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PPT课件.ppt
《《会计科目》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科目》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基础会计,教学目标 了解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 式的影响掌握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教学重点 会计等式,一、资金平衡关系,企业从事经营活动,首先必须筹集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总是与这些资产归属的权利(权益)相对应的。,资产=权益,第一节 会计等式,体现这些经济资源的来源,表明企业拥有多少经济资源和拥有什么经济资源,如,某公司所有者投入资本500 000元,向银行借入100 000元,欠甲单位货款30 000元,用于购买商品200 000元,购置设备300 000元,银行存款80 000元,应收乙单位货款50 000元。,银行存款 80 000商品 200
2、000应收账款 50 000固定资产 300 000,短期借款 100 000应付账款 30 000实收资本500 000,资产,权益,=,630 000,630 000,二、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恒等式,是揭示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联系的数量上的平衡关系表达式。,(二)会计等式的形式 1.财务状况要素等式(会计等式静态形式,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推导,资金平衡关系:资产=权益 即 资产=债权人权益+业主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对静态会计等式的理解:第一,静态会计等式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资金存
3、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第二,以货币计量时,会计等式双方数额相等;,第三,资产会随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资产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增加 资产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减少,2.经营成果要素等式(会计等式动态形式)收入-费用=利润,对动态会计等式的理解:第一,利润的实质:利润是实现的收入减去相关费用以后的差额。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收入小于费用时为亏损。,第二,利润会随着收入的增减成正比例变化;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利润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第三,利润会随着费用的增减成反比例变化。利润随费用的增加而减少 利润随费用的减少而增加,3.会计要素的综合等式(会计等式的扩展形式)
4、由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综合而成的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等式。,费用=收入-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对综合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资金两个不同侧面的扩展: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第二,等式双方是在数量增加基础上的新的相等。,资金平衡关系:资产权益,筹资方式,投资者投入(所有者权益)举债(负债),会计等式发展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会计等式),资产债权人的权益投资人权益,总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发生收入和费用若:收入费用形成企业的利润,归所有者所有若:收入费用形成企业的亏损,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5、费用(动态会计等式),利润和亏损都可归入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故: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最基本会计等式,三.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经济业务的含义,经济业务(会计事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事项。,(二)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从对会计等式影响的角度,可以将经济业务分为四类:(1)引起会计等式两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的经济业务。例:收到投资者投资100 000元,已存入银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00 000+100 000,(2)引起会计等式两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的经济业务。例:用银
6、行存款偿还欠款5 000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5 000-5 000,(3)使会计等式左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的经济业务。例:企业领用材料4 000元。资 产=负债+所有者权益-4 000+4 000,(4)使会计等式右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的经济业务。例:某债权人将其原借给本企业的长期借款60 000元转作向企业投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60 000+60 000,林海公司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如下所示:,(1)1月7日,企业购入固定资产80000元,货款未付。该笔业务引起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变化如下,资产,负债,+80000+80000,(2)1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科目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