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治疗法》PPT课件.ppt
《《低频治疗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频治疗法》PPT课件.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低频电疗法,许昌学院医学院 高秋珍,目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第五节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第六节 间动电疗法第七节 超刺激电疗法第八节 电睡眠疗法第九节 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第十节 高压脉冲电疗法,学习目标,1.掌握:低频电疗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临床操作方法、适应症及禁忌症。2.熟悉:低频电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治疗作用。3.了解:低频电疗法的参数及治疗原理。,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一)低频电流频率的划分、定义 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2、)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低频电流对神经肌肉的影响,1.对运动神经 1-10 赫兹 肌肉单个收缩 20-30 赫兹 肌肉不完全强直收缩 50 赫兹 肌肉完全性强直收缩,低频电流对神经肌肉的影响,2.对感觉神经 10-200 赫兹 产生镇痛和对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 50 赫兹 肌肉完全性强直收缩,低频电流对神经肌肉的影响,3.对自主神经 1-10 赫兹 兴奋交感神经 10-50 赫兹 兴奋迷走神经,低频电流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执业链接 A.1-10 赫兹 B.20-30赫兹 C.10-50赫兹 D.50
3、赫兹 E.10-200赫兹1.低频电引起肌肉完全强直收缩的适宜电流频率是()2.引起肌肉不完全强直收缩的适宜低频电流频率是()3.兴奋迷走神经的适宜低频电流频率是()4.兴奋交感神经的适宜低频电流频率是(),D,B,A,C,第一节 概述,二、物理特性,第一节 概述,低频脉冲电流的参数,频率(f),周期(T),波宽,波幅,脉冲间歇时间,通断比,占空因数,(二)低频脉冲电流的参数及其意义,频率(f):每秒钟内脉冲出现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由于哺乳类动物的神经的绝对不应期在1ms左右,相隔1ms以上的电刺激都能引起一次兴奋,因此低频脉冲电流的每一次刺激都能引起运动神经一次兴奋。在临床,低频脉冲
4、电流多用于镇痛和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常用100Hz以下的频率。,(2)周期(T):一个脉冲波的起点到下一个脉冲波的起点相距的时间,单位为ms或s。周期T(秒)的倒数即为频率,如周期为1ms,其频率为1000赫兹,(3)波宽每个脉冲出现的时间,包括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等,单位为ms或。不同波型的波宽计算方法不一致。对脉冲列,波宽也叫脉冲宽度(pulse duration);要引起组织兴奋,脉冲电流必须达到一定的宽度。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所需的最小脉冲宽度不一样,神经组织可以对0.03ms有人认为0.01ms)宽度的电流刺激有反应,而肌肉组织兴奋必须有更长的脉冲宽度和更大的电流强度。,(4)波幅:由一种
5、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量,最大波幅(峰值)是从基线起到波的最高点之间的变化量。(5)脉冲间歇时间:即脉冲停止的时间,等于脉冲周期减去脉冲宽度的时间,单位为ms或s。,(6)通断比(ratio):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间歇时间的比例。(7)占空因数(duty cycle):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周期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第一节 概述,(三)低频电流的特点1.低频率、小电流,电解作用较弱2.电流强度或电压可变化3.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4.无明显热作用,第一节 概述,二、低频电疗的分类,主要用于刺激神经肌肉、使肌肉收缩,主要用于镇痛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主要用于促进
6、骨折和伤口愈合,以其专项治疗作用命名,低频电疗的分类,第一节 概述,四、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细胞或组织具有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既具有兴奋性。频率在1000赫兹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每个脉冲都可以引起一次运动反应。不同类型的低频电流的波形、强度、持续时间的变化对神经肌肉刺激的反应也各有不同,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2、镇痛(1)即时镇痛作用在电疗中和电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产生的镇痛作用。原因:神经机制-闸门控制学说 体液机制-内源性吗啡样物质(2)累积性镇痛作用多次治疗后的积累镇痛作用原因:长期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3、改善局部血液循环(1)轴突反射低频电流刺激皮肤同时,也刺
7、激与小动脉壁相连的同一神经元轴突传导,使小动脉壁松弛而扩张(2)刺激感觉神经-释放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等,使血管扩张。(3)刺激皮肤-释放组胺,使毛细血管扩张。,(4)刺激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产生乳酸、ADP、ATP等强烈扩血管作用的代谢产物。(5)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扩张间动电流-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使前臂血管扩张低频电流调制的干扰电流-作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颈交感神经节可使血压下降。,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应用感应电流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感应电疗法(faradization)。感应电流是1831年由法拉第发现,又称为法拉第电流。该疗法是最古老的一种低频电疗法,
8、一直使用至今。,概念,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一、物理特性 感应电流是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一种双相、不对称的低频脉冲电流,双相是指它在一个周期内有两个方向(一个负波、一个正波)。不对称是指其负波是低平的,正波是高尖的。其低平部分由于电压过低而无明显的生理与治疗作用。,感应电流的周期在12.515.7ms之间,其尖峰部分类似一狭窄的三角形电流,t有效(正向脉冲持续时间)为12ms。峰值电压约4060伏。它的频率在6080Hz之间,属于低频范围。也有人将频率50100Hz,t有效0.11ms的三角波或锯龆齿波统称为感应电流。,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二、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一)治疗原理,(1)电解作用不
9、明显因感应电流是双相的,通电时,电场中组织内的离子呈两个方向来回移动,因此感应电引起的电解远不如直流电明显,2.有兴奋正常神经和肌肉的能力为了兴奋正常运动神经和肌肉,除需要一定的电流强度外,尚需要一定的通电时间。如对运动神经和肌肉,脉冲持续时间(t有效)应分别达到0.03ms和1ms。感应电的高尖部分,除有足够的电压外,其t有效在1ms以上,因此,当电压(或电流),达到上述组织的兴奋阈时,就可以兴奋正常的运动神经或肌肉。,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电兴奋治疗,防治肌萎缩,训练肌肉做新的动作,防治粘连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镇静止痛,治疗作用,1、防治肌萎缩,当神经损伤或受压迫时,神经冲动的传导受阻,
10、这时脑的冲动就不能通过损害局部而达到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结果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或因较长时间制动术(如石膏绷带、夹板等)后出现的废用性肌萎缩等,此时,神经和肌肉本身均无明显病变,故可应用感应电流刺激这种暂时丧失运动的肌肉,使之发生被动收缩,从而防治肌萎缩。,2、训练肌肉做新的动作,使用于神经吻合术或肌肉组织术后建立新的运动,3、防治粘连和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感应电刺激可加强肌肉活动,增加组织间的相对运动,可使轻度的粘连松解。同时当肌肉强烈收缩时,其中的静脉和淋巴管即被挤压排空,肌肉松弛时,静脉和淋巴管随之扩张和充盈,因此用电刺激肌肉产生有节律的收缩,可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静脉和淋巴的
11、回流。,4、镇静止痛,感应电刺激穴位或病变部位,可降低神经兴奋性,产生镇痛效果。临床上用来治疗神经炎,神经痛和用作针刺麻醉,5、用于电兴奋治疗,如兴奋性神经衰弱-改善睡眠腰肌扭伤-腰肌松弛,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三、治疗技术(一)设备1.直流感应电流电疗机2.输出导线3.衬垫4.电极:金属电极片、手柄电极、滚动电极5.电极固定用品,(二)治疗方法感应电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直流电疗法基本相似,唯衬垫可稍薄些。感应电流的治疗剂量不易精确计算,一般分强、中、弱三种,强量可见肌肉出现强直收缩;中等量可见肌肉微弱收缩;弱量则无肌肉收缩,但患者有感觉。,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二)治疗方法1.固定法并置
12、法:两个等大的电极(点状、小片状或大片状电极)并置于病变的两侧或两端或在治疗部位。对置法:主电极置神经肌肉运动点,副电极置有关肌肉节段区。神经肌肉运动点,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二)治疗方法2.移动法 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在运动点,穴位或病变区移动刺激(也可固定作断续刺激);另一片状电极(约100cm2)置颈背部或腰骶部固定。3.电兴奋法两个圆形电极(直径3cm)在穴位、运动点或病变区来回移动或暂时固定某点作断续刺激。,执业链接:感应电疗法中应用移动法刺激下肢肌肉时,副电极应置于的是()A.肱二头肌 B.肩胛处C.胸大肌D.腰骶部E.肱三头肌,D,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四、临床应用(一)适应证失用性
13、肌萎缩、肌张力低下、软组织粘连、四肢血液循环障碍、声嘶、便秘、尿潴留、癔症等。(二)禁忌证有出血倾向、急性化脓炎症、痉挛性麻痹、严重心功能衰竭、皮肤破损、感觉过敏者、有心脏起搏器植入者、孕妇的腰骶部。,执业链接 感应电疗法的适应症包括哪些?A.急性化脓性炎症B.软组织黏连C.置入心脏起搏器者D.疼痛引起的反射抑制肌肉收缩运动导致的失用性肌萎缩E.四肢血液循环障碍,B、D、E,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三)注意事项1.治疗前应了解有无皮肤感觉异常,对于感觉减退的患者应避免电流强度过大导致电灼伤。2.治疗中电极应避免放置于伤口及瘢痕,避免电流集中引起灼伤。患者不可移动体位及接触金属物品。3.电极放置在
14、颈部时,电刺激有时可引起咽喉肌、膈肌痉挛,引起呼吸、血压、心率的改变。4.治疗癔症时需适当增加刺激强度,采用肌肉明显收缩的电流强度为宜,并配合暗示治疗。,处方举例:尿潴留感应电流作用于下腹部。以两个100150cm2的电极分别置于下腹膀胱区及腰骶部。电流强度以引起腹肌收缩为准。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骨骼肌或平滑肌以恢复其运动机能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rve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或电体操疗法。,概念,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一、物理特性,物理特性
15、,1、波形 不对称双相方波:用于小肌肉的刺激,有阴阳极之分。对称双相方波:用于大肌肉和肌群2、脉冲宽度袖珍型:大型:0.05-100ms3、频率:100Hz4、占空系数和通断比通断比为1秒:(11.5)秒病情越重,占空因数和频率越低5、上升时间:10500毫秒,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二、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 治疗原理,直接刺激肌肉,Concept,改善血循,肌肉节律性收缩,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1.治疗失用性肌肉萎缩。2.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3.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4.减轻肌肉痉挛。5.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6.强壮健康肌肉。7.替代矫形器或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
16、治疗作用,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三、治疗技术(一)正常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1.设备:国产直流感应电流仪或低频脉冲电流仪2.治疗方法(1)电极放置板状电极固定法:两个片状电极固定于肌肉两端滚动电极法:阴极放肩胛间或腰骶部运动电刺激法:单点刺激法,双点刺激法(肌腹两端)(2)治疗时间:6-15分钟/次,每日1-2次,20-30次一个疗程。,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二)失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1.设备:国产或进口的专用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或可调制的低频脉冲电疗仪。2.治疗方法(1)参数的选择:应根据电诊断的结果 电流强度使肌肉收缩并耐受,持续时间尽可能短,间歇时间不至于引起肌肉收缩停
17、止,坡度尽量陡峭(短)(2)电流极性的选择:单点刺激用阴极,双点刺激阴极放被刺激肌肉的远端。(3)治疗频度:每日治疗1-2次,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三)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原理:利用牵张反射和交互抑制的作用。1.设备:痉挛肌电刺激仪 2.治疗方法(1)电极放置:一路两个电极分别置于痉挛肌两端肌腱处,另一路两个电极分别置于其拮抗肌肌腹的两端,分别固定好。(2)输出的调节:参数方形波f1为1Hz,t宽为0.20.5ms,输出强度700V,两组间隔0.11.5秒(3)治疗时间与疗程: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四、临床应用(一)适应证正常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
18、经失用症,各种原因所致的失用性肌萎缩,肌腱移植等手术后姿势性肌肉软弱,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等所致的轻度静脉回流不畅等。2.失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 凡下运动神经元病损所致的失神经支配肌肉者,均可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第三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3.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脑血管意外,小儿脑瘫,产后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多发性硬化性瘫痪,脑外伤、脊髓外伤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完全性脊髓损伤除外),帕金森病等。(二)禁忌证有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严重心功能衰竭、感觉过敏者、植入心脏起搏器者等。,(三)注意事项,1、正常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电刺激治疗不能在疼痛区进行肌收缩强度控制在不增加病区疼痛配合患者
19、的主观意识2、失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3个月:延缓肌肉萎缩3个月-1年:防止肌肉纤维化3年:预后不良3、痉挛肌电刺激疗法不适合的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治疗后痉挛加重。,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电流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肌肉,使其收缩,以替代或矫正器官及肢体已丧失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归属神经肌肉电刺激的范畴。如心脏起搏器就是利用该方法治疗心脏疾病。,概念,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一、物理特性,波升/波降,通电/断电比,频率,脉冲波,电流强度,一
20、、物理特性,1、频率:常用15-50Hz2、脉冲波:多使用200-300微秒3、通电/断电比:1:11:34、波升/波降:各1-2秒5、电流强度:表面电极:0-100mA 肌肉内电极:0-20mA,执业链接,常用FES 的电流频率范围是:A.10-20赫兹B.15-50赫兹C.105-150赫兹D.120-150赫兹E.110-200赫兹,答案:B,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二、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一)治疗原理 FES是利用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通过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使肌肉收缩,它要求所刺激的肌肉必须有完整的神经支配。并利用神经细胞对电刺激的空间总和来传递外加的人工控制信号。通过外部电流的作用,
21、神经细胞能产生一个与自然激发所引起的动作电位完全一样的神经冲动,使其支配的肌肉纤维产生收缩,从而获得运动效果。,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二)治疗作用1.辅助站立和行走:T4-T12 损伤的截瘫患者及偏瘫患者。(颈椎为C,胸椎为T,腰椎为L)2.重建上肢功能:C4-C6 损伤的高位截瘫患者3.改善排尿功能 4.矫正脊柱侧弯: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弯 5.辅助呼吸运动:改善呼吸功能6.改善肩关节半脱位,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三、治疗技术(一)设备1.仪器 大型精密的多通道仪器或便携式机2.电极 刺激电极可分为三大类:表面电极:最常用,但对单个肌肉刺激的选择性差肌肉内电极:选择性好,稳定性好,但易
22、感染,寿命短只2年。植入电极:需要高超技术,并会造成局部神经永久性损伤(二)治疗方法1.垂足刺激器 主要对象是偏瘫患者。辅助站立和步行最早应用单侧单通道刺激,用以纠正足下垂。,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2.下肢刺激器 主要适用于T4T12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用4通道刺激,在双站立相(即双足同时站立时),刺激双侧股四头肌;在单侧站立相,一个通道刺激同侧股四头肌,同时对侧处于摆动相,一个通道刺激胫骨前肌。3.上肢刺激器 将电极植入偏瘫患者患侧桡神经上,触发刺激器发出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桡神经,使伸肌群收缩,帮助患者手掌抓握物体。,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4.膈肌起博器 用于控制和调节呼吸运动FES
23、系统为膈肌起搏器。一对置入电极埋入双侧膈神经上(亦可用体表电极置于双侧颈部膈神经运动点上),与固定于胸壁上的信号接收器相连。5.尿失禁治疗仪 对男性患者可用体表电极或直肠电极;对女性患者可用阴道电极。刺激参数为频率2050Hz,波宽0.15毫秒,通断比为8秒15秒,波型为交变的单相方波或双相方波。用阴道深部电极刺激引起尿道括约肌的收缩,产生排尿。,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6.尿潴留治疗仪 常见原因:骶髓排尿中枢破坏或S2-S4神经根受损;骶髓以上受损可出现反射性膀胱 治疗方法:采用置入式电极刺激逼尿肌,使其收缩,克服尿道括约肌的压力,使尿排出。电极植入的位置和刺激部位有四种:直接刺激逼尿肌;
24、刺激脊髓排尿中枢;刺激单侧骶神经根;刺激骶神经根的部分分支。典型的刺激参数是频率20Hz,脉冲宽度为1毫秒。,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7.脊柱侧弯刺激器 常见于青少年。传统治疗佩戴脊柱矫形器。用FES治疗对象:一般弯曲度在20-40之间 治疗方法:用双通道仪器,电极置于侧弯的两个曲线最高的脊椎旁,刺激髂肋肌、最长肌、棘肌。每晚睡觉后治疗810小时。电流强度以引起肌肉强直收缩而又不引起疲劳为限。电流参数:频率25赫兹,脉冲宽度0.2毫秒,通断比6秒:6秒,t升为1.5秒,t降为0.8秒,强度60-80毫安治疗时间:6-42个月或到患者骨骼成熟为止,8.肩关节刺激器 常见于:脑血管意外、四肢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频治疗法 低频 治疗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