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胰腺癌的国内诊治现状,沈阳军区总医院 消化内科 郭 晓 钟,近20年来增加1-5倍 死亡率位居第5 平均生存期为诊断后2-3个月,1年生存率为8%5年生存率仅3%胰腺癌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备受重视,概述,一流行病学研究,22,10,5,6,7,15,发病率,死亡率,胰腺癌逐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排位,李兆申.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4):283,不同年龄胰腺癌发病率(),男:女1.5-2:1,国内部分地区胰腺癌死亡率(每10万人口),李兆申.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4):283,1027例确诊胰腺癌主要临床症状分析,余志良等.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4):286,胰腺癌发病的高危
2、因素 慢性胰腺炎 遗传性胰腺炎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糖尿病 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胰腺癌家族史 远端胃大部切除,二PC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我国自行研制,且有一定应用价值的PC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主要有我们研制的SC6和YPC3,血清SC6抗原浓度及阳性率,与正常组比*P0.05,*P0.01,郭晓钟等.中华内科杂志,1992,31(2):84,其它血清可溶性抗原,CA19-9,POA,mPOA,PaA,CEA,PCAAc,RNaseIRNaseII,PCNA,CA242,CA50,CA195,CA125,CA72-4,CA153,PSA,相关基因及表达蛋白研究K-ras、p27k
3、ipl、cyclinE、cyclin D1、CDK4、端粒酶、DPC4、p53、p16、p21、Bcl-2、Bax、NM23、VEGF、TGF、EGF、EGFR、TGFI、TGFII、Rb、CD44V6研究表明 肿瘤相关的促癌基因、缺失等均与P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 切相关,我们通过Northern blot和原位杂交等技术分析,结果显示:TR-I、TR-II 胰腺癌中高表达,与PC的 进展期有关Bax 在PC中呈高表达,对胰腺癌的发生、发 展有一定的调控作用Nm23-H1mRNA 正常胰腺组织中高强度杂 交信号,胰腺癌中呈弱-中等强度杂交信号,TR-II,TR-I,正常组,在PC中TR-I和
4、TR-II比正常对照高,其阳性率分别为73%和56%,且与PC的进展期有关(p0.05),2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的PC中KAI1mRNA在2.4kb处 存在明显的杂交信号,5例已有淋巴结转移的PC杂交 信号较弱,正常胰腺组织表达阴性 25例胰腺癌中7例证实有KAI1点突变,发生在第886 位核苷酸上,出现A-G转换,缬氨酸置换为异亮氨酸,KAI1基因,郭晓钟等.中华消化杂志,1998,18(4):223;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1):626,46例PC组织中 DPC4第1、2、3、4、8、11外显子纯合 性缺失率为28.26%,突变率为21.74%;56例PC中 DPC4mRAN及蛋白表
5、达阳性率分别为53.57%、58.93%,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其纯合性缺失、突变是抑癌基因DPC4失活的主要机制,与PC发生有关,谷丽君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2):165,上述变化与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个数及临床 分期密切相关;显示p16基因变异、蛋白表达缺 失与PC发生、转移有关,赵晓晏等.重庆医学,2002,31(3):163,28例PC中p16基因,纯合性缺失4例,5例基因突变,变异频率32.1%,,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表达率分别是57.1%、85.7%,23例PC中 端粒酶活性87.0%端粒酶基因82.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但 二者变化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 及临床
6、分期无关,表明端粒酶激活是 PC发生的早期事件。,周国雄等.实用癌症杂志,2003,18(1):32,三、临床诊断研究,实验室检查 具有筛选价值的常规化验检查 Hb、大便潜血、尿胆红素、血胆红素、AKP、GGT和血糖,其中血糖6mmol/L者占30.4%。较有意义的主要肿瘤标志物 CA19-9、CA50、CA125、SC6、K-ras、p53、CA242、CD44v6和端粒酶等,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的敏感性CA19-9 40.0%CA19-9+CA195 74.2%CA19-9+CA195+CA50 79.5%CA19-9+CA195+CA50+CEA 87.2%CA19-9+CA242+CA50
7、+CA125 90.2%特异性CA19-9、CA50、CA125 86.7%CA19-9+CA242+CA50+CA125 93.5%AFP、CEA、CA50、CA15-3、CA19-9、CA50 CA72-4和CA125共7 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表明CA19-9、CA50、CA125对PC诊断价值较高,尤以CA19-9最高.,华宇明等.中国普外基础及临床杂志,2001,8(6):387,基因检测胰管细胞刷刷检标本 K-ras 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敏感性70%(14/20)p53 诊断PC的敏感性59%端粒酶活性 敏感性77.8%胰液脱落细胞 p-53、p16 联合检测阳性率80%,特异性及准
8、确性分别是100%、90%,周国雄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5):486刘枫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5):480,李兆申等.中华消化杂志,2001,21(7):414,B超细针穿刺细胞标本 DNA倍体检测 敏感性为92.6%(25/27)粪便标本 p53 突变率为37.1%(23/62)胰液脱落细胞 HE染色敏感性,特异性53%、100%胰腺穿刺标本 B超引导成功率为92.3%(23/25)诊断的敏感性88.4%EUS引导下FNA 敏感性83%,徐彤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4):1温小恒等.中华消化杂志,2001,21(9):544虞先凌等.中国实用外科
9、杂志,2002,22(5):270,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ERCP、MRCP、DSA、PET、EUS及腔内超声(IDUS)。诊断符合率为7294,其中最低是超,最高是EUS、IDUS,近年来我们首次采用动态MRCP对例胰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确诊其中一例为胰腺癌,B超及CT对胰腺癌的诊断,EUS及IDUS EUS诊断准确率为98.2%(114/116),IDUS为 100%(16/16),高于CT、MRI、ERCP、B超;而 且EUS对PC TNM各期的评价能力高于CT、B超,其 中T1、T2期与术后分期符合率为50%,T3为64%,T4为90%18F-FDG PET显像 计算病灶/肝
10、脏放射性计数比值(T/L),以T/L比值 为1.5为分界值,PC均高于此值,而CP低于此值,有助于判断胰腺疾病的良恶性,80%,85%,金震东等.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9):856,张立颖等.核技术,2002,25(5):327,新的扫描技术的应用 CT 普通CT双期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双期增 强扫描 MRI 屏气T1加权成像及其脂肪抑制、T2加权成 像及其脂肪抑制、Gd-DTPA动态增强、MR 血管成像(MRA)以上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小胰癌的检出率,四、早期诊断的研究 与早期诊断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早期胰腺癌 肿瘤直径2cm以下,局限胰 腺实质内,无胰腺外浸润及 淋巴结转移,相
11、当TNMT1s小胰癌 指直径2cm以下,不管有无 胰腺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微小胰癌 肿瘤直径小于1cm,早期诊断方法,临床表现 不规则的上腹部疼痛,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和体 重减轻,糖尿病等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CA19-9、CA242、CA50、CA494、CAM17.7 等,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早期诊断方法,影像学方法 B超、CT、MRI、ERCP、MRCP、PET、EUS、IDUS、经口胰管镜等基因检测 K-ras、p53、p16、端粒酶等,获得标本途径包 括经ERCP逆行胰管插管收集脱落细胞、细胞刷 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等,李兆申.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5):465,高危人群,上
12、腹不适、上腹痛,实验室检查,B超和CT,ERCP或经皮穿刺针吸,IDUS,胰管镜(PPS),早期诊断步骤,五、临床治疗研究,手术治疗 总的手术切除率仅为5%10%手术时已有40%50%以上为晚期 根治性切除术后 中位生存期只有1720个月 表明PC的切除率和生存率都很低,术后生存率如下图所示:,266/1394例手术,1629例PC中,切除率为19.1%,张圣道等.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7(3):349,514例手术治疗PC患者不同年代切除率及生存率比较,切除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倪泉兴等.胰腺病学,2001,1(1):18,化学治疗 给药途径:动脉插管化疗、全身
13、化疗 用药方式:单药化疗、联合化疗 主要药物有5-FU、顺铂、MMC、ADM、E-ADM、IFO、CPT-11、链脲霉素、紫杉特尔、拓扑帝根、健择(吉西他滨)等,有效率为12%-24%健择是一种对PC治疗有较好疗效的新药,可以显著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放射治疗 23例PC病人照射治疗效果 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总剂量2870Gy,王光胜等.中国肿瘤临床,2000,27:667,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刀(HIFU)具有安全无创、无并发症、癌性疼痛缓解率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等优点,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疗效 实验性治疗研究 反义hTR、反义VEGF、CD95、p16、反义K-
14、ras、TNF基因等导入PC细胞系后,均可明显抑制其 增殖,抑制移植瘤生长 CD基因或HSV-TK基因导入PC细胞系后可明显 提高对5-FU前体药物的敏感性,李兆申等.中华消化杂志,2002,22(5):288,邵成浩等.胰腺病学,2002,2(1):13,实验性治疗研究全反式和13-顺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全反式 视黄醇等可明显抑制PC细胞的生长,也可抑制 肾包膜下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IL-2、单克隆抗体YPC3可明显增强LAK细胞和腹 腔巨噬细胞对PC细胞的杀伤活性,综合治疗研究22例中晚期PC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及同期放疗的有效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8.2%和25.4%22例晚期PC患者经
15、手术、ADF方案灌注化疗和香菇多糖综合治疗后,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14例晚期PC患者在术中采用隔离冷冻治疗后,平均生存期已超过1年,最长已4年,且肿瘤明显缩小,现存问题缺乏对吸烟和嗜酒等与PC 发生关系相关知识的宣传。缺乏对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有关研究资料及其切实可行的方法。缺乏对早期PC的警惕性,这包括对PC早期症状的认识不足及缺乏早期诊断敏感及特异的标志物。,基础研究薄弱,与国外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尚无对PC诊治效果与其费用的评价标准。目前我国有关PC诊治的临床研究存在着样本数量少、设计不合理、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低等不足。,展 望 PC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还需我们做大量艰辛的工作,甚至要走的路还很曲折坎坷,但目前国内外的分子克隆、基因芯片、人类基因组计划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为PC的系统及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方法学基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创立和应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对PC的本质必然有全新的认识,Cancer ResGastroenterolGutDig Dis SciHepatologyInt J CancerLiverJ Clin OncolDigestiveSCI cited for 289 times,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