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学业评价.ppt
《新课程下的学业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的学业评价.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下的学业评价,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王金瑞二八年三月Email:lightkingwang 江西物理信息网JQQ:312529326金边瑞香,一、解读2008年中考考试说明,中考考试说明是受省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委托,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由教研室具体实施编写的带有政策导向的文件,它是指导2008年中考物理学科命题和物理复习的重要资料,希望广大物理教师和教研员要认真学习和对待。指导学生进行今年的毕业班复习。,(一)中考说明的重要性,(二)中考命题原则,.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杜绝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拔高。应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要注意从
2、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二)中考命题原则,3.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第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试题内容应科学、正确,表述清晰无误,试卷的题量要适中,试卷结构要科学合理,难易要适当;试卷形式规范。,解读变化之处:题型的变化,1.今年的题型由四大类试题组成,将往年的作图或简答中的作图题删去,将计算与探究题分拆另设简答或计算题,增加实验题型,将实验题型与探究题合为一个大题。具体见下表,(三)中考试卷结构,题型 占分比例 试题个数 填空题 20%10选择题
3、24%8简答题或计算 26%5实验或探究 30%5,解读变化之处二:分值的变化,2.今年个大题的分值变化较大(1)填空题由原来的25分降到20分;(2)选择题的分值由原来的26分降到24分。选择题的个数没有减少,分值从每个单项选择的3分、多项每个4分改为每个3分,多项选择题的名称改为不定项选择。对于不定项选择题,今年仍然保持了分步走的办法进行,即“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解读变化之处二:分值的变化,(3)删去作图题,将原来的第三大题“作图或简答”改为“简答或计算题”
4、,分值也由原来的15分改为26分,题目个数为5个。(4)增加实验题型,第四大题为“实验或探究题”,分值为30分。整个试卷的试题个数没有变化,但试题的版面有6版改为8版。,解读变化之处三:实验题型,3关于实验的考查历来都是物理学科的 重点关注的内容,这与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这与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也有一定的联系,实验必须得到加强,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需单列一种题型。,实验的考查现在给老师们带来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课标中没有明确指定那些属于学生实验,那些属于演示实验,那些属于课外小制作.2.对每个实验的要求也比较模糊,说明中对科学探究的实验进行了列举:探究性实验主要包括以
5、下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探究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探究水的沸腾;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读:变化之处,探究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解读:变化之处,4.物理试卷的难度系数物理试卷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600.65之间,易、中、难的比例为6:2.5:1.5。,二、中考复习策略,完成初中阶段学科教学任务之后的总复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总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整个初中阶段学过的知识
6、系统化、深刻化,基本技能更扎实、更熟练,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并且,再提供一次知识和技能查漏补缺的机会,使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提高复习的质量,除了要靠老师创造性的工作,学生的积极配合以外,还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内涵:1.物理学的主干知识和进一步学习的预备知识2.适应现代生活,参加现代化建设普遍需要的知识3.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上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的知识4.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的知识,(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7、,基础技能的内涵: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2.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3.能够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4.会记录实验数据5.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6.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7.会用科学术语和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笔试中的地位:1.从学生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也在迅速改变。因此,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必须学习掌握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笔试中的地位:2.从能力培养来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能力的基础,能力只有在掌握知识、技能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发展,离开了知识、技
8、能的学习和运用,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中考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也是通过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得以实现的。,(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笔试中的地位:3.从物理的课程目标来看: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思;,(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
9、本技能在笔试中的地位:(4)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笔试中的地位:将总目标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解成三个维度:第一层次: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能够的 物理知识与技能。第二层次:过程与方法:在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探 索与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探究的 过程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笔试中的地位:第三层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过程与方法实现
10、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识,如爱科学的情感,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对自身价值的感悟,勇于创新的精神等。,(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内容: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目标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的要求:()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内容:()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应
11、用,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内容:()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标描述实验结果等。,(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要点:1.识记()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重要物理现象、过程和物理史实的重现和复述。()对物理用语、物理上常用计量单位的
12、了解和熟记。()对物理仪器的名称、制作原理、使用方法、基本操作的掌握。,(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要点:2.理解()准确领会物理概念、规律的内容()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方式、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理解物理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过程,能从实验现象和数据中得出正确结论。()解释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理解物理计算的原理和方法。,(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要点:3.应用()将物理概念、规律应用于解决一定条件下的具体问题。()懂得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懂得物理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中的作用。,(二)科学探究,标准中将物理内容分为科学探究
13、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科学探究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二)科学探究,从“科学探究”层面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要点1.对提出问题考查的要点是学生的科学态度,包括学生对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主动性。.对猜想与假设考查的要点仍是学生的科学态度,主要考查对提出问题能否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是否有将猜想的结果与同学交流的愿望,(二)科学探究,()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考查的要点是学生的知识技能,包括学生能否运用他人的计划或方案,合理模仿、设计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步骤,能否对于所探究的问题设计的因素有一个完整的分析
14、,从而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对实验与收集证据考查的要点是过程和方法,包括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有序性,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探究操作的安全性等。,(二)科学探究,()对分析论证的考查要点仍是过程与方法,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解释观察和探究结果,能否有效地探究数据,进行科学的推理,得出正确的探究结论。()对评估的考查要点是学生的科学态度,主要考查对探究过程和步骤的发散能力,对不同的研究结论的差异进行比较,对不同的探究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并从中汲取经验;是否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审慎的科学态度。,(二)科学探究,()对交流与合作考查要点是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和科学态度,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有效地提供完整的
15、探究报告;能否正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恰当的表述和呈现,准确清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否倾听别人的发言和阐述,并得到启发;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探究活动的完整性。,(二)科学探究,从“科学探究”层面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评价要点1.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二)科学探究,2.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二)科学探究,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
16、程()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器材()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二)科学探究,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意识()认识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二)科学探究,5.分析与论证()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
17、可少的,(二)科学探究,6.评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二)科学探究,7.交流与合作()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有团队精神()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三)STS的复习,学生从书本上所学的有不少是脱离具体情境的、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知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知识与学生的经验、现实世界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直接和显而易见的。因此
18、,在教学中,要想法设法在这些知识和学生的经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这就是STS问题。,(三)STS的复习,1.从生活中寻找STS的素材。【例题1】,(三)STS的复习,【例题2】,(三)STS的复习,2.从科普、文学、新闻中发掘素材。在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说明文、科学幻想类、科普类文章中,读者只要有心,就可以搜集到大量的科学知识和信息。学生在阅读上述有关文章的文学作品时,可以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鉴赏,也可以对作品中的现象和事实进行科学实验验证,从中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现象或事实。,(三)STS的复习,【例题3】,(三)STS的复习,3.从实际问题中挖掘综合性试题的素材。综合题的编制,是公
19、认的难题。如果追求的是一道题中用到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而不管它们是毫不相干地拼凑,还是牵强附会地贴在一起的,就只能是学科知识的“聚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因此,综合题的编制,要走出知识点拼凑的层次,应将眼光转向实际,追求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层次上做文章。其实,实际问题往往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从实际中往往能挖掘到更多、更好的综合题的素材,(三)STS的复习,4.从技术产品中挖掘科学知识应用的素材。,(三)STS的复习,(三)STS的复习,STS 背景素材与中考试题 所谓的STS背景素材,是指与科学、技术和社会密切相关的,常见的情景,这些情景常被中考命题者当作试题背景,与相应的物理知识对
20、应命制实验、探究和各种类型的试题。,三、中考命题技术,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命题,考虑的因素比较单纯,但是对于中考这样一个规模大,涉及面广的考试其技术要求就比较严格。他涉及的命题技术一个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的内容2.考试的功能3.具体考试题目的额功能及命题双向细目表4.考试的试卷结构,三、中考命题技术,5.试题内容的设计6.影响初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及设计试题时对难度因素的运用策略7.试卷的题型结构特点8.命题注意的问题及要求9.试卷的编制,(一)中考试题命题的一般技术,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内容中考考试说明中的对内容阐述很详细。复习时应紧紧扣住要求。同时要抓住重点,即对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和科学探
21、究以及实验的要求。,(一)中考试题命题的一般技术,1.考试的功能1.中考考试除了具有一般考试的功能2.从结果上看具有反馈功能,调控功能和选拔功能3.从考试内容和方法上看具有教育功能、教研功能、发展功能。最突出的是它的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一)中考试题命题的一般技术,2.具体考试题目的功能及命题双向细目表中考考试的试卷由诸多的具体题目组成,每一具体的题目也有各自的考查功能,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这些题目的功能应有所不同:.传统题目的功能.标准下的考查功能,(一)中考试题命题的一般技术,3.命题双向细目表()确定覆盖度()确定题数及题分()确定题型()确定难度,(一)中考试题命题的一般技术,4.
22、考试的试卷结构这里的试卷结构与中考考试说明中的结构有所不同,主要是从考试的性质上进行分类。()毕业考试:检测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水平考试。水平考试的难度不大,一般在0.8左右,考试时间一般在分钟。题量较大,一般在个左右,(一)中考试题命题的一般技术,4.考试的试卷结构()升学考试卷:即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又注重考查能力的选拔性考试。试题的难度比毕业考试的难度大,一般整卷的难度在0.6左右,考试试卷在分钟,试题个数适宜在个为宜,(一)中考试题命题的一般技术,4.考试的试卷结构()两考合一卷:两考合一卷同时兼有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的性质,而这两种考试试题的难度差异较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学业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574395.html