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与学生 》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学习目标,1.了解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理解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和特点;2.领会教师职业的使命和价值,理解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发展过程与特点;3能运用相关知识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进行分析与评价,据此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设计与规划;4.区分不同的学生观,掌握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了解学生发展的过程及其主要特点;5.联系实际分析学生的生活环境,明确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6.认识师生关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功能,知道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和构建策略、师生互动的结构与方式。,目 录,第一节 教 师第二节 学 生第三节 师生关系,第一节 教 师,一、教师职业的历史和现状
2、(一)古代教师职业 古代教师职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教师作为思想文化和知识成果的传递者,道德行为的权威和表率,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行为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其次,教师还没有从官僚集团中完全分离出来,教师队伍很不专心、不安心、不稳定。第三,对于教师的选择和评价主要是一种政治性、伦理性而非专业性的标准和要求。第四,教师缺乏专业化的培养和训练。,(二)近代教师职业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爆发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化生产要求普及初等教育。为满足普及初等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各国纷纷建立师范学校,专门培养和训练小学教师。自17世纪末起,师范教育和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
3、教师职业开始初步专业化。,(三)现代教师职业 在当代社会,教师职业具有以下基本特点:首先,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还应成为教育方面的专家。其次,教师教育从职前教育延伸到职后培训乃至终身教育和学习,由大学阶段延伸到教师所任职学校的实践反思、专家引领和同行互助。第三,实施严格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四,教师的职业待遇、社会声望和专业权力不断达到提高和改善。,二、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1.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表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知能。指教师从事专业活动应当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是专业条件中的首要条件。(2)专
4、业道德。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应当具备的专业精神、专业理想、专业品格和专业行为规范。,(3)专业训练。长时间的系统专门职业训练和不断进修学习的机会,是教师职业发展成为专业的必要途径。(4)专业发展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在临床的专业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合作、交流、分享,从中获得丰富的实践性知识。,(5)专业自主 教师专业也应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和自由裁量的权利。这既是基于国家和社会对于专业人员因为拥有普遍较高的专业知能和专业道德而给予的一种信任,也是专业人员按照专业水准和要求开展专业活动,从事独立判断、决策和行为的一个基本条
5、件和保障。(6)专业组织 一方面,教师专业组织对政府的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力,以提高教师的政治、经济和专业地位,维护教师职业的权利、利益,促进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与此同时,教师专业组织也发挥监控教师的专业行为以保障客户和社会的利益、维护教师的职业形象和声誉的功能,以此提高教师专业水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与历程教师专业化包括两个相互依存的基本方面:(1)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在教师群体的努力和国家、社会等方面的参与和支持下,使教师职业符合专业标准、获得专业地位,从而由普通职业发展成为专门职业的过程。,(2)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是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涯
6、过程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长期的专业教育和学习,获得专业知识、能力、道德,根据一定的专业权利和责任从事各项专业实践活动,成为专业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三、教师职业的使命和价值(一)教师职业的使命1保护和扶助学生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职责和使命。2传承人类文化知识、引领社会思想价值是教师的重要使命。3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核心使命。,(二)教师职业的价值1教师职业的外在价值(1)经济收入(2)职业权力(3)职业声望,2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伴随着教师工作的付出与奉献,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师从中获得了其它职业难以享有的信任感、尊敬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教师的生命价值在学生的成长中得以延续,在这种创造性劳
7、动中得到释放和提升。,四、教师专业素质1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建立在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高尚的社会公德之上。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方面是为人师表。教师事业心是教师整体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和关键要素,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前提,是教师其它方面素质提高的基础和根本保证,是推动教师具有革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动力。,2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师通过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对教育对象、内容、过程、结果质量等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性认识和信念。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的要求的重要方面。,3专业知识(1)本体性知识(2)文
8、化知识(3)条件性知识(4)实践性知识,4专业能力(1)教育能力(2)教学能力(3)教育监控能力(4)教育研究能力,五、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亦即教师素质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提升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其专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教师的学习研修和实践反思不断实现的。,2.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首先,教师教育由此突破职前教育和院校培养的模式,延伸为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终身化。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的努力和奋争的过程,这一过程。第三,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环节和场所在任职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发挥院校作用的同时,应当以任职学校为本,
9、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应当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努力向实践学习,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第二节 学 生,一、学生观的历史演变和现代特征(一)学生观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孔子、孟子、荀子西方宗教学说洛克、卢梭、赫尔巴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以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运动二战后的新传统教育思想复归。,(二)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1学生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人2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3学生是一个有着独特精神世界的人4学生是一个有着特定责权关系的人,二、学生发展的社会化过程与特征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复杂,
10、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个体社会化从社会化本身的性质与水平来说,可划分为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两个不同又相连的阶段。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主要完成的是个体的次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所形成的一般化自我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某种特殊社会角色或专门化的活动的认同,进而形成某种特定社会角色的自我。,三、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校教育(一)学生的家庭生活与学校教育 学生的家庭生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偏于感性、富有人情味。二是更加放松和自由。三是学生在家庭中的位置往往是比较个体化合特殊化的。,(二)学生的同辈群体与学校教育学生的同辈群体是学生因某些共同和相近的因素(如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动
11、、发展水平等)而较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学校教育应当认真研究和积极尊重学生的同辈群体,一方面要适当认同和吸收青少年亚文化,以此来来改造和重建学校文化,使师生关系民主和开放,吸收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更新;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也需要对青少年亚文化的控制和引导,保持与社会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一致。,(三)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便捷。社会文化生活的广泛性、灵活性、丰富性、煽情性、开放性和多元性更能吸引青少年学生的参与,也更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兴趣和活动方式,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第三节 师生
12、关系,一、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一)什么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而以特定的方式结成的复杂的互动关系。,(二)师生关系的意义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师生关系的生命意义师生关系的文化意义,二、师生关系的内涵与建立(一)师生间的社会关系首先,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进行着社会规范和社会经验的代际传递,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第二,师生之间存在着法律关系。第三,师生都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然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二)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的主导层面。没有教育关系,教育活动就难以发生;教育关系不良或教育关系错位,教育质量和效果会因此而大打折扣。(三)师生间的心理关系
13、师生间的心理关系包括人际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三、师生互动(一)师生互动的要素与构成1师生互动的主体2师生互动的基础和条件3师生互动的过程4师生互动的结果,(二)促进师生互动的策略一方面,要努力转变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其关系,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民主平等的互动主体。另一方面,应促进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深入、有效参与。当下,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已不乏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思考与练习,1教师职业能够称为一门专业吗?我国教师专业化应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解决哪些问题?2根据教师素质结构,你认为现代教师应当具有哪些方面素质?如何改进教师教育,以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3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哪些内涵和特点,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积极的师生互动?5现代学生观与传统学生观点的区别是什么?现代学生观有哪些基本内涵?现实中存在哪些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生观?如何确立符合时代特点的学生观?6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校教育有哪些联系和差异?如何合理吸收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改造和重建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