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培训》PPT课件.ppt
《《实践技能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技能培训》PPT课件.ppt(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村医生学历补偿教育 实践技能培训,内容:参照执助实践考试要求进行项目训练,1血压(间接测量法)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3浅表淋巴结、颈部(甲状腺触诊、气管触诊)4外周血管检查 5胸部视诊 6胸(肺)部触诊 7胸(肺)部叩诊 8胸部(肺)听诊9心脏视诊 10心脏触诊,11心脏间接叩诊 12心脏听诊13腹部视诊 14腹部触诊15肝脾触诊 16腹部叩诊17腹部听诊 18深、浅反射19脑膜刺激征 20锥体束病理反射,21吸氧术 22电动吸引器吸痰术23人工呼吸 24胸膜腔穿刺术 25腹腔穿刺术 26腰椎穿刺术27骨髓穿刺术 28手术区消毒29清洁伤口换药 30戴无菌手套31穿、脱隔离衣 32穿、脱
2、手术衣,33插胃管34导尿术35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36脊柱损伤的搬运37胸外心脏按压 38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39三腔二囊管40止血法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41静脉穿刺术 42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技术43清创术44气管插管术,(一)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1)检查血压计(1分);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2)肘部位置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 动脉表面。,(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5)测量过程流畅,
3、读数正确(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 检查者用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
4、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A 浅表淋巴结B 颈部(甲状腺、气管触诊),A(1)颈部淋巴结检查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2)腋窝淋巴结检查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 被检查者取
5、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 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立于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5)触及到淋巴结时要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B(1)甲状腺触诊手法 检查甲状腺时一定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由于甲状腺借筋膜组织与气管相连,故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
6、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腺体有无增大和肿块。,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2)要能表述甲状腺肿大程
7、度,对 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有无结节,压痛感等。(3)检查气管方法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4.外周血管检查,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统称为周围血管体征,是因脉压差增大造成,主要见于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1)脉搏检查者以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平放于被检查者手腕桡动脉处,数其每分钟搏动次数和感知其律。,(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 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
8、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检查方法是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3)射枪音检查,操作正确枪击音:在股动脉搏动处,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嗒嗒声。,胸 部,5.胸部视诊,(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
9、、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注意胸壁皮肤、浅静脉。(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6.胸(肺)部触诊,(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 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
10、轻发“yi”长音。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3)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7.胸(肺)部叩诊,(1)间接叩诊:教材p31 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3)叩肺下界移动度 教材P31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
11、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6-8厘米)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8.胸部(肺)听诊,(1)听诊方法、顺序 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2)能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教材P32,乳 房,(1)视诊 观察对称性、乳房表面情况(皮肤颜色、浅静脉、有无红肿等)及乳头(位置、大小、对称、有无倒置或内陷)。
12、(2)触诊 1.体位 2.方法 3.程序,图 心脏泵血,心 脏,9.心脏视诊,(1)心脏视诊方法 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能指出心尖搏动部位:在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0.5-1厘米。,10.心脏触诊(7分),(1)触诊手法正确(3分);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1分)。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1分)。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1分)。,
13、(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2分);(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2分);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1分)。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摒住呼吸(1分)。,11.心脏间接叩诊(7分),(1)叩诊手法、姿势正确(2分);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2分);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
14、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1分)。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1分)。,(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3分)。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右 界(cm)肋间 左 界(cm)2-3 2-32-3 3.5-4.53-4 5-6 7-9,(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评分办法:方法和结果正确(3分)
15、。方法和结果基本正确(2分)。方法和结果基本正确,画出心浊音界不正确(1分)。,12.心脏听诊(7分),(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3分);二尖瓣区: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隙处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处,12.心脏听诊(7分),(2)听诊顺序正确(2分);从二尖瓣区开始 肺动脉区 主动脉区 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2分)。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教材P35,腹 部,13.腹部视诊(教材P37),(
16、1)腹部的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及分区(4区法、9区法)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指示;能讲出6个体表标志的1分,讲出35个得。能表述4区法、9区法两种划分法的得1分,只会一种分区法得。,(2)视诊方法正确(教材P38);被检查者平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双腿屈曲,嘱被检查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自侧面切线方向观察。再提高视线自上而下视诊全腹,(3)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 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皮疹、色素等,14.腹部触诊(教材P39),(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
17、侧,前臂应在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1分)。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1分)。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1分)。,(2)在下列项目触诊中操作方法正确。腹部异常包块触诊:触及异常包块时应注意: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腹壁紧张度:手温暖,指甲短,站右侧,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感受腹肌紧张程度。压痛及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
18、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15.肝脾触诊(教材P40),(1)肝脏触诊;体位、站于右侧 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呼气深压,吸气迎触。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肝上下径测量:右锁骨中线由上向下叩诊由清音变浊音肝上界。,(2)脾脏触诊(教材P41);体位平卧位、检查者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上腹部,与肋弓
19、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法。临床上,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至脐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能描述以上脾肿大者。,(2)脾脏测量方法(教材P42);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端的距离。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脾明显肿大时应加第二线和第三线测量,16.腹部叩诊(教材P42),(1)叩诊手法、动作、力量、正确;间
20、接叩诊、直接叩诊均可,一般常用简接叩诊。鼓音。(2)肝浊音界上界叩诊方法正确。()沿右锁骨中线,由肺区向下叩至腹部。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3)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教材P43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向两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4)脊肋角叩击痛检查方法正确;教材P44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患者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5)膀胱叩诊方
21、法正确;教材P43 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当膀胱充盈时,自脐向下叩,当鼓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膀胱浊音界,排尿后可转为鼓音。,17.腹部听诊(教材P44),(1)听诊操作方法正确并能指出主要听诊部位;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顺序正确:左至右,下至上。注意在上腹部、脐部、右下腹部及肝脾区听诊。,(2)会听并能表述何谓肠鸣音正常、亢进、消失 能描述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能描述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能描述肠鸣音减弱标准:每分钟偶尔听到一次,或3-5分钟听到一次 能描述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3)能听腹部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动脉
22、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侧。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脐周或上腹部。,神 经,18.深、浅反射(7分),深反射:(1)跟腱(踝反射)(1.5分)被检查者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左手将被检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2)肱二头肌反射(1.5分)被检查者前臂屈曲90度,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被检者肘部肱二头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左拇指指甲,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引出屈肘动作。(3)膝反射(2分)坐位检查时,被检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仰卧位检查时,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度),右手持叩诊锤叩膝盖
23、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可引出小腿伸展。,19.脑膜刺激征(7分),(1)颈强直测试操作正确(3分);被检查者仰卧,颈部放松,检查者左手托被检查者枕部,右手置于前胸上部,以左手力量托起枕部作屈颈动作检查。(2)Kernig征测试操作正确(2分);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抬起被检查者一侧下肢,使髋关节屈成直角后,当膝关节也在近乎直角状态时,检查者左手按住其膝关节,右手将被检查者小腿抬高至伸膝,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度以上,若伸膝受阻,屈肌痉挛或疼痛为阳性。(3)Brudzinski征测试操作正确(2分)。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在右侧,右手按于被检查者胸前,左手托起其枕部,作头部前屈动作时,观
24、察双膝关节是否会有屈曲状。,20.锥体束病理反射(7分),Babinski征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21.手术区消毒(举例:胃手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8分),(1)消毒区域(范围)选择正确(2分);上至胸乳头连线,下至腹股沟、耻骨联合,两侧至腋前线之间范围。(2)持消毒器械方法正确(2分);右手持卵圆钳夹住消毒纱球,浸蘸消毒液。(3)消毒方法正确(4分)。自手术区中心切口线两侧依次向外消毒。,22.清洁伤口换药(在医学模拟人上以脾切除术后为例进行操作)(8分),(1)取、开换药包正确(换药前准备,打开换药包,清点物品);(
25、2)伤口处理正确(1分);(3)复盖消毒纱布及胶布粘贴方向正确,长度适中(2分);(4)整个换药过程操作流畅正确(2分)。,化脓伤口 P50,23.戴无菌手套(8分),(1)开包正确(1分);防止包内侧清洁面的污染。(2)取手套正确(2分);从手套包内取出手套,捏住手套反折处。(3)第一只手套戴法正确(2分);右手对准手套五指插入戴好,并将右手四个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4)第二只手套戴法正确(2分);左手顺势戴好手套,两手分别把反折部翻至手术衣袖口上。(5)戴好手套后双手位置姿势正确(1分)。双手、前臂置手胸前向上,不能接触胸腹部,防止污染。,25.穿、脱手术衣(8分),(1)取衣正确(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践技能培训 实践 技能 培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