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发射光谱》PPT课件.ppt
《《原子发射光谱》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发射光谱》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4.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ES),4.1.1 概述,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tomic Emission Spectrosmetry,AES),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1)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可同时测定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每一个样品一经激发后,不同元素都发射特征光谱,这样就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2)分析速度快。若利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可在几分钟内同时对几十种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试样不经化学处理,固体、液体样品都可直接测定。(3)选择性好。每种元素因原子结构不同,发射各自不同的特征光谱。
2、在分析化学上,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对于一些化学性质极相似的元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铌和钽、锆和铪、几十个稀土元素用其他方法分析都很困难,而发射光谱分析可以毫无困难地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分别加以测定。,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4)检出限低。一般光源可达100.1gg-1(或gcm-3),绝对值可达10.01g。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检出限可达ngg-1级。(5)准确度较高。一般光源相对误差约为510,ICP相对误差可达1以下。(6)试样消耗少。(7)ICP光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46个数量级。这样可测定元素各种不同含量(高、中、微含量)。一个试样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又可测定各种不同
3、含量。目前ICP-AES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8)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氧、硫、氮、卤素等谱线在远紫外区,目前一般的光谱仪尚无法检测;还有一些非金属元素,如P、Se、Te等,由于其激发电位高,灵敏度较低。,4.1.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基本原理,1 原子能级与能级图,2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原子的外层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样就得到了发射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是线状光谱。原子处于基态,在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量状态即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其寿命小于108s,外层电子就从高能级向较低能级或基态跃迁。多余能量
4、的发射就得到了一条光谱线。谱线波长与能量的关系为,(4.5),3 谱线强度,当体系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热平衡时,原子在不同状态的分布也达到平衡.玻尔兹曼(Boltzman)用统计热力学方法证明,体系处在热力学平衡状态,单位体积内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目Ni和处于基态的原子数目No应遵守如下分布:,Ni=No(gi/go).eEi/kT(4.6),式中:gi,go为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重;Ei为谱线的激发电位;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J/K);T为激发的绝对温度(K)。,原子外层电子在i,j两个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谱线强度以Iij表示,它正比于处在激发态的原子数目Ni,即 Iij=NiAijhv
5、ij(4.7)式中:Aij为两个能级之间跃迁的概率;h为普朗克常数;vij为跃迁产生谱线的频率.将式(4.6)代入(4.7)得(4.8),影响谱线强度:,(1)统计权重,谱线强度与统计权重成正比;(2)激发电位,谱线强度与激发电位是负指数关系,激发电位愈高,谱线强度愈小,因为激发电位愈高,处在相应激发态的原子数目愈少。(3)跃迁概率,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在符合选择定则的情况下,可向不同的低能级跃迁而发射出不同频率的谱线;两能级之间的跃迁概率愈大,该频率谱线强度愈大。所以,谱线强度与跃迁概率成正比。,影响谱线强度:,(4)激发温度,由式(4.8)可以看出,温度升高,一方面可以增加谱线的强
6、度,另一方面使单位体积内处于基态的原子数目减少。原子电离是减少基态原子数的重要因素。(5)基态原子数,单位体积内基态原子的数目和试样中的元素浓度有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谱线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这是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4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样品中的元素产生发射谱线,首先必须让试样蒸发为气体。在高温激发源的激发下,气体处在高度电离状态,所形成的空间电荷密度大体相等,使得整个气体呈现电中性,这种气体在物理学中称为等离子体。在光谱学中,等离子体是指包含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各种粒子电中性的集合体。等离子体有一定的体积,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心部位温度高;边缘部位温度低。中心区域激发态
7、原子多;边缘区域基态原子、低能态原子比较多。这样,元素原子从中心发射一定波长的电磁辐射时,必须通过有一定厚度的原子蒸气,在边缘区域,同元素的基态原子或低能态原子将会对此辐射产生吸收,此过程称为元素的自吸过程。,图4.3 谱线自吸现象示意图1无自吸;2有自吸;3自蚀;4严重自蚀,在光谱定量分析中,谱线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而自吸严重影响谱线强度。所以,在定量分析时必须注意自吸现象。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目No和元素浓度C的关系为 No=aC bq(4.10)式中,b为自吸系数,当浓度很低时,原子蒸气的厚度很小;b=1,即没有自吸。a与q是与试样蒸发过程有关的参数;不发生化
8、学反应时,q=1,a又称为有效蒸发系数,将式(4.10)代入式(4.8),化简得赛伯-罗马金(Scheibe-Lomakin)公式:I=AC b(4.11)式中,A为与测定条件有关的系数。式(4.11)为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4.1.3 光谱分析仪器,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的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激发光源、单色器和检测器。,1 光源,(1)直流电弧 直流电弧发生器的基本电路如图4.4所示。利用直流电作为激发能源,常用电压为150380V,电流为530A。可变电阻(称作镇流电阻)用以稳定和调节电流的大小,电感(有铁心)用来减小电流的波动。G为放电间隙(分析间隙)。,图4.4 直流电弧发生
9、器,(2)交流电弧,交流电弧有高压电弧和低压电弧两类。前者工作电压达2 0004 000V,可利用高电压把弧隙击穿而燃烧,但由于装置复杂,操作危险,因此实际上已很少使用。低压交流电弧应用较多,工作电压一般为110220V,设备简单,操作也安全。,图4.5 交流电弧发生器,(3)高压火花,高压火花发生器的线路如图4.6所示。电源电压E由调节电阻R适当降压后经变压器B,产生1025kV的高压,然后通过扼流圈D向电容器C充电。当电容器C上的充电电压达到分析间隙G的击穿电压时,就通过电感L向分析间隙G放电,产生具有振荡特性的火花放电。放电完了以后,又重新充电、放电,反复进行。,图4.6 高压火花发生器
10、,(4)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光源(inductive coupled frequency plasma,ICP),等离子体是一种由自由电子、离子、中性原子与分子所组成的,在总体上呈电中性的气体。,图4.7 ICP形成原理图,ICP 工作原理,当有高频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轴向磁场,这时若用高频点火装置产生火花,形成的载流子(离子与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与原子碰撞并使之电离,形成更多的载流子,当载流子多到足以使气体有足够的导电率时,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就会感生出流经闭合圆形路径的涡流,强大的电流产生高热又将气体加热,瞬间使气体形成最高温度可达10 000K的稳定的等离子炬。感应线圈将能量耦合给
11、等离子体,并维持等离子炬。当载气携带试样气溶胶通过等离子体时,被后者加热至6 0007 000K,并被原子化和激发产生发射光谱。,2 分光系统,(1)棱镜分光系统,图4.11 棱镜分光系统的光路图,(2)光栅分光系统,光栅分光系统采用光栅作为分光器件,光栅分光系统的光学特性用色散率、分辨率和闪耀特性3个指标来表征。,3 检测系统,(1)感光板 用感光板来接收与记录光谱的方法称为照相法,采用照相法记录光谱的原子发射光谱仪称为摄谱仪。感光板由照相乳剂均匀地涂布在玻璃板上而成。感光板上的照相乳剂感光后变黑的黑度,用测微光度计测量以确定谱线的强度。,(i)反衬度,感光乳剂在光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黑度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 发射光谱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