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代谢与调控》PPT课件.ppt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代谢与调控》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新陈代谢: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的总和。新陈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的作用。合成代谢:指在合成代谢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一起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的过程。,1、代谢概论,复杂分子(有机物),分解代谢,合成代谢,简单小分子,ATP,H,物质代谢:物质在体内转化的过程.能量代谢:伴随物质转化而发生的能量形式相互转化.按代谢产物在机体中作用不同分:初级代谢:提供能量、前体、结构物质等生命
2、活动所 必须的代谢物的代谢类型;产物:氨基酸、核苷酸等.次级代谢:在一定生长阶段出现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代谢类型;产物:抗生素、色素、激素、生物碱等,按物质转化方式分:分解代谢:指细胞将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并在 这个过程中产生能量。合成代谢:是指细胞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大分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能量。,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耗能反应,因此,能量代谢是一切生物代谢的核心问题。,能量代谢的中心任务,是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的多种形式的最初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使用的通用能源-ATP。这就是产能代谢。,最初能源,有机物,还原态无机物,日光,化能异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光能营养
3、微生物,通用能源(ATP),生物氧化作用:细胞内代谢物以氧化作用释放(产生)能量的化学反应。氧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能量,分段释放,并以高能键形式贮藏在ATP分子内,供需时使用。,生物氧化的方式:和氧的直接化合:C6H12O6+6O2 6CO2+6H2O,失去电子:Fe2+Fe3+e-,化合物脱氢或氢的传递:CH3-CH2-OH CH3-CHO,NAD,生物氧化的概念,2、微生物的能量代谢,生物氧化就是发生在或细胞内的一切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生物氧化的功能:,产能(ATP)产还原力【H】小分子中间代谢物,生物氧化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底物脱氢(或脱电子)作用(该底物称作电子供体或供氢体)氢
4、(或电子)的传递(需中间传递体,如NAD、FAD等)最后氢受体接受氢(或电子)(最终电子受体或最终氢受体),底物脱氢的途径(1)、EMP途径(2)、HMP(3)、ED(4)、TCA,2.1化能异养微的生物氧化,底物脱氢的途径,葡萄糖的酵解作用(又称:Embden-Meyerhof-Parnas途径,简称:EMP途径),活化,移位,氧化,磷酸化,葡萄糖激活的方式,己糖异构酶,磷酸果糖激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磷酸甘油酸激酶,甘油酸变位酶,烯醇酶,丙酮酸激酶,葡萄糖经转化成6-磷酸葡萄糖酸后,在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裂解成5-磷酸戊糖和CO2。磷酸戊糖进一步代谢有两
5、种结局,磷酸戊糖经转酮转醛酶系催化,又生成磷酸己糖和磷酸丙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丙糖借EMP途径的一些酶,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称为不完全HMP途径。由六个葡萄糖分子参加反应,经一系列反应,最后回收五个葡萄糖分子,消耗了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2 和水),称完全HMP途径。,HMP途径(戊糖磷酸途径)(Hexose Monophophate Pathway),耗能阶段C6 2C3 产能阶段 4 ATP 2ATP2C3 2 丙酮酸 2NADH2C6H12O6+2NAD+2ADP+2Pi 2CH3COCOOH+2NADH2+2H+2ATP+2H2O,HMP途径的总反应,HMP途径的重要意义,
6、为核苷酸和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戊糖-磷酸。产生大量NADPH2,一方面为脂肪酸、固醇等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另方面可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的能量。与EMP途径在果糖-1,6-二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处连接,可以调剂戊糖供需关系。途径中的赤藓糖、景天庚酮糖等可用于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碱基合成、及多糖合成。途径中存在37碳的糖,使具有该途径微生物的所能利用利用的碳源谱更为更为广泛。通过该途径可产生许多种重要的发酵产物。如核苷酸、若干氨基酸、辅酶和乳酸(异型乳酸发酵)等。HMP途径在总的能量代谢中占一定比例,且与细胞代谢活动对其中间产物的需要量相关。,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裂解途径
7、。存在于多种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ED途径可不依赖于EMP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是少数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的一种替代途径,未发现存在于其它生物中。,ED途径,ATP ADP NADP+NADPH2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酸 激酶(与EMP途径连接)氧化酶(与HMP途径连接)EMP途径 3-磷酸-甘油醛 脱水酶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 EMP途径 丙酮酸 醛缩酶 有氧时与TCA环连接 无氧时进行细菌发酵,ED途径的特点,葡萄糖经转化为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后,经脱氧酮糖酸醛缩酶催化,裂解成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再经EM
8、P途径转化成为丙酮酸。结果是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ED途径的特征反应是关键中间代谢物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KDPG)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ED途径的特征酶是KDPG醛缩酶.反应步骤简单,产能效率低.此途径可与EMP途径、HMP途径和TCA循环相连接,可互相协调以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同中间代谢物的需要。好氧时与TCA循环相连,厌氧时进行乙醇发酵.,ED途径的总反应,ATP C6H12O6 ADP KDPGATP 2ATP NADH2 NADPH2 2丙酮酸 6ATP 2乙醇(有氧时经过呼吸链)(无氧时进行细菌乙醇发酵),关键反应:2-酮-3-脱
9、氧-6-磷酸葡萄糖酸的裂解催化的酶:6-磷酸脱水酶,KDPG醛缩酶相关的发酵生产:细菌酒精发酵优点:代谢速率高,产物转化率高,菌体生成少,代谢副产物少,发酵温度较高,不必定期供氧。缺点:pH5,较易染菌;细菌对乙醇耐受力低,由表可见,在微生物细胞中,有的同时存在多条途径来降解葡萄糖,有的只有一种。在某一具体条件下,拥有多条途径的某种微生物究竟经何种途径代谢,对发酵产物影响很大。,TCA循环,丙酮酸在进入三羧酸循环之先要脱羧生成乙酰CoA,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再进入三羧酸循环。循环的结果是乙酰CoA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每氧化1分子的乙酰CoA可产生12分子的ATP,草酰乙酸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 微生物 代谢 调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