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教育》PPT课件.ppt
《《哲学与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教育》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哲学与教育,Philosophy and Education,“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教育乃是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检验的实验室”。杜威“无哲学的教育是盲的,无教育的哲学是空的”。康德,哲学是教育学之母。“不通哲学,则不能通教育学”,哲学能“探索宇宙人生之真理,而定教育之理想者”。王国维“科学给我们以事实,事实本身是很重要的;可是科学不能给我们以理想,亦不能教我们如何选择理想。理想的选择不是科学家的事,而是哲学家的事,所以,除教育科学外,应有教育哲学和它并行。”巴格莱在B.H.Bode所著教育哲学大意前言,主要内容,一、哲学是什么(一)何为哲学(二)哲学何为(三)如何与哲学
2、建立缘分二、教育活动需要哲学三、一般哲学的不充分性反证了教育哲学存在的必要性,(一)何为哲学,1.哲学的产生2.对哲学的理解3.走近哲学家4.哲学的问题和内容体系5.哲学的特点,1.哲学的产生,思考普遍性问题是哲学的开始哲学思考源于惊奇哲学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是生活的需要,是人的安身立命之学。,2.对哲学的理解,(1)哲学在日常生活中(2)词源考察(3)黑格尔的比喻(4)古今中外各种典型的哲学观(5)我们对哲学的理解(6)哲学与哲学史(7)哲学与科学、宗教的关系,(1)哲学在日常生活中,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问,是方法论,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所有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等等。哲学是智慧的结晶和总汇,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哲学家是超越于现实的智慧的人格化。哲学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故弄玄虚、自寻烦恼,学哲学无用,哲学家大都是疯子、是不正常的人。哲学仅仅是能够自圆其说的逻辑抽象,有时甚至是诡辩,它仅仅是一门能锻炼思维的课程或学科。,(2)词源考察,哲学这个词中国古代没有,是个外来词,源于古希腊,是19世纪末通过日本转译到中国来的。英语的Philosophy来源于希腊的philosophia,由爱 philos 和智慧 sophia两个词组成。“爱”是事物间和谐一致、相互适应;“智慧”指所有存在的东西都集合于存在之中,类似“万物一体”。赫拉克利特形容词“爱智慧
4、的”表示人对万物合而为一的一种和谐一致的意识,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名词“爱智慧”表示人对外在于己的抽象概念的追求与渴望。从赫拉克利特形容词“爱智慧的”philosophos到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名词“爱智慧”philosophia,即“哲学”,既是哲学的成熟,又是哲学的退化。,(3)黑格尔的比喻,品味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比喻。“庙里的神”,哲学是人类文化和精神的灵光;“厮杀的战场”,各种哲学思想之间相互反对、相互批判、相互推翻,这是哲学发展的表现形态;“花蕾、花朵和果实”,哲学自我否定的发展逻辑;“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哲学是沉思的理性,哲学反思是深沉的、
5、自甘寂寞甚至孤芳自赏的;“消化与生理学”,生理学不是教人消化的,哲学也不是教人思维的,而是使人自觉把握思维的逻辑;“同一句格言”,哲学不仅需要理性,更需要丰富的阅历,深刻真切的人生体验;“动物听音乐”,学习哲学不能只记住某些理论知识和概念,而应真正进入哲学思考。,(4)古今中外各种典型的哲学观,什么是哲学?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大都是无法得到最终的确定解答的,这正是哲学的本性,也是哲学的魅力和力量所在。对于一位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就是问他什么是哲学。可以说,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对哲学的理解。在古希腊,哲学是全部知识的总和,如亚里士多德把哲学视为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的学术;近代
6、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知识之知识,哲学是关于科学成立依据的科学。现当代对哲学主要有以下理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研究世界运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认识论;语言分析说,哲学是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存在意义说,哲学的使命是借助对语言的理解和解释寻求人类存在的意义;精神境界说;文化批判说;文化样式说;实践论说,真正的问题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5)我们对哲学的理解,哲学是立足人类生活的智慧之学。爱智慧不仅是智慧,也是激情,虽然说智慧是一切痛苦中最痛苦的痛苦,但是哲学也是至高无上的快乐。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和冷冰冰的逻辑,而是熔铸着哲学家对人类生活的挚爱,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
7、类境遇的焦虑,对人类未来的期待。哲学思考的是人类生存境遇中最根本的最普遍的问题,思考普遍性问题是哲学的开始,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性探索活动。赵汀阳先生说过,哲学不是反思,而是对反思的构思,是对反思方式的创造。哲学是一种艺术,一种规模最大的艺术,是关于所有观念的宏观艺术策划和设计。,(6)哲学与哲学史,理解哲学离不开理解哲学史,学习哲学也离不开学习哲学史。哲学即哲学史,哲学史即哲学。哲学永远在路上。哲学史是哲学问题的演变史,而不是哲学知识的发展史。科学的发展是线性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哲学的发展是围绕着智慧核心而运转的圆周运动。哲学家对根本性问题思考的都很根本,把解决问题的方
8、式发挥到了极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哲学史,就是将人类精神已经走过的路都走一遍,把人类精神已经思想过的东西都思想一遍。学习哲学史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哲学家所面对的哲学问题和他们解决哲学问题的不同方式。学习哲学史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我们与以往的哲学家围绕共同关心的哲学问题进行思想对话的过程。,(7)哲学与科学、宗教的关系,哲学与宗教、科学具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在哲学、宗教和科学的关系中可以加深对哲学的理解。罗素认为哲学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哲学居于科学和宗教之间既是他的优越之处,也是其困境所在。哲学和宗教都是针对最高最大的普遍性问题的,都是为人类寻找安
9、身立命之本和精神支柱,宗教依靠外在权威、感性表象和信仰,哲学依靠人类理性、概念和思考、推理。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的理论形式,都靠人类的理性和思维,但科学是经验的,哲学是超验的、反思的,哲学思考的东西比科学更根本更普遍,范围更大。要时刻警惕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来衡量哲学。,3.走近哲学家,哲学家是善于思考的人哲学家的人品哲学家的童年哲学家的婚姻哲学家与政治权势哲学家与音乐哲学家之死,哲学家是善于思考的人,这是哲学家最显著的特征。朱熹刚会说话时就问父亲天上有什么东西,陆九渊三四岁时就为思考天地又没有尽头的问题而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罗素十一岁时就问哥哥甲和乙都等于丙,甲乙
10、是否相等。哲学家的思考紧张而急迫,历史上有许多大哲学家疯狂、自杀,与用脑过度有关。维特根斯坦上课从来不备课,边讲边思考,要求学生和他一起思考,大多数学生都跟不上,自己很疲惫,下课后需要马上看电影,有些学生甚至一周才能消除大脑疲劳。黑格尔下午三点的课两点就讲,不理会是不是自己的学生。哲学家最大的痛苦就是被剥夺思考的权利。梁漱溟文革时不能继续研究,说出虽生犹死生不如死的话,苏格拉底之死也与此有关。哲学家的力量也在于思考。康德生活刻板,一切活动时间固定,宁静的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热情和对世界的震撼,如在大街上与人辩论,冒着与人决斗的危险,说服人支持美国独立战争。哲学家的打破沙锅问到底、没事找事甚至无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与教育 哲学 教育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8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