为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国际接轨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
11、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制约,这一阶段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以计划为主导、以政府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等因素使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第三阶段(2001-今后很长一段时光),开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阶段,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WTO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务院于 2001年 10月组建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并成为新世纪我国标准化改革的发端。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才能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扩散作用,推动科技
12、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则是推出新产品、形成新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大力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3.必要性(1).制定与实施标准是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必然要求。制定标准是有法可依,强制实施标准是有法必依例:受刑事处分应开除公职(管理标准)(2).是组织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实现专业化生产的必要条件。,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例:要求汽车的轮圈与轮胎的size的配合,所以需分别制定汽车轮圈与汽车轮胎的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3).是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重要措施例:纸张的幅宽应是标准印刷物尺寸的倍数(技术标准,产品标准)例:
13、某型号的汽车每百公里耗油不超过8升(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4)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例:ISO9000(管理标准)(5)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6)实现管理科学和现代化的基础(7)是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8)是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业健康和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9)有利于促进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使用高新技术,实现技术进步(10)保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市场公开、公正、竞争而有序(11)消除技术壁垒,利于市场准入,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二、标准的
14、分类A.国际标准(区域标准)B.国家标准C.行业标准D.地方标准E.企业标准,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A.国际标准(ISO IEC ITU)B.国家标准(截至2005年底,共颁布20,906项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的编号GB 强制性标准GB/T 推荐性标准,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GB 或 GB/T 表示标准顺序号 表示批准年号例如:GB/T 2828.4 20082828是标准顺序号,于2008年颁布。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截至2005年底有20906项国家标准,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C.行业标准(截至2005年底,共颁布31,348项
15、行业标准)。YD YD/T 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行业标准代码机械JB 汽车QC 船舶CB 商业SB林业LY 轻工QB 水利SL 邮电(电信)YD邮政 YZ,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D.地方标准(截至2005年底,共颁布8,155项地方标准)。DB/DB/T DB44/12342009广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 1234号 2009年颁布DB44/T12342004广东省推荐性地方标准 1234号 2009年颁布,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北京市11 上海市31 广东省44
16、 天津市12广西壮族自治区45 河北省13 山西省14海南省46 内蒙古自治区15 四川省51 辽宁省21 黑龙江省23 吉林省22 湖南省43 云南省53 贵州省52 西藏自治区54,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江苏省32 陕西省61 浙江省33 甘肃省62 安徽省34 青海省63 福建省35 河南省41 江西省36 山东省37 湖北省4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 台湾省7l 宁夏回族自治区64,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制定地方标准的对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a.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b.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事和物。,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E.企业标准Q(
17、截至2005年底,大约共颁布134万项企业标准)。根据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标准代号:Q/-表示企标代号 表示标准顺序号 表示批准年号,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例:Q/IBM 1234-2009IBM公司第1234号企业标准,于2009颁布。,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按标准化的对象分,可分为:标准化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物”、“事”、“人”三方面,由于这些“物”、“事”、“人”的多次重复活动,产生了统一标准的客观需要和要求,从而分别形成了技术标准-标准化的对象为“物”;管理标准-标准化的对象“事”;工作标准-标准化的
18、对象为“人”;,三、标准是一把双刃剑标准制定的不妥(不对)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身份证号码标准严重侵害隐私权;但目前依然不能改变。,1,2,3,4,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标准化概述第三节 标准化的作用第四节 科技研发、科研成果与技术标准,主要内容,第二节 标准化概念,标准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社会管理活动中逐渐摸索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第二节 标准化概念,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标准和标准化已远远超出了原来指导和促进工业化生产的狭隘领域。农业、服务业、食品卫生、环境保护、IT产业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标准和标准化的深刻影响,反映着对标准和标
19、准化的强烈需求。,第二节 标准化概念,一、基本概念(一)标准化依据ISO/IEC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在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化所下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1、标准化是一项活动,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系统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过程的核心要素。2、标准化对象不是孤立的一件事、一个事物,而是共同的、可重复的事物。,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3、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的概念,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标
20、准没有最终成果,标准在深度上的持续深化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张正体现了标准化的动态特征。,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4、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现在随着事物的发展,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共性和个性的相互不断转化的发展规律上。任何已经标准化的事物和概念,都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突破已有的共同规定,成为非标准化。因此,这种事物和概念的标准化非标准化再标准化,共性个性共性的交替进化,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它推动标准化永无止境地发展。,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5、标准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只有当标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以后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在标准化活动中,标准的应用是最重要、最具实践性的一个环节,没有标准的
21、应用,标准化工作就失去根本意义。,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二)标准1、来自ISO的定义(1)ISO的定义依据ISO/IEC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00.1,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三)标准化的对象标准化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物”、“事”、“人”三方面,由于这些“物”、“事”、“人”的多次重复活动,产生了统一标准的客观需要和要求,从而分别形成了技术标准、管
22、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物”制定的技术准则。它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它的对象既可以是“有形”的物(如产品、材料、工具),也可以是无形的“物”(如程序、方法、术语、图形符号)。,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管理标准是对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它的对象是管理技术事项,即“事”。它为合理的组织、利用和发展生产,正确处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相互关系,以及行政和经济管理机构行使其计划、监督、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准则。,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工作标准是对
23、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它的对象是“人”的工作、作业、操作或服务程序和方法。由于工作标准是“人”的行为准则的基本依据,目前主要由企事业单位自行制订,它包括管理、操作和服务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与要求、工作质量考核等方面的标准。,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四)标准化的本质标准化的本质就是统一,统一的含义是使一致,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式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绝对的统一(例如,各种编码、代号、标志、名称、单位等)相对的统一(例如,对质量指标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分级规定、指标上下限、公差范围等),第二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任何统一化都不可能是任意的,统一化必须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化概论 标准化 概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