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功能匹配》PPT课件.ppt
《《人机功能匹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机功能匹配》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安全人机功能匹配,第一节 人机功能匹配,人机系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机系统包括人和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一、人的主要功能,人在操作活动中的基本功能示意图,一、人的主要功能,二、机的主要功能,三、人机特性比较,在人机系统设计中,首先要按照科学的观点分析人和机器各自的不同特点,以便研究人与机器的功能分配,从而扬长避短,各尽所长,充分发挥人与机器的各自优点;从设计开始就尽量防止产生人的不安全行动和机器的不安全状态,做到安全生产。,三、人机特性比较,三、人机特性比较,三、人机特性比较,三、人机特性比较,可以看出,人具有智能、复杂感觉能力、综合判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
2、对各种情况的决策和处理能力等。而人的功能限度是准确性、体力、速度和知觉能力;机的优点是作用力大、速度快、高阶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强、连续作业能力和耐久性能好。机的功能限度是性能维持能力、正常动作、判断能力、造价及运营费用。,四、人机功能匹配,1、人机功能匹配的含义,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叫人机功能分配。,1、人机功能匹配的含义,2、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1)比较分配原则2)剩余分配原则3)经济分配原则4)宜人分配原则5)弹性分配原则,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逻辑的分配。如笨重的、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支
3、持大功率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分配给机器承担。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系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由人承担。,2、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1)比较分配原则2)剩余分配原则3)经济分配原则4)宜人分配原则5)弹性分配原则,在功能分配时,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人。在这当中,必须掌握和了解机器本身的可靠度,如果盲目地将功能强加于机器,则会造成系统的不安全性。,2、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1)比较分配原则2)剩余分配原则3)经济分配原则4)宜人分配原则5)弹性分配原则
4、,以经济效益为原则,合理恰当地进行人机功能分配。如对某一特定功能由机器承担时,需要重新设计、生产和制造;由人来承担时,则需要培训、支付费用等。这两者的经济效益通过比较和计算来确定功能的分配。,2、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1)比较分配原则2)剩余分配原则3)经济分配原则4)宜人分配原则5)弹性分配原则,系统的功能分配要适合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多种需求,有意识地发挥人的技能。,2、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1)比较分配原则2)剩余分配原则3)经济分配原则4)宜人分配原则5)弹性分配原则,系统的某些功能可以同时分配给人或机器,这样人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系统行为的程度。例如许多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也可手动完成,尤其
5、现代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要有多种人机接口,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人机对话。,3、人机功能匹配中不合理的表现,1)把适合人的功能分配给机器,把适合机器的功能分配给人,如汽车驾驶员驾驶同时判断行驶里数;2)人承担的负荷或速度超过人能力极限,如缝纫机操作速度太快;3)不能根据人执行功能的特点找出人机之间最适宜相互联系的途径和手段,如设计中没有考虑人的反应时间;,4、人机功能不匹配的影响,1)如果不考虑人和机的适应,那么人既不会舒适,也不会高效工作。2)人机不协调或协调性差是违章操作的主要原因,而违章操作可能会导致人为失误甚至安全事故;其次操纵器、显示器、报警器设计上的缺陷,未能达到最佳匹配也会造成违章操作
6、,造成事故。,5、人机功能匹配应该注意问题,1)信息由机器显示器传递给人时,应该选择适宜的信息通道,避免信息过载,同时设计符合人机学原则;2)信息从人的运动器官传递到机器时,应该考虑人的能力极限和操作范围,控制器应该高效、安全、灵活、可靠;3)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人和机的各自优势;,5、人机功能匹配应该注意问题,4)使用人机结合面的信息通道和传递频率不能超过人的能力极限,并使机器适合大多数人;5)要考虑机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及简单排除故障的方法和工具;6)要考虑小概率事件的处理,对可能造成破坏的小概率事件事先安排监督和控制方法。,第二节 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研究对象在规定条件下和
7、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条件、维护条件、环境条件、贮存条件和工作方式等。某些电子元器件在实验室中使用和在火箭上使用,其可靠性就可以相差几个数量级。机器在超负荷下使用和连续不断工作都会使可靠性降低。相反,产品在减负荷(低于使用负荷)下使用,可靠性提高。,第二节 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研究对象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时间依据不同对象和工作目的而异,如火箭要求几秒或几分钟内工作可靠,而一台机床要求的可靠使用时间则长得多。一般地说,机器设备的可靠性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使用时间越长,可靠性越低。使用时间不同,可靠性也不同。,第二节 人机
8、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研究对象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功能是指机器设备本身的性能指标和包括人方便、安全、舒适地操纵机器的使用功能。当机器和设备达到规定功能,则可靠;当产品丧失规定功能,则称其发生故障、失效或不可靠。,第二节 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研究对象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能力是指可靠性的高低,如“平均无故障时间”长,度量可靠性能力的指标很多,如:可靠度、平均寿命等。,一、人的可靠性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素质,操作因素,一、人的可靠性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生理因素,
9、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素质,操作因素,体力、耐力、疾病、饥渴、环境承受能力,一、人的可靠性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素质,操作因素,情绪水平、注意力水平等,一、人的可靠性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素质,操作因素,不正确的指令不恰当的指导人际关系不融洽工作岗位不称心,一、人的可靠性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素质,操作因素,温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毒物等,一、人的可靠性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
10、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素质,操作因素,训练程度、经验、操作熟练度、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等,一、人的可靠性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素质,操作因素,人际关系,一、人的可靠性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素质,操作因素,操作的连续性反复性、持续时间操作速度操作频率,一、人的可靠性1、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大脑意识水平与人的可靠性,2、人为失误分析,人为失误是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人没有完成分配给它的功能。人的失误导致灾害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的占70%-80%)。因此,
11、必须重视和认真研究人为失误的原因,从而找出防止失误的措施,提高人机系统的安全性。,(1)失误类型,1)没有执行分配给他的功能2)执行了没有分配给他的功能3)错误地执行了分配给他的功能4)按错误的程序或错误的时间执行了分配给他的功能,(2)失误种类,1)设计失误 2)制造失误3)组装失误4)检验失误5)维修保养不正确6)操作失误7)管理失误,如不恰当的人机功能分配,没按安全人机工程原理设计,载荷拟定不当,计算用的数学模型错误,选用材料不当,机构或结构形式不妥,计算差错,经验参数选择不当,显示器与控制器距离太远,使操作感到不便等。,(2)失误种类,1)设计失误 2)制造失误3)组装失误4)检验失误
12、5)维修保养不正确6)操作失误7)管理失误,如使用不合适的工具,采用了不合格的零件或错误的材料,不合理的加工工艺,加工环境与使用环境相差较大,作业场所或车间配置不当,没有按设计要求进行制造等。,(2)失误种类,1)设计失误 2)制造失误3)组装失误4)检验失误5)维修保养不正确6)操作失误7)管理失误,如错装零件,装错位置,调整错误,接错电线等。,(2)失误种类,1)设计失误 2)制造失误3)组装失误4)检验失误5)维修保养不正确6)操作失误7)管理失误,如安装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合格配件及不合理的工艺方法,或允许有违反安全工程要求的情况存在等。,(2)失误种类,1)设计失误 2)制造失误3
13、)组装失误4)检验失误5)维修保养不正确6)操作失误7)管理失误,如未严格按照规定全面检修保养等。,(2)失误种类,1)设计失误 2)制造失误3)组装失误4)检验失误5)维修保养不正确6)操作失误7)管理失误,操作中除了使用程序差错、使用工具不当、记忆或注意失误外,主要是信息的确认、解释、判断和操作动作的失误。,(2)失误种类,1)设计失误 2)制造失误3)组装失误4)检验失误5)维修保养不正确6)操作失误7)管理失误,如管理出现松懈现象。,(3)失误后果,人为失误的后果,取决于人失误的程度及机器安全系统的功能。其失误后果可归纳为五种情况:失误对系统未发生影响,因为发生失误时作了及时纠正,或机
14、器可靠性高,具有较完善的安全设施,如冲床上的双按钮开关;失误对系统有潜在的影响,如削弱了系统的过载能力;为纠正失误,须修正工作程序,推迟了作业进程;失误造成事故,但系统可修复;失误导致重大事故,造成机毁人亡,系统失效。,(4)失误原因,1)设计原因2)操作原因3)管理原因,设计机器时,对人机结合面的一设计没有很好地进行安全人机工程研究,致使机器系统本身潜在着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如由于显示和操纵控制装置不符合安全人机工程要求,不适宜人的生理心理及人体生物力学特性,产生错觉失误;操纵不便,易产生疲劳;作业环境恶劣,如空间不足,温湿度不适,照明不足,振动及噪声过大等,这些都是诱发人产生失误的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机功能匹配 人机 功能 匹配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