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管形成.ppt
《肿瘤血管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血管形成.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肿瘤血管形成过程及特点第二节 肿瘤的血管形成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第三节 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第四节 抗肿瘤血管形成的治疗研究,第五章 肿瘤的血管生成,本章重点内容为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机理、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点及对肿瘤浸润生长和转移的影响,肿瘤血管形成 Tumor angiogenesis,肿瘤血管形成(tumor angiogenesis)是指肿瘤细胞诱导微血管生长以及肿瘤中血液循环建立的过程。1971年J.Forkman发现,实体瘤的增殖、转移必须先有血管形成,此后30多年来,血管形成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研究肿瘤的热点。肿瘤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浸润与转移的
2、重要条件。随着对肿瘤血管形成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到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演进中具重要地位,开辟了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一个全新的领域。血管生成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抗肿瘤的主要药物,并为最终治愈肿瘤提供有效手段。,第一节 肿瘤血管形成过程及特点,一、血管形成概述,1.血管形成(Angiogenesis):又称血管新生,是指由已存在的血管生成毛细血管并形成血管结构的整个过程。,机体血管系统形成过程包括两个步骤:血管发生和血管形成。胚胎发育早期,间充质细胞分化生成成血管细胞,形成原始毛细血管丛,这一过程被称为血管发生。以此为基础,经过复杂的血管形成过程,生成成熟的血管网,建立起完善的血管系统。,2.血管形成的
3、分类:,生理性血管形成,病理性血管形成,据血管形成是发生在生理过程还是病理过程?,据血管形成差异性大小?,肿瘤血管形成,非肿瘤血管形成,3.血管形成的基本过程:,血管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为地分为以下4个过程:,血管周围基质降解,已存在的血管腔面的内皮细胞迁移、侵入周围基质,接着位于迁移细胞前沿后面的内皮细胞增殖,形成内皮条索,简而言之即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在血流的冲击下,内皮条索形成管腔,与血流相通;,某些血管壁需要有平滑肌纤维等成分的加入补充,神经纤维长入支配等。,初步形成的血管适应机体需要发生重建,有的延伸加强,有的收缩消失,最终形成完善的血管网。,血管形成过程(图示):(1)原血管
4、基底膜的酶解;(2)内皮细胞的迁移;(3)内皮细胞的增殖;(4)新生毛细血管的成熟器官化构建。,4.肿瘤血管形成过程,有人用致癌剂诱发小鼠颊囊粘膜癌变,来观察肿瘤血管形成形态学的动态变化:肿瘤发生早期,肿瘤内无血管,由周围组织微血管供养,这时血管增粗、扩张,肿瘤边缘出现一些新生毛细血管芽;随着肿瘤生长,体积变大,新生血管增生,多呈团块状,血管扭曲、囊性扩张,并深入肿瘤组织内部,与原有血管网相比已有明显不同;而后肿瘤组织各区域均存在着结构薄弱、排列紊乱、形态畸形的新生血管。,血管前期 肿瘤生长休眠期,直径12mm 血管期 瘤体积增大,浸润、转移 有诱导血管形成的能力。肿瘤血管形成是实体瘤由休眠到
5、增生状态过度的标志之一,这一过程受机体神经与体液因素影响,体液因素主要指肿瘤细胞和肿瘤基质细胞表达的生长因子调控。,肿瘤生长过程,肿瘤的生长过程:,肿 瘤 血 管 形 成,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成因子,肿瘤血管形成的特点,肿瘤组织诱发宿主组织生成血管,肿瘤血管形态异常,分布紊乱,内皮细胞分泌水解酶,4.肿瘤血管形成的特征,失控性:肿瘤新生血管出现迅速,生长快,并呈持续性,10%20%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始终处于DNA合成状态,这种持续的血管生成是由肿瘤组织持续高水平释放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的结果。,不成熟性: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是
6、一种失去正常控制的无序状态,与一般血管相比,肿瘤新生血管的结构缺乏完整性管壁薄弱,缺乏平滑肌及神经,基底膜不完整,内皮间隙大,通透性高,血管网结构紊乱,有大量的血管盲端、动静脉间短路及血管的局部膨出等,导致渗出增加及组织间高压,这些特点为肿瘤侵入血管、发生转移创造条件。新生的微血管很少进化为成熟的小动脉或小静脉,不具收缩功能,不受神经体液调节。对正常血管有活性的物质对该血管不起作用(乙酰胆碱、血管紧张素、温度)。,血管异常生长 肿瘤组织内新生的微血管一般遍布整个肿瘤组织,但分布上并不均一,大多数肿瘤新生的微血管主要分布在肿瘤生长活跃的边缘.此处血管生成最活跃。微血管密度最高的区域叫“血管热点区
7、”(hot spots).Weidner 等 报道在大多数血管热点区,显微镜观察到的微血管数量与转移呈正相关,与生存期呈负相关。,肿瘤血管形成前期与机体内原血管采取共生方式,并非相互抵抗破坏,因而肿瘤得以生存。,新生的Cap从肿瘤外围长入肿瘤中,新生的Cap网直接进入肿瘤中央,呈树状向外分支,肿瘤中血供与血流速度不同 肿瘤中有细胞丰富区、边缘区、半坏死区和坏死区,这是由于各区血供及血流速度不尽相同所致。大肿瘤血流速度的均值低于小肿瘤,肿瘤中实际增加的效应血管管径小,血流慢,营养易耗尽。,癌细胞更新速度快于内皮细胞发生乏氧性坏死 在肿瘤中内皮细胞增生指数为2.2,肿瘤细胞增生指数为7.3。因肿瘤
8、新生血管的结构特点,使瘤细胞氧利用率很低。癌细胞增生、癌内缺乏淋巴管网,瘤体间流体静脉压升高、压迫小血管,使瘤内血流量仅为正常的1 10 癌细胞无氧酵解产生大量H+,使肿瘤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营养、低PH值、低氧的三低细胞群。肿瘤微循环较肿瘤生长表现出低效和相对不足,肿瘤组织特别是中心部位常常因为缺血、缺氧而坏死。,血管内皮细胞的异质性是其突出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在内皮细胞的结构、功能、抗原成分及代谢特点上。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正常组织来源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相比,具有明显窗孔结构、对生长因子反应性高、粘附因子表达高等特点,是造成肿瘤血管通透性高且新生旺盛的重要原因,导致肿瘤的快速生长和转移。肿
9、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异质性,受宿主组织、肿瘤类型及肿瘤微环境的多重影响。了解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异质性特点及其可能机制,对进行合理的、个性化的、以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的抗血管新生治疗意义重大。,较大的癌块中间动、静脉分支吻合可形成血管湖,这些统称为肿瘤相关性血管病变。,1999年美国Iowa大学的Maniotis等研究人的眼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环而发现了一种与经典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的、不依赖内皮细胞的全新的肿瘤血管生成模式被命名为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血管生成拟态即模拟血管形成的状态,这种供血模式没有血管内皮细胞的参与,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与细胞外多
10、种成分相互作用,模仿血管壁结构,形成输送血液的管道系统,建立特殊的肿瘤微循环,并可与原有的血管相连通,使肿瘤获得血液。血管生成拟态特点为: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和基质重塑产生血管样通道,通道内无内皮细胞衬覆,通道外基底膜PAS染色为阳性。,5、血管形成新方式-拟血管生成,管壁为 一层厚薄不一PAS阳性物质,将瘤细胞和血流分开,而正常血管中血液直接与内皮细胞接触。肿瘤血管生成拟态是由高度侵袭性肿瘤细胞以无内皮细胞衬覆的形式形成的,并非是在血流冲力下被动形成的,或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肿瘤诱导以芽生方式形成的毛细血管进入肿瘤组织内,可以见到在瘤细胞之间有漏出的红细胞;而以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血管有基质衬
11、覆,很少看见红细胞漏出;,1.血管生成拟态的特点,(肿瘤本身形成的),芽生的微血管中可见微血栓的形成;而血管生成拟态的血管中很少有微血栓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大约有7 种不同形状的PAS阳性图案:直的、平行排列的、十字交叉的、彩虹样的(没有完全封闭)、有分支的彩虹样、封闭的环状和网络状的通路(即最少有3个背靠背的PAS阳性环)。封闭的环形PAS阳性血管图案往往是那些组织学上具有转移特征的肿瘤。血管生成拟态中PAS阳性血管对肿瘤血管的标记物因子相关抗原、Ulex、CD31、CD34和KDR检测均为阴性。,表明不同肿瘤可以获得不同的血管形成机制;或同种肿瘤有多种血管形成机制(目前发现有五种)。仅在恶性
12、度高的肿瘤发现血管生成拟态,可解释生物学行为;以血管生成方式的肿瘤的微循环可能有中央坏死出现,具有血管生成拟态的肿瘤内无中央坏死灶;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解释了为什么抗内皮细胞治疗某些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等)疗效不佳的原因。血管生成拟态的机理研究为开发新的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2.血管生成拟态的意义,(血供好),第二节 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血管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与病理过程,处于机体精细的调控之下,机体存在神经和体液两大调节系统。目前,对神经调节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所知甚少,但已明确多种细胞可以合成并释放许多可溶性蛋白质多肽等,对血管形成进行正负调节(即体液调节)。许多蛋
13、白质对血管形成过程具有影响,有的启动血管形成,有的促进血管形成,有的干扰血管形成,它们被称之为血管形成调节因子。它们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便可引发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一般据调节因子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将它们分为血管形成刺激因子和血管形成抑制因子两大类。,肿瘤血管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受多种 因子调节,是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失衡的结果。,肿瘤发生过程中一些细胞获得了血管生成的表型(血管生成开关被打开)。血管生成的级联反应起始阶段是肿瘤和辅助细胞释放血管生成刺激因子,血管形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的失衡在血管生成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征。内皮细胞在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下增殖并向肿瘤处的基质侵袭
14、,在这个过程中整联蛋白和蛋白水解酶也起了重要作用。在血管生成的后期阶段新形成的毛细血管分化成为成熟的血管。,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被认为是肿瘤血管生成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一、促肿瘤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VEGF由于能增加血管通透性被鉴定出来,故又称为VPF(血管通透性因子),之后,发现它是EC的促分裂剂,是体内血管生成的一种强诱导因子。,VEGF是由两条相同的单链组成的同型二聚体蛋白质,五种异构体:VEGF121、VEGF165、VEGF189、VEGF206、VEGF145,阿拉伯数字表示蛋白质的单链的氨基酸残基
15、的数目。体内较常见的是VEGF165,VEGF206少见。它们的作用有所不同,其中VEGF121和VEGF165以可溶性方式分泌,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增加内皮的通透性;VEGF189,VEGF206,VEGF145是不溶性蛋白质,与细胞表达蛋白多糖结合的形式存在,仅能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原来命名为血管通透因子(VPF)。,1.VEGF的结构:,VEGF家族的3个受体分别由3个基因编码,都是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flt-1、flk-1/KDR、flt-4),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表面。VEGF/VEGFR系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尽管VEGF能由许多细胞产生,但它的受体主要是由EC表达。VEGF通过
16、与血管EC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新生血管生成、增加血管通透性。VEGF与不同类型VEGFR结合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有差异:,2.VEGF的受体(VEGFR),神经菌毛蛋白是VEGF受体异构体,这个分子能结合崩解素-信号素家族,在神经信号转导过程中有作用。,VEGFR-1(flt-1)是VEGF活性的一个抑制因子,负向调节VEGF功能的因子。(主要调节内皮细胞间及内皮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明显的血管腔化作用和增加血管的通透性。),VEGFR-2(flk-1/KDR)是VEGF促有丝分裂、血管生成和增强通透性效应的主要调节因子,另外,还具抗凋
17、亡作用。,增加肿瘤血管通透性 VEGF/VPF增加局部血循环大分子的通透性,使血浆和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比组胺强5000倍,使血浆蛋白在组织基质中的沉积,为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长入提供临时性基质。VEGF/VPF主要靶器官是毛细血管后静脉和小静脉,VEGF/VPF与其受体结合,形成有利于大分子渗透的通道。,3.VEGF增加肿瘤血管通透性和促进血管形成,诱导内皮细胞生成和释放bFGF,级联增强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效应。,VEGF促血管生成的机制,VEGF以旁分泌方式特异地作用于内皮细胞,促其分裂、增殖、趋化。,诱导血管内皮中窗孔和囊状空泡的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促使血浆 蛋白外渗,提供血管生成
18、的基质和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和分泌多种蛋白酶,对降解血管基底膜和ECM具有 重要的意义。,通过诱导Bcl-2、survivin等抗凋亡分子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的生成。,肿瘤细胞及周围辅助细胞分泌VEGF,通过旁分泌方式与特异性分布在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一方面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离和迁移;另一方面诱导内皮细胞增加表达组织因子、尿激酶、组织血浆酶原激活剂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这些物质可引起凝血、促发纤溶、降解胶原,诱导肿瘤血管形成。新生的肿瘤血管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并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而且为肿瘤提供了转移的通道,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VEGF的作用过程
19、,肿瘤细胞产生VEGF释放EC表面受体结合EC活化EC增殖定向迁移(基质重塑)管腔形成管攀形成血管建立,目前在VEGF引起的肿瘤血管形成与干预性的研究主要在于三个方面:1.在原发与转移性肿瘤中VEGF/VPF过表达的研究已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胃肠道癌、胰腺癌、乳腺癌、肾癌、膀胱癌和胶质母细胞瘤等的研究)。2.研究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上两种特异性高亲和性受体过表达与肿瘤发生的关系。3.肿瘤血管显著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渗出与血管外纤维蛋白的交联和沉积,促进肿瘤间质的形成。VEGF 抗体的抗血管活性,使肿瘤由于断绝血供而死亡。目前正在进行人源化的抗VEGF抗体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4.VEGF
20、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许多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VEGF呈阳性表达,且表达与MVD呈正相关。例如:结直肠癌MVD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和腺瘤,癌组织中VEGF阳性组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结直肠腺瘤、原位癌、粘膜下浸润癌中MVD逐渐增高,VEGF表达程度与MVD密切相关。VEGF与MVD均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VEGF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增加有关,胶质瘤中VEGF蛋白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皮细胞也可呈阳性表达。43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肿瘤细胞VEGF阳性表达率为77.0%。、级组VEGF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级组,VEG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血管 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