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水拒油整理》PPT课件.ppt
《《拒水拒油整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拒水拒油整理》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拒水拒油整理,张晓莉,Untreated and Nano-treated,一、应用,拒水拒油服装既能抵御雨水、油迹、寒风的入侵,保护肌体,又能让人体的汗液、汗气及时地排出,从而使人体保持干爽和温暖。拒水拒油服装可以用于劳动保护服装、军服、运动服,例如钻井、修井、物探、测井等接触油水介质频繁的工人的工作服,而且也可以用于制作风、雨衣。应用在装饰、产业领域中的具有拒水拒油功能的餐桌布、汽车防护罩、旅行包、旅行装、帐篷等也备受青睐。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的需求,世界最大服装零售商GAP公司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美国零售巨头Target公司欧洲零售巨头H&M公司世界著名服装制造商贝那通
2、(Benetton)公司每年在我国均有相当数量的拒水、拒油和易去污整理的功能纺织品的生产采购。,二、荷叶效应,荷叶的“自洁性”源于其表面的微细结构.荷叶表面有许多乳头状凸起,凸起部分的高度为5 10m,凸起之间的间隙为1015m,乳头状的表面又被许多直径为1 nm 蜡质晶体所覆盖.,荷叶的表面微观结构,在这些微小的凹凸之间,储存着大量的空气.当水滴落到荷叶上时,由于空气层、乳头状突起和蜡质层的共同托持作用,使得水滴不能渗透,而能自由滚动.,荷叶的自洁原理示意图,荷叶拒水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表面材料必须拒水,水在其表面接触角必须大于90(2)表面必须是粗糙的,而且粗糙程度必须是纳米水平或接近
3、纳米水平。,拒水、拒油和易去污整理的本质是在织物表面施加一层特殊结构的物质,使其高能表面变为低能表面,以此获得具有拒水、拒油、易去污效果的织物,且表面能愈小效果愈好。一般“三防”整理是通过控制表面粗糙度与降低表面能,使与水或油的接触角高于120来达到拒水拒油的效果。,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主要决定于固体和液体的表面能以及液体与固体的界面能。液滴在固体表面上受到下列平衡力的作用,三相交界点的合力为零。,三、拒水拒油整理原理,当一滴液体滴在某一固体表面上时,会出现如下情况:(1)液体有可能完全铺展在固体表面上形成一层水膜,这种情况为液体完全湿润固体。如图1中(a)所示。(2)液体有可能成水滴状。
4、在这种情况下,由固体表面和液体边缘切线形成一个夹角,这个角称为接触角。当0 90时,如图1中(b)所示,液体部分湿润固体;当90 18O,如图1中(c)所示,液体不湿润固体。,当液滴落在织物表面上时,只会出现两种情况:(1)当接触角小于90时,液滴开始呈图1(b)的形状,但在极短的时问后,液滴就会向四周扩散并渗入织物中。(2)当接触角大于90时,液滴呈图1(c)的形状。接触角越大,保持的时间越长。织物倾斜时,液滴会滚落。,根据Young方程式:拒水、拒油的条件是固体的界面张力必须小于液体的表面张力,3.1 润湿方程,从表1中可看出,不同的测定者,数据是有差异的。但从总体上看,没有一种纤维使水在
5、其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所以常用纺织纤维都不具有拒水能力。当然,更不具有拒油的能力。,按黏附功和内聚功的概念,要将液滴从固体表面上撕裂,必须克服其单位面积的黏附功WaWa=S+L-SLWa是液-固相间的附着力,说明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两个新表面,其张力分别为S 和L,撕裂后SL 已不存在。,3.2粘附功和内聚功,确定固体表面能比较难,所以由表面能判断是否润湿也不太容易。然而,接触角和液体的表面张力是较易测定的。而通过物体的表面张力,容易得到液、固接触时的接触角,从而确定是否润湿。Wa=L(1+Cos)越小,Wa就越大,即固体容易被液滴润湿,反之,固体就有不同程度的抗湿性能.,内聚功是将截面为单位
6、面积的液柱分割成两个液柱所需之功,反映了液体自身间的结合程度,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两个新表面。Wc=2 L哈金斯提出铺展系数S S=Wa Wc=S-(L+SL)若S0,液滴将在固体表面铺展(既润湿或渗透);若S0,液滴在固体表面不铺展(即成珠状)。若要水或油滴在固体表面成珠状,则必须使固体界面张力S小于液滴的界面张力L。,3.3临界表面张力,固体的界面张力一般都用外推法间接测定,这种方法测定的固体的界面张力称为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c。表面张力低于固体的c的液体,能在该固体表面随意铺展和润湿,而表面张力高于固体c的液体,则在固体表面形成不连续的液滴,其接触角大于零。,固体临界表面张力c 的物理意义
7、在于,只有表面张力低于c 的液体,才能在该固体表面铺展,而表面张力高于c 的液体,则在固体表面形成不连续的液滴,其接触角大于零。表2是一些常见聚合物的临界表面张力c 表3是一些常见液体的表面张力。,表2 一些常见聚合物的临界表面张力,表3 一些常见液体的表面张力,雨水的表面张力为 53 mNm,一般油类的表面张力为 2030 mNm 织物拒水:表面张力53 mNm 织物拒油:表面张力2030 mNm 一般的纤维或纺织品既不能拒油也不能拒水。,E.G.Shafrin 等提出了“可润湿性组成定律”,强调了表面组织对润湿行为的影响。认为:有机物表面的可润湿性由固体表面的原子或暴露的原子团的性质和堆集
8、状态所 决定,与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性质和排列 无关。,表4 低表面能的原子团及其临界表面张力,其他影响因素,液体如水或油的润湿和渗透,不仅取决于织物中纤维表面的化学性能,还与织物的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织物毛细管间隙的大小以及织物上残留的其他物质有关。,3.4 表面粗糙度对拒水拒油的影响,固体表面粗糙度可用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真实或实际接触面积(A0)与表观或投影接触面积(Ar)之比来表示,即 r A0Ar粗糙度 r 越大,表面越不平。表面粗糙不仅影响接触角滞后,而且影响所测量的接触角的数值 r A0Ar coscos(为实测接触角),粗糙表面的 cos的绝对值总是比光滑表面的大,即r总是大于1;
9、若090,若90,即液滴在光滑表面上的接触角小于 90,则在粗糙表面上的接触角将更小;即液滴在光滑表面上的接触角大于 90,则在粗糙表面上的接触角将更大。也即:一个水不能润湿的光滑表面,如表面粗糙则水更不易润湿;一个水能润湿的光滑表面,如表面粗糙则水更易润湿。,例如:经拒水整理的绒面织物,其拒水效果格外优良。,接触角滞后(滚动角)液滴在固体表面上前进时的接触角A(液体扩张或取代固气界面时的接触角)较后退接触角R(界面缩小或被固气界面取代时的接触角)要大,两者的差值称为接触角滞后。,图 2 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前进角和后退角,在平的、干净的、均匀的、不变形的理想固体表面上,接触角滞后为零。纺织品上
10、大多存在接触角滞后现象。造成接触角滞后的原因主要是表面不平和表面不均匀(即粗糙,包括表面污染)及表面对液滴吸附所致。,cos*=f1cos1+f2cos2,cos*=fs(1+cose)-1,cos*=rcose,式中的*为复合表面的表观接触角,1、2分别为两种介质上的本征接触角,f1、f2分别为这两种介质在表面的面积分数。当其中一种介质为空气时,假设其液/气接触角为180,3.5 防水和拒水整理区别,(1)防水整理原理在织物表面涂有一层不溶于水的薄膜,使处理后的织物不透水。方法一般防水涂层不透水,也不透气适用于工业用品防水透湿涂层不透水,但透气也透湿适用于服用织物,(2)拒水整理,原理在织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拒水拒油整理 拒水拒油 整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