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律制度》PPT课件.ppt
《《仲裁法律制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仲裁法律制度》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五章 仲裁法律制度,第一节 仲裁与仲裁法概述第二节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第三节 仲裁协议第四节 仲裁程序第五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第六节 仲裁裁决的执行与不予执行第七节 涉外仲裁,第一节 仲裁与仲裁法概述,一 仲裁概述二 仲裁法概述,一、仲裁概述,(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仲裁具有以下三要素:1、仲裁是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2、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3、经由当事人选择的中立第三者作出的裁决对双方当
2、事人具有约束力。,(二)仲裁的特点,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保密性快捷性 经济性独立性,(三)仲裁的类型,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 机构仲裁和临时仲裁 依法仲裁和友好仲裁,二、仲裁法概述,(一)仲裁法的概念和特点1、仲裁法的概念 仲裁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仲裁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和调整仲裁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我国仲裁法的特点机构仲裁;对涉外仲裁进行特别规定;仲裁和调解相结合。,(二)仲裁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下列纠纷不能仲裁:(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
3、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三)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2、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解决纠纷原则;3、独立仲裁原则。基本制度1、协议仲裁制度;2、或裁或审制度;3、一裁终局制度。,第二节 仲裁机构,一、仲裁委员会二、仲裁协会,一、仲裁委员会,(一)仲裁委员会的设立(二)仲裁委员会应具备的条件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有必要的财产有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有聘任的仲裁员,二、仲裁协会,仲裁协会的设立仲裁协会章程仲裁协会的组成仲裁协会的职责,三、仲裁规则,仲裁规则的概念仲裁规则的制定仲裁规则的主要内容仲裁规则的作用,第三节 仲裁协议,一、仲裁
4、协议的概念二、仲裁协议的分类三、仲裁协议的内容四、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一、仲裁协议的概念,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1、从性质上看,仲裁协议是一种合同;2、从形式上看,仲裁协议是一种书面协议;3、从内容上看,仲裁协议是当事人约定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仲裁法第16条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二、仲裁协议的分类,(一)从仲裁协议的存在形式看,可将仲裁协议分为三种类型1、仲裁条款仲裁条款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签订的合同中订立的,将
5、今后可能因该合同所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条款。仲裁条款是仲裁实践中最常见的仲裁协议的形式。仲裁条款具有独立性,一般来说,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条款的效力。,2、仲裁协议书仲裁协议书是指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一致表示愿意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单独的协议。3、其他文件中包含的仲裁协议在民事经活动中,当事人除了订立合同之外,还可能在相互之间有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或其他书面材料的往来。这些文件中如果包含有双方当事人同意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内容,那么,有关文件即是仲裁协议。,(二)从仲裁协议订立的时间来看,仲裁协议
6、可分为两种类型:1、争议发生前达成的仲裁协议2、争议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一般来说,当事人采用哪种仲裁协议形式更便利?,三、仲裁协议的内容,(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1、当事人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要明确;2、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共同的意思表示;3、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4、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己的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项仲裁事项即当事人提交仲裁的具体争议事项。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事项,必须符合两个条件:1、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下列争议不属于仲裁的范围:(1)涉及当事人身份关系的争议不属于仲裁的范围(2)不平等的主体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不属于仲裁
7、的范围(3)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不属于仲裁的范围,第2条“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第3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2、仲裁事项具有明确性 在具体约定时,对于已经发生的争议事项,其具体范围比较明确和具体因而较容易约定;对于未来可能性争议事项要提交仲裁,应尽量避免在仲裁协议中作限制性规定,包括争议性质上的限制、金额上的限制以及其他具体事项的限制,采用宽泛的约定。,(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1、应明确仲裁委员会的名称在明确仲裁委员会的名称时,应注意其名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当事人在选定仲裁机构时
8、只约定仲裁地点,而不指定具体的名称,应区别对待。2、选定仲裁委员会可以考虑的因素(1)地点(2)仲裁员,仲裁协议中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但对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应如何处理?对此,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与仲裁法的规定有不一致。仲裁法规定,双方订立的仲裁协议中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但对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该仲裁协议即为无效。199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5、146条规定,仲裁协议不明确无法执行的,或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的,法院可依一方当事人的起诉
9、而受理案件。,四、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即仲裁协议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一)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约束双方当事人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权(二)对法院的法律效力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辖权(三)对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授予仲裁机构仲裁管辖权并限定仲裁的范围,五、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一)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定情形1、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2、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4、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的仲裁协议5、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者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当事人对此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
10、,(二)仲裁协议的失效,1、基于仲裁协议,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被当事人自觉履行或者被法院强制执行,该仲裁协议因此而失效。2、因当事人协议放弃已签订的仲裁协议,而使该仲裁协议失效。表现:双方书面明示放弃;双方书面变更纠纷解决方式;双方默示变更纠纷解决方式 3、附期限的仲裁协议因期限届满而失效。4、基于仲裁协议,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被法院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该仲裁协议失效。,(三)仲裁协议无效、失效的法律后果,1、对于当事人来说,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既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也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通过仲裁方式解决;2、对于法院来说,法院对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具有管辖权;3、对于仲裁机构来说,因
11、其没有行使仲裁权的依据而不能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第四节 仲裁程序,一、仲裁当事人与代理人二、申请与受理三、仲裁中的财产保全四、仲裁庭的组成五、仲裁审理六、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七、简易程序八、仲裁时效,一、仲裁当事人与代理人,(一)仲裁当事人(仲裁申请人、被申请人)仲裁当事人是指依据仲裁协议,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程序,并受仲裁裁决约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仲裁当事人具有以下特征: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必须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必须订有有效的仲裁协议;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必须具有可仲裁性。(二)仲裁代理人,二、申请与受理,(一)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条件1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2有具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仲裁法律制度 仲裁 法律制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