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工艺》PPT课件.ppt
《《材料成形工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形工艺》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材料成形工艺,宁波工程学院周志斌,2.2 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典型结构,浇注系统的分类,按浇注系统各单元断面积比例分类,按液态金属导入铸件型腔的位置分类,1.按浇注系统各单元断面积比例分类(1)收缩式浇注系统A直A横A内 特点:流速大,冲击,喷溅,剧烈氧化,保持充满状态,熔渣上浮避免进入型腔,所占体积小,减少合金的消耗。应用:不易氧化的铸铁件(2)扩张式浇注系统A直A横A内特点:流速慢,流动平稳,横浇道初期不易填满,浮渣差。应用:大、中型铸件(3)半扩张式浇注系统A直 A横A内,A内 A直特点: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应用:小型、结构简单的铸件,2.按液态金属导入铸件型腔的位置分类顶注式、底注式
2、、中注式、阶梯式、缝隙式、复合式等(1)顶注式浇注系统特点:优点:1.能有效发挥冒口的补缩作用 2.流量大、时间短、能力强。3.造型工艺简单,模具制造方便,消耗小,易清理 缺点:冲击大,飞溅和氧化,氧化夹渣 和气孔缺陷应用:简单的中小铸件,常见的顶注式浇注系统,(2)底注式浇注系统(下注式)特点:优点:1.合金液从下部充满型腔,流动平稳 2.横浇道处于充满状态,利于挡渣 和气体排出。缺点:1.削弱了冒口的补缩作用 2.铸件底部内浇道附件易出现缩松、缩孔、晶粒粗大等缺陷。3.充型能力差 4.造型工艺复杂、消耗大。应用:铝镁合金铸件,复杂的黑色金属铸件。,常见的底注式浇注系统,(3)中注式浇注系统
3、 优缺点介于顶注式和底注式之间。普遍应用于壁厚均匀,高度不大的中小型铸件。采用机器造型生产铸件时,应用较多。,(4)阶梯式浇注系统在铸件不同高度上开设多层内浇道的浇注系统。优点:1.金属液自下而上充型;2.充型平稳;3.型腔内气体排出顺利;4.顺序凝固,冒口补缩;5.充型能力强,避免冷隔和浇不足;6.减轻内浇道附近局部过热现象。缺点:1.造型复杂,有时要求几个分型面;2.正确计算和结构设计。应用:高度大的大中型铸件。,常见的阶梯式浇注系统,2.3液态金属的凝固收缩过程,高温液态金属,冷却,常温固态,收缩,固态合金冷却,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合金收缩,液态合金冷却,措施,冒口,冷铁,铸件
4、的收缩定义:收缩是指合金从浇注、凝固到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收缩率:体积收缩是指单位体积的收缩量(表示由液态到常温的收缩)。线收缩是指单位长度上的收缩量(可以表示固态时的收缩)。,铸件的凝固过程: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其截面一般存在三个区域,即液相区、凝固区、固相区。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液相和固相并存的凝固区的宽窄。铸件的凝固方式就是依据凝固区的宽窄来划分的。,铸件的凝固方式:逐层凝固中间凝固 糊状凝固,缩孔与缩松的形成纯金属、共晶成分和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浇注后在型腔内是由表及里的逐层凝固。在凝固过程中,如得不到合金液的补充,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就会产生缩孔.大
5、而集中的叫缩孔,细小分散的叫缩松。,缩松的形成原因 铸件最后凝固的收缩未能得到补足,或者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呈糊状凝固,凝固区域较宽,液、固两相共存,树枝晶发达,枝晶骨架将合金液分割开的小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消除缩孔和缩松的方法,定向凝固原则,是铸件让远离冒口的地方先凝固,靠近冒口的地方次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实现以厚补薄,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去。,原理,合理布置内浇道及确定浇铸工艺。,方法,合理应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工艺措施。,顺序凝固原则:使铸件按规定方向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的过程。,解决缩孔的方法演示:冒口和冷铁,2.4冒口设计,冒口的作用冒口是铸型内用以存储金属液的空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成形工艺 材料 成形 工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