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病害防治》PPT课件.ppt
《《大蒜病害防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蒜病害防治》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张晓宾,大蒜的主要病害有紫斑病、叶枯病、锈病、花叶病、细菌性软腐病等 大蒜的主要虫害有葱蝇、种蝇、根螨、蓟马、斑潜蝇等 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耕作制度及栽培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大蒜植株的抗病性也逐年降低,大蒜病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尤其是新病害的不断出现,某些病害甚至呈急剧上升趋势,更加剧了对大蒜的危害。据调查分析,大蒜病害对大蒜的危害一般损失率达2030,严重年份可以达到50以上,甚至更高。,一、大蒜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严重性,1、大蒜疫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在叶片中部或叶尖上生苍白色至浅黄色水浸状斑,边缘浅绿色,病斑扩展快,不久半个叶片萎垂,湿度大时病
2、斑腐烂,其上产生稀疏灰白色霉。花茎染病,亦呈水浸状腐烂,至全株枯死。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称葱疫霉。,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株地下部分或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湿度条件适宜,病害蔓延很快,短时间内可致全田毁灭。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532,相对湿度高于95%并有水滴存在条件下易发病。露地大蒜在多雨季节或棚室大蒜放风不及时或浇水过量,形成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紫皮蒜、苍山蒜等。2、采用小垅或高畦栽培,露地栽培大蒜要注意排涝,防止湿气滞留。3、重病地与非葱
3、蒜类进行2-3年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4、发病初期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5.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可选用69%安克锰锌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2、大蒜叶枯病,症状:主要危害叶或花梗。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成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即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叶枯死。染病花梗易自病部折断,后期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危害严重时不能正常抽薹。病原:此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侵染所致.
4、,图1,大蒜叶枯病椭圆形灰褐色病斑,图3大蒜叶枯病病叶,图2 大蒜叶枯病,黑色霉状物,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萌发率为16.4%41.3%,无论有无伤口病菌均可侵染大蒜,一般6月下旬始发,7月进入发病高峰期,影响病情的天气因素主要是7月份大蒜孕薹和抽穗期雨量和降雨三次以上,月均温2428,该病大流行。,防治方法:1.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2.实行轮作、秋灌、深翻;3.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WP1500倍液,50%多霉灵(多菌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连续防治23次。,3、大蒜紫斑病,
5、症状:大田生长期间危害叶和苔,贮藏期间危害鳞茎。苗期就可开始发病,但生长后期危害较重。田间发病都从叶尖或花梗中部开始,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斑多具同心轮纹,易从病部折断。贮藏期间的鳞茎颈部变为深黄色或红褐色软腐状。病原:为葱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图 示大蒜紫斑病病斑,发病规律:北方寒冷地区则以菌丝体在寄主植株体内或随病残体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病菌经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14天。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需要高湿度,孢子萌发和侵
6、入需有水滴存在。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027,相对湿度9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紫斑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46月;秋季910月。大蒜紫斑病感病生育期在生长后期。,防治方法:1、与非葱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较抗病的品种,如紫皮洋葱较抗病,白皮品种较感病3、加强培育管理:清沟排水,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多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治虫,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间集中销毁。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64%杀毒矾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
7、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4、大蒜花叶病,症状:发病初期,沿叶脉出现断续黄条点,后连接成黄绿相间长条纹,植株矮化,且个别植株心叶被邻近叶片包住,呈卷曲状畸形,长期不能完全伸展,致使叶片扭曲畸形。植株感病后鳞茎变小,蒜瓣及须根减少,严重时蒜瓣僵硬,贮藏期尤为明显。患病大蒜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造成种性退化。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扭曲畸形、植株矮缩、蒜瓣少而僵硬,直接影响产量。病原:此病由大蒜花叶病毒及大蒜潜隐病毒引起。,图2 大蒜花叶病,黄绿相间的长条纹,图1 大蒜花叶病,心叶被邻近叶包住,图3 大蒜花叶病,断续的黄条点,图4 大蒜花叶病病叶,发病
8、规律:大蒜花叶病适宜高温、干旱环境,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2030,相对湿度70%左右。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病毒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秋季911月、春季46月。大蒜病毒病的感病生育期在苗期至成株期。,防治方法:1、严格选种:尽可能建立原种基地;采用轻病区大蒜的鳞茎(蒜瓣)做种,减少鳞茎带毒率。2、治蚜防病:药剂可选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此外还可挂银灰色薄膜条避蚜或采用防虫网覆盖栽培。3、加强管理:加强大蒜的水肥管理,避免早衰,提高植株抗病力。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 0
9、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康润1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5、锈病,症状:主要危害叶和假茎。发病初期为梭形的褪绿斑,后在表皮下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粉末(病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病斑四周具淡黄色晕环,后病斑连片致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生长后期,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产生表皮不破裂的黑色冬孢子堆。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疱斑密布,直接影响蒜叶产量与品质,间接影响蒜头的产量。病原:此病由真菌担子菌亚门葱柄锈菌 引起。,图1 大蒜锈病,梭形褪绿斑,图2大蒜锈病,橙黄色夏孢子堆,发病规
10、律:病菌喜较低温度、潮湿的环境,发病 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温度1023,相对湿度9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锈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节35月;秋季1011月。大蒜病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肥料不足、生长不良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或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防治方法:1、科学施肥: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避免偏施氮肥。2、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40%福星乳油5 0006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蒜病害防治 大蒜 病害 防治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