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K研究进展》PPT课件.ppt
《《AMPK研究进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MPK研究进展》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蛋白激酶AMPK研究进展,韩吉春,主要内容,一什么是AMPK二AMPK的分子结构三AMPK在组织中的分布四AMPK活性调节五AMPK下游靶标及其生物学效应,一.什么是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主要协调代谢和能量的需要。激活AMPK,一方面关闭消耗ATP的合成代谢途径;另一方面启动产生ATP的分解代谢途径能够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维持能量的供求平衡,故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短期效应能调节能量代谢,长期效应能调节基因转录。,二AMPK的分子结构,AMPK是一个异源三聚体蛋白,由、
2、和3个亚单位组成。亚单位起催化作用,而和亚单位在维持三聚体稳定性和作用底物特异性方面起重要作用。每个亚单位都存在由2-3种基因所编码的异构体(1,2、1,2和1,2 3)(图2),从理论上来讲,、和 的不同异构体可形成各种可能的组合,可能有12种。,亚单位含有548个氨基酸,可分为催化区N末端(1312AA)、是起催化作用的核心部位,含有一个典型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的催化区域,中间一个自动抑制区(312392AA)和C末端一个亚单元结合区域(392548AA)含有变构结合位点,参与和AMP的结合。亚单位中的8个位点(苏氨酸172、苏氨酸258、丝氨酸485等)均可被磷酸化,其中苏氨酸172位点
3、及其磷酸化对AMPK活性的调节起重要作用。研究中所检测的总AMPK及活性AMPK蛋白通常是指其亚单位,,亚单位则好似一个支架,它可把和亚单位连接起来。亚单位N末端区域之后紧跟着两个保守的结构域KIS和ASC,ASC结构域为形成稳定有活性的的复合物所必需,而KIS并不与激酶的其他亚基相互作用。KIS结构域序列与“N-异淀粉酶结构域”序列密切相关,为亚基上的功能性糖原结合结构域。其功能可能与糖原对AMPK的调节有关。亚基的N端豆蔻酰化和磷酸化,这些翻译后的修饰,调节酶活性和亚基的细胞定位.,亚单位的N端区域在大小和序列上变化较大,与 1相比,2和 3的N端区域较长。亚单位有4个串行重复的CBS(胱
4、硫醚-合酶:cystathionine-synthase,CBS)结构域。亚基含有两个能结合激活性核苷酸AMP和抑制性核苷酸ATP的调节位点,这可以使AMPK能灵敏的检测到AMP:ATP比率。,四个CBS域为AMP创建了两个结合位点,通常被称为贝特曼域(Bateman domains)。第一个AMP与贝特曼域结合后,可以增大第二个AMP与另一个贝特曼域的结合亲和力,当AMP结合两个贝特曼域时,亚单位会发生构象变化,这使亚基上的催化域暴露出来。正是在这种催化结构域中,当苏氨酸-172被AMPK上游激酶磷酸化时,AMPK被激活。,三AMPK在组织中的分布,AMPK各亚基的组织分布不同。1分布很广,
5、主要分布于肾、肝、肺、心脏和脑;2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心脏和肝脏。已证实 2亚基也存在于脑神经元中,而且2亚单位含量明显高于1亚基。研究还发现1定位于胞质,而2主要定位于胞核,提示在有ATP损耗的细胞应激反应中,AMPK-2复合物的核定位可能至少部分通过磷酸化转录因子,调节基因表达。,1在肝脏高表达,在骨骼肌中低表达;而2恰好相反。1、2广泛分布于各组织细胞,3仅在骨骼肌中含量较高。在大部分细胞中主要以1、1和1异构体为主,而在肝细胞和脑中2 表达较高,骨骼肌和心肌中2、2和2 3 则均有表达。,四AMPK活性调节,1、AMPK的上游激酶 AM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目前,据研
6、究发现至少有3种AMPK的上游激酶(AMPKK),分别为LKB1、TAK1和CaMKK。它们的作用位点都是磷酸化AMPK亚基172位苏氨酸。,LKB1最早发现于PeutzJegher综合征(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的研究中,是人体细胞中一个抑癌基因,又 叫 STK11(serine 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11),是 由 lkb基 因 编码 的 丝 氨 酸苏 氨 酸蛋 白激 酶 家族 的成 员,是 一 种 抑 癌 因 素,其 编 码 的 蛋 白质 称 为 LKB1STK 11。,LKB1可以直接磷酸化AMPK亚单位上的172位苏氨酸而激活AMPK。发 挥 作 用 必 须
7、有 两 个 附 属 蛋 白 质 的 共 同 存 在:STRA D 和 M O 2 5。STRA D(STE20 related adaptor protein)是 LKB1 特 异 性接头 蛋 白和底 物,M O25(mouse protein 25)主要 参 与 LK B1 的 调 节,它 通 过 结 合 到 STRAD 的 羧 基 端 从 而 发挥 稳 定 STRAD 和 LKB1 复 合 物 的功 能。AMP可以加强LKB1STRADM025复合物对完整AMPK三聚体的磷酸化,但是不能加强该复合物对分离的、单个的AMPK亚基的磷酸化。,CaMKK(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激酶)也能够调节A
8、MPK的活性,CaMKK主要存在于神经系统,其对Thr172的磷酸化不依赖于AMP浓度的升高,而是通过增高Ca2+浓度从而激活AMPK。其调节是通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启动。,Regulation of AMPK activation.,TAK1(TGF-活化激酶-1)被广泛认为是一种MAPKK(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7,近来研究表明其在AMPK活化通路中具有中枢般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体外TAK1,以及TAK1相关蛋白TAB1能够使Thr172磷酸化,激活AMPK,从而被认为是一种新的AMPKK。当TAK1缺乏时,LKB1也有一定的活性,提示除了TAK1对AMPK的直接激活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MPK研究进展 AMPK 研究进展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