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实施细则》PPT课件.ppt
《《井控实施细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控实施细则》PPT课件.ppt(3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港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第 一 章 总则第 二 章 井控设计第 三 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第 四 章 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第 五 章 钻开油气层的井控作业第 六 章 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第 七 章 井控应急救援 第 八 章 井控技术培训 第 九 章 井控管理组织与职责 第 十 章 井控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国际与行业市场井控管理要求 第十二章 附则,目录,附录1 井控装置组合图附录2 钻井队井控岗位职责附录3 井控关井程序规范附录4 防喷演习记录表附录5 坐岗记录表附录6 井控工作检查批准书附录7-1 大港油田集团公司井控管理组织机构附录7-2 大港油田集团公司井控分
2、级管理网络图附录8-1 大港油田公司井控管理组织机构附录8-2 大港油田公司井控分级管理网络图附录9 钻井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附录10“三高井”和“重点井”定义,第一条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为了进一步推进大港油田井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井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井喷、井喷失控、井喷着火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不受破坏,特制定本细则。,第一章 总则,第二条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井控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高度树立“以人为本”、“井控是系统工程”、“井喷失控是可以避免的”的理念,坚持“井控与环保联防联治”的原
3、则,对井控工作要常抓不懈,确保“绝无一失”。,第一章 总则,第一章 总则,第三条 井喷是事故,井喷失控是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将打乱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人伤亡、环境污染、设备毁坏、酿成火灾、油气井报废、油气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第一章 总则,第四条 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甲乙方的勘探开发、钻井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和教育培训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第一章 总则,第五条 本细则规定了大港油田的井控设计、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井控应急救援、井控技术培训、井控管理组织与职责、
4、井控管理制度、国际与行业市场井控管理要求等内容。,第一章 总则,第六条 本细则适用于大港油田陆上钻井作业、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侧钻和加深钻井作业。,第一章 总则,第七条 在浅海、滩海地区的钻井单位应根据其特点参照本细则制定相应的井控措施,报油田公司钻采工程处、油田集团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备案。各油气建设单位要通过合同约定,要求进入所辖地区的所有钻井队伍及钻井相关队伍参照执行本细则。,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八条 井控设计是钻井地质和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港油田地质、工程设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井控设计的有关要求进行井控设计。,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九条 进行地质设计前应对井场周围2000米范围内的居
5、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电线、水资源情况和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特别需标注清楚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距地表深度;江河、干渠周围钻井应标明河道、干渠的位置和走向等。,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条 地质设计书中应明确所提供井位符合以下条件:油气井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 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油库、河流、水库、人口密集及高危场所等不小于500m。若安全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规定,由油田公司与油田集团公司安全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全和环境评估,按其评估意
6、见处置。含硫油气井的应急撤离措施,执行SY/T 5087含硫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有关规定。,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一条 地质设计书应根据物探资料及本构造邻近井和邻构造的钻探情况,提供本井全井段预测的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剖面(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可不作地层破裂压力曲线,但应提供邻近已钻井地层承压检验资料)、浅气层资料、油气水显示和复杂情况。,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二条 在已开发调整区钻井,地质设计书中应明确提供注水、注气(汽)井分布及注水、注气(汽)情况,提供分层动态压力数据。,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三条 在可能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地区钻井,地质设计应对其层位、埋藏深度及含量进行预测,
7、并在工程设计书中明确应采取的相应的安全和技术措施。,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四条 工程设计书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资料进行钻井液设计,钻井液密度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一、油井、水井为0.05g/cm30.10g/cm3或增加井底压差1.5MPa3.5MPa;二、气井为0.07g/cm30.15g/cm3或增加井底压差3.0MPa5.0MPa。,具体选择钻井液密度安全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精度、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及预测油气水层的产能、地层油气中硫化氢含量、地应力和地层破裂压力、井控装置配套情况等因素。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油气层钻井液密度
8、设计,其安全附加值或安全附加压力值应取最大值。,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五条 工程设计书应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剖面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一、探井、超深井、复杂井的井身结构应充分考虑不可预测因素;二、在井身结构设计中,同一裸眼井段中原则上不应有两个以上压力梯度相差大的油气水层;三、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井筒与采掘坑道、矿井坑道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0m,套管下深应封住开采层并超过开采段100m;,四、套管下深要考虑下部钻井最高钻井液密度和溢流关井时的井口安全关井余量。表层套管下深应满足井控安全、封固疏松地层、砾石层的要求,固井水泥应
9、自环空返至地面。技术套管应满足封固复杂井段、固井工艺、井控安全的要求,水泥返高要执行相关标准,“三高”油气井的技术套管水泥应返至上一级套管内或地面。油层套管应满足固井、完井、井下作业及油(气)生产的要求,水泥应返至技术套管内或油、气、水层以上300m。,第二章 井控设计,五、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高压气井的油层套管、有害气体含量较高的复杂井技术套管,其材质和螺纹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且水泥必须返到地面。六、在钻机选用上应考虑适当的井架底座高度,任何井口装置、工具的安装应为井控装置和抢险装备的安装留有合理空间,为复杂井的钻井和井喷抢险提供必要条件。七、用于高含硫油气井的防喷器累计上井使用
10、时间应不超过 7年,且使用前应经过严格的试压检验,各项指标必须合格。,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六条 工程设计书应明确每层技术套管固井开钻后,要求测定套管鞋下第一个砂层的破裂压力;如果套管鞋以下未钻遇砂层,则钻进 50m后测定套管鞋处地层破裂压力。,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七条 钻井必须装防喷器,并按井控装置配套要求进行设计。,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八条 工程设计书应明确井控装置的配套标准:一、防喷器压力等级应与裸眼井段中最高地层压力相匹配,并根据不同的井下情况选用各次开钻防喷器的尺寸系列和组合形式:1.钻井设计中提示有浅气层且需表层套管封固的井,要设计下入导管,并用水泥固牢,同时
11、设计安装井口防喷器或导流器,见附件1中图 1;2.选用压力等级为 14MPa时,其防喷器组合有四种形式供选择,见附件1中图2图5;,3.选用压力等级为21MPa和35MPa时,其防喷器组合有三种形式供选择,见附件1中图6图8;4.选用压力等级为 70MPa和105MPa时,其防喷器组合有四种形式供选择,见附件1中图9图12。,二、欠平衡钻井作业 1.压力等级为35MPa时,其防喷器组合有两种形式供选择,见附件1中图6图8,并在其上面安装旋转防喷器。2.压力等级为 7OMPa和105MPa时,其防喷器组合形式选择,见附件1中图10图12,并在其上面安装旋转防喷器。,第二章 井控设计,三、节流管汇
12、的压力等级和组合形式应与全井防喷器最高压力等级相匹配:1.压力等级为14MPa时,节流管汇见附件1中图13;2.压力等级为21MPa时,节流管汇见附件1中图14;3.压力等级为35Mpa和70MPa时,节流管汇见附件1中图15;4.压力等级为105MPa时,节流管汇见附件1中图16。,第二章 井控设计,四、压井管汇的压力等级和连接形式应与全井防喷器最高压力等级相匹配,其基本形式见附件1中图17、图18;五、绘制各次开钻井口装置及井控管汇安装示意图,并提出相应的安装、试压要求;,六、含硫井的井控装置、套管头、四通、防喷管线、放喷管线、回收管线等连接管线、内防喷工具、液气分离器等设施,其材质符合
13、SY/T 5087含硫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规定。七、含硫化氢井、居民区域井、人员聚集场所附近井等,J1阀和4号闸阀应为液动闸阀。八、区域探井、气井、气油比高的井、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井,地层压力大于等于 70 MPa的井,从压井管汇至远程泵房接一条压井管线。,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十九条 根据地层流体中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及完井后最大关井压力值,并考虑能满足进一步采取增产措施和后期注水、修井作业的需要,工程设计书应按照 SY/T 5127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标准明确选择完井井口装置的型号、压力等级和尺寸系列。,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二十条 工程设计书应明确钻具
14、内防喷工具、井控监测仪器、仪表、钻具旁通阀及钻井液处理装置和灌注装置的配备,以满足井控技术的要求;“三高”油气井的井控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层流体的性质和压力,套管鞋以下裸眼地层的破裂压力和防喷器、套管头、技术套管的额定压力以及随后进行的钻井、井下作业可能对它们的承压能力造成的降低,井控装置和工具的选择应留有余地。,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二十一条 钻井工程设计书中,应明确钻开油气层前储备一定量的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以及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一、设计井深 2000m的井,设计储备加重剂不少于30t;设计井深2000m的井,不少于 60t。二、设计书中要设计储备比设计最高密度高0.2g/cm3的压
15、井液40-80m3。,三、探井从二开开始储备压井液,气井和气油比高的开发井从钻开目的层前300m储备压井液。所有的井,提前钻遇到油气层及高压水层时,要立即储备压井液。所有井从开钻前就要储备加重剂。四、侧钻井要在侧钻前储备加重剂 15t,储备比设计最高密度高3的压井液40m3。五、对于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井,要加大重钻井液和加重剂的储备,并配套使用自动加重装置。,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二十二条 丛式井组的井控设计、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的储备要结合地理环境和钻井特点,统一制定钻井井控设计。,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二十三条 钻井工程设计书应明确欠平衡钻井应在地层情况等条件具备的井中进行。含
16、硫油气层或上部裸眼井段地层中的硫化氢含量大于SY/T5087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中对含硫油气井的规定标准时,不能开展欠平衡钻井。欠平衡钻井施工设计书中必须制定确保井口装置安全、防止井喷失控或着火以及防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伤害的安全措施及井控应急预案。,第二章 井控设计,第二十四条 钻井工程设计书应明确对探井、预探井、资料井应采用地层压力随钻预(监)测技术;绘制本井预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设计钻井液密度曲线、dc指数随钻监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和实际钻井液密度曲线,根据监测和实钻结果,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第二十五条 套管头、四通、防喷器、节流压井管汇、
17、各连接管线及其配件的额定工作压力必须与防喷器的额定工作压力相匹配。现场井控装置的安装包括:井口装置、井控管汇、液气分离器、钻具内防喷工具的安装等。,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第二十六条 一、井口装置包括防喷器组、防喷器控制系统、四通及套管头等。各次开钻井口装置要严格按设计和相关标准安装。二、选择防喷器压力等级时,同时综合考虑套管最小抗内压强度的 80%、套管鞋破裂压力、地层流体性质等因素。三、在区域探井、高含硫油气井、高压高产油气井及高危地区的钻井作业中,从固技术套管后直至完井全过程,应安装剪切闸板防喷器。剪切闸板防喷器的压力等级、通径应与其配套的井口装置的压力等级和通径一致。
18、,四、防喷器顶部安装的防溢管与顶盖用垫环密封,连接螺栓齐全。防喷器密封钢圈只能使用一次。防喷器组安装完后,要校正井口、转盘、天车中心,其偏差不大于10mm。防喷器要用4根直径不小于 16mm钢丝绳对角绷紧固定。防喷器上应安装防泥伞,井口圆井上应安装防护盖。五、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应装齐手动操作杆,靠手轮端应支撑牢固,其中心与锁紧轴之间的夹角不大于 30。挂牌标明开、关方向和到底的圈数。,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六、防喷器控制系统控制能力应与所控制的防喷器组合及闸阀等控制对象相匹配。防喷器控制系统安装要求:1远程控制台安装在面对井架大门左侧,距井口不少于 25m的专用活
19、动房内,距放喷管线或压井管线应有2m以上距离,并在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2m的人行通道,周围 1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2管排架或管线盒与防喷管线及放喷管线的距离不小于1m,车辆跨越处应装过桥盖板;不允许在管排架或管线盒上堆放杂物和以其作为电焊接地线或在其上进行焊割作业。,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3远程控制台和司钻控制台气源专线供给,并配置气源排水分离器;严禁强行弯曲和压折气管束。气源压力为 0.600.80 MPa,储能器、管汇和环形防喷器开关控制压力值分别为 17.521 MPa 和 8.510.5 MPa,司钻控制台与远程控制台压力值的误差不超过 1MPa。4电
20、源应从配电板总开关处直接引出,并用单独的开关控制,保持远程控制台照明良好。5储能器完好,压力达到规定值,并始终处于工作压力状态。6防喷器全封闸板控制手柄要安装防误操作装置。,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7 液动节流控制箱摆放在钻台上靠立管一侧。处于待命状态时,油面高 3050 mm,油压 23 MPa;控制箱上的阀位开度 3/81/2,气源压力 0.600.80 MPa。8、区域探井、高含硫油气井、高压高产油气井及高危地区井应配备司钻控制台。七、四通和套管头的配置安装应符合 SY/T 5964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中的相应规定。,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
21、和管理,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第二十七条 一、井控管汇包括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线和放喷管线等。二、防喷管线、放喷管线应使用经探伤合格的管材,含硫油气井的井口管线及管汇应采用抗硫的专用管材。防喷管线应采用螺纹与标准法兰连接,不允许现场焊接。回收管线使用经探伤合格的钢制管线或采用35Mpa及以上的高压耐火软管。三、回收管线出口应接至钻井液罐,两端固定牢靠,使用高压耐火软管时两端要加固定安全链,钢制管线的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 120的铸(锻)钢弯头,其通径不小于78mm。,四、放喷管线安装要求:1放喷管线布局要考虑当地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电力线及各种设施等情况;
22、2放喷管线至少应有两条,在现场不允许焊接,其通径不小于78mm;3两条管线走向一致时,应保持大于 0.3m的距离,并分别固定;4管线应平直引出,一般情况下要求向井场两侧或后场引出;如因地形限制需要转弯,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120的铸(锻)钢弯头。如确须要90转弯时可以使用90缓冲(如灌铅等)弯头;,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5管线出口应接至距井口 75m 以上的安全地带,距各种设施不小于 50m。放喷管线因地面条件限制外接长度不足 75m时,可以接出井场边缘,而且在现场要备有不足部分的管线和基墩或地锚。对含有硫化氢气体的井,放喷管线出口要安装自动点火装置。6管线每隔 10m15
23、m、转弯前后处(不超过 1m)、出口处(不超过 1m)用预制基墩或地锚固定牢靠,悬空处要支撑牢固;若跨越 10m宽以上的河沟、水塘等障碍,应架设金属过桥支撑。7水泥基墩的预埋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 20mm,长度大于0.5m。,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五、为准确观察溢流关井后的套压变化,35 MPa及以上压力等级的节流管汇配置三通压力表座,有备用低量程的压力表。六、井控管汇所配置的平板阀应符合Y/T5127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中的相应规定。七、防喷器四通的两侧应接防喷管线,每条防喷管线应各装两个闸阀,一般情况下紧靠四通的闸阀应处于常开状态,防喷管线控制闸阀(手动或液动阀)应接出井
24、架底座以外。,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八、压井节流管汇、防喷、放喷和回收管线上的各闸阀要编号标识,注明开关状态。其中,从压井管汇至节流管汇的防喷管线上的4个闸阀的编号分别为:压井管汇内侧的闸阀是 1 号,四通左侧的闸阀是2号,四通右侧的闸阀是 3号,节流管汇内侧的闸阀是4号。九、防喷管线和放喷管线及节流、压井管汇需采取相应的防堵、防冻措施,保证闸阀灵活可靠、管线畅通。,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第二十八条 区域探井、气井及气油比高的井要安装钻井液液气分离器。钻井液液气分离器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一、钻井液液气分离器的进
25、液管采用外径不小于4的高压管线,使用保险绳和基墩固定;二、排液管接到钻井液罐;分离器至少用 3根 5/8的钢丝绳绷紧固定;三、排气管线(外径不小于进液管的外径)接出井口 50m以远,走向与放喷管线一致;固定基墩间距 15-20m,排气管出口与放喷管线距离 35 m,含硫化氢井排气管出口高出地面3m,并安装自动点火装置,用3根5/8钢丝绳绷紧固定。,第三章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第二十九条 钻井队施工现场要配备下列井控专用工具,保证完好、可靠。一、钻具内防喷工具包括:方钻杆上下旋塞、应急旋塞、钻具止回阀、防喷钻杆单根(其上接常开旋塞)及相应配套工具等。使用复合钻杆时,要配齐与闸板直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控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