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保课稿》PPT课件.ppt
《《国际环保课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环保课稿》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国际环境保护,2023年7月30日,1,一、国际环境问题和国际环境保护二、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三、中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四、我国参加的主要国际环境保护条约、文件,2023年7月30日,2,一、国际环境问题和国际环境保护,1 国际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或地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2023年7月30日,3,2 当前的主要国际环境问题,1、气候变化2、臭氧层破坏(耗损)(辐射)3、酸雨污染(燃煤)4、生物多样性锐减 5、淡水短缺6、森林破坏 7、荒漠化8、海洋污染和破坏9、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202
2、3年7月30日,4,2.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指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并非指气候的自然变异。过去100年地球表面温度已上升0.30.6oC,过去30年中,大气中因消耗矿物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0%以上。目前,每年有50亿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并以10%-12%的速度增加。其对农业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造成海平面上升,会使许多临海城市及许多国家富饶的三角洲地区和沿海平原被海水侵蚀、淹没;会使生物带、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造成物种变异、减少或消失等。,2023年7月30日,5,臭氧层集中了地球上的90%的臭氧气体,吸取太阳辐射的99%以上的紫外线
3、。由于人为向大气大量排放臭氧层耗损物质,从而导致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科学研究证实,大气中臭氧每减少1%,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对生物有伤害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4%,还会诱发白内障、呼吸道疾病,损害人的免疫系统。,2.2、臭氧层破坏(耗损)(辐射),2023年7月30日,6,2.3、酸雨污染,酸雨主要是由于矿物燃料消耗过程中产生的硫、氮的氧化物排入大气所形成。,2023年7月30日,7,2.4、生物多样性锐减,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0余种,鸟类近600种,爬行动物200余种,鱼类240余种,有1/5物种濒临灭绝危险。,2023年7月30日,8,2.5、淡水短缺,本世
4、纪初以来,全球淡水消耗增加了6倍。目前,全球有10亿人缺水,28亿人缺少洁净的饮用水。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受到损害。,2023年7月30日,9,2.6、森林破坏,从1950年1975年,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26亿公顷,80年代后仍以每年11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2023年7月30日,10,2.7、荒漠化,世界上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变为沙漠、半沙漠或退化,10亿公顷土地受到风、水侵蚀,有100多个国家、9亿人口和全世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荒漠化给全世界每年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23年7月30日,11,2.8、海洋污染和破坏,在全球范围内,70%的海洋渔业资源已经或正
5、在枯竭。,2023年7月30日,12,2.9、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目前,发达国家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越境转移危险废物,造成严惩的污染扩散。,2023年7月30日,13,3、20世纪以来国际环境保护掀起过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主要发生在60至70年代的工业化国家,以“一个地球”为口号,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其顶峰标志。第二次高潮:发生在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其顶峰标志是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三次高潮-约翰内斯堡世界首脑会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2002年8月26日-9月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与会国
6、家192个。,2023年7月30日,14,1、国际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国际间环境保护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这些行为规范主要来源于国际公约、双边或多边协定,以及有关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的宣言、决议、行动纲领等。,二、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023年7月30日,15,2、国际环境法的主体,(一)国家(二)政府间国际组织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3.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 4.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5.联合国人类居住委员会和人类居住中心 6.国际海事组织(三)环境保护的国际民间组织 1.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2.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3.国际自然保护同盟,2023年7
7、月30日,16,主要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是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过程中的法律关系具有约束力交叉性较强,国际环境保护法的遵守和履行(也称履约),是由各参加国在规定的范围和方式内采取的措施来保证的。如果侵害了他国或组织的环境权益,违背各国相互达成的环境保护义务,就违反了国际环境保护法,特别严重者则被视为国际犯罪。对违反国际环境保护法的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主要是赔偿损失、恢复被侵害的环境权益等。,2023年7月30日,17,3、国际环境保护法的特点,4、国际环境法发展历程19世纪中叶到1945年1945年至1972年1972年至1992年1992年以后,2023年7月30日,18,19
8、45年以前的国际环境法国际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一些共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并缔结了一些双边和多边协定,以渔业协定为主。1867年的英法渔业公约1882年的北海过量捕鱼公约1902年的关于保护和利用多瑙河渔业资源公约1900年的保护生活于非洲自然中的有益于人类的各类野生动物的公约1940年的西半球自然和野生生物保护公约等。,2023年7月30日,19,两个重要案件,美国和英国太平洋海豹仲裁案美国主张其有权在3海里领海线以外采取行动保护经常光顾美国岛屿的海豹。英国则以传统的“公海自由”原则反对美国的主张。由美、英各两人,法国、意大利和瑞典各一人组成的仲裁庭依据传统的“公海自由”原则作出裁决,认为美
9、国对于那些虽经常光顾其岛屿但处于其领海以外的海豹不享有保护权和财产权,不得以此为借口将其自然资源管辖权扩大到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区。仲裁决定同时规定了一些保护处于3海里领海线以外的公海海豹的措施。如禁猎季节和对捕猎方法和捕猎工具的规定。,2023年7月30日,20,美国和加拿大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位于加拿大的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家冶炼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烟雾对美国华盛顿州造成财产损害。1935年,美加两国将此纠纷交由一个比利时人任主席和美、加各一人任仲裁员的仲裁庭裁决。仲裁庭分两次裁决。在1938年的第一次裁决中,仲裁庭判定冶炼厂的烟雾对华盛顿州造成了损害并裁决加拿大对美国赔偿7.8万美元。在194
10、1年的第二次裁决中,仲裁庭作出了一项有名的声明:“根据国际法以及美国法律原则,任何国家也没有权利这样地利用或允许利用它的领土,以致其烟雾在他国领土或对他国领土上的财产和生命造成损害。”此案是国际法史上第一起跨国界环境赔偿案例。它宣布一国应对其危害他国环境的行为承担国家责任的原则为许多的国际法文件采用。,2023年7月30日,21,1945年1972年间的国际环境法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在全球环境事务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关注领域是保护自然资源、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人类共有资源等。1947年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将保护人民和动植物安全以及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内容规定下来。1963年的禁止在大气层
11、、外空和水底进行核武器试验的条约1954年的国际防止油污公约1971年的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1959年的南极条约1972年的海上倾倒公约等。,2023年7月30日,22,托列峡谷号污染案,托列峡谷号是一艘利比亚的商船,其船主和租赁者均为美国人。1967年3月18日,该船于英国东南岸领海外搁浅。由于原油外溢而对英国和法国的沿岸海域造成了严重污染,加上海上风暴猛烈,求援很难进行,结果船被海水打成三截。于是英国政府决定把海面的油层烧掉,将船炸毁。通知船主后,英国战斗机就炸掉了该船。船主和利比亚政府对此行动均未提出异议。1967年3月30日,船上的原油全部毁掉。利比亚调查委员会对事故进行了
12、调查并确认是由于船长的疏忽而造成。1968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认为英国的行为符合“情势必需”原则。事后在英、法两国的要求下,船主和租赁人分别向两国各赔偿了150万英镑。该事故导致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和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2023年7月30日,23,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环境与发展会议之间的国际环境法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在这20年间,国际环境法有巨大的发展。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环境峰会。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对后来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有重大影响。197
13、2年,联合国内设了一个新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门致力于国际环境事务。,2023年7月30日,24,20年间国际环境法发展的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调整范围扩大。三是条约的实施机制更加进步和完善。重要的国际环境法文件1972年的伦敦倾废公约1973年的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1973年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5年的保护臭氧层公约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1989年的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巴塞尔公约,2023年7月30日,25,重要案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诉法国核试验案1966年到1972年,法国曾多次在南太平洋法国领土波利尼亚的上空进行大气层核试验。在核试验期间,法国曾以宣布某个地区为禁
14、区或危险区为由而不许外国飞机和船舶通过。1973年,法国还进一步计划进行空中核试验。鉴此,1973年5月9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分别向国际法院提出了请求书,状告法国的空中核试验违反国际法。要求法国停止进一步的核试验,并同时请求法院指示临时保全措施,命令法国在国际法院做出判决前,停止一切空中核试验。法国否认国际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声明不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国际法院受理该案后,法国拒绝应诉。国际法院于1973年6月22日以两项基本相同的命令指示临时保全措施。后来,由于法国表示不准备继续进行空中核试验,国际法院在1974年12月20日做出决定,认为不必对本案做进一步的判决。,2023年7月30日,
15、26,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例1984年12月23日夜间,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印度分公司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约定40吨甲基异氰酸盐气体涌出储存罐并散发于空气中。剧毒气体使工厂周围和下风方向的一座9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约4000人死亡,40万人受伤或致残。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技术和组织上的原因,也有人为的错误。印度政府在印度和美国两地法院对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起诉。但美国法院以事故和受害人都在印度,和美国母公司与其印度分公司的关系不足以确立二者的联系点为由驳回起诉。最后该案由印度最高法院审理。经过长达7年的诉讼,印度中央政府与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达成协议,以美国联合碳
16、化公司对印度赔偿4.7亿美元了结一切争议事项和权利要求。无论是实体国际法还是程序国际法,都尚未发展足够的规范来约束跨国公司的影响环境行为。,2023年7月30日,27,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其后的国际环境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1992年的环境峰会的主题是“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国际社会广泛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文件:里约宣言、联合国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一项关于森林的联合声明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会后产生的重要国际环境法文件1994年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1993年欧洲理事会制定危害环境的活动所致的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19
17、97年通过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等。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该组织设立了一个贸易与环境委员会。,2023年7月30日,28,5、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尊重国家主权原则2、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原则3、公平承担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差别)4、合理承担污染损害责任原则5、和平解决环境争端原则6、可持续发展原则7、人类共同利益原则,2023年7月30日,29,5.1、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各国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的原则一个国家的环境和自然资源是该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各国对其自由处置是该国的主权权利。在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上,要防止有些发达国家以关心人
18、类共同命运为旗帜,打起“环境外交”牌,利用环境保护干预他国的内政。,2023年7月30日,30,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使得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时,必须实行国际合作。,5.2、“新的全球伙伴精神”原则(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原则),2023年7月30日,31,公平承担责任原则-即在保护全球环境的国家责任问题上实行“共同但有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原则。,5.3、公平承担责任原则,2023年7月30日,32,4、合理承担污染损害责任原则,合理承担污染损害责任原则-指造成他国环境污染损害者应负赔偿责任。,2023年7月30日,33,5.5、和平解决环境争端原则,由环境恶化引起的冲突,今后可能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环保课稿 国际 环保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