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课件.ppt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课件.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7/30,1,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第二节 抗癫痫药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第四节 抗躁狂药和抗抑郁药第五节 镇痛药第六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第七节 中枢兴奋药,2023/7/30,2,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抑制药镇静药:CNS轻度抑制-能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复安定情绪的药物催眠药:CNS进一步抑制-能引起类似正常生理睡眠或改善睡眠状态的药物(两药之间无质的差异,仅是量的不同)抗焦虑药:抗焦虑不安作用(焦虑表现:紧张、恐惧、心悸、颤抖、头晕-神经官能症)特点:三类药物之间很难分开,小剂量的催眠药可以镇静,亦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抗焦虑药用于镇静催眠的
2、效果也很好,因此三者统称为“镇静催眠药”,2023/7/30,3,一、苯二氮卓类 传统的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类)都是普遍性中枢抑制药,随剂量逐渐增加,而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中毒量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曾认为这是镇静催眠药的一般规律,但60年代开始,应用的苯二氮卓类具有较好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作用,无麻醉作用。安全范围大,目前几乎已完全取代了巴比妥类传统镇静催眠药优点:1、治疗指数高 2、对肝微粒体酶诱导作用小 3、在人用半量安定即能抑制夜间胃酸分泌-有利于失眠兼用消化道溃疡病人常用药物:地西泮,氟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三唑仑等,2023/7/30,4,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抗焦虑
3、-用以焦虑为主的神经官能症,小于镇静剂量时即有良好的作用,能显著改善紧张、忧虑、激动和失眠等症状 作用部位:选择性抑制大脑边缘系统选用药物:1)对持续性焦虑状态-宜用长效类 2)对间断性严重焦虑-宜用中、短效类 常用药物:地西泮、氯氮卓,2023/7/30,5,2.镇静、催眠-本类药广泛用于失眠(作用快而可靠)优点: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 不引起麻醉、毒性小、安全范围大 作用部位:阻断大脑边缘系统对脑干网状结构的激活 临床应用:麻醉前给药(缓和恐惧、减少麻醉药用量)失眠 使用BDZs后,使入睡困难、睡眠时 间短和早醒等症状均改善 入睡困难者:最好选用半衰期短的药物-三唑仑,改善率为
4、42 早醒和醒后不能入睡者:改善率最高为氟西泮,改善率45,2023/7/30,6,3.抗惊厥,抗癫痫-本类药均有抗惊厥作用,其中以地西泮,三唑 仑的作用最为明显 临床应用 抗惊厥 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和中毒性惊厥 抗癫痫 地西泮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 其他类型癫痫发作以硝西泮、氯硝西泮疗效好,2023/7/30,7,4.中枢性肌松 动物实验:对去大脑僵直有明显松驰作用 作用及部位(1)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中多突触通路减弱其对脊髓反射的易化作用(2)较大剂量时直接抑制脊髓内多突触反射 临床应用 各种原因的肌痉挛(如腰肌劳损)、僵直(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状态 这种肌松作用有助于加
5、强全身麻醉药的肌肉松弛,但单用达不到外科手术要求的肌肉松弛状态,2023/7/30,8,作用机制 目前已发现,在大脑皮质、边缘系统、中脑、脊髓内均存在苯二氮卓受体,并且与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GABA)分布状况相似 GABAA受体是由GABA-苯二氮卓类受体/Cl-离子通道蛋白组成的大分子复合体。GABAA受体被GABA激活时,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Cl-内流入神经细胞而产生超极化(抑制)(在没有GABA存在时,苯二氮卓类与其相应受体并不能直接开放Cl-通道。一般情况下,GABA受体被一种抑制性蛋白质(GABA调控蛋白)所掩盖,妨碍了GABA受体的暴露与激活,抑制了它与GABA的结合能力
6、。苯二氮卓类药物与调控蛋白结合,解除它对GABA受体的抑制)苯二氮卓类药物与苯二氮卓类受体结合后:1、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 2、增强GABA 与GABAA受体的结合,2023/7/30,9,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迅速,但奥沙西泮、氯氮卓口服吸收较慢,且不规则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地西泮为99,脂溶性高,有再 分布蓄积于脂肪)3.肝内代谢 多数代谢物产生具有与母体相似活性(尤其是N-去甲基代谢物去甲地西泮),而T1/2比母体更长,故连续应用长效类应注意药物在体内蓄积 药物在体内氧化代谢过程易受肝功能、老年和同时饮酒的影响,使T1/2延长4.经肾脏排泄,2023/7/30,1
7、0,2023/7/30,11,不良反应 1.治疗量连续应用可见头昏、嗜睡、乏力 2.大剂量偶见共济失调 3.过量急性中毒可致昏迷、呼吸抑制 4.静脉注射过快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 5.与中枢抑制药、吗啡、乙醇等合用可显著增强毒性 6.久服可发生依赖性、成瘾性,停药时可出现反跳和 戒断症状(失眠、焦虑、激动、震颤等)7.本品通过胎盘屏障、可随乳汁分泌,孕妇、哺乳妇忌用,2023/7/30,12,二、巴比妥类构效关系 自上世纪初在临床应用以后,根据其构效关系,合成了2500多种巴比妥类药,通过详细的药理研究,最后大约有50多种投入市场,在我国较常用的巴比妥类药物如下:,2023/7/30,13,催眠药
8、应根据不同状况用药:难以入睡者 司可巴比妥 后半夜常醒或清晨早醒 苯巴比妥 二者兼有 异戊巴比妥药理作用中枢抑制作用 1.小剂量镇静、抗焦虑2.中剂量 催眠3.大剂量 麻醉4.10倍催眠量抑制呼吸,导致死亡,2023/7/30,14,作用机制巴比妥类能选择性抑制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细胞从兴奋转入抑制,继而出现睡眠近年有资料提示:巴比妥类也有促进GABA能神经功能的效应,但与苯二氮卓类不同,本类药可通过延长Cl-通道开放时间而增加Cl-内流而引起超极化较高浓度时,则抑制Ca+依赖性动作电位,抑制Ca+依赖性递质释放,呈现拟GABA作用,2023/7/30,15,临床应用 安全性不如苯
9、二氮卓类,且易发生依赖性,目前已很少用于镇静催眠主要用于:1.癫痫持续状态-苯巴比妥、戊巴比妥 2.小手术,内窥镜检查-硫喷妥,2023/7/30,16,不良反应 1.后遗作用 用于镇静、催眠时,次日晨可出现头晕、困倦、嗜睡及精神不振等-长效类:该效应明显 2.习惯性、成瘾性、依赖性、停药反跳等现象 3.过敏反应 药疹、药热、粒细胞减少、剥脱性皮炎(有药物过敏史者慎用/禁用,已发生者可抗过敏治疗).抑制呼吸中枢禁用:严重肺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颅脑损伤、呼吸中枢受抑制者 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2023/7/30,17,、急性中毒 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昏睡、呼吸抑制、反射消失 可因呼吸麻痹
10、致死 心血管功能紊乱 体温、血压下降,心动过速 急性中毒的处理)排除毒物 洗胃 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导泻:50Na2SO440ml灌胃 碱化血液,静滴NaHCO3,利尿剂)支持对症治疗 维持呼吸 人工呼吸/给氧 维持血压,输液,必要时用升血压药)其它措施 加强护理 注意保温 预防感染,2023/7/30,18,三、其他镇静催眠药水合氯醛 该药自1869年用于临床至今已近年特点:1.口服易吸收,刺激性大,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2.催眠作用快而久,不影响快波睡眠 3.灌肠(10)可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等 4.久用可产生耐受性,成瘾性,依赖性 5.大剂量对心,肝,肾有损害,2023/7
11、/30,19,用药护理,请见P80,2023/7/30,20,第二节抗癫痫药,2023/7/30,21,一、抗癫痫药,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的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是由于脑局部神经元兴奋性过高产生的高频率异常放电而出现的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病因:未明 常见于脑瘤、脑寄生虫病、脑膜炎、脑炎、颅脑损伤等后遗症,2023/7/30,22,癫痫发作分类局限性发作 大脑局部异常放电且只扩散至局部者,仅表现为大脑局部 功能紊乱的症状1.单纯性局限发作 局部肢体运动或感觉异常,持续20-60s2.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神经运动性发作)冲动性神经异常,无意识的运动,如唇抽动、摇头等 病灶在颞叶和
12、额叶,持续30s-20min,2023/7/30,23,全身性发作为异常放电涉及全脑,导致意识丧失 1小发作(失神发作)儿童多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突然丧失,瞪目直视,并 中断活动,持续5-20秒,但不抽搐,一日可发作多次 2肌阵挛性发作 部分肌群发生短暂的(约1S)休克样抽动 3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羊癫风)意识突然丧失,全身出现肌肉强直-阵挛性抽搐、倒地、发出尖叫声,口吐白沫,一般持续数分钟 4癫痫持续状态 指大发作持续状态,反复抽搐,持续昏迷。如不及时抢 救,可能危及生命,2023/7/30,24,1908年合成,1938年发现本品能对抗电休克引起的猝死,并用于癫痫大发作成功作用机制
13、稳定细胞膜作用 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减少Na+内流,降低兴奋性 该作用有使用依赖性,即对高频异常放电作用明显,而对正常的低频放电无明显影响 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断L型和N型Ca2+通道,抑制Ca2+内流 抑制钙调素(CaM)激酶活性-影响突触传递功能 因Ca2+的第二信使作用是通过Ca2+受体蛋白-钙调素及其耦偶的激酶系统介导的,苯妥英钠,2023/7/30,25,临床应用 1、癫痫 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首选药(疗效高,但起效慢)*小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2、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中枢疼痛综合症)本品能使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 3、心律失常,2023/7/30,26,不良反应1
14、.胃肠刺激症状 口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痛2.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 静注过快,可致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口服过量引起小脑-前庭功能:眩晕,共济失调,头痛,眼球震颤等,严重者致小脑萎缩 血药浓度40ug/ml 可致精神错乱 50ug/ml 以上可出现昏睡、昏迷3.慢性毒性反应(1)齿龈增生 多见于青少年-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按摩牙龈可减轻,一般停药3-6个月后可恢复(2)外周神经炎(3)精神异常(4)加速VD代谢,出现低钙血症、软骨症和佝偻病(5)巨幼细胞性贫血 4.过敏反应5.致畸,2023/7/30,27,二、卡马西平 1.抗癫痫*广谱抗癫痫药,作用机制与苯妥英钠相似,治疗浓度阻滞钠通道*
15、应用 1)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首选药之一 2)抗复合性局限性发作和小发作 3)抗癫痫并发的精神症状2.抗抑郁 对锂盐无效的躁狂、抑郁症有效3.对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有疗效优于苯妥英钠,2023/7/30,28,三、苯巴比妥1.抗癫痫作用机制 与突触后膜上的GABA-苯二氮卓受体的变构调节单位 结合,增加GABA介导的Cl-内流-膜超极化,膜兴奋性降低 阻断突触前膜Ca2+的摄取,减少Ca2+依赖性的神经递 质(NA、Ach、谷氨酸)的释放 阻断Na2+、Ca2+通道 2.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因有中枢抑制而不作首选)在控制癫痫持续状态时,临床更倾向于用戊巴比妥钠静
16、脉注射,2023/7/30,29,四、乙琥胺特点 1.口服吸收完全,肝脏代谢,少量原形经肾排 2.治疗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他癫痫无效 3.不良反应少 常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嗜睡、头昏等五、丙戊酸钠 广谱抗癫痫药,是大发作合并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小发作的疗效优于乙琥胺,但因肝脏毒性不作首选),2023/7/30,30,六、苯二氮卓类1.地西泮 为控制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静注起效快,安全2.硝西泮 主要用于癫痫小发作,特别是肌阵挛性发作及婴儿痉挛等3.氯硝西泮 对各型癫痫均有效,尤以对癫痫小发作较地西泮好 本类药均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甚至发生共济失调,
17、久用耐受,骤然停药可致“反跳”和戒断症状,原有发作加剧,2023/7/30,31,抗癫痫药的应用原则,请见P82,2023/7/30,32,抗癫痫药的用药护理,请见P83,2023/7/30,33,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精神失常是由各种原因(内因、外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下列类型:1.精神分裂症 主要特征: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 情感与环境间不协调 有幻听、幻觉、幻想症状 分 类:型-以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和妄想 型-以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2.躁狂症 情绪高涨,反映敏捷,言行增多3.抑郁症 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责自罪,动作减少4.焦虑症(焦虑性神经症)-是
18、一组以持续性焦虑、紧张为主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2023/7/30,34,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主要治疗精神分裂症,但对其他精神失常(如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症状也有效 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一)吩噻嗪类(二)硫杂蒽类(三)丁酰苯类(四)其他类,2023/7/30,35,(一)吩噻嗪类,氯丙嗪(冬眠灵)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慢,肌注吸收快(刺激性强,应深部注射)2.脑内浓度高,排泄缓慢(脂溶性大,可蓄积于脂肪组织)停药6个月,仍在尿中检出 3.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肝代谢,肾排泄 4.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可相差10倍),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多,2023/7/30,36,
19、药理作用及机制1.中枢神经系统 抗精神病作用*精神病人用药后,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继续用药可使幻觉、妄想、躁狂及精神运动性兴奋逐渐消失,理智恢复,情绪安定,生活自理(连续用药无耐受性)*正常人服用后,可出现安静、活动减少、感情淡漠和注意力下降,且易诱导入睡,但不引起麻醉*抗幻觉和抗妄想作用一般需连续用药6周至6个月才充分显效,且无耐受性;但安定及镇静作用逐渐减弱,出现耐受性,2023/7/30,37,作用机制:阻断 中脑-边缘系统 的D2受体 中脑-皮质系统脑内三条DA通路 1黑质-纹状体通路 参与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控制 2中脑-边缘-皮质系统通路 与感情、情绪、精神活动有关 3下丘脑-垂体通
20、路 与内分泌有关(结节漏斗部通路),2023/7/30,38,镇吐作用-强大 血液化学物质(如去水吗啡)(+)()延髓第四脑室底部的极后区 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小剂量)呕吐中枢()(大剂量)呕吐(本品对晕动病引起的呕吐无效),机制:小剂量阻断D2受体,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2023/7/30,39,(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选择性地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机能减退*低温环境 体温*高温环境 体温 氯丙嗪既能增强散热过程,也能抑制产热过程,从而降低新陈代谢率,减少组织的耗氧量,故临床可用于“人工冬眠”及低温麻醉 人工冬眠合剂:氯丙嗪 50mg 异丙嗪 50mg 配合冰氮 哌替啶 100m
21、g,与环境温度有关,如配合物理降温可降至正常温度以下,而解热镇痛药无此作用,2023/7/30,40,如低温麻醉不用氯丙嗪,只有物理降温(冰氮),则病人会发抖、产热,因为物理降温没有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增强了散热进程,也抑制了产热过程,降低了新陈代谢率,减少组织耗氧量,这对于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如严重感染,中毒性高热,甲状腺危象等)是有利的 基础代谢下降 对各种病理刺激的反应下降冬眠后的机能状态 器官活动下降 对缺氧的耐受力上升 组织耗氧下降 使异常收缩的小动脉扩张 神经系统反应下降 产生保护性抑制状态,2023/7/30,41,加
22、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乙醇的作用 故合用时应减少上述药物用量,以免加深对CNS的抑制 对锥体外系的影响-表现为副作用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胆碱能神经功能占优势 故在长期大量应用时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2023/7/30,42,2.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受体 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BP 下降(反复应用降压作用减弱)直接扩张血管氯丙嗪 阻断M受体 较大剂量时可见口干、便秘、心率升高,2023/7/30,43,3.内分泌系统 阻断结节-漏斗处D2受体干扰内分泌功能 减少下丘脑释放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分泌上升-乳房涨大 泌乳 抑制促性腺释放激
23、素的分泌 卵泡刺激素下降 排卵延迟 黄体生成素下降 闭经 抑制促皮质激素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抑制儿童生长发育(可试用于治疗巨人症),2023/7/30,44,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 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急症疗效好*解除躁狂、兴奋攻击行为*解除或减轻幻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 对冷漠等阴性症状效果不显著*改善思维-对躁狂症及其它精神病伴兴奋、紧张及妄想者也有效*在抗精神病时,须长期服药以维持疗效,减少复发2.治疗神经官能症-对焦虑、紧张、不安和失眠症状有效 但剂量不宜过大,2023/7/30,45,3.止吐 用于多种疾病及药物引起的呕吐 但对晕动病所致呕吐无效.治疗呃
24、逆对顽固性呃逆有效.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配合物理降温,应用氯丙嗪可降低患者体温,用于低温麻醉*采用人工冬眠法用于治疗严重感染、中毒性高热、惊厥、甲 状腺危象、妊娠毒血症等病症的辅助治疗,2023/7/30,46,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症状 嗜睡、无力 植物神经症状 视力模糊、鼻塞、心动过速、口干、便 秘、体位性低血压(可用NA升压,但不可 用Adr。因为本品为R阻断剂)刺激性较强 宜作深部肌注(不宜作皮下注射,静注可引 起血栓性静脉炎)乳房肿大、闭经、生长减慢等,2023/7/30,47,2.锥体外系反应 帕金森综合症(常见,发生率约30%)出现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面具脸)、动
25、作迟缓、肌肉 震颤、流涎等 急性肌张力障碍 舌、面、颈及背部肌肉痉挛,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吞咽困难 静坐不能 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以上症状可用胆碱受体阻断药苯海索缓解*注意区别*,2023/7/30,48,迟发性运动障碍 表现为不自主、有节律的刻板运动,出现口-舌-颊 三联症(吸、吮、舔舌、咀嚼等)早期发现及时停药可以恢复,但也有停药后难以恢复的,用胆碱受体阻断药反可使其加重,用抗DA药使此反应减轻 其机制:可能是因DA受体长期被阻断、受体敏感性增加或反馈性促进突触前膜DA释放增加所致,2023/7/30,49,3.过敏反应 常见皮疹、光敏性皮炎、少数人出现肝细胞内微胆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 药物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