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教育》PPT课件.ppt
《《实验室安全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教育》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培养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日前,我系学生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安全责任事故。经查,发现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遇到问题没能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实验中形成的废物没有能够按相关规定处置,乱倒乱放,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差。希望大家能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操作规范,确保我系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基本原则预测可能的危险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危险操作不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危险操作一些事故实例,本讲座主要内容,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安全第一,实验第二!,麻痹大意,不学习安全基本知识,不按实验安全规则操作,是实验工作中最大的敌人。,1.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小心对待所有化
2、学品 1.请戴好手套,安全眼镜和穿好实验服;2.有毒有害化学品不得敞放,取用称量应在通风橱内进行;3.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将玻璃挡板拉下;4.按照正规指南,安全处理危险物品;5.注意防火,实验室不能见明火(酒精灯,打火机,火柴);禁止使用可能产生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带电刷的机械搅拌器,未经7.过防爆改装的电冰箱等等);6.谨慎对待没有做过的反应和没有用过的化学品!7.身体或精神状况不好的时候不要做实验;8.不能一个人做实验,必须有人陪伴!等等,2.预测可能的危险,Hazards in the Chemical Laboratory“Prudent Practices in the Laborat
3、ory”,6,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MSDS)http:/,主动学习,向指导老师咨询、请教!,3.常见危险物品和危险操作,有毒物质溶剂腐蚀性物质易燃致癌爆炸辐射 以及其它很多,很多.风险因素,3.常见危险物品和危险操作,溶剂:对常见的溶剂不要大意烷烃,醚类,醇类和丙酮等溶剂高度易燃,它们和很多氧化剂不能共存。含氯溶剂和碱金属(锂,钠,钾)以及烷基金属试剂剧烈反应,不能用金属钠干燥二氯甲烷!甲醇损害视神经,苯对造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四氯化碳有很强的肝毒性,苯和HMPA都已确认是致癌物。硝基甲烷和其它硝基烷烃与强碱、液溴剧烈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
4、5版中溶剂按毒性分类:,第一类溶剂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第二类溶剂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乙腈(410ppm)、氯苯(360ppm)、氯仿(60ppm)、环己烷(3880ppm)、二氯甲烷(60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1,
5、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2甲氧基乙醇(50ppm)、环丁砜(16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嘧啶(200ppm)、甲苯(890ppm)、甲酰胺(22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正己烷(290ppm)、甲醇(300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二甲苯(2170ppm)。,第三类溶剂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
6、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这类溶剂包括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溶剂,易爆,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氢气、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过氧化物、高
7、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以及多氮化合物(实例)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爆炸品 特性:摩擦、震动、撞击、碰到火源、高温能引起激烈的爆炸。实例: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苦味酸、雷汞等。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装瓶单独存放在安全处。使用时要避免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为避免造成有危险性的爆炸,实验中的用量要尽可能少些。,强氧化剂 特性: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爆炸。实例:过氧化钠、过氧化钡、过硫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氯酸盐等。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跟酸类、易燃物、还原剂分开,存放于阴凉通风处。使用时要注意其中切勿混入木屑、炭粉、金属粉、硫、硫化物、磷、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安全教育 实验室 安全教育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2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